第16章 螢間上新
第16章 螢間上新
1.
秦溯第十一次發信息邀我試菜,我徹底用盡了拒絕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這次他把性質說得很嚴重。他說蘇老師,我覺得你在拒絕我。
沒等我想出什麽話搪塞他,他緊接着就來了一條:你如果拒絕,不如幹幹脆脆地拒絕,每次找不同的理由,拒絕了我還讓我有期待,蘇老師,你不地道。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沒法再拒絕,只好硬着頭皮回複:“沒有沒有,之前是真忙,今天我就過去。”
丢下手機我心如死灰,用宛如上墳的語氣跟趙非凡說:“我今天去‘螢間’吃飯。”話音剛落,辦公室裏其他同事,紛紛向我投來同情的目光。
無他,在我們新北傳媒,每個新入職的人都會收到一個集團同事共同編撰的“新北指南”的文檔,其中有內部各辦公室負責人電話、一些無傷大雅的潛規則(比如,在被趙非凡老師批評業務時,千萬不要頂嘴),以及周邊的吃喝玩樂信息。這其中,有一條指南是這樣的:
西怕事故,東怕排隊,南怕高峰,北怕上新。
前三項都好理解——集團地理位置優越,西邊是交通樞紐,只要有個交通事故,導航立馬變成紫色,堵車二十分鐘起步;東邊是個加油站,不論什麽時候,排隊加油至少得十五分鐘;南邊呢,則是個地鐵換乘站,每逢早晚高峰,排隊進地鐵站的能繞着鐵馬排出二裏地,進個站都得排隊半小時。
而與這三項并列的,被全集團上下口口相傳的必須避雷的,則是“北怕上新”——這個“北”,就是與集團一路之隔,路北的私房小餐館“螢間”。
怎麽說呢,螢間的用餐體驗,主打一個不穩定。餐廳一個老板一個廚子一個服務員,還有切墩兒若幹。廚子阿東是個好廚師,聽說是廚師學校優秀畢業生,中西餐皆佳,來應聘時,憑借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幹炒牛河和蘋果派征服了老板,從而讓老板心甘情願付了高薪;服務員阿萍是個好服務員,點菜送菜算賬跑堂樣樣在行,雖說餐廳很小,只有六張桌,但用餐高峰時期周圍公司還常有訂餐業務,阿萍裏裏外外一手抓,每件事都辦得井井有條。
理論上,有這兩位得力幹将,老板秦溯只需垂拱而治,就能把館子幹成全國連鎖。但偏偏他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主,凡事喜歡親力親為,負責地說,他的事業一大半就毀在了親力親為上。
比如說這個店名“螢間”。他們店裏有個系列啤酒,分別名為“初生”“青春”“愛戀”以及“永恒的沉寂”,是老板秦溯自己取的名字。有次我問阿東,我說秦老板是對啤酒特別有研究嗎?他是怎麽給啤酒起出這麽浮誇又富有層次感的名字。
阿東說有個屁研究,老板是為了契合店名主題。
我更迷惑了,就問“螢間”是個什麽主題——我一直以為這是個跟和風或者二次元相關的店名。
Advertisement
阿東嘆口氣,說,老板那會兒普通話不好,本來想的店名叫“人間”的……
總之,就是不差錢且雄心勃勃的秦老板還拒絕了阿萍的建議——阿萍意思她去門店專門跑一趟,跟老板溝通招牌制作——他堅持一個電話就把店名、字號字體和招牌形式都确定了下來——結果由于他和招牌制作店的老板雙雙普通話欠佳,生生把“人”溝通成了“螢”,還喜滋滋地跟阿東炫耀,說自己的店名放在這條文藝氣息深厚的街上,絕對适配。
結果招牌送來那天,秦溯恰不在店裏,阿東簽收了招牌後便直接挂了起來。等秦溯邁着喜悅的步伐來到店裏視察時,一擡頭便傻了眼。奈何有講究說新店不便随意摘招牌,會影響生意,于是這店便頂着這麽一個傻兮兮假裝文藝腔調的名字,直到現在。
2.
秦老板還有一個愛好,喜歡開發新菜。一般飯店開發新菜,總要請一些老廚師或者老客來試菜品嘗,待到菜品口味、質量甚至擺盤穩定了、符合大衆口味了,才會正式面市。秦老板也不例外,我們集團很多人都是“螢間”的熟客,都被他招呼來試過菜,對此大家的評價非常一致就是:
“秦老板你就放過大家吧,做飯這事你沒天賦,把這事兒交待給阿東不好嗎?”
每個被秦溯抓來的試菜老客,在受過一次折磨之後紛紛敬謝不敏。後來秦溯發現了我這個軟柿子,于是每逢創新必找我這個不擅推辭的冤大頭。
而秦溯對我有恩,我推辭不了。
我剛成為京漂時,着實窮過一陣。那會兒我還是個跑熱線的新人,本來兜裏就沒幾個子兒,碰上情況緊急還得自行打車趕往現場。因此每到月底,報銷沒下來,工資又花得差不多的時候,我總是很為生計發愁。
但很快,我就找到了一條生存之路。那會兒網上外賣平臺正好處于擴張階段,各家返券打折優惠力度很高,加上“螢間”剛開業,還有新店優惠,疊加下來,基本上每頓飯只要一兩塊錢,就能吃到兩菜一湯一主食的套餐。
于是我連續一個多禮拜,都在薅“螢間”的羊毛。中午吃完,晚上還要點一份打包回家。等到第九天的晚餐時分,我接到電話下樓取餐,發現提着飯的不是穿着制服的外賣小哥,而是一個穿着浮誇、手腕上戴着大金鏈子脖子裏挂着蜜蠟,頭頂一頭精神黃毛的帥哥。
他看見我,低頭對了對單子上的名字,問,“蘇先生嗎?”
我說是,伸手接餐。手指勾在塑料袋上,對方卻沒有松開的意思,而是仰起臉,似笑非笑地說,“蘇先生好像很喜歡我們家的菜?每天就吃這一塊錢的套餐,九天啦!不膩嗎?”
我的臉一下子燒了起來。觸到的飯菜一下子變得極為燙手。我問你是誰,對方則笑眯眯地說,“我是‘螢間’的老板,沒別的意思,就想看看是誰來來回回就點這三個薅羊毛套餐。”
我:……
黃毛帥哥卻像是沒看出我的窘迫,飯盒往我懷裏一塞,“帥哥你是真喜歡我們店的,對吧?走走走走走,我們今天正好上新,誠邀你去試菜——這不比吃套餐強?不收錢,就要你個真實評價以助我們改進——這是我家鐵杆兒客戶才能有的待遇。”
于是我被推着拉着,走進了“螢間”,品嘗了據說是秦老板辛苦構思了一個月的新菜品:芝士焗雞蛋、蜜汁烤雞、主食,西瓜糯米飯。
我望着那切成三角形狀西瓜擺出一個漂亮的造型,澆汁盛放在一坨圓圓的米飯上,白色的沙拉醬和紅色的西瓜汁混合成一種類似膿血的狀态,謹慎地把碗挪得遠了幾分,将筷子伸向了看上去還不錯的芝士焗雞蛋。
所謂芝士焗雞蛋,就是煮雞蛋剝殼,再用融化的芝士裹上一圈。那滋味說不上好或者不好,只能說,蛋白的腥和芝士的鹹香混合出一種我所不熟悉的味道。第一口,咬掉小半個裹着芝士的蛋白,第二口,蛋黃液四處流淌。
我舉着筷子問秦老板,這是流心蛋?
我本想找幾句詞誇一誇,沒想到秦老板先心虛地低下頭記道:明白了,雞蛋要煮熟。
我:……
于是我又放下蛋轉向烤雞,秦老板殷勤地拿來餐刀替我切雞肉,一刀下去,沒找準關節點,還因刀太快下刀力度太大,而使半條雞腿飛了出去,驚魂未定的我眼睜睜看着連在雞身上那半條腿,一行細血慢悠悠地滲了出來。
我:……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我着實不希望請我吃飯的大善人遭遇此等尴尬,于是絞盡腦汁憋出一句:老板你這……還……挺創意的,以前只知道牛排能吃三分熟,沒想到烤雞也有這麽原生态的做法……
就因了這一句,秦溯斷定我是個能夠欣賞他的人,從此就賴上我了,每逢上新,必然要叫我過去嘗一番。
作者有話說:
這是一個關于炸廚房選手的故事。
靈感來自于我炸了自家的廚房。
一個炸廚房選手,必得配一個既會做飯,吃飯又不挑的搭檔。悲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