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女人”為題
第三十二章 “女人”為題
“規則便是即興新作的詩句,只須在十息內作出全詩且達到丙級便可,我這何曾亂了規矩?若是周才子你也如此,我自然不會多說一句。”
林言宸的言下之意便是,你行你上,不行別BB。
他剛才那些脫口而出的湊數詩作,雖然只是丙級,但要十息之內作出幾乎是很難的。
而像林言宸這般連作七首,更是不可能,所以在場衆人也是被震驚的不行。
而這些絕對想不到,林言宸前世喜歡逛論壇,見過不少詩詞愛好者的作品,憑借他那過目不忘的本領,在這飛花令中就是無敵的存在。
于是在π的小數點後五十二位數字時,島國的小黑子敗下陣來。
場中只剩林言宸和周元明兩個人。
他們都死死瞪着對方,在場衆人亦是感受到緊張的氣氛,大氣不敢喘一下。
長孫奕眉宇間有些不悅,“真是不知收斂,有現成的詩不用,非要自己現作,難不成你真以為才思無窮無盡?”
而在場壓力最大之人,還要屬周元明,他的脊背早已被冷汗浸濕,額頭也冒着一層密密的細珠。
“這林言宸當真不當人子,竟然連作十餘首丙級,若是繼續如此,我所積累之作定會用完,這功法絕不能丢,我也絕不能輸!”
一念及此,周元明挑釁似的看向林言宸。
“言宸兄,這酒宴也即将結束,不如你我二人最後不比這飛花,以命題詩定勝負可好?”
林言宸思索片刻,“行,就依你。”
剛好林言宸也覺得這簡化版飛花怪無聊的,最後肯定得整點花活,不然贏了又不服,跟這些讀書人争辯也是煩不勝煩。
Advertisement
倒不如一詩定勝負,來的簡單直接。
長孫慎從頭到尾都在優哉游哉飲酒看熱鬧,絲毫不擔心林言宸會輸。
能做出《俠客行》、《雲雁樓》、《竹石》三首絕句的大才,會比不過這群死讀詩書的青年才子,這不是笑話嘛!
但長孫奕卻是氣的咬緊牙關,生怕控制不住亂了帝王氣場。
在她看來,這林言宸本來就要穩穩贏得那《玄陰九轉箓》,偏要在這時候整幺蛾子。
若是此次因這最後作命題詩而輸,她定然不會輕饒林言宸!
“言宸兄,我知你詩才斐然,不如把這出題機會讓與在下可好?”周元明對着林言宸彎腰行一大禮。
林言宸眉頭一蹙。
這是捧殺,赤裸裸的捧殺。
當着衆人的面把你捧起來,若是你不同意讓其出題,便是毫無氣度、心胸狹窄。
那些文人就能借此對你指指點點,道德綁架。
最後你空有詩才,也會被那些人以合理的借口貶低。
想到這兒,林言宸眼神裏殺機一閃而逝。
跟我玩髒的是吧,有你哭的時候!
“行,你随意出題便是,若是我作出的不如你,一頁功法我也不屑反悔。”
“好,元明兄大氣,在下佩服!”
周元明見計劃得逞,暗自松了一口氣。
這次真的玩大了,若是把《玄陰九轉箓》洩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他已下定決心放棄明日詩會,将此次提前準備的壓軸詩拿出來。
他不信,他親自命題,那林言宸都能作出甲上來。
這次,他必定拿下。
雖然這麽做不僅沒能打壓林言宸氣焰,還把自己底牌丢了出去。
但只要能保住功法,這一切都值得。
況且林言宸浪費掉的好詩還要更多,相比之下,此次他還賺了點!
如此,倒也不怕師父罵他了。
但此刻長孫慎卻是直接怒拍桌案,“不可!”
他并不像長孫奕般因為身份而需要拘束,他向來做事只講本心與家國利益。
如今看到林言宸犯傻,實在忍不了。
若是最後比命題詩就算了,還把出題機會讓給對手,這不明擺着不要功法了嘛!
“老宗師,您不必多言,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我既然已經答應,哪有反悔的道理?”
長孫慎剛欲說些什麽,卻猛地噎了回去。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此句也是你臨時所作?”
“呃……正是。”林言宸尴尬又謹慎地回應,生怕再說出什麽驚世之詞。
怎麽老是不小心蹦出金句呢?搞得別人一驚一乍的,老子都麻了!
而其他人也麻了,被震驚麻了,這老天爺是把所有人的詩才摳出來,都塞給林言宸了嗎?
憑什麽都是人,差距會這麽大?!
上天不公啊!
對方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也不好再說什麽,身為半步武聖,他自然不屑于去搶小輩的東西。
如此行徑,與他的“道”不合,容易影響後續修行路。
“那……你我便以‘女子’為題,須在半柱香內作出,念與在場諸位品鑒,優者勝出,可好?”
“嗯,如此甚好。”林言宸無所吊謂的點頭。
但其他人都不淡定了。
“這周元明用心歹毒啊!這林公公又不是男人……定然從未觀察過女人,也不懂男女之事,這‘女人’為題,不就是故意刁難的嘛!”
“對啊,如此怕是勝之不武。”
但鄭國文人連忙回怼回去。
“有什麽好争辯的?這都是那林言宸親口答應的,又不是元明兄逼迫他的。”
“再說,以‘女人’為題又不是專門指男女之事,怎麽就不公平了?”
“你們鄭國就是玩不起!巧舌如簧,說到底不還是怕了林公公的詩才,這才使些不入流的手段!”
“鄭國文人,小人也!”
……
一番争辯,林言宸置之不理。
呵,小爺我天天可不只觀察女人外貌,比起你們這些童子雞,老子這種老司機,讓你們望塵莫及!
長孫奕與長孫慎心中更是不由同時冷笑。
他們可是清楚知道林言宸是個完整的男人,對于女人的了解可并無弱勢,如此加之對方的詩才幾乎勝局已定!
半炷香時間不經意間便過去。
周元明結束了裝模作樣的醞釀與踱步,他心中早有存稿,那篇可以說是他的畢生巅峰之作。
加之姚川大儒的指導精修,詩之境界更是再度拔高了一個檔次,用于現在雖有些可惜,但為了保住功法也是必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