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哥哥帶我走
第57章 哥哥帶我走
57
王晗眼中帶着勢在必得的決心,兜裏的錢都準備好了。
“兄弟,等一下。”王晗追着他們跑。
淩秋桑也不能假裝聽不見,只能停下車,“怎麽是你呀?你朋友還想買水果嗎?沒有了喲。”
王晗憨厚一笑,“他不買了,水果夠了,是我還是想買你的車。”
淩秋桑還是那個态度,“不行啊,只有這一輛,我哥都沒有呢。”
王晗也不急,充足的時間加上信念感,于是他就跟着兩人的車慢慢走,主動搭話閑聊。
“你們雖然是來找人的,但是也能順便旅游一下嘛,我本地人了,在這裏生活了十八年,我可以給你們做導游啊。”
淩秋桑似乎裝作考慮了一下,“旅游的事情先不急,能給我找個打電話的地方嗎?我要打個電話給家裏。”
王晗眼睛一亮,“走走走,前面不遠就有個地方能打電話。”
打電話的地方有點兒小,施懿進去了,淩秋桑和王晗就在外頭等着,順便閑聊幾句。
過了沒一會兒,施懿就出來了,看起來有些愁眉不展的模樣。
“怎麽了?哥哥。”淩秋桑關切。
施懿有些苦惱,“我們回去的車,要拉貨,據說是有點多,沒我們坐的地方了,我們可能得自己坐火車回去了。”
淩秋桑配合,“那我們的自行車怎麽辦?火車能帶自行車回去嗎?”
“好像不太行,托運好像很麻煩,而且不能保障安全,萬一壞了,要賠償也麻煩得很。”施懿說。
兩人旁若無人,商讨怎麽把自行車帶回去,王晗在一邊眼睛亮閃閃的。
“你們把車賣給我吧,我求你們了。”王晗眼神真誠,“真的,我很喜歡這輛自行車,一定會愛護好的,你們有門道,以後還能再換一輛新的嘛,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淩秋桑似乎有些猶豫,“這……”
王晗再接再厲,“你們說個價格,我再出兩張自行車票,怎麽樣?行不行?行不行?”
看得出來他很急切了。
“我跟我哥商量一下吧。”
淩秋桑拉着施懿去一旁小聲咬耳朵去了。
“怎麽辦?我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施懿忍俊不禁,“不是桑桑最開始決定這麽演的嗎?”
淩秋桑扶額,有點演過頭了。
當時想的是這輛自行車的受衆肯定是年輕人,還得是稍微有錢一點的年輕人,然後演一出戲,讓自行車的來歷合理一點。
結果沒想到演過頭了,主要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都太單純了。
沒有受過防詐app的教導。
啧啧。
“算了。”淩秋桑咬牙,“心肝不黑做不成生意,自古以來,哪個做生意的人不是黑心肝,賣吧,就賣給他算了。”
兩人像模像樣商量了一陣,這才猶猶豫豫。
“自行車可以賣給你。”淩秋桑滿臉的不舍。
王晗眼睛裏的星星都有凝結成實體了,“多,多少錢?”
他也擔心價格太貴,買不起啊,所以才提出多出兩張自行車票。
他家裏條件還可以,就是零花錢不多,兩張自行車票換一輛自行車,爸媽和姐姐可能會罵他一句敗家子,但是不至于太生氣。
淩秋桑想了想,“自行車票,我們就不要了,我家裏也有,這輛車……你要真想要的話,就拿300塊錢吧,原價還要貴一點,但是我們騎了一段時間了,只能賣二手價格,但三百這個價格最低了。”
看起來還是一副不會做生意的老實人模樣,王晗都怕他們反悔。
他今天帶的錢足夠,立馬就掏了出來,“要要要,三百就三百。”
嘿,他本來是準備的五百塊錢呢,沒想到三百塊錢就拿下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雙方都很滿意。
“那我們就先走了。”淩秋桑說,“我們還得去打聽姑媽的消息,還得想辦法把帶過來的進口米賣出去。”
王晗:“你們找人,為什麽不去派出所查戶口呢?”
淩秋桑只能接着演,“早就查過了,現在戶籍也不嚴格,姑媽說不定改過名字,查不到。”
王晗點點頭,“那好吧,晚上你們還去小廣場嗎?劉東人脈廣,萬一他有消息呢,哦,劉東就是昨天穿喇叭褲,買你們水果那個。”
“去,當然去。”淩秋桑說,“晚點我們過去找你們。”
告別王晗之後,兩人又鬼鬼祟祟換了一身裝扮,這次要出發去找出版社了。
他們提前了解過幾家,他們寫的不算散文,但也不算小說,非要歸類的話,大概是知青回憶錄?或者小山村牧馬少年的成長故事?
目前也不能确定哪一家會收,只能一家一家地去問。
去的第一家,是本地最大的出版社了。
剛一進門,說明來意,就被人‘友好’地請了出去,他們只收有過出版經驗的老作家的書。
什麽知青,什麽牧馬少年的故事,他們并不想了解。
淩秋桑意料之中,但還是難免生氣,哼哼唧唧的,“看都沒看就說不收,看不起誰呢。”
施懿倒是不怎麽介意,但他介意桑桑的心情,“別想了,他們以後肯定會後悔的,等到我們的書大賣之後,他們就會後悔今天沒有選擇我們,這是不是你喜歡的經典打臉橋段?”
淩秋桑噗呲一樂,瞬間就被施懿哄好了。
其實他也知道,大出版社,自然有自己的門檻兒,不收新人的稿子,很正常,他剛才別扭的,還是那個接待員鼻孔朝天的态度。
算了,到哪兒都有這種炮灰角色。
“走走走,下一家。”淩秋桑拉着施懿的胳膊。
施懿順勢将手臂攬在了淩秋桑的肩膀上,并排而行。
“低調點,哥哥。”淩秋桑略微有些別扭,主要是怕被人看出來什麽。
施懿給了他幾個方向坐标,讓他看看,到處都是男的和男的,兄弟之間勾肩搭背,他們這樣。完全不出格。
路過的人多看他們幾眼,看的也不是他們勾肩搭背,是他們的長相和氣質。
淩秋桑做個鬼臉,到底是沒在拒絕這樣的勾肩搭背,他就喜歡跟施懿黏在一起。
第二家出版社的态度就很正常了,但是他們出版的都是教材,或者科教類人文這一類的傳統書籍。
他們的稿子,主編還是看了幾章的,有點兒遺憾。
“這文筆,這畫面感,簡直了,你們這大草原,真的有這麽漂亮?”主編感慨,“我看了這麽多年的稿子,你們的稿子算得上是高質量了。”
而且這手寫的稿子,兩個人的鋼筆字都寫得這麽好,簡直是賞心悅目。
如果不是題材和他們出版社不符,他必然會同意收稿的。
被拒稿,淩秋桑也笑着,“沒關系啦,我們再去下個出版社看看。”
主編考慮了一下,“你們在這裏等一下,我去打個電話。”
淩秋桑和施懿對視一眼,有戲。
過了有一會兒,主編有些為難地走出來,“我們這實在是不收,我給你寫了個介紹信,你去他們家問問,不過那邊具體收不收,還是要看主編的意思。”
他給的介紹信是那邊出版社一個責編的,責編跟他有點兒交情,但責編只負責初審,最終要定稿出版,還是要主編點頭。
淩秋桑明白,“謝謝您。”
有了介紹信,最起碼不會被門檻兒攔住。
兩人繼續出發,第三家出版社,剛走到門口,就見到有賣報紙的。
淩秋桑随便瞟了一眼,是本省的報紙,“等等,哥,這是不是你的稿子?筆名是壹次心。”
合起來不就是一個懿字了。
施懿也拿起報紙,眼睛裏露出笑意,“是我的稿子。”
前段時間投了兩篇給報社,估計是他們出了遠門,現在聯系不方便,這邊已經登報了,大概等他們回村,就能收到那邊的回信和稿費了。
這次只登了一篇,不知道另外一篇是不是被退稿了,或者等着下一次刊登。
淩秋桑賣了一份報紙,“有了這個,我們投稿是不是多一份籌碼了。”
是這個理,但也不能算是特別的權威。
“走吧,先去問問。”
責編是個知性的大姐,大概是跟上個出版社的主編聯系過了,見他們過來,簡單地看了一下介紹信,然後就點了點頭。
“我直接帶你們去找主編吧。”前一個主編千叮萬囑這是一篇好稿子,幾十年的朋友了,這點信任還是有的。
淩秋桑見人三分笑,“那就謝謝您啦,編輯姐姐。”
“你這嘴兒甜的,我都快當你阿姨的年紀了。”責編心裏還是熨帖的,誰不喜歡嘴甜的小孩兒呢。
進主編辦公室的時候,主編正在看報喝茶,時不時還嘆息兩聲。
淩秋桑沒聽清,但他看到主編看的就是他們剛才買的報紙。
責編笑笑,“你們進來吧,主編早上就魔怔了,說是看了一篇好文章。”
淩秋桑略微挑了挑眉,心中信心又多了幾分。
“喲,麗姐。”主編終于放下了報紙,“這兩位是?”
麗姐,也就是責編,“這兩位年輕人是來投稿的,我看過一部分,寫得很不錯,帶過來給你看看。”
這話說的,淩秋桑都差點兒沒忍住,剛才他們跟麗姐也就只說了幾句話,根本沒看過稿子。
可見,職場上還是需要一定的話術的。
主編是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笑着跟彌勒佛似的,看起來很親切,姓趙。
趙主編:“來來來,年輕人不要緊張,先看稿子。”
淩秋桑和施懿對視一眼,把書稿交了過去,順便講解了他們書的簡綱和核心立意。
“喲,又是川西草原。”趙主編來了點兒興致,“我先看稿子,你們坐着歇會兒,麗姐你先去忙吧,讓外頭倒兩杯水進來。”
趙主編這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淩秋桑和施懿也沒催促,拿了一本桌上随便擺放的書看了起來。
直到趙主編腹中咕嚕嚕作響,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書稿。
“哎呀。”趙主編感慨一聲,“真看不出來,這是兩個年輕人寫的。”
文字是有生命的,他能感受到這本書裏生機勃勃的情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他們描寫出來的景象。
老作家都未必能有這樣的筆力。
難得呀,十分難得。
施懿站起身,“趙主編,我是去年本省的高考狀元,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所以才錯過了去學校報到,今年我肯定是要再考的,所以我們這才想着試着寫書,賺點路費和生活費。”
兩人今天的穿着都比較普通,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打扮,雖然不算寒酸,但看起來就像是兩個窮人家的孩子為了來投稿,特意找了兩身衣服來撐場面。
這是淩秋桑和施懿特意表現出來的模樣。
偶爾,适當的示弱,不失為一種社交方式。
淩秋桑也跟着把報紙拿出來,“這也是哥哥的稿子,都能上報紙,是不是證明哥哥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如果我的那部分不合适的話,您可以只收哥哥的稿子。”
趙主編先是被施懿是去年高考狀元的消息給震驚到了,這事情他是聽說過的,沒想到見到真人了。
再一聽,他反複品讀了一上午的文章,居然也是面前這個年輕人寫的,難怪他總有一種文風很熟悉的感覺。
最後再一聽,書裏的牧馬少年居然就站在了他的面前。
沒想到啊沒想到,實在是看不出來面前帶着笑意的年輕人會是書裏那個日子艱辛卻永遠樂觀的牧馬少年。
書裏也寫了,這位牧羊少年只有小學畢業,勉強算是讀了個中專。
中專生,還是那麽偏遠又缺乏資源的地方的學生,居然能有這樣的文筆,能寫出這麽漂亮的一手鋼筆字。
“你們先把稿子留下吧。”趙主編說,“我雖然願意收你們的稿子,但還要等我看完了再說,三天後你們再過來吧。”
頓了頓,他又樂呵呵地,“你們放心,我們這出版社雖然不算是大出版社,但也是國營的出版社,絕對不會吞了你們的稿件,翻臉不認人的。”
淩秋桑當然放心,“那行,趙主編,今天時間不早了,我們就不耽擱您時間了,我們到時間再過來,希望能聽到一個好消息。”
“放心,這麽好的書,我們出版社要定了。”趙主編給兩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告別了趙主編,兩人又勾肩搭背地去逛街了。
殊不知,趙主編的辦公室,他摳着腦殼兒,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
目的,是為了把兩位年輕人的稿費網上提一提。
他不想按照千字多少錢直接買斷的,對兩人年輕人實在是太虧了,一次性買斷了,以後這本書就跟他們作者就沒多大關系了。
這種質量的文章,直接買斷,最作者來說,實在是太可惜了,他也是惜才的。
當然了,一般新人作者都會是這個待遇。
可是他又實在是喜歡這篇文章,想按照版稅的出版方式給他們,也算是支持兩個年輕人的學習生活了。
所以不得不再去跟上級申請,特別是他想給出的價格是版稅百分之十。
哪怕是主編,國營的出版社,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口水都說幹了,上面才勉強同意,不過首印只同意出五千冊,這是最低出稿印刷數量,分攤到全國書店,壓力不算大。
怕印多了,賣不出去,那可就虧本了,主編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他們一來就收到這個好消息,淩秋桑和施懿雖然對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但也沒想到第一次就能拿到版稅百分之十的價格。
這得是小有名氣的作家才有的價格了。
淩秋桑迅速算了一下這次他們能拿到的稿費,他們這本書二十萬字出頭,市場價大概是兩塊錢出頭。
就按照兩塊錢一本來算好了,兩塊錢乘以版稅,再乘以首印的數量,就是他們能拿到的稿費了。
之後要再版,加印,都會再有稿費的産生。
這就符合他們以後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标了。
稿費,以後都會用在村小學上,不論是給老師發獎金,還是給學生買書籍,文具等等,或者家裏實在是困難的學生,交不起學費的,也可以從稿費裏給予一定的支持。
等到以後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以後情況應該就會好很多了,到時候他們的稿費,還能拿去支持學生去縣城讀初高中,甚至是去讀大學。
學習不一定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卻是村裏孩子走出村子的一把鑰匙。
稿費的事情說好了,趙主編又問起筆名的事情,“施小哥還是用壹次心?淩小哥呢?”
淩秋桑笑笑,“我就叫叒木吧。”
叒木為桑,跟壹次心一樣,都是名字最後一個拆開。
施懿卻在這時候多了看了淩秋桑一眼,淩秋桑并未察覺,繼續和趙主編商談了一下出版的細節。
三個小時後,簽了合同,拿了首次稿費,走出出版社,淩秋桑和施懿都有些感慨。
不過搞定了這次的心頭大事,兩人手上也有了幾分閑錢,一直以來緊迫的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劉建國他們已經又出發進藏了,如果要等他們的車回來,得半個月了。
“我們自己回去?還是等他們?”淩秋桑問。
施懿考慮了一下,“先不急着回去吧,家裏的馬兒和牦牛都交給村長了,這段時間村裏也沒有事情要忙,我們不如在城裏多待幾天。”
看能不能再賺點錢,不光他們自己要用,給原主和村裏都留點兒吧,別去上個大學就天天饅頭配鹹菜的。
光想想就覺得很可憐。
“也好。”淩秋桑還是很喜歡這個時代的淳樸風氣的。
大事情都忙完了,兩人閑得沒事又去了茶館兒,混入大爺大媽們的情報站,聽一聽各路八卦,各種小故事。
茶館兒還有走街串巷的采耳師,曬着太陽,喝着蓋碗茶,再掏個耳朵,還挺享受。
“我的天,終于找到你們了。”王晗氣喘籲籲地跑過來。
淩秋桑咯噔一聲,該不會是要把自行車退了吧?
王晗呼哧帶喘的,“呼呼呼,你們之前說去黑市小廣場找我們,怎麽沒去呀?”
淩秋桑微微赧然,那天等趙主編看稿,出來之後,又去吃了個飯,時間很晚了,就沒去。
他也沒想解釋什麽,本來就是萍水相逢,随口說道:“那天有事情耽擱了,抱歉啊,是不是發生什麽事情了?我姑母有消息了?”
像模像樣的。
王晗緩了口氣,“姑母那邊沒打聽到,但是劉東要買你們的那個什麽珍珠米。”
之前劉東買了那麽多水果,價格給得還可以,淩秋桑就送了兩斤珍珠米。
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之喜。
淩秋桑:“他要買多少啊?”
“有多少就買多少。”王晗說,“他們家都吃得下,你們放心好了。”
這兩天他也漸漸回過味兒,這兩人找親戚可能是假,倒賣物資可能是真的。
不過這些都是市面上見不到的好東西,他們花的錢也不虧,特別是他這輛自行車,他爸都說三百塊錢賣得值。
如此看來,兩人也不是那種大奸大惡的人,說不定只是幹進出口貿易,這可能是來做市場調查,試試水什麽的。
就算是退一萬步,兩人不是做正規進出口貿易,是搞擦.邊走.私的,那跟他們這種買家也沒多大關系。
貨沒問題就行。
淩秋桑也不管他們猜不猜得到,反正他們這幾天出門都是簡單易容過後的,別說他們的真實面目了,就算他們以後離開,原主回來,系統修複了bug,也找不到他們頭上了。
稍微琢磨了一下,“我只能給出五百斤,其中只有兩百多斤的珍珠米,剩下的都是長粒香米,不過味道不比珍珠米差,多的就沒了。”
王晗也不說啥,“那你們跟我去劉東家裏談談?”
淩秋桑:“還是不了,今天約了人,人還沒到,你們誠心要買的話,我今晚還是給你們送到黑市小廣場那邊去,你們直接去拿貨就行了,至于價格,比市面上的大米要高五成,你看能行的話,這生意就做。”
王晗猶豫了一下,想着他們兩人可能是謹慎。
于是他道:“那你們約完人,再等等呗,我現在得去找劉東問問,主要是他家想跟你們做生意,價格上我不能做主,還有那個長粒香米,有樣品嗎?”
淩秋桑笑着,這王晗還挺有幾十年後金牌銷冠的模樣了。
施懿借着他們随身背的包,從空間裏拿出兩斤裝的長粒香米,“你拿去吧,我們下午就在這兒喝茶曬太陽。”
王晗馬不停蹄地又跑了。
過了一會兒,施懿問:“我們走人?還是?”
萬一那邊釣魚執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