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皇子
皇子
趙匡胤長子和三子早夭,次子趙德昭今年二十五歲,四子趙德芳今年十七歲,都是可以做皇帝的年紀了。
最近,身處開封的北漢的人接到了新的命令,重新大面積地散布新的流言,訛傳趙匡胤有易儲皇子之意。
現在,開封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在談論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傳遍了大街小巷的流言。
茶館之中,人聲鼎沸。偏角一隅,或是中央,總是能夠看到幾人在一堆交頭接耳。神色有些倉皇,生怕別人聽見了一般。
“當今這官家呀!可是有意立皇子為儲君。”
人人皆知,儲君乃是晉王趙光義,而且他當儲君得好好的,并沒有什麽過錯。
好端端的,議論皇家之事,可謂是大不敬。
同桌之人果然被引上了興趣,接連着追問:“此話怎講?”
“我問問你,你知道當年為什麽官家要立晉王殿下為儲君嗎?”
“不知。”同桌之人搖了搖頭。
那人作出一副自得的模樣,“最近到處都在傳呢,你怎麽還不知道?”
此時,那人擡起頭四處張望了一下,有些心虛地又把頭低了下去,小聲地念叨:“官家十五年前立為晉王殿下為儲君,是因為當時官家的兒子年幼,要是官家有個三長兩短,就會重蹈周世宗的覆轍。周世宗要是壽與天齊,還有大宋嗎?官家怕就怕像當年官家奪幼子的皇位那樣,趙氏的江山被外姓人奪去。官家立晉王殿下為儲可以避免這一點。現在,官家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長大了,所以官家會改立兒子為儲,因為有兒子就是不會把皇位傳給弟弟的。”
将這一長串話說完之後,那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露出了了然的神态來。
這番話确實十分的有道理。怕是換做許多人也會選擇這樣的做法。
“可是,這樣一來……官家做得也就太不仁義了吧。”
Advertisement
“噓!你小聲些!這可是關于皇家的流言,我們也只能夠悄悄地說一說。要是被官兵聽到了,說不定要怎樣處置我們呢。”
“那你怎麽看?”
“我贊同你的看法。需要人家的時候就利用人家,兒子長大了之後就一腳踹開?這不是和徐溫的做法一樣嗎?難怪李昪登基之後都不想認徐溫這個父親了。”
這些流言傳到了某些大臣的耳朵裏,連那些大臣都覺得這些假的像真的一樣,自作聰明地想着,如果自己是趙匡胤的話應該會這麽做吧。
朝堂之上,九五之尊趙匡胤坐在龍椅之上,望着他的朝臣們。
朝臣們個個斂聲屏氣,大殿之中一片肅靜。
一派君臣和諧之相。
最近地方水患頗為嚴重,屬于天災,此事對如今宋國的發展不利。
趙匡胤眼睛閃了閃。
“德昭,德芳,水患的事,你們有什麽見解?說說看?”
趙匡胤不知道是不是今日心血來潮,他突然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主動來讨論一下政務。
趙匡胤的兒子平日中十分乖巧。畢竟現在宋國的儲君是趙光義,若是他的兒子展露鋒芒顯得在政治方面太過于有才能的話,定會引起國家動蕩。
兩位皇子被點名了,自然是得站出來。
兩人十分淡然,而氣度不凡。
兩位皇子沒有實權,為人也十分低調,并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父皇,兒臣以為,得開墾良田。”趙德昭說。
“父皇,兒臣以為,需興修水壩。”趙德芳說。
兩位皇子将他們的意見解釋了一番,說起話來井井有條,頭頭是道。衆大臣都不禁刮目相看了起來。
兩位皇子在政治方面并沒有建樹。可能是因為沒有機遇的原因,所以不能夠表現自己的才能。
兩人說完之後,各位大臣皆露出了一副驚訝的模樣。
趙匡胤滿意地點點頭,眼睛裏面滿是欣慰。“不錯!不錯!”趙匡胤毫不吝啬地誇贊道。
兩位皇子也沒有因為受到了誇獎而作出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兩人齊聲說:“父皇謬贊了。”
不驕不躁,寵辱不驚。這樣一副閑庭信步的态度,更是讓趙匡胤高看了幾分,心中越發地滿意了起來。
趙光義臉上神色不明。最近的流言可謂是愈演愈烈。上一次有人造謠說他要造反,其目的顯然是讓他們兩兄弟反目成仇。沒想到,一計不成,還有二計。這次居然到處傳播自己的皇兄想要易儲的謠言。
這本來就是從市井之地流傳出來的謠言,但除了那些比較愚昧的百姓相信了,還有很多的達官顯貴也都相信了。
種下懷疑的種子,施加懷疑的養分,遲早有一天,懷疑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一句謠言,當被重複達到一定次數的時候,就會被人誤認為是真理了。
哪怕趙光義知道這只是謠言而已,他內心依然忍不住擔憂趙匡胤會相信。
他的心底是不相信這些謠言的,可是,萬一自己的皇兄相信了,或者是真的有什麽易儲的打算,他該如何是好?
一個早朝,趙光義一直都是心神不寧的狀态。
回到開封府衙門,趙光義立即召集了自己的謀士來進行商議。
開封府衙門內,盧多遜開口說道:“官家在朝上的舉動,說明官家有意要将皇位傳給皇子。”
“而且在下認為官家的這個舉動也是警告晉王殿下,不要對皇位有想法。”
賈琰了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應找高懷德、張永德二人在夜裏帶軍隊封鎖皇宮。”
“就在當晚讓程德玄在皇帝的酒中下毒毒死皇帝,要是毒不死就強行用武力弄死皇帝。”
楚昭輔贊同二人的想法,開口說道:“完事後,晉王殿下便宣稱皇帝暴斃,立即登基,大事可成。”
三人将眼光放得很遠,那些細節也勾勒了出來。其中的利益關系,正常人自然分辨得清楚。
“啪!”趙光義突然眉頭一緊,用手在書案之上拍了一下。
“這樣的話不可再說!”趙光義的語氣加重了,“本王不會謀反!”
确實如此,就算兩人之間的疑心再重,趙光義也做不到弑兄篡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