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天
第二天
7月18日。
我也不清楚老媽是幾點回到家的,反正比她前一天告訴我的“晚上”要早。
外面的天還亮着,窗簾頂上有光透進來,和老媽一起進門的還有其他人。
一個中氣十足的大嬸操着東北口音說: “哎呀,來都來了……你看這廚房,地板油乎乎滴,得擦一擦……”
大嬸不知道她自己錯過了什麽。
我昨晚開門的時候,從玄關到客廳,仿佛刮過龍卷風,廚房已經看不見了。
我老媽,前大律師劉女士,ADHD患者,生活上毫無條理。
老爸還在的時候,家裏都是他來收拾,幾年前他走了,我偶爾回家會幫着搞一下。
有次隔了大半年,進門的時候差點兒以為家裏進了小偷。
這次隔了四年,是小偷進來都偷不着東西——不,是連小偷都進不去的狀态。
時間的魔力,恐怖如斯。
但老媽從來沒搞丢過客戶資料,非常不科學。
我從昨晚一直收拾到今天下午兩點才睡,困的不行,翻個身把被子拉高,又睡着了。
再醒過來,天已經全黑。
客廳沙發正中央擺着打開的行李箱,周圍散落着衣物,我才收拾出來的茶幾上又放滿了瓊島特産。老媽在竈臺前忙碌。廚房臺面、地上,散落着超市購物袋。
Advertisement
我挑出肉和海鮮、雞蛋牛奶之類容易變質的,先放進冰箱。
“小睌你醒啦,”老媽在燙青菜, “你想吃點什麽?”
“都行。媽,你吃的分我一點兒就行。”
老媽拿着一盤雞肉,正要倒進燙完青菜的水裏煮,聞言動作一頓: “小睌,你好不容易回國一趟,機會難得,不出去吃點兒好吃的嗎?樓下開了不少新店呢。”
* * * * *
離我家最近的是小區東門。
東門外是小河,小河對面,沿着馬路小店一家連着一家,有服裝飾品店、水果店、五金建材店、寵物醫院,但最多的就是小飯店。
令人懷念的小時候滋味,鴨飯、雞飯、豬腳粉,偶爾為了解饞得開車100多英裏的水煮魚、酸菜魚、麻辣香鍋,網上種過草的網紅奶茶店……就在眼前一字排開。
晚上九點,路上熙來攘往,數不清的行人、電動車在身邊經過。我發呆了十分鐘,看見的人,是我在D州大農村一整年能見到的十倍。
可感覺跟在郊區大house裏寫代碼,也沒有太大差別。
畢竟跟我有關系的人數,都是零。
我看來看去,決定回家點外賣。
* * * * *
這一天收了好幾個短信通知,我有包裹被放到了驿站,提醒我盡快去取。
驿站,什麽鬼?快遞現在都不送上門了嗎?
查了一下,原來就在我們家對面樓,用一樓的物業房改成,有對外的門,門面不大。
短信給了幾個“取件碼”,我還以為是開儲物箱的密碼。
到地方一看,所謂驿站,先是一個櫃臺,後面還有個裏間,擺着一排排開放式的鐵架子,架子上堆疊着許多快遞包裹。由工作人員從裏間拿包裹,送出來給客人。
有點像A國那邊超市的“Pick Up”購物模式。
工作人員只有一個,就是昨天的小哥。
我前面已經有兩個人在等着,這兩個人先後把“取件碼”告訴小哥,然後就拿到了自己的包裹。
輪到我,我還沒開口,從門外又進來一人,一言不發直接插隊到我前面,與此同時裏間傳出一陣機器女聲,沒聽清說什麽。
驿站小哥看我一眼,轉身進裏間,片刻之後拿了兩個紙盒出來,直接交給後來插隊的人。
等他離開,我沖小哥笑笑: “你好,我——”
一個男聲在我背後炸響,機關槍一樣報出一串數字。
小哥的目光從我頭頂掃過,什麽都沒說,轉身進了裏屋,再出來的時候,提着一個超大的帆布袋,帆布袋上印着幾只貓貓。小哥把袋子給我,我的六個包裹都在裏面。
走的時候,我聽到背後的男人問: “還有袋子不?我也要一個。”
“不好意思,我們不提供袋子。”小哥說, “那是借給她的。”
* * * * *
回家仔細看,帆布袋上的貓貓畫,布局居然還有講究,借用了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帶回去做手信應該不錯。
帆布袋背面印着寵物醫院的廣告,看地址就在小區東門。
消費多少能送袋子?我沒有寵物光買袋子行不行?
這個還要拿去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