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哥哥帶我走
第60章 哥哥帶我走
60
有限的認知,讓一個小鄉村的村長難以理解,一個知青,一個牧馬的少年,居然能出版書籍。
實在是太難以置信了。
知青會寫書,他還能稍微理解一點,畢竟他也知道施懿是城裏來的高材生。
但是牧馬少年淩秋桑,他們看着長大的孩子,除了比其他孩子機靈一點,腦子靈活一點,也沒別的長處了呀,怎麽現在還能寫書了呢?
淩秋桑笑着,又拿出報紙,“之前懿哥給報社投過稿子,我們再去出版社投稿,人家就認真看了,覺得我們的書還可以。”
“你不說這個,我還差點忘了。”林安從包裏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你們走了沒幾天,我這裏收到施懿的信,我看地址就是報社寄過來的。”
當時他也沒多想,畢竟施懿是城裏人。
施懿接過信封,直接打開,裏面是報社的回信,還有一同寄過來的稿費。
報社沒有出版社那麽大方,給的稿費就很常規了,信裏說兩篇稿子都收了,稿費加起來也只有三十塊錢,同時也歡迎他繼續投稿。
“謝謝村長。”
林安不由得有些感慨,能出版書籍,也是出息了,不過他心中更傾向這本書是施懿寫的,至于淩秋桑寫的那部分,多半也是施懿幫他潤筆過的。
否則,他實在是無法理解書都沒讀過幾天的孩子,居然能寫書。
淩秋桑也不準備解釋這個問題,他笑着,“林叔,這書籍之後可能會再版加印,之後還會有稿費,這本書的稿費,我和哥哥商量過了,全部都用來支持村小學的教育事業。”
他說這話,林安就更震驚了。
他看着面前這一堆的物資,就知道這稿費應該不會少。
林安不太确定地問施懿,“所有稿費?”
施懿點點頭,“雖然不知道這本書後續還能不能出更好的成績,但是應該不會太差。”
這個時候大家的娛樂并沒有那麽多,看電話,聽廣播,但內容也會有一定的限度,來來回回就那些。
所以這個時候喜歡看書的人還挺多的,而他們對自己的書也有信心。
施懿細細地講述了他們的打算,村裏的孩子确實都送來讀小學的,但也僅限于讀了個村小學,會寫字,會加減乘法,這對普通人來說,基本上已經足夠了。
但是如果要走出這個地方,讓村子富裕起來,只有這些學識,那還是不夠的,所以如果順利的話,以後的稿費,還能支持孩子們去鎮上,甚至是去縣城,讀初高中,或者是考大學。
兩人幾乎把這件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聽得林安都熱淚盈眶的,就連一旁的劉浩也都是心頭滾燙,他也是沒想到兩個年輕人居然有這麽大的抱負。
“你們啊,讓我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林安擦了擦眼角的淚光。
淩秋桑寬慰他,“林叔,村子裏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是看着我長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今年我有把握考上大學,之後可能一年才能回來一趟了,以後跟出版社對接稿費的時候,還得交給您來辦。”
施懿也跟着點頭,“這些年大家都對我這個知青很是照顧,也沒有別的能報答大家的了。”
總歸,肉幹生意,是村子裏大家的生意,多少能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現狀,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也有了他們的稿費作為支撐,以後應該能比現在好得多。
林安眼含熱淚地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你們都是好的,具體的章程,明天我再去跟大家商量一下吧。”
“行。”淩秋桑也不就捏,“來,林叔,先看看我們這次帶回來的東西。”
最基礎的,也就是給村子裏孩子們帶回來的書籍,鉛筆作業本這一類的。
書籍大多數都是他們去黑市淘的二手貨,這個時候也不講究這些,能有除了教科書以外的書籍給大家增長見識和知識,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些都是實用性質比較高的,村子裏都能用得上的。
“你們咋能弄這麽多東西回來?”林安覺得不可思議。
“跟劉浩他們的大貨車回來的,大貨車嘛,順道就拉上了。”淩秋桑随口解釋。
劉浩愣了愣,在他的記憶裏,好像也沒這麽多東西啊,不過他也沒細想。
總歸都是一起回來的,這些東西也都是跟他們家車一起拉回來的,總不能是半道上買的。
他不知道的是,淩秋桑剛才送他去村委會安排住處的時候,這些物資基本上施懿從他們的空間戒指裏拿出來的。
“行了,你們先去卓瑪家吃飯。”林安說,“這些東西都帶回來了,等下叫村子裏的人派個代表過來分。”
他也是為了讓村子裏的人記得淩秋桑和施懿的好。
村子裏的人雖然是對淩秋桑有恩,但他并不希望村子裏的人會挾恩圖報,未來,淩秋桑會走出這個貧窮的地方,也會有一定的作為,他也不希望村子裏的人會黏上去吸血。
總之,淩秋桑願意回報大家,這是淩秋桑自己的良心,不能讓村民們主動去要求什麽。
這次的物資多,分物資的時候,就正好跟大家說清楚。
淩秋桑知道林安村長的想法,笑着接下了他的好意,“那我們先去吃飯了,別說,走了那麽久,還真有點兒想家裏的飯菜。”
他招呼劉浩,“走走走,嘗嘗我們的本地美食。”
劉浩指着門口這一堆物資,“不先搬進屋裏去嗎?”
淩秋桑哈哈大笑,“不用,我們這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絕對沒有小偷小摸的事情。”
而且這些本來就是要分給大家的。
劉浩感慨他們這裏淳樸的民風,又道:“你是不知道我們老家那邊,就在門口的花盆的種幾棵蔥,一個不注意就會被人掐走。”
淩秋桑忍俊不禁,又跟劉浩閑聊,問他們老家的其他情況。
劉浩和他爸媽也是前十幾年才到城裏來的,之前也都是生活在農村,也在川省,地理位置比他們這裏要好得多。
閑聊了幾句,就到了卓瑪阿姨家。
一個小胖墩兒就直接沖了出來,撲到施懿的腿上,“知青哥哥。”
施懿笑着,把小胖墩兒拉着站好,“小心着點兒。”
小胖墩兒就是去年被知青懿救上來的孩子,之後和知青懿還很親近,也知道是知青懿救了他。
前段時間他去外婆家裏,前幾天才回來,回來之後沒見到施懿,以為知青哥哥已經回城裏了,還難過呢。
卓瑪阿姨招呼他們吃飯,本地農家飯,沒有什麽精致的烹饪方式,勝在原汁原味。
淩秋桑也不挑食,抱起碗就開始大快朵頤,一邊吃還一邊招呼劉浩,“別客氣,随便吃,管飽。”
沒有大魚,但是有大肉。
他們這雖然貧苦,但是還真不缺肉吃,特別是分産到戶之後,羊肉,牦牛肉,偶爾還能有馬肉和驢肉。
劉浩跟着爸媽跑了有小半年的車了,一路上什麽沒吃過,現在面前的這些本地餐,已經是很豐盛的了,勾得他饞蟲都要爬出來了。
“嘿嘿,那我就不跟你們客氣了,下次有機會去城裏,我請你們國營餐館。”
小胖墩兒蹭在施懿身邊,“哥哥,國營飯館裏面都有什麽呀?”
劉浩想了想,他自己其實也沒去過幾次,“就是跟家裏吃的差不多,不過跟你們本地的菜還是稍微有些區別的。”
小胖墩撓着自己的小腦殼兒,想不明白為什麽跟家裏的差不多,還要去外面吃。
施懿抓了一把糖給他,“去找小夥伴玩去吧。”
小胖墩兒兩只小肉手抱着糖果,歡呼一聲,“知青哥哥最好了。”
施懿rua了一把胖墩兒的腦殼兒,“糖果是你桑哥哥買的。”
“哦,桑哥哥也最好啦。”
淩秋桑哈哈笑着,“去吧,玩去吧,順便跟你的小夥伴們說一聲,等會兒我們吃完飯,還有小禮物送給他們,讓他們去我家那邊集合。”
小胖墩兒歡呼着跑了出去。
顯然是不知道淩秋桑口中的小禮物是各種練習冊還有學習用具。
施懿又被他們家桑桑的老六行為給蠱到了,好可愛。
淩秋桑偷摸朝他眨了眨眼睛,眼睛裏都是星空。
吃過飯,再次回到他們的小家門口,外面已經圍着很多村民了。
村長說讓一家派一個人過來領物資就行了,但架不住大家喜歡湊熱鬧,也想漲漲見識。
他們可聽說了,桑娃子也跟着知青寫書了,還出版了。
看見兩人過來,有忍不住的,就直接拉着淩秋桑問了。
“桑娃子,聽村長說你寫書了,是不是真的?”就差把好奇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淩秋桑笑着回應大家,“是真的,書是我和懿哥一起寫的,出版社送了我們十本樣書,我們自己留兩本,其他的我都給村長了,大家要是好奇的話,可以去找村長借。”
村子裏老一輩識字的不多,但家裏有孩子上學呢,就算他們看不懂,還不能讓孩子們念給他們聽了嗎?
嘿嘿嘿。
有個老大爺說,“幹脆我們就借一本,明天在院壩上,找人念給我們聽。”
“好主意啊。”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和支持,并且對此事相當重視,勒令家裏的孩子,以及跟淩秋桑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都要一起去聽一聽。
出版書籍呢,他們這裏出了個大作家啊,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不是書都擺在他們面前了,要不是稿費買了這麽多東西回來,他們依舊是不敢相信的。
所有人的眼裏都寫着與有榮焉的激動。
嘿,兩個作家都是他們村子裏的。
淩秋桑卻感覺有點兒羞恥,不過也沒辦法,想着大爺大媽們去村子的院壩聽書的時候,他和哥哥躲遠點就是了。
接下來就是分發物資了。
他們這窮苦,鎮上和縣城裏的物資都十分有限,這次淩秋桑和施懿帶回來的東西,有很多都是他們沒見過的。
特別是縫紉機,據說要一百多塊錢一臺呢,他們都不會用,有人說讓他們沒必要花這錢。
淩秋桑笑着解釋,“這縫紉機是殘次品,你們看這裏,這裏是出廠的時候碰壞了,但是不影響使用,價格也便宜不少,現在大家沒人會用,沒關系,有說明書照着學,要是還不會用,我買的時候,人家也教了我,可以來問我。”
施懿跟着道:“現在大家縫補襖子和皮靴都很費力,有了縫紉機就好很多了,這臺機器算大件,村裏公用的,希望大家好好愛惜。”
當然會愛惜了,村裏第一次買這種大件家具呢。
聽說外頭現在娶媳婦兒,彩禮都要有一臺縫紉機呢,嘿,雖然他們這是一個村子大家一起用的,但至少說出去,他們村裏也有縫紉機了。
接下來分發物資的事情,都是淩秋桑和施懿一邊整理,或者解釋這是幹什麽用的,一邊讓村長幫忙分給大家。
忙活了一個下午,這才差不多把東西都分發下去了。
大家臉上都喜氣洋洋的,除了拿到練習冊的小朋友們,臉上表情要哭不哭的。
逗得淩秋桑哈哈大笑,又拿出一包小零食分給小朋友們,這才把小朋友們的眼淚給哄了回去。
村長林安扶額,“你們桑哥哥還有知青哥哥,給你們買書,買筆和本子,是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以後要像他們一樣,學好知識,給家鄉做貢獻。”
“我們會的。”小朋友們很積極,現在淩秋桑就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了。
他們會努力的,他們以後也想進城去看看。
有村民看着門口的東西都分完了,“你們就沒給自己買點什麽?”
淩秋桑和施懿都愣了愣,也不是沒買,買的都是點紀念品,放空間裏了。
別的東西,他們也确實都用不上,至于買回來留給原主,還不如直接留點錢給他們,他們自己看着辦了。
所以,在村民們看來,他們确實是沒給自己買東西。
心裏感動得不行。
這倆孩子,真的是太好了。
“好了,大家散了吧。”淩秋桑不太習慣大家用如此熱烈的眼神看着他,“我們也收拾收拾,要休息了,明早還要帶我們的朋友去騎馬呢。”
大家這才慢慢地散了。
劉浩這個客人,看了個全程,心裏也多少有些觸動。
“你們也是不容易。”
淩秋桑也沒多解釋什麽,“我吃村裏百家飯長大的,能賺錢了,自然要回報大家的。”
是這個道理。
劉浩又好奇,“話說回來,你們出版書籍,外頭有賣的了嗎?等我這才回去,高低得給你們宣傳一下。”
他倒是沒提讓淩秋桑送他一本。
淩秋桑想着趙主編說的,“你這次回去,應該能趕上,書店就有賣的,不過你要的話,去村長那拿一本就是了,反正我們村子裏就這麽多人,少一本夠他們看了。”
劉浩擺手,“這不一樣,咱們是朋友嘛,支持一下朋友寫的書,情理之中。”
淩秋桑也不跟他争這個,這本書的定價是2.5元,不算貴,劉浩負擔得起。
收拾好了之後,劉浩也回村委會那邊休息了。
淩秋桑躺在乳膠床墊上,伸展腰肢,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還發出一點莫名其妙的聲音。
施懿下腹一緊,“桑桑,不要發出奇奇怪怪的聲音。”
淩秋桑順勢靠過去,“我還以為在上個世界你弄出心理陰影了呢,這麽快又忍不住了?”
施懿:“……”
他們家桑桑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還是個活體的口嫌體正直。
纖長的手指,撫過淩秋桑的脊背,引得淩秋桑陣陣戰栗。
“哥~!”嗓音黏黏糊糊的。
“想了?不累嗎?”施懿擁着懷裏的人,開始作亂。
“就是因為累,才需要別的事情來緩解疲憊啊。”淩秋桑理直氣壯的哼哼唧唧,“也沒作案工具,給喝口湯呗,哥哥。”
引得施懿輕笑一聲,聲音裏也多少帶了幾分情.欲。
昏黃的煤油燈被熄滅,隐藏了屋內裏旖旎風光。
到後半夜兩人才相擁睡了過去。
可是過了沒一會兒,天才蒙蒙亮的時候,屋外就響起了稀稀疏疏的聲音。
淩秋桑和施懿同時睜開了雙眼。
這警惕性也是沒誰了。
兩人迅速把昨晚用過的紙團兒這些收拾幹淨,沒急着開門,先是聽了一會兒屋子外的動靜。
奇怪的是,屋外的腳步聲走了沒幾步,又開始往外走了。
淩秋桑和施懿對視一眼,這是什麽個事兒?
村子裏除了劉浩,也沒外人,但劉浩也不至于大清早過來走一趟吧。
村民?
是誰?
等到腳步聲走遠了,徹底聽不見了,淩秋桑和施懿才起身,悄悄開了門。
這一開門,就看見一疊零零散散的錢。
幾分到幾毛,厚厚的一疊,估摸着有個幾十塊錢。
淩秋桑算是明白怎麽一回事了。
這些錢多半都是村子裏一家人一兩塊這樣湊出來的。
估計是看他們花了這麽多錢,想補償給他們一部分。
說不感動都是假的。
“怎麽辦?哥哥。”淩秋桑抿着唇,“人家偷偷送過來,就是不想讓我們還回去。”
施懿也嘆息,這地方的民風是真的太淳樸了。
想了想,他道:“留着吧,留給原主他們。”
“好吧。”淩秋桑打了個哈欠,拉着施懿上床,“再睡會兒。”
“好。”
這一覺睡到大中午,直到劉浩來敲門,他們才醒過來。
回來的路上那幾天确實沒休息好,再加上昨晚鬧了一通,中途又醒了一趟,這才睡到現在。
“不好意思啊。”淩秋桑還挺抱歉,請人家來做客,接過睡懶覺給忘了。
劉浩也不在意這些,“下午一起騎馬去嗎?今天上午桑吉大叔教我騎馬了,挺好學的,我還去跑了幾圈兒呢。”
“去。”淩秋桑換好衣服出來,“你吃飯了沒?”
劉浩:“早飯跟村長他們一起吃的,午飯剛吃了一點糌粑。”
淩秋桑懂了,糌粑這東西,外地人多半吃不習慣,所以劉浩應該是沒吃飽,來找他們了。
“你等會兒啊。”淩秋桑喊施懿,“哥哥,弄點吃的,下午我們去騎馬。”
施懿應了聲好,“你們先坐會兒,簡單吃點,馬上就好。”
“嘿嘿。”劉浩見着,“你倆比親兄弟還親呢。”
也是個單純的孩子。
淩秋桑順着他的話,“懿哥剛下鄉的時候,我就纏着他,要跟他學習知識,剛好他也想融入我們這裏,一來二去,我們這關系可不就比親兄弟還親了。”
劉浩嗯嗯兩聲,沒再細問,他今早聽桑吉大叔說了,兩個人的身世都不太好,現在彼此當個親人,也挺好。
也沒再追問。
淩秋桑又問:“你之前說要看我們這裏肉幹的生産過程?咋回事?”
劉浩憨厚地摳着腦殼兒,“我之前在報紙上看見人家打廣告了,我想着,我們是不是也能在報紙上刊登一個廣告,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肉幹,以後賣到外地去,應該能順利一些。”
他不太好意思地說,“所以我想看一看肉幹的生産過程,再請你們寫一篇文章,我們試試登報。”
淩秋桑有些詫異于他的經商頭腦,說實話,他自己是都沒想到這一茬的。
主要是他的思維跟這個時代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再加上,現在上報打廣告并不是特別的盛行,商業發展還沒到百花齊放的地步呢。
劉浩這小子,能想到這一茬,已經是很厲害的了。
他問,“你準備文章裏寫什麽呢?”
“我也不知道。”劉浩不好意思,“你知道的,我讀書不好,但是我看人家的廣告就是什麽原材料啊,加了什麽特殊的東西啊這一類的。”
淩秋桑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廣告得自己花錢的,版面越大,花的錢就越多,跟我們去報社投稿還拿稿費是不一樣的。”
“這樣啊。”劉浩瞬間就蔫了。
淩秋桑卻不以為然,“但是要我們把肉幹融入到文章裏,讓人看不出是在做廣告,這應該不難。”
劉浩眼睛瞬間就亮了,想繼續跟他們商量細節問題。
淩秋桑也樂得跟他聊一聊相關知識,這畢竟是他們村子裏的生意,沒有讓劉浩他們去打廣告的道理,所以這件事情還得讓他們自己來做。
至于劉浩他們,到時候就可以拿着報紙去推銷,這問題不大。
施懿在棚子裏做飯,聽了幾耳朵,“這文章我抽空就寫了,先來吃飯。”
“好喔。”淩秋桑表現得很積極。
簡簡單單一碗牛肉面,三個人都吃得滿足。
特別是第一次嘗到施懿廚藝的劉浩,那彩虹屁是不要錢地放。
“說真的,你們這手藝,就算是去城裏擺攤兒,都能賺不少了。”
施懿笑着,“志不在此,我還是想讀書,搞科研。”
劉浩給他豎了個大拇指,又問淩秋桑,“你呢?你考大學是為了什麽?想讀什麽專業?”
淩秋桑沉默了一下,“其實我也沒想好,不過大概也是金融這一類的,我想以後做生意,不想給別人打工。”
劉浩笑嘻嘻,“那我以後給你打工呗。”
淩秋桑也笑,“那好啊,不過你先等我考上大學再說。”
之後的這幾天,淩秋桑和施懿帶着劉浩騎馬,牧馬放養,恰逢剛好有一家要做新的肉幹了,他們也領着劉浩去圍觀了一下。
順便還參與了一下初步的制作,上調料什麽的。
親眼見過肉幹的生産,劉浩也知道這肉幹做得不容易。
不由得感慨,“你們這七塊錢一斤賣給我們,有些虧了。”
就算是他們八塊錢一斤賣出去,他也覺得有點兒虧。
淩秋桑聳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城裏的有錢人雖然多,但也不能只做他們的生意。”
而且這到底只是吃的東西。
現在雖然國情越來越好了,但是依舊還有很多人都只是奮鬥在溫飽線上,對吃的東西,其實沒有太多的追求,能吃飽穿暖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這肉幹,要是賣得太貴,那市場範圍也就縮小了,還不如薄利多銷,打開名氣和市場。
“不過也沒關系。”淩秋桑說,“如果肉幹的文章順利的話,以後稍微提一提價格,應該沒問題,慢慢漲上去,三毛五毛的這麽慢慢漲,給消費者一個适應的過程。”
劉浩直呼淩秋桑以後肯定能成個大老板。
“那就借你吉言了。”
再次接到劉建國電話的時候,劉浩都像賴着不走了。
雖然在這裏待的時間不長,但是這裏的日子實在是太舒适了,還能跟淩秋桑學到不少的生意經。
“下次再來玩呗。”淩秋桑說,“過段時間,我們估計還得去天府市一趟,到時候你再跟我們回來呗,反正我們高考前都在村裏,想來就來。”
“成。”劉浩也不跟他們客氣,“下次你們去城裏,還坐我們的車。”
三人愉快握手。
送走了劉浩和兩百斤肉幹,淩秋桑和施懿也沒閑着。
既然要村子把肉幹生意當成長期生意來做,必要的手續證件少不了。
不過這方便,不用去城裏,在縣城就能辦了。
于是兩人又騎馬去了縣城。
這還是他們兩人第一次來縣城呢,不得不說,跟天府市比起來還是差太遠了,但是比起鎮上,那又繁華了不少。
甚至還有個百貨大樓,額,不能說大樓,百貨商場吧。
淩秋桑琢磨着,“等我們證件辦下來之後,我們是不是可以來鎮上開個店面?”
本地人都會做肉幹,家裏也不缺肉幹吃,但是他們可以把調制好的腌制肉幹的調料賣給本地人啊,以免以後肉幹生意做上去了,村裏的肉幹不能保證供貨需求。
到時候還得找其他本地人收購,如果大家做的味道都跟他們差不多了,那收購回來,也正好不用他們自己再料理一次了。
至于其他人會不會搶他們的生意,這事情其實是避免不了的,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肯定會有其他人做肉幹生意。
到時候,他們只收購用他們調料腌制過的肉幹,調料的生意基本上就可以補缺那部分被人搶走的肉幹生意了。
他們對自己的調料還是很有信心的。
施懿也覺得這個事情可行,“店裏肉幹也可以賣,都賣給外地人。”
像劉浩他們這種跑車的外地人。
劉浩他們的生意,在運輸隊裏必然已經不是秘密了。
他們也不可能只有劉浩這一個穩定客戶,發展其他批發客戶,這也是必然的趨勢。
兩人商量得有模有樣,去辦理證件的時候,工作人員都還有些詫異,似乎是沒想到他們這裏也能出個體戶了,還是做肉幹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