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前程渺渺鬓斑斑(3)

第28章 前程渺渺鬓斑斑(3)

◎求賢若渴田力之事◎

黃昏時分, 殷上才走出正堂,于考校處停留,與幾個官員一起看了看來參加考校的人。

這些來到亓徽的流民, 大多是東沛、序戎的務農之人,田地于戰時遭搶、遭毀,沒了安身立命之本,再加上戰時又翻番了稅銀, 幾乎無法存活, 為了躲避戰亂、另謀生路, 他們才拖家帶口的離開家鄉,來往陌生的地方尋求一線生機。

他們在亓徽得到赈濟, 倒是也有不少人願意參軍入伍,這邊登記造冊的官員毛筆尖都快寫得冒火, 然而從早上到現在, 說是自持才華來報名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這點殷上也能理解, 但凡有個一技之長,不是靠天吃飯的,此番也不會離開故土,流落到異國他鄉。

又看了一會兒, 見沈确、陳迩幾人都很疲乏了, 正要說明日再繼續,一個看着三十出頭, 身着短打、身材高挑的女子就突然站了出來,說:“我能種田!”

此話剛出, 周圍的一些湊熱鬧的人群愣了一息, 立刻爆發出一陣哄笑, 奚落的話也是層出不窮。

“……”

“如今站在這的, 誰不會種田啊?”

“就是,不正是因為種田我們才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嗎?”

“要我說啊,看天吃飯實在太險!”

“我家的田今年可種的不錯,若不是那些天殺的令茲人,我也不至于到這來!”

“就是,我跟你說啊……”

“……”

聽着這一句句話,中間那個女子卻絲毫未有窘迫之意,對着幾個官員道:“我就是能種田!我種的田産量是別人的好幾番,就算是一塊荒地給我,我也能讓它變為肥田——你!”她話鋒突轉,看向衆人身後的殷上,擡了擡下巴,說:“我知道你是這領頭的,且救了我性命,我是感激你們亓徽,故而今日才來的。”

她語氣自傲,絲毫未被各色各異的目光影響。

然這邊沈确見她竟敢對着殷上揚下巴,一時有些驚慌,站起了身,不知所措地和陳迩對視了一眼,複又扭頭去看一言不發的殷上。

那女子似乎見不得他們如此磨磨唧唧的樣子,直接開口道:“你們若是不信,可以找我幾個同鄉的問問,他們就在外面,我們村的田一向是城裏種的最好的,且我可以說都是我的功勞,要不是令茲那群……算了,不說這個!總之,來這幾月我也看了,比如就以川岚來說,你們四周山上就有很多可以開墾的荒地,若是加以利用,能讓川岚的糧食翻一番不止!”

這邊殷上聽聞此言,并未在意她無禮的舉動,反而直起了身子,臉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問:“你叫什麽名字?”

“崔開潤。”

“好,”殷上目光凝在她身上,說:“你來,我與你詳談。”

聞言,崔開潤笑了笑,并未驚訝,反而說:“我就猜到你是個最明事理的。”

殷上并未說什麽,招呼她跟她走,這邊的沈确和陳迩被她的态度吓得臉色難看,互相耳語道:“你說她知道這是世子殿下嗎?”

“不像知道啊……”

“咱要不要提醒她一下?”

“算了罷,殿下好像不在意。”

“殿下現在不在意,萬一她肆無忌憚,再又口出狂言,那咋辦?”

“那你和她說。”

“這都走遠了。”

“回頭了回頭了……”

這邊殷上正帶着崔開潤往正堂走,卻又突然想起什麽似的,停下腳步轉身朝已然噤聲的人群說道:“我是亓徽世子殷上,爾等若也有自恃才高者,可直接來與我詳談。”

想了想,她又補充了一句:“種田也算。”

說完這些,她就帶着臉色有些精彩紛呈的崔開潤離開了此地,原本寂靜的人群卻好似被投進了石子的湖面,驟然炸開了鍋。

……

這邊二人正要踏入正堂門口之時,崔開潤卻停住了腳步,先是看了看門邊持着刀,臉色嚴肅的林泊玉,又看了看堂中坐着一個包得只能看見眼睛的人,最後視線又落回殷上身上,頗為遲疑的問了一句:“你、你是世子啊?”

殷上邁入門檻,回過頭來,默然點了點頭。

崔開潤的臉色立刻變得極為窘迫,張了張口卻沒說出個囫囵話來,殷上見狀,便道:“你不用怕,我不會對你做什麽,只是想與你聊一聊田地的事。”

“啊、啊,是,”她應了幾聲,臉色難看地說:“我、我……草民剛剛說話太無禮了,您別太見怪,我、啊不是,草民、草民……”

“好了,”殷上實在看不下去,打斷她,說:“不用如此,進來吧,我看你剛剛頗有幾分自傲,想是有才華的。”

然崔開潤已經有些偃旗息鼓了,也不敢再誇口,說:“也不算才華……您、您身邊的有才者那麽多,或許我、草民這點東西并不夠看……”

殷上道:“你說你的就可以,不用您、草民的,亓徽不興這個,”見她點點頭,殷上又道:“我身邊有才者确然多,但沒有一個人會種田。”

聞言,崔開潤的眼睛亮了亮,試探性地說:“那什麽,我對此确然有點心得,若是你想聽,我可以給你講講。”

殷上笑着點了點頭,帶着她走到桌邊,給她準備紙筆。

崔開潤見了,忙說:“我不會寫字。”

“沒事,”世子殿下臉色都未變上一變,直接推了推桌邊坐着的那個人,說:“你寫。”

她一說完,崔開潤就聽到一個金玉擲地般的聲音說:“好嘛。”然後便乖乖地開始鋪紙拿筆。

……原來是個男的。

怕是世子殿下的郎君?

為何包着臉呢?

是太好看了還是不願意讓人看。

這世子殿下占有欲還挺強的,啧……

這邊江遺雪準備好了筆墨紙硯,正等着下筆,擡頭卻見那個殷上帶進來的陌生女人一直盯着他發呆,心裏一下子不舒服起來,正要開口,但又思及殷上對她以禮相待,想了想,只能偷偷在桌下扯了扯殷上的衣角,道:“她看我——”

他壓低了聲音,輕得只有氣音,尾巴處卻轉了好幾個彎,透着幾分不情願和有人撐腰的驕縱。

殷上拿開他的手,看向崔開潤,提醒道:“崔姑娘。”

被叫了名字,崔開潤立刻反應過來,看向殷上,她笑了笑,繼續道:“紙筆已經備好,你說吧。”

她讪笑了一下,忙道:“啊、啊,好,我說。”

提起自己擅長的事情,她也恢複了幾分自如,語氣自得地問了一句:“你對種田曉得多少呢?”

曉得多少,她連米怎麽變成飯的都不知道。

在心裏嘆了口氣,殷上直言:“說來慚愧,我實在是不大清楚,麻煩你直接從最簡單的開始講便好,我也可以多作了解。”

然則崔開潤一問完第一個問題就後悔了——實在是她平日裏給村子內外的人講述,總喜歡先問上那麽一句,一則是不想多浪費口舌,二則也是滿足自己那點虛榮之心,可如今面對的卻是一個自小錦衣玉食的王室子,哪能曉得什麽。

她本以為要挨罵,卻沒想到這世子還挺謙遜的,心裏舒展了幾分,道:“好罷,那我就與你好好講講——我本是序戎長玉人,長玉和川岚地界也差不離,土、水、種的東西也一樣,也就是黍、麥、稻,還有桑麻什麽的,翻來覆去也就這幾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一年也就種這一茬子。”

“我們村的田之所以越種越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肥、一個是器具。”

“現在咱種田要的肥料有人糞、畜糞、草糞、火糞、泥糞、骨糞、苗糞、渣糞、黑豆糞、皮毛糞,這些肥料的效用又各有不同,用法用途也各有差異,老話也說了‘羊壅宜于地,豬壅宜于田’,咱不能這逆天而行,但除了這些糞肥,咱也可以用如石灰啊、草木灰、骨糞和牆角灰什麽的,但這都是水多地方的做法[1],咱這用不上……诶诶扯遠了……”

崔開潤說到自己擅長的地方,嘴巴也利索了許多,全部都囫囵個的拿出來講,講着講着又把自己拉回來,殷上一直沒打斷她,任由她自己說自己的。

崔開潤喝了口水,繼續說:“我們這邊缺水,地也不行,地不行咱就得養,怎麽養呢,我就發現咱收了地之後啊,豆子的那張稭稈它比較有用,也就是苗糞,那就可以拿大豆和谷子一起種,或者苞米和豆子一起種,小麥和大豆一起種,水稻和大豆也能一起種[2]。”

“而且咱種田真得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啊,我就發現有些人他軸得很,那地不适合種那玩意兒他就非得種,哪裏能有糧食,我就發現了這秋耕啊宜早,早則能将陽氣掩入地下,還能避霜,這春耕啊又宜遲,遲可将青草掩入地內,使地理愈狀。”

“此外,這薄田宜早耕,良田可晚耕,稻田宜春耕,麥田需夏耕,這都是種田得守的規矩[3]!”

“……”

她洋洋灑灑地說,江遺雪撿重要的記下,手下不停,奮筆疾書,很快就寫完了一張紙,又開始換另外一張。

崔開潤說完了肥,又開始說器具,器具就不像別的那麽好描述了,殷上讓她拿筆大概畫了個輪廓,又按照她的說法一點點改善,直到東西和她說得差不多了才停下來,說:“做一個要多久?”

“東西齊備三五天就成。”

殷上點點頭,正準備說話,門口走上來一個官員,帶着一男一女,對着她道:“殿下,此二人也道自己能種好田,我和沈大人略問了問,發現卻有點真才實學,給您帶來了。”

殷上道:“進來吧。”

那女子看着四十多歲了,男子則和崔開潤差不多大,進來之後先是小心翼翼地和殷上行了個禮。

禮數像模像樣,看樣子那些官員将他們帶上來的時候教過了。

殷上思忖了幾息,将先前江遺雪記錄的幾張紙一張張鋪在地面上,與另外二人道:“你們倆來看,這些辦法你們可也用過?”

那二人依言走上前看,那個女子識字,男子不識,殷上便讓江遺雪複述給他們聽。

崔開潤在一邊時不時地插一嘴,加以補充,說完後,那年長些的女子道:“有些方法倒是第一次見,有些我覺得還有更好的辦法。”

聽聞此言,崔開潤便來勁了,道:“你說說,還有什麽辦法?”

那女子便指着其中一張紙開始和她掰扯,慢慢的,那個男子也加入了她們的談話,他們你一言我一言,殷上連半句話都插不進去,忙命林泊玉去喊了幾個會寫字的護衛上來,要他們一人跟一個,将他們敘述的方法全部記錄下,再編錄成冊呈報給她。

到了黃昏,正堂中的人數已經增至了七人,護衛也都一人跟一個,洋洋灑灑地記錄着他們說的辦法。

直到天邊最後一絲光隐去,堂屋中的衆人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争論。

殷上也松了口氣,确認他們都說完了,便道:“從明日起,我會讓人于川岚城中分別給你們劃一塊地,你們自行耕種,現下是冬日,此事為期一年,一年內你們可留在川岚城中,每月銀錢、飯食也會給到,田地最終以地力、産量為準,最高者便可绶官,以後專管田力之事——你們可願意?”

聞言,坐下之人都是一臉天上掉餡餅的驚喜,實在沒想到有一日種田也能種出個官來,紛紛道:“願意、願意。”

但也有幾個遲疑,問道:“殿、殿下,我還有家人,他們也可留在川岚嗎?”

殷上點頭道:“自然。”

……

耐心地回答了所有人的問題和疑慮,殷上和江遺雪才回到了官驿,吃上了今日第一口飯食。

殷上看起來心情不錯,連吃飯的時候都在翻看那幾個人的名冊,一臉舒展,江遺雪問道:“這麽高興?”

殷上點點頭,說:“亓徽位置不算好,境內只有一條弗渠江,源頭還一直被溪狄把持住,雖則亓徽和溪狄關系向好,但水源這事上也讨不到什麽便宜,多受掣制,母親年年多關注田力之事,但她居廟堂之高,能經手的最多也只是田稅之事,也都沒什麽效用,如今竟沒想到能在這個地方發現幾個人才,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江遺雪笑了笑,說:“你救了這麽多人的命,這都是你的福報。”

殷上道:“希望這也能成為天下人的福報。”

作者有話說:

走一章劇情。

參考文獻:

[1] [3]戴同威,王永飛,牛端丹,公勤,李兆華. 中國古代循環農業模式與特征[J].綠色科技,2019(20):241-247.

[2]李軍.古代精耕細作農業對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啓示[J].南方農業,2020,14(24):141-159.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