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哥哥帶我走

第62章 哥哥帶我走

62

村民們不是在做飯,是在燒水洗澡。

他們這裏的水資源雖然不算匮乏,但是因為高海拔地區的原因,大家确實都不怎麽洗澡。

現在要上電視了,這麽重要的事情,必須得洗得幹幹淨淨的。

淩秋桑和施懿也樂見其成,個人衛生幹淨一些,身體也會健康一些。

可是接下來,他們又傻眼了。

一個兩個的村民,拿着毛刷子,給家裏的馬,牦牛,山羊,甚至是村頭的狗,都給洗刷了一遍。

但是數量太多了,他們只挑了一些膘肥體壯,長得精神的拉出來洗幹淨。

其他的,他們準備在電視臺來采訪的時候,趕到草原上吃草去。

淩秋桑也是扶額無奈,但這樣也好。

不過在村長說要讓大家把最新最好的衣服穿上的時候,淩秋桑還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新衣服,好衣服,上次淩秋桑帶回來不少布料,再加上嬸子們的手藝,确實都很漂亮,甚至有的款式比城裏百貨大樓裏賣的還漂亮。

但是布料拼拼湊湊,一人勉強就一身,大家都是想着留着重大日子的時候才穿,穿新衣服。這不是他們的生活常态。

電視臺采訪,要上電視,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去對待,但這是正确的,但淩秋桑更想讓鏡頭記錄下他們村子最真實的狀态。

而不是所有人都穿着新衣,看起來日子過得特別好的模樣。

這不是他們這裏的尋常的狀态,窮苦,并不是一件丢臉的事情。

淩秋桑寬慰大家,“只要大家穿得幹幹淨淨,精神頭好,這就夠了,衣服舊一點也沒關系。”

林安還在猶豫。

一旁的有個大伯憨笑兩聲,“我們也是怕城裏來的記者朋友會嫌棄我們。”

淩秋桑笑得溫和,“不用,我們書裏都寫過這裏的情況了,他們心裏也早就有數了。”

施懿也跟着說,“我和之前一起分配到這裏來的知青,我們也是城裏人,但是鄉親們有覺得我們看不起你們,嫌棄你們嗎?”

村民們都友善的笑了笑。

剛開始,知青們分配過來的時候,他們也不太習慣,有的知青從小就沒幹過活兒,剛來這裏的時候也會偷懶兒。

他們本地人也理解,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們也都沒說什麽。

想來想去,這些知青,除了幹活兒不利索之外,其實并沒有表現出嫌棄他們的模樣,更何況,還有好幾個知青都在他們這裏結婚生子,留下生活了。

淩秋桑:“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平常心對待,或許,讓外面的人通過電視,看看我們這裏窮苦的情況,對我們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國家目前還在發展中,國土面積又大,确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方方面面,各個地方都顧及到,但是萬一國家有關部門注意到了這裏的情況,說不定出資援建什麽的。

比如說,讓他們這裏家家戶戶都通上電什麽的。

淩秋桑說的話很有道理,林安考慮之後也認可了,“大家還是穿自己平常穿的衣服吧,洗幹淨一點,穿整齊就好。”

“成。”村民們也不在這個問題過多糾結。

村長和知青,還有聰明的桑娃子都這麽說了,他們聽話去執行就好了。

兩三天的時光,村子裏幾乎煥然一新,哦,這麽說也不對,就是看起來就幹淨整潔了不少,就連村子裏的公測都被清理了一遍。

在村民們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村委會終于接到了電視臺打來的電話。

工作人員已經到鎮上了,他們的車開不進來,只能村裏駕着馬車出去接。

兩輛馬車,一輛是多吉大爺家的,一輛是村長親自駕車,淩秋桑和施懿這兩個主人翁當然要親自出去接人的。

“您好。”淩秋桑敲了敲停在派出所門口的面包車,面包車上貼得有電視臺的标志。

車上下來一個人,是一位知性幹練的小姐姐。

小姐姐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這位唇紅齒白的年輕人,“你是知青施懿吧?我是這次負責采訪的主持人兼記者,我叫田靜。”

淩秋桑抿唇笑了一下,“田姐,我是淩秋桑。”

田靜露出個驚訝的表情,她之前看過書,但是在她個腦補裏,淩秋桑就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鄉村大男孩兒,再加上這裏是高原,說不定還有高原紅什麽的。

她怎麽都沒想到,淩秋桑居然會是個這麽帥氣的小青年,硬要比的話,比城裏那些高幹子弟,富家少爺也不差了。

完全看不出來淩秋桑就是書裏的牧馬少年。

這估計要歸結于腹有詩書氣自華,或許還要加一點天生麗質的基因。

“你好,我是施懿。”施懿微微上前,擋住了記者小姐姐一直盯着淩秋桑的目光。

他跟着介紹了村長林安,還有多吉大爺。

田靜很有修養的跟大家握手打招呼,表現得很親近。

只是目光裏有幾分愁緒,很快大家就知道原因了,負責開車的司機從招待所走出來。

“這裏明後天都沒有房間了,要不然,等下我們去縣城裏再問問。”

鎮上就只有一家旅館招待所,原本想着這是個小地方,旅館應該沒什麽客人,接過沒想到,他們剛才去問的時候,居然住滿了。

淩秋桑微微愣了一下,“田姐,您稍等,我去問一下情況。”

鎮上的招待所确實一直都沒什麽人住,基本上都是有那種來本地出差的外來人口。

淩秋桑找招待所咨詢了一下。

招待所前臺是個大姐負責,她害了一聲,“已經好久了,最開始我也好奇呢,然後聽他們聊天,我聽了幾耳朵,說是看了什麽書,來這裏旅游的,這不,住的都是些有錢人家的年輕人。”

大姐說這話的時候,還連連咋舌,“他們還問我有沒有地方可以騎馬來着,我哪兒知道啊,馬匹都是大家的私人産物了,萬一摔了,這誰負責。”

淩秋桑心裏有數了。

他們最開始也确實想過要發展一下本地的旅游行業,但是交通實在是不方便,只在報社投稿和書裏面寥寥寫過一些類似歡迎外地朋友來做客的內容。

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淩秋桑給招待所的大姐留下了自己村裏的聯系方式,“要是還有人問哪裏可以騎馬,你讓他們打這個電話吧。”

策馬奔騰不太可能,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像幾十年後的景區學習一些,讓村民們牽着馬,游客騎着,慢慢走上半個小時,稍微收點費用,應該不過分吧。

嘿嘿。

這也算給村子裏創收了。

淩秋桑:“田姐,你們也不用住招待所的,村委會那邊已經把你們的房間收拾出來了,放心,很幹淨的。”

甚至比這招待所的環境還好上不少。

施懿也跟着說,“村民們都很期待你們的到來,還準備了鄉村篝火,殺了羊,大家一起熱鬧一下。”

田靜和司機師傅,還有攝像大哥,面面相觑。

來這裏,他們的拍攝,可能一天世界就夠了,但是總共預備了三天時間,應對一系列的突發情況。

所以原本想着,拜托拍攝進村,傍晚再回鎮上,屬實也沒想到人家村子裏把什麽都準備好了,還這麽熱情的殺了羊。

如此,他們也不好辜負大家的熱情。

車子就只有停在這邊了,器械這些,大家一人搭把手,全部都穩穩當當的放在了板車上。

“還有這些。”田靜讓攝像大哥幫忙搬到另外一輛車上去,“這是同事們知道我們要來你們這裏,給村裏孩子捐了一點書籍和鉛筆作業本,還有些是舊衣服,希望你們不要嫌棄。”

這哪兒能嫌棄呢。

淩秋桑高興得不行,“那可真是太謝謝大家了。”

村子裏每戶人家的衣服都不算多,大人的其實還好,小孩兒長得快,每年都得換一個碼字,基本上都是這家孩子長大了,衣服穿不下了就送到下一家。

舊衣服來來回回,都快成村裏的公共財産了,但是新衣服,很難穿到一身。

所以對于田靜他們送來的舊衣服,全然沒有嫌棄的道理,甚至是人家還洗得幹幹淨淨的。

“走吧,上馬車,帶你們體驗一下草原風光。”淩秋桑招呼大家上車,“要是運氣好的話,傍晚還能看到遠處雪上上的日照金山。”

田靜和攝像大哥肖坤都是城裏長大的孩子,确實都沒體驗過這些,坐上馬車還有點兒緊張。

司機師傅還稍微好一些,他原本也是農村人,馬車沒坐過,但是牛車還是坐過的,感覺都差不多,但是這裏風景是真的好啊。

遠處還能看見吃草奔跑的馬匹,牦牛。

馬車搖搖晃晃,終于到了村口。

村民們都好奇的擠在村口迎接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藏民們派了代表,送上哈達,表達對他們的歡迎。

村民們的熱情,讓田靜和肖坤都十分不好意思,卻也特別的高興。

去村委會放了器械,安排了住處。

村長見田靜和肖坤的表情都帶着笑,顯然是很滿意的,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時間還早,村民們去準備本地特色的篝火晚會了,田靜和肖坤準備先跟淩秋桑和施懿敲定一下拍攝細節。

上次在電話裏聊過一些,但是真到了這裏,那就有很多細節需要修正一下的。

淩秋桑和施懿也很配合。

兩人和田靜聊得你來我往的,林安在一旁都插不上話,總感覺他們村的知青和牧馬少年都好了不得。

太陽西斜,細節總算是敲定好了。

明天會拍攝一天,除了淩秋桑和施懿兩人的正常采訪內容,還需要一些村民上鏡,再拍一些騎馬,牧馬,放牛,放羊的鏡頭。

如果順利的話,明天一天就能完成。

這些內容,到時候會剪輯成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不是要上新聞的,是本地衛視頻道專門做的一檔紀實類節目。

稍微有一些紀錄片的影子。

淩秋桑和施懿心裏都有數了,時間不早了。

“走吧,吃烤羊去。”淩秋桑樂呵呵的招呼三人,“嘗嘗我們這裏的特産。”

說到特産,田靜突然間想到,“之前我才城裏買過牦牛肉幹,好像就是你們這邊的特産啊,當成個小零食,那是真不錯。”

淩秋桑哈哈大笑,“那肉幹就是我們村裏的生意,總共還沒開始做多久呢,因為一些原因,賣到城裏,也是想給村民們增添一點進項,讓大家生活能稍微輕松一點。”

施懿在一旁補充了牦牛肉幹的細節。

田靜簡直是佩服得不行,也難怪他們兩人能寫出那麽棒的一本書了。

參加了村裏舉辦的篝火晚會,吃了牦牛肉,吃了烤全羊,還喝了這裏獨特的奶酒和酥油茶。

中途的時候,肖坤又回了村委會,把攝像姐扛了出來,記錄下來極具特色的篝火晚會,還有村民們臉上的笑容。

賓主盡歡。

第二天一早就要進行拍攝了。

淩秋桑換回了原主帶有本地民族特色的外袍,許久沒剪過的頭發被他微微攏到後腦,紮了起來,額頭上留了兩縷較短的劉海兒。

這麽說呢。

田靜看到他的第一眼,跟昨天的感覺就完全變樣了。

他帶着鄉村長大的牧馬少年特有的野性,也帶着幾分陽光。

施懿這個知青倒是一如既往的溫文爾雅,要不說他在鄉村生活了十年,都完全看不出來,田靜都覺得他比時下熱門的電影明星更帥氣。

采訪的內容,昨天就溝通好了,大部分都是圍繞着他們書裏寫的內容而展開的。

背景一部分是在村裏,一部分是草原上。

淩秋桑和施懿面對鏡頭,絲毫沒有像其他村民那般閃躲,或者不自在,反而在鏡頭裏閃閃發光。

攝像大哥都忍不住心驚,這兩人,以後的作為,絕對不會困在這個小村莊。

哦,對了,施懿還是去年的高考狀元,因為生病才耽誤了去學校報道,不知道今年會如何。

剛好采訪也到了這裏。

“聽說你去年是本省的高考狀元,因為救人落水,生了一場大病,耽誤了去學校報道,為此你有後悔過嗎?”

施懿從容面對,“沒有後悔,去年能考上,那我今年也一定會考上,無非就是耽擱了一年的時間而已,更何況,也不算是耽誤,多一年的時間,我能為這個村子,為一直照顧我的村民們多做一些貢獻,感謝他們這十年對我的照顧和幫助。”

田靜笑着點點頭,“那就期待今年也能聽到你的好消息了。”

“會的。”施懿笑着,“今年桑桑也會跟着我一起高考,他這一年的進步很大,說不定,他才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田靜,“什麽樣的驚喜?你們的書上說桑桑只讀了村小學。”

在鎮上的中專挂學歷,雖然不算違規操作,但也算不得光明,只能算擦邊行為,不适合在鏡頭前說,通過剪輯,某些細節模糊掉就行了。

淩秋桑也從容,“去年我考過一次,差了幾分考上大專院校,我都差點兒放棄了,是懿哥不停的在鼓勵我,所以我決定今年再試一試,不過懿哥說我今年的進步很大,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今年我肯定能考上。”

“那就祝福你,希望你金榜題名。”

.......

一天的采訪,跑遍了村子的各個角落,就連他們那十多平米的小屋子都沒放過。

周邊的草原風光也拍了不少,他們騎馬的鏡頭也帥得人嗷嗷叫。

但總算是把任務完成了,雙方都很滿意。

田靜,“沒想到這麽快就能結束拍攝,特別感謝你們的配合。”

淩秋桑:“是田姐和坤哥專業素養特別好,拍攝順利,也是因為你們帶着我們。”

小嘴兒真甜,田姐和肖坤都忍俊不禁,誰不喜歡誇誇呢?

但說實話,他們以前也去采訪過小地方的人物故事,都沒有像這次這麽順利的。

肖坤,“既然拍攝結束了,我們也該回城裏了,你們準備什麽時候出發,行李都收拾了嗎?”

他是知道的,兩人想搭他們的車去城裏辦事情,自然是要問一問的。

淩秋桑考慮了一下:“兩位不急的話,我們後天出發回城裏,怎麽樣?明天我們帶你們去騎馬,去玩呀。”

田靜和肖坤對視一眼,都在彼此眼裏看到了興奮和期待。

嘿嘿,公費旅游嘛。

第三天,淩秋桑和施懿帶着田靜和肖坤瘋玩了一天,司機師傅不喜歡騎馬,反而跟村子裏的大爺大娘們聊得特別好。

下午的時候,接到個電話,是找淩秋桑的,淩秋桑也剛好在。

接了電話才知道,他前兩天留在招待所的電話起作用了,還真有人想來體驗騎馬的。

淩秋桑跟他們越了第二天上午去招待所接他們。

有田靜在,不好多少,到晚上才找了林安說這個事情。

林安也是沒想到,帶人騎馬都能賺錢?

淩秋桑給了他肯定的答案,“林叔,明天你把我們送到鎮上,我們就跟田姐他們去城裏了,招待游客來玩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他擔心林安不太明白旅游行業,又細細的講了幾句。

“明天給招待所的前臺大姐包個小紅包,您的身份不方便的話,就讓多吉大爺去,讓她以後給我們多介紹一些客戶。”

“至于騎馬收費的話,我覺得按時間收費吧,半個小時一塊錢,這個價格比較合理。”

林安倒吸一口涼氣,“一個小時就能收一塊錢?十個人騎一個小時的話,那豈不是一個小時就能賺十塊錢了?”

這樣下來,一個月的收益那還得了?

“沒有那麽多人的,林叔。”淩秋桑不忍潑他冷水,但有些話還是要說清楚的,“現在旅游行業還不算發達,來這裏的都是家境好的年輕人。”

這樣的人,顯然并不多,一個月能接到幾波人就差不多了。

還得趁着他們現在書的熱度還不錯,或許等電視臺節目播放之後,還會迎來一波人群。

林安點點頭,不過他也有些不确定,“價格這麽貴,他們會同意嗎?”

一塊錢,對于本地來說,确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了,但是對城裏人來說,卻不是什麽大價錢的事情。

幾十年後,就景區裏騎馬,三五十塊錢,騎一圈,頂多也就二三百米的距離,十分鐘就頂天了。

他們這裏還包接送呢。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淩秋桑語氣嚴肅,“小時候我們學騎馬,有大人護着,也難免摔摔打打,不過幸好都不嚴重,但是這些游客不一樣,不能讓他們騎馬的時候摔了。”

“我明白。”林安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淩秋桑又說,“到時候村裏也能試着賣一下特産,牦牛肉幹,蟲草這類的,試着推銷一下,他們願意買就買,不能強求。”

林安到底是做村長的人,這些道理他都懂。

“這次去城裏,你們也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早點兒回來。”

“好,我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他們又出發了。

淩秋桑和施懿都只背了個雙肩包,包裏裝裝樣子,放了一套衣服,田靜他們也沒多問。

繼續之前的話題,聊了聊書上的內容,也聊了聊他們對未來的計劃等等。

而村長這邊,也順利的接到了一幫年輕小夥子,小夥子們的表情都特別的激動。

林安思來想去,還是在出發之前就跟他們說了要騎馬的價格。

小夥子們接受良好,“這是應該的。”

馬兒養大不容易,村民們都出力了,而且他們都不會騎馬,還要村民們教他們,帶着他們騎,還要保護他們的安全,讓村民們賺點錢是應該的。

馬車踢踢跶跶,帶着小夥子們進村了。

未來著名的旅游鄉村的第一樁生意,就從簡陋的馬車開始了。

淩秋桑和施懿這邊。

這次是電視臺的面包車,面包車比大貨車輕巧很多,速度也快了不少,中途也沒怎麽休息,早上出發的,晚上淩晨就到天府市了。

“你們找好住的地方了嗎?”田靜還是有些擔心兩個沒怎麽出過遠門的年輕人,“要是沒找到地方,我們電視臺有招待客人的房間,我去申請一下,你們去我們電視臺住吧。”

淩秋桑連連道謝,卻也拒絕了,“我們就去住國營旅館就行了,雖然貴了一點點,但是安全,環境也不錯,謝謝田姐和坤哥了。”

他們之後還要做生意,總不能在電視臺的眼皮子底下進行。

施懿從包裏拿出三個打包好的肉幹,“這是村裏要送給你們的禮物,希望你們不要嫌棄。”

這哪能嫌棄,但大家都知道村裏條件不好,他們也有自己的規矩,哪裏好意思收這個禮物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