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去借宿
第63章 去借宿
陸瑤準備了六只雞, 這樣算下來,三四個人分一只,分量還是挺足的。
孟虎知道她的打算後, 立馬表示等到了地方他們就去打獵, 這好東西, 要一次性吃個夠才過瘾。
陸瑤沒有拒絕, 她就負責做,大家有想吃的最好,她也省了糾結這一日三餐要做什麽。
更何況,
他們還會想辦法需要的材料準備好。
這個季節山上的野味很多,孟虎想到第一次見榮夫人一家燒的肉, 就特意挑選了野雞野兔, 別的,都不考慮。
所以,
午餐除了叫花雞, 還有紅燒兔。
全是肉, 陸瑤還得考慮這些兵哥哥的營養均衡,膳食搭配,正好采摘了不少的蕨菜, 直接來個涼拌蕨菜,解膩又好吃。
主食是白面饅頭。
饅頭是早上就蒸好的, 陸瑤在紅燒兔肉的時候将饅頭放在鍋邊熱了熱, 一層金黃的鍋巴, 還滲了一些紅燒兔肉的湯汁, 一口咬下去, 白面饅頭的甜香夾雜着紅燒兔肉的肉香和湯汁的鹹香,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如果還嫌這樣不夠味, 掰開饅頭,在中間夾上涼拌蕨菜,再放幾片叫花雞肉,淋點紅燒兔肉的湯汁,一大口下去,多層次的味道瞬間在口腔爆開,恨不能把舌頭都吞下去。
這一頓飯,吃的實在是太滿足了。
孟虎一抹嘴巴,“要是每天,哦不,隔幾天就能吃上這樣一頓,那就爽了。”
“你小子,這一頓才剛下肚,就想着之後了,”不知何時歸隊的伍校尉沒好氣的瞪了這憨憨一眼,有小聲道:“每天不是你們與榮夫人一起準備食材嗎?”
“是啊。”孟虎不解。
伍校尉送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想吃什麽準備什麽,還需要我說的再明白一些不?”
他深吸一口氣,反複告訴自己這是自己的屬下,兄弟,不能随意打。
濃郁的肉香,讓一旁只能吃幹餅野菜的衆人唾液不斷分泌,好在他們已經習慣了就這這香味下飯,喝一口湯,吃一口野菜,聞一聞空氣中空氣中彌漫着的味道,再吃一口泡的軟軟的餅,這日子,好像也不是那麽難熬?
相較于知足常樂的衆人,王老太太的心情可以說跌落到了谷底。
因為趕行程,一上午行進的速度比以往要快了不少,她早上沒吃兩口,這一上午下來,整個人累得好似一頭老黃牛似的,呼呼喘氣。
若是以往,自然有人準備吃食什麽的,現在,那些庶子庶女小妾姨娘一個個的都翅膀硬了想要自立門戶,她想要收拾那些東西又迫于押送官兵的威懾而不敢有別的動作。
現在,自己連給自己底氣的銀子也沒了,那些賤種就更不會聽話了。
“娘,中午只有這些,您将就一下。”
王雅蘭把熬好的幹餅野菜湯遞給王老太太。
沒有別的吃食,為了能填飽肚子,他們也不得不學着大家那樣,把餅掰成小塊配着野菜去煮。
這樣的東西,在今天之前他們都是嫌棄并不屑的,現在,為了活下去,也不得不去接受。
王雅蘭身上并不是沒有銀子,但現在,她是絕不會松口的。
她不想給這些人花銀子。
這麽多人,憑什麽要用自己的私房來貼補?又不是沒得吃。
不過是吃的差點,少點,其他人能行,咋到了沈家人就不行了?
而且,
她始終相信,自己的兒子會出人頭地,那些銀子,得留着為以後做打算。
就是這些日子要委屈兒子了。
在沒有甩掉這些人之前,他們也只得跟着忍饑挨餓……
沈耀明把一切都看在眼裏,低下頭,眼神晦暗莫名。
吃過飯,他們繼續上路。
陸瑤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兵役們的飯食,所以,一路上,他們也走走停停在尋找可以吃的食物,所以,最開始于後面的隊伍相隔距離不遠,等到天陽偏西,他們行進的速度才加快了一些。
按照這兩天的路程安排,今天會錯過驿站,那麽,他們就要提前踩好位置。
大概是因為剛下過暴雨的原因,路上時不時能遇到成群結隊朝某個方向去的百姓,看他們的狀态,陸瑤猜測是洪災的難民,看到他們的樣子,陸瑤心情有些沉重。
任何時候,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很渺小的存在。
他們一路向西南的方向而去,路上也有遇到一些村莊,有些村莊地勢較高,沒有受大雨的影響,有些地方地勢較低,明顯被水淹過,現在水退下,留下一片狼藉。
不論哪種情況,都有村民在田間地頭忙活,這春耕剛結束就來這麽一場大暴雨,之前的努力恐怕已經白費,只是不知道現在再重新播種還來不來得及。
陸瑤忍不住感慨:“古往今來,老百姓都是最難的。”
“在那個裏,也是這樣嗎?”榮晏回忍不住好奇。
陸瑤瞬間明白對方心中所想。
她笑笑:“不管在這麽地方什麽年代,社會組成都大同小異,有站在頂端的各種人才,自然就有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同樣都是種地,但區別在于,一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一個吃穿不愁,有各種福利保障。”
在現代社會,雖然該有的生活壓力都一樣不少,年輕人為了賺錢,很多都離開家鄉出去打工,老人孩子留守在當地。
生活不易,但國家出臺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幫扶計劃,讓很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老百姓各有各的不容易,卻不至于穿不暖吃不飽。
榮晏回聽着她小聲說起那些,眼裏有豔羨,有憧憬,卻也知道,兩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同,想要變成那樣,還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發展。
一行人算着路程和時間,終于在一個村子外面停下來。
孟虎跳下馬車,與劉大一起進去找人詢問住宿的問題。
在衆多的受災和幸免的村子中,這裏屬于介于兩者之間,靠近河邊的那一片田全被淹了,哪怕過去了幾天,水位還沒有全完退下去,但他們房屋修建的位置比較高,所以哪怕漲水,也沒有對住房有什麽影響。
陸瑤在馬車停下之後也跟着下了馬車,她想看看這邊能不能找到什麽有用的東西。
皓皓悅悅幾人掀開車簾,也想跟着下來幫忙,被陸瑤拒絕了:“你們先陪着舅舅休息一會兒,很快孟叔叔他們回來我們就能安頓下來了。”
兩個孩子聽話的點頭。
路遙又問:“小寶還好嗎?”
被問到的小寶從後面探出頭,朝她甜甜一笑:“姨,我好啦。”
比起之前那種難受的想要哭的感覺,他現在舒服了好多。
“娘親,小寶跟我們一起學古詩啦,”悅悅笑眯眯的介紹,“舅舅說,他跟我們一樣聰明。”
“那你們學的哪首古詩啊?”陸瑤問。
“好幾首呢,”小忻悅挺起小胸脯,得意道:“我都會背誦哦。”
說完,好似這樣還沒有什麽說服力,又認真的補充道:“不僅會背誦,我還知道講的是什麽意思呢。”
“悅悅這麽厲害?”
“那是,”小忻悅又挺了挺小胸脯,看到哥哥和小寶,有些心虛,随即又道:“哥哥和小寶也很厲害的。”
哥哥是真的厲害,但是她比小寶要厲害了那麽一點點。
“你們都好棒!”陸瑤毫不吝啬的誇張:“看來最近的成績顯著啊。”
“那是,”小忻悅下巴揚起,神采飛揚,“舅舅都誇我們學得快呢。”
“嗯!”小寶跟着點頭。
哥哥和妹妹真的好厲害,他本來以為自己會的很多,可跟他們比起來,還是太少了。
他在心裏按按決定,一定要努力早些跟上哥哥和妹妹的進度。
陸瑤看着幾個孩子都很好,又看向陸明修,調侃道:“哥,帶着是三個孩子,累不?”
陸明修一臉你小看我的表情:“再來三個我也受得住。”
陸瑤朝自家兄長比了個大拇指:“我哥是這個。”
她兄長從小就特別聰明,學什麽都是一學就會,還能舉一反三,當是父親還說他以後肯定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只可惜,世事無常,若不是因為她受傷被拖累,現在怎麽也能有功名在身。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湊上前小聲詢問:“哥,你有沒有想過考個功名?”
陸明修被她問住了。
參加科考,他不是沒有想過。
或者說,從小受父親他們的影響,他就覺得自己的人生理應如他們那般,學習、科考、進入朝堂,為一方百姓謀福利。
猝不及防的變故讓他不敢再多想其他,哪怕每天都有看書學習打發時間,始終明白,自己與科考無緣。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就是大伯那一家子,多年的謀劃,對方不可能讓他們兄妹兩人再有機會站起來。
如今,他身體已經恢複,又脫離了大伯一家。
似乎……
也,不是不行?
他得好好琢磨琢磨。
陸瑤見自家兄長這般,沒有多說什麽,只道:“哥,我現在已經長大了,你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做什麽,我都支持。”
陸明修勾唇:“好。”
周圍的環境陸瑤已經看過,暫時沒有發現什麽特別的東西,她也幹脆不去忙活,而是陪着三個孩子與兄長一起說起話來。
榮晏回靠坐在另一輛馬車的車轅上,看着妻兒和小舅子他們的互動,嘴角微微上揚,心裏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變得更加強大的決心。
有些事情,他也得好好想想了。
孟虎和劉大很快回來,兩人面帶喜色,一看就是很順利。
果不其然,等到兩人走近,就跟他們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劉大騎着馬回去接大部隊,孟虎則是留在這裏與他們做準備。
一行人進了村子,在某處站着一個白發白須但精神抖擻的老爺子,他領着大家徑直去了一處院子的門口。
孟虎給他們介紹,這位老爺子是這個村子的村長。
“這處院子空了有段時間,你們就暫時在這裏對付一晚上吧。”老爺子對他們道。
陸瑤等人連連道謝,出門在外,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已經很不錯了,這院子雖說有一段時間沒有人居住,但看起來并不荒涼。
“我就住在那邊,”老爺子指了一個方向,“有事可以來找我。”
他說完,又交代了幾句就告辭離開,時間不早,還要回去繼續忙地裏的活計呢。
等人走遠,他們才把馬車趕緊院子,開始收拾的收拾,準備的準備。
孟虎和榮晏回墨竹挑揀了一些順手的工具,直接進了不遠處的山裏。
他們有準備糧食,但畢竟種類和數量有限,他們不能坐吃山空不是?
這個院子就是最普通的農家小院。
對着院門是三間房,正中是堂屋,堂屋左右兩邊分別是一間卧房,左側卧房旁是廚房,廚房往前延伸,是一間柴房,與柴房相對,也就是另一間卧房外間還要過去一些,有一個棚子,看情況以前應該用作牛棚,現在正好可以用來當臨時馬廄。
“就這一個院子,夠嗎?”陸明修想了一下總共的人數,有些擔心。
“村裏應該還有其他地方能夠借住。”陸瑤覺得,大家擠擠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有條件休息的更好,自然沒必要打地鋪。
不過,這只是她的一廂情願,最後一切都還是要看林将軍那邊怎麽決定。
簡單的打掃了一下,院子瞬間有了人氣,陸瑤沒有耽擱,開始準備晚飯。
廚房裏面除了一個竈臺沒有別的東西,陸瑤和陸明修一起把兩口大鍋扣在了上面,除了鍋與竈臺留出的空隙大小不符外,沒有別的毛病。
陸瑤看了看他們現有的東西,心裏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