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節

的唯一報酬,就是允許他們繼續呼吸免費的空氣,茍活下來。

這個嶄新開發的園林,是由大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帝辛大帝主持的。帝辛給這個園林取了一個非常響亮好聽的名字:鹿臺。不知是否表示這裏曾經是鹿的家園。反正現在不是了,成了供人游樂的林園。

林園面積很大,分好幾個區。有倉儲區,包括錢糧倉儲和軍械倉儲;有休閑娛樂區,供王家貴族在此聽戲看舞;有議事區,供大王和群臣在此秘密商談國事;有祭祀區,供大王與天神交流;還有大王專門的寝宮,供大王在此休息。實際上就是一個新的王家宮殿。

其實最開始設計時,帝辛也沒想建這麽大。當時的出發點是,因為連年在針對東夷人的戰争中獲得勝利,戰利品堆集如山,這其中很多是傳世珍寶,幾乎沒地方存放。帝辛于是想到新建一個倉庫,專門存放這些收繳的戰利品。

工程開工後,他經常去視察工程進度,一看裏面氣候宜人,鳥語花香的,難免多呆一會兒,有時一整天就守在那裏。大臣有事就到這裏來找他,于是他就想,幹脆在這裏再建個議事室,方便工作。接着又想到娛樂、休息、祭祀等等,結果工程越弄越大。

工程開工已經五年,園林卻仍未峻工,大王不斷有新點子出來。有些工程甚至已經建好了,他一個新主意,又推翻重新來過。勞民傷財?小意思啦,每年戰争獲利那麽豐厚,怕什麽?沒了,再去搶。何況本國百姓的口袋,亦任他把手伸進去掏。

帝辛的名字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他死後的名字一定如雷貫耳:纣王。這個名字是他的敵對國周國人給他起的。不過,現在他還沒死,還是該用他本來的名字“帝辛”稱呼他。

大商帝國傳到帝辛這一代,已經600多年,是一個真正的古老帝國。“古老”這個詞的含意是豐富的,既表示成熟、穩重、卓越;也表示腐朽、沒落和衰微。

整朝的帝國繼承者,不知犯的什麽毛病,都愛幹一件事,就是遷都。三十多個帝王幾乎有半數以上都遷過都,目的無非牢牢把控帝國權力。有的帝王一輩子遷過好幾回,遷過去又遷回來,跟住租賃房搬家似的,也不嫌麻煩。可那又不是普通人搬家那麽簡單,動辄成千上萬人的移動,有時整個都城十幾萬人統統搬走,包括雞鴨貓狗,連園子裏的果樹都不留下。就是普通人搬家,還難免有損失呢,何況這麽搞,難怪俗話說:家越搬越窮。

遷都确實也有一定好處,能夠帶來嶄新氣象、抛棄舊的風氣。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勞民傷財放一邊,就是沒有建起一個象樣的皇家宮殿。

都城宮殿可不比一般的建築設施,匆匆忙忙造幾座房子,就行了。沒這麽簡單。宮殿是需要時間沉澱和積累的,帝王居住的時間越長、累積的經歷越久,才能有宮殿氣象。所以,通常的古老帝國,也會伴随一個古老的宮殿。

可是照大商帝國的繼承者那樣一弄,一座宮殿剛剛住得有點樣子了,就說搬家,不要了,到新的地方建新宮殿。好吧,到新宮殿住一陣,自己死了,兒子繼位。兒子說,搬家,去另外的地方,再造新宮殿。結果宮殿倒是建了不少,卻沒一個正兒八經的。都稱不上宮殿,只能算是帝王住的房子。

大商帝國現在的都城朝歌,是商朝23世國王武丁大帝奠基建造。之前的宮殿都是歷代國王胡亂搬遷,居住,有的連地名都不記得了。大概朝歌都城還算建設得比較完善,随後陸續三代帝王武乙、帝乙以及現在的帝辛都在此定居。中間還有好幾代王都曾将此地抛棄,不在此居住,朝歌差點也遭遇其它宮殿同樣的命運。

帝辛本人其實是個很有思想,有抱負的人。有人說他荒淫無道、昏庸無能,那都他的敵人給他的評語,人家敵人說的話,還是別信那麽多。

跟他的前代帝王不同,他就有意為帝國打造一個長治久安的都城宮殿,希望自他以後,大商帝國的歷代統治者都在此地定居下來,別老是搬來搬去了。鹿臺,新的皇家宮殿,正是出自他偉大的構想。

朝歌當然也有一個舊宮殿,是武丁時代建起來的。不過,那會兒的武丁也未必把朝歌宮殿當永久居住的宮殿建造,想自己住了這一代再說,下一代就管不着了,想搬哪兒搬哪兒。

因此朝歌舊宮殿,是談不上多少宮殿氣勢的,盡管陸續三代帝王都經過了不斷修繕。

鹿臺新宮殿卻是氣勢截然不同,它的宏大、壯觀、新奇、先進不僅令老一代帝王望塵莫及,就是新生一代見之也是耳目一新。當然,耗費巨資建造這麽龐大的工程,非議之聲也是不絕于耳,但是,帝辛何許人也,會把這當一回事嗎?

帝辛現年58歲,30歲繼父王位登基,已經帶領帝國行進了28年之久。權力在他手裏也握了28年之久,算是根基相當穩固,沒人膽敢撼動他。帝國內,他的威望不止是入地,簡直通天。

當然,威望不能純粹依靠掌政的資歷來建立,帝辛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帝辛生得身材魁梧、勁力過人。有的傳說神乎其神,說他一手就能舉起一只千斤青銅鼎。那個肯定還是誇張一點,但武功确實了得,三五個人近不了他的身。作為帝王,能親自帶兵打仗的其實不多,大多都是只會動嘴皮子。帝辛就是少數中的一個。他經常身報戰袍,馳聘戰場,深入敵營,比士兵還沖在前面。這一方面他自恃武功高強,二方面是天生好鬥。

這樣的人,通常脾氣都很大,違了他的意,日子不會好過。帝王當得久了,脾氣就更大了。常常是他說什麽就是什麽,少跟他頂嘴。沒人跟他頂嘴了,他就以為全世界都是笨蛋,只剩他這一個聰明人了。因此惡性循環,更加自以為是、了不得,任何事他不親自插手就不放心。

今天,帝辛閑得無事,就又走到鹿臺來視察。對于自己的這件“作品”,他很滿意,但是還要精益求精。

他因為天生好鬥,所以平時也喜歡穿着軍服,而不是寬袍闊襟的帝王服。當然,他的軍服自跟一般将軍衣服不一樣,铠甲都是精鐵金剛打造,熠熠生輝。

他的身邊跟着一只大狼狗,這只狼狗長得奇特,脖子處長着長長的鬃毛,形象了一只大獅子。确實有一種狗就叫獅毛狗,但這不是獅毛狗,就是長着獅子一樣的毛,看上去相當兇悍,跟他的主人一樣,形象兇悍。他給這只狗取的名字也頗有氣勢,叫“烈火”。

“烈火”實際上是周侯姬發送給帝辛的禮物,那是姬發登基後,第一年來向表兄帝辛朝觐,帶來了好幾船的貢品,其中就有這只大狼狗。帝辛很高興,覺得表弟比表姑父懂事、馴服多了。

當相國比幹提醒他,要小心周姬發韬光養晦,有所圖謀的時候,帝辛還把比幹罵回去:“你別整天疑神疑鬼的,象你這樣,天下都沒好人了。”當然,嘴上是這麽說,心裏對表弟還是有戒心的,他到底還不是糊塗蟲。

他來到了工程監制室,這裏聚集着負責工程建造的高級官員。大家跪見完大王後,大王關心說:“怎麽樣?還順利嗎?有沒有什麽新困難?”

掌管圖紙規劃的大夫景建說:“大王,現在有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你說。”大王語氣溫和。

景建指着案板上用黃泥捏造的工程縮略圖說:“大王你看,原來的計劃,是在祭祀區只修建一個統一的神廟,是不是?”

“是啊,有什麽問題?”

“可是王後來過了,要求說,在後宮她的宮室旁邊再加建一個小佛堂,只供她一人使用。問題是原來沒有這個計劃,所以沒有留出空地,真要再加的話,就得将原先的圍牆推倒重來。大王你看。”

“搞什麽玩藝?誰允許她這麽幹的?”

“臣不知啊,王後說大王你同意了的。”

“不要理她。”帝辛拿拳頭輕輕砸着案板:“已經有一個大神廟了,她一個人還搞一個幹什麽?簡直胡鬧。別管她,繼續按原計劃施工。”

“好的,臣明白了。”

接着帝辛問:“炮烙臺呢?進度如何了?”

大商帝國以炮烙之刑為處決犯人的刑罰。就象有的諸侯國以絞刑,有的以砍頭為處決刑罰一樣。其它還有五花八馬的什麽五馬分屍、活埋、火燒等等。

炮烙之刑是誰發明的,已經沒人知道了,沒有誰記載這件事,都是後代人胡亂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