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張旗鼓

第23章 大張旗鼓

火勢直到深夜才被完全撲滅,嗆人的煙味還沒散去。成片的平房就像被擠壓變形的火柴盒,七零八落地傾倒在路旁。

上一批消防員累得靠在車上睡着了,下一批消防員又帶着搜救犬沖了進去。

随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死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宋喻明挂完葡萄糖,随便找個椅子靠了會,又投入了一線搶救工作。

燒傷最初的幾小時,最重要的就是補液,醫生需要時刻盯着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早上七點,醫院領導和趙楚良開完緊急會議回來,又組織了一次內部會議。

院長坐在中間,十幾個科室的主任副主任圍在偌大的長桌上,牆邊還有一圈椅子,塞滿了主治醫生。

“兩位死亡病例是誰搶救的?”

宋喻明和另一位急診科的同事舉起了手。

“彙報一下過程。”

宋喻明剛和家屬聊完,對這個病例印象深刻,見狀便做了詳細的彙報。

“這次事故已經造成38人死亡,192人受傷,影響很大。上面的領導非常重視,新聞媒體也盯着我們。特殊時期,希望各位同志堅守崗位,不要出任何差錯。”院長正坐在會議桌的最前端,聲音通過話筒放大到全屋,語氣不怒自威,“老趙,你們科室的收治能力怎麽樣?”

此話一出,幾個主治醫生互相看了眼。

病房的具體事宜,基本上都是護士長和住院總在管。但是經歷了整晚忙碌的搶救,偏偏這個時候,護士長沒跟來開會。

突然被院長提問,就好像回到學生時代,當着全班的面在黑板上寫壓軸題一樣。

Advertisement

趙楚良看大家一副心虛的表情,直接點了宋喻明的大名:“小宋,問你呢。”

還好前天值夜班的時候,宋喻明登了科室的電腦看了眼。

聽到主任點名,他快速在腦中過了一遍所有病例:“目前我們科室還有6張ICU和5張普通床位,一周內可以再安排七名病人出院。”

說到這兒,宋喻明想起了年初的燒烤店爆炸事故,繼續說道:“按照以前的應急預案,走廊裏還可以再加18張床位,把病房的資源整合出來給這批傷員,這樣就夠用了。”

院長點頭:“這段時間各科室都要打好配合,互相理解支持。下面我宣布8·27特大交通事故的醫療組負責人名單。”

涉及成批的燒傷病人,牽頭科室無外乎那麽幾個,宋喻明聽了幾個名字,又開始想病人的事。直到會議結束,幾十位主任浩浩湯湯地走出門,他跟在後面,打算從樓梯間溜回去。

“小宋,”崔鵬濤突然叫住了他,把他拉到一旁,“昨天辛苦你了,能在幾位主任都有事的情況下,協助急診完成這麽複雜的搶救工作。”

“崔主任過獎了,是大家配合得好。”宋喻明如實回答。

“你的能力我一直很認可。”崔鵬濤拍了拍他的肩,“不過剛才院長問床位的事,最後一句話,你應該留給趙主任說。”

“什麽意思?”宋喻明不解地看向崔鵬濤。

“你這孩子……”崔鵬濤嘆了口氣,“還要再學得機靈點,特別是有大領導的場合。人情世故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懂嗎?”

宋喻明似懂非懂地點頭:“知道了,我會注意的。”

不過很快,宋喻明就把這些話抛到腦後了。第二天的工作量比搶救還大,之前收的病人,輪到手術還得繼續做,已經在康複期的要盡快安排出院。

傷員的家屬也陸續到了醫院。一個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治療費用動辄上百萬,家屬的情緒大多很激動,在走廊裏又哭又鬧。

宋喻明分到了一老一小兩位傷員,來自同一戶人家,是一對祖孫。孩子只有5歲,是這次事故中年紀最小的傷員,還是稀有血型。

就算有協調組的成員陪同,跟他們坐在一張桌上,宋喻明的壓力還是很大。

聊完這邊,宋喻明又回到了病房。上周收了一個被熱水燙傷的病人,傷勢相對較輕,他想勸患者做完手術就轉院。

病人孔先生聽說高速上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表示理解他們的工作,沒想到打電話給家裏,老婆反而不同意,覺得老家的醫療條件不好,還數落了丈夫一通。

宋喻明聽到他們的争吵,要過手機認真地和對方解釋情況。反反複複說了快半小時,總算把他的妻子勸動了。

放下電話,病床上的男人滿臉歉意:“我媳婦比較強勢,讓你見笑了。”

“沒事的孔先生,感謝你們的理解。”宋喻明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下了一塊,“手術時間調整到明天早上,方案不變。今晚零點後禁食,記得早點休息。”

話音剛落,屋外響起了一陣短促的敲門聲。崔鵬濤推開房門,沉着臉站在門口:“小宋,跟我出來一下。”

宋喻明見他這副臉色,頓時感覺不妙:“崔主任,怎麽了?”

“你昨天暈倒了?”崔鵬濤帶着他往辦公室走。

“是今天淩晨,太久沒吃東西血糖低了。”宋喻明看了眼手上的針孔,“您找我來就是為了這個?”

幾步路的時間,兩人已經走到了辦公室門口。崔鵬濤敲了下門:“你自己看吧。”

趙楚良正坐在桌前,旁邊放着幾張彩打的圖片。宋喻明疑惑地拿起來,發現竟然是自己暈倒後被人偷拍的照片。

那人把照片傳到了8·27事故的超話裏,寫了一段致敬醫護人員的話,發的卻是宋喻明醒來後,和程向黎交談的高清照。

程向黎親昵地摸着他的頭,宋喻明卧在床裏,慵懶地擡眸。輕松悠閑的氛圍和身後的急診室同框,幾步之間,仿佛隔了一道無形的高牆。

特殊時期,大衆的情緒很容易被煽動,這樣的照片傳到網上,根本沒有人在意前因後果。

宋喻明看到截圖裏的評論,立刻明白了趙楚良的目的:“可我确實是身體不舒服,又不是裝病。”

“發生這種事,重要的不是解釋,而是別人怎麽看。”趙楚良不留情面地反駁他,“你知道現在醫患關系多緊張嗎?還好管理員删得快,要是傳出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拿來做文章。”

宋喻明被罵得不知所措。

“類似的事我不希望看到第二次。低血糖就多吃點,少幹一分鐘不要緊,多被人拍一張這種照片,咱們科室都要跟着倒黴。”見他不說話,趙楚良繼續說道,“還有,這段時間別讓你男朋友過來了。”

“他不是我……”宋喻明終于接上了話,着急地辯解。

“行了,”崔鵬濤猜到他想說什麽,幹脆地打斷道,“趕緊幹活去。”

“我……”宋喻明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頓批,委屈地走出了辦公室。

-

北京時間晚上十點,當程向黎結束往返濟州島的飛行任務,意外地收到了公司的郵件。

等待他的是他的師傅方健,還有公關部的幾位領導。

“讓你去送個血漿,怎麽把自己也送到醫院裏去了?”一進門,就聽到了方健的斥責。

程向黎拿起桌上的資料,仔細翻看了一遍。

毫無疑問,文件夾裏的東西就是偷拍的照片。昨天下飛機晚了,程向黎急着去醫院,沒有把制服換下來,被逮了個正着。

不過看截圖裏的評論時間都是早上,想必現在事情已經平息了。

“對不起,是我失職,給公司造成了負面影響。”程向黎心平氣和地承認錯誤,偷瞄了一眼方健,“不過請各位領導放心,我回家後就休息了,沒有因為私人問題影響工作。”

“你要是還敢違規,這裏就不止我們幾個了。”方健厲聲提醒他,“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盯着這起事故嗎?這段時間不要再往醫院裏跑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知道了。”程向黎虛心地點頭。

方健又向其他幾位領導替程向黎說了幾句好話,把他帶回了自己辦公室。

正對辦公桌的牆上挂着“慎始如終”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位置非常顯眼。室內裝修簡潔大方,桌上擺着幾架帶塗裝的航模,後面還有一幅世界地圖。

“你就這麽忍不住嗎?這種事情傳出去,不是白送別人話柄?”沒有了外人,方健說話直接了很多,“明年飛行部就要換人了,徐總和我的意思,都是想培養一些年輕的幹部。你明白嗎?”

“方部長,我明白你的意思。”程向黎避開他殷切的眼神,低頭看起了桌上的航模,“只是我還沒有考慮好。”

“這有什麽可猶豫的?現在不去争取,難道還想把位置拱手讓給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方健坐到辦公桌前,不緊不慢地和他講道理,“向黎啊,說實話我覺得你是時候成立自己的家庭了,一直糾結過去,會耽誤很多東西。”

“我現在的狀态不适合結婚。”程向黎幾乎是脫口而出。

“那你對那個醫生算什麽?”方健身為旁觀者都看迷糊了,“以你的性格,做不出随便玩玩的事吧?”

“我和他的關系,開了個不太好的頭。”程向黎其實很介意宋喻明那天的話,“也許現在才是最好的相處模式,等真的談了,肯定有合不來的地方。”

“談戀愛遇到完全合适的人是少數,大部分都是要磨合和讓步的。”

“我談第一個的時候也是這麽想的。”程向黎心累到嘆氣,“結果磕磕絆絆談了兩年多,還是分手了。”

“那也許是你們性格、觀念差太多了。”方健認真地開導他,“和現在這位感覺怎麽樣?”

程向黎搖頭:“不好說。”

“那既然不想要家庭,就把事業做好。”方健恨不得提着他的耳朵說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絕對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程向黎連聲點頭,雖然嘴上這麽說,走出辦公室,又沒忍住給宋喻明發了消息,詢問他照片的事情。

作者有話說:

是一起奮鬥,一起挨罵的小情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