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

第 31 章

氣鼓鼓地鑽進小皮卡的駕駛室後,張旺陽便拿出手機看時間。

忙活了這麽一大早,時間也才剛剛五點二十,這可比他平時出門的時間早了足足一個小時!

涼爽的秋日早晨,躺回床上去再睡他一個小時的回籠覺那該多舒服,簡直不敢想,張旺陽趴在方向盤上長長嘆氣。

奪門而出的時候他感覺到了這次出門的時間太早,但沒想到竟然早這麽多,早知道就不應該賭氣往大門外走,而是應該回卧室去。

張旺陽側過臉去看他家的那兩扇大鐵門,心裏直呼失策啊失策,氣死我了……

因為出來的急,他都沒來得及穿外套,幫小幸運接生時激起的薄汗将落未落,被早晨的秋風一吹,他才意識到現在到底有多涼爽,雞皮疙瘩都被凍出來了。

張旺陽在打完第二個冷顫後趕緊伸出手去把皮卡車的暖氣給打開,直到車窗玻璃上起了水霧,他才感覺到暖意,接着而來的就是餓。

能不餓麽,昨天只顧着喝酒,楊棉桃炒的菜他攏共就沒吃幾口,回來被他媽喂過醒酒湯後還吐出來一些,這會兒肚子裏早就空了。

然而家門口就在眼前,但卻回不去,畢竟他是生着氣跑出來的,又怎麽好意思現在就回去。

而且就算他不回去,也不會耽誤韓真給楊彪做飯吃,真的是越想越氣啊,氣到特別想不管不顧地跑回去把楊彪暴揍一頓再說。

還有,因為楊彪,韓真已經避嫌到不願意和他同睡一張床了,這找誰說理去,他雖然不說話,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也不代表他沒意見。

他和楊彪這厮的梁子算是越結越大了。

在徹底暴走之前,張旺陽趕緊用力甩了甩腦袋,好把那些争前恐後地往他腦子裏鑽的負面情緒通通趕跑。

今天是農歷七月二十七,也是附近好幾個村子的村民集中趕大集的日子,接下來他可有的忙了。

他們村子周邊的幾個鎮子都是逢七趕大集。

Advertisement

農村的大集特別熱鬧,賣什麽的都有,別人不會因為你的攤子前邊只有一雙新納好的鞋墊就輕看你,也不會因為你把竹筐竹籃子編得七扭八歪就嘲笑你,更不會因為你穿着褴褛就不買你的東西,大家看中的是東西本身的品質,不是賣東西的人。

所以每當趕大集的這天,十裏八村的人都會去大集上湊熱鬧,都想用最少的錢淘換到最合心意的東西。

而每到趕大集的這天,就有人早早地來張旺陽這裏批發一些瓜果蔬菜禽蛋去集市上賣,賺些零花錢用,那些人包括但不限于張旺陽他們這個村子裏的人。

張旺陽本來還想坐在車裏等幫他幹活的村民過來後一起走,但忽然想起來今天是趕大集的日子,會有其他人直接來他這裏搞批發,說不定這會兒已經在他家菜地裏等着他了,因此他就決定不等了,直接發動車子去了菜地。

也算是給他早點離開家門口找了一個非常合理的理由。

車子還沒開到地方,遠遠地就看見地頭上已經或蹲或站了一排人,張旺陽把車停靠在路邊,從車上把電子秤搬下來,然後對等着他的村民說,“快去摘吧,老規矩,大家手上都穩着點兒,別把菜秧子掰壞了,摘完以後來我這裏過秤。”

先前一臉木然之色的村民在聽完張旺陽說的話後随即換上了笑臉兒,一個個拿筐子提袋子地一窩蜂似的鑽進了菜地裏,其中也有一部分選擇走遠一些去果林裏摘水果的,當然也有去養雞鴨的地方撿蛋抓雞鴨的。

看上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之色,很有秋收的感覺。

從來沒給他承包的這片田地拍過照片的張旺陽忍不住就拿出手機抓拍了一張照片,之後想了想,配了一句“早起的人有錢賺”的文案發到了朋友圈。

因為是生平第一次發朋友圈,張旺陽在跟着微信提示上傳照片、撰寫文案的過程中還挺激動的。

但也只激動了那麽一小會兒,發完之後張旺陽就把手機扔到了車上,他自己則一頭紮進菜地裏,加入了忙碌大軍。

你可能會好奇張旺陽他承包了這麽多田地、山地,種了這麽多瓜果蔬菜,養了這麽多雞鴨鵝豬,沒人在這裏看着,他都不怕被人偷嗎?

當然怕。

農民再淳樸,也不乏雞鳴狗盜之賊混跡其中,不然張旺陽的腿是咋斷的。

張旺陽雖然沒花錢請人一天到晚地在這裏看着,村民們還願意井然有序地等在這裏,并沒有發生哄搶的事情,這和絕大多數農村人淳樸的性格有很大關系,當然,更和張旺陽在他承包的田地、山地周圍豎了好幾個攝像頭有關。

自從發生過大半夜有人蓄意破壞秧苗的事情後,張旺陽就斥巨資找人安裝了攝像頭。先不說這些攝像頭的工作狀态如何,僅僅是立在那裏,就挺唬人的。

農村的大集一般是早上七點鐘左右開始,持續到中午一兩點鐘結束,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那群村民摘菜的動作很快,一小會兒的功夫他們就摘夠了自己想要的,排隊等着張旺陽過秤。

忙活完這群着急去趕集的村民,張旺陽終于可以喘口氣兒休息一會兒,他伸了伸懶腰,原地跳了幾下,之後便把收到的錢又快速數了一遍。

一早上就有三千五百塊入賬,很不錯的開端,再累也值了。

把電子秤重新搬上車,張旺陽就又幹勁十足地鑽進菜地裏去摘他等下要送往合作商那裏去的瓜果蔬菜。

剛剛在給別村的村民稱水果的時候,張旺陽看到那人摘的石榴都已經熟透爆籽了,黃澄澄又紅豔豔的,看上去就很甜的樣子,在他們村子裏的村民到來之前,張旺陽打算他自己也去摘上一筐,先給來幫忙的村民們分一分,剩下的就都帶去縣城,給那幾個合作商都送去一些嘗嘗鮮。

說不定他們覺得石榴不錯,也會給他下石榴的訂單呢。

六點半左右,來給他幫忙的村民們浩浩湯湯地排着隊來了,一看張旺陽一個人就已經摘了半車的瓜果蔬菜,他們還挺不好意思,孟豐收更是大着嗓門問張旺陽,“三爺爺,今天怎麽這麽早啊?昨天喝了酒你不多睡會兒?”

鑒于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在張旺陽這裏按月領工錢,孟豐收只要有空,幾乎每天都來張旺陽這裏報道,不管抓阄的時候抓不抓得到他。

抓到呢,他來了就随大流領十塊錢工錢,抓不到他呢,那十塊錢他就不要,張旺陽給他,他也不要,他說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壞了村長好不容易定下來的規矩。

張旺陽蹲在車旁邊篩選他提前摘好的菜,聞言擡頭看了孟豐收一眼,說,“你忘了今天是什麽日子啦,多睡會兒怎麽掙錢。”

孟豐收掐着手指頭算了算,之後猛地一拍大腿,說了句壞了,“今天是大集啊!哎呦,你看看我,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把這茬給忘的幹幹淨淨,差點耽誤了大事兒。”

張旺陽擺了擺手,“沒耽誤,他們已經走了,那邊那筐石榴是留給你們的,等會兒你做主給大家分分。”

聽說等會兒還有石榴拿,村民們的幹勁兒更足了,只用了平時一半的時間就完成了今天的采摘任務。

因此張旺陽也比平時早了不少時間就趕到了酒店門口,他到的時候酒店采購負責人還沒來呢,張旺陽把車靠邊停好後,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吃早餐。

金晃晃的油條搭配剛出鍋的豆腐腦,一口下去差點沒香掉他的舌頭,張旺陽吃得超滿足,甚至想着回去的時候給韓真也帶上一份。

大城市裏不一定有口味這麽地道純粹的美食。

當然也只是想想。

先不說帶回去之後還好不好吃,就說吧,韓真又不是不會做飯,說不定他和楊彪吃得比他張旺陽面前的這頓早餐好吃一萬倍。

吃飽喝足,張旺陽這才想起來看手機。

因為他之前從來沒發過朋友圈,也就沒有刷朋友圈的習慣,因此當他打開微信看時,最下方導航欄裏“發現”這兩個字右上角的紅色“15”就把他驚了一下。

張旺陽當時就想,把所有合作商都算上的話他微信能湊出來十五個朋友嗎?

猶疑着點進朋友圈去看,張旺陽這才知道,原來點贊和評論各算一條動态提示,并不是一個人無論點幾個贊發幾條評論都只算作一個動态提示。

首先,三根柱子分別都給張旺陽點了贊,孟金柱還給張旺陽留言說:今天下午兩點左右我們就能把駕照拿出來,然後搭車回去,大概五點之前就能到家,等到家之後先用你的車練練手呗?

張旺陽直接回複他:還搭什麽車,咱又不是沒車,你們仨先在駕校等着我,我送完貨之後就去接你們。

接着,李生明也給張旺陽留了言:你這張照片拍得不錯,還挺有感覺的嘞,這一看就知道你家菜的質量靠譜,可以多拍一些嗎?我打印出來貼在酒店的宣傳欄裏,這妥妥的就是活招牌。

張旺陽直接看笑了:當然可以,拍照很簡單,按一下屏幕,咔嚓就是一張,你早說我早就給你拍了,你等着,明天早上我高低給你拍個三五十張出來。

之後就是其他幾個合作商的點贊和留言,大概意思都和李生明的差不多,說張旺陽的菜地,一片生機盎然之象,看着就讓人喜歡,最後還誇贊張旺陽所在的村莊是個風水寶地。

風水寶地?

這應該是第一次有人這麽誇贊他的村子,至少在張旺陽的記憶中是第一次聽到別人這麽說。

因為他們的村子靠山,山地多農田少,農民又是靠土地吃飯,沒地當然吃飯都困難,以前他們村子可是整個縣城裏經濟最落後的地方,用窮鄉僻野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直到現在還有好幾家低保戶呢,日常溫飽都成問題。

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旺陽當初才能用相當低的錢一口氣包了那麽多地出來。

但即便如此,他家也是付不起錢的,最後幾經周轉,除去問他姑姑家借的三萬塊,他還向當地銀行貸了二十多萬的款。

如今他已經把欠他姑姑的錢還完了,銀行的錢還了将近一半。

如果從他搞承包賺錢這一點上來說,他這個村子倒是能和人傑地靈沾那麽一點點邊兒吧。

張旺陽坐在早餐店的小馬紮上攤開手腳伸了個懶腰,已經到了和酒店約點好的時間,他可以過去了。

但正當他收起手機準備離開的時候,朋友圈上方又有一條新動态的提示。

說實話,第一次發朋友圈張旺陽就嘗到了點食髓知味的感覺,他覺着和別人這麽樣在留言區聊天扯皮還怪有意思的。

因此在點開新的動态前,他是充滿期待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