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章節
,不可能把廢物當寶貝收藏。”
“可大王有所不知啊。”國老說:“周國人至所以為人奸詐狡猾,滿嘴謊言。正是讀了太多圖書的緣故。圖書這東西,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有好處;用不好,只會毒害人心。”
“那我們就用好它。”帝辛一拍桌案說:“國老不必多言了,此事本王已有定奪。今日起,向民間廣泛收集圖書字畫,鼓勵所有國人書寫詩文,優良者,重重有賞。命百工熊甲,在鹿臺新建一座大樓,專作藏書之用。我們一定要比周國人收藏圖書更多。命卿士孟羊,将此令撰寫工整,印發各地,昭告天下。各諸侯有獻書者,可抵貢品。朝廷各官員,亦要悉數盡力。”
“不可啊,大王。”太史如德立即葡匐向前:“此事萬萬不可。歷來詩文,只允許王侯貴族書寫,平民百姓有敢執筆者,罪當處斬,怎麽能鼓勵平民書寫,還重重有賞。大王此舉,推翻歷代傳統,令卑賤平民得志,必将引發大動蕩。”
“是啊,是啊。”衆臣一齊附和:“懇請大王三思。”
“怎麽回事?這是怎麽回事。居然所有人都反對我,就沒一個贊成的嗎?”帝辛說。
內史官陸修回禀說:“大王,此事不可憑娘娘一人之喜好,就随意修改根本國策。幾百年來,詩文皆由王侯貴族書寫,方有一萬年傳之不厭的經典。有此經典,自然不需其它。若允許平民百姓書寫,必是大量粗俗、猥瑣之作泛濫。收之有何用處?藏之有何意義?”
帝辛冷笑說:“別以為我讀書少,真的什麽都不懂。什麽粗俗猥瑣之作,就一定都是平民寫的嗎?我看很多官老爺也愛寫。我相信,平民百姓中,也有大智大慧者,未必就比在座各位見識稍遜。何況,我說了,書寫優良者,方能重重有賞。我可沒說,什麽樣的爛詩文我都收。”
“大王,大王,你聽我說。”太史如德說:“我承認大王也是一片好意。但是傳統就是傳統,輕易改變不得。大王的想法實在是太過超前,太不合符當前形勢。周國就算廣收圖書,亦只是收集罷了,也沒敢輕易說,允許平民書寫詩文。大王千萬仔細思量啊。”
“跟你們這幫混蛋說點什麽事,就是鬧心。”帝辛的倔脾氣又犯了:“我意已決,再有反駁之聲,杖責八十。散朝,散朝,都給我滾出去。”
帝辛一露出蠻不講理的态勢,果然沒人再敢多說一句。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慢慢走出正殿大廳。
太史如德、內史官陸修以及國老喬喜等人哪裏肯就此罷休,任帝辛胡來。
他們走到殿外,拉了四五個官員,腦袋湊一起低聲商議一番。“這件事所有大臣都不贊成,我們就把大家團結起來,一致反對大王的決定,不信大王就不改變主意。”內史官陸修說。
“關鍵是要找個人領頭,誰敢領這個頭?”如德說。
喬喜說:“有,有一個人,我們只有去找國相比幹了,此事也只有國相阻止得了。”
“他會同意嗎?”
“所以我們要一起去說服他啊。只要讓國相知道這是危害國家的事,他必定會出面。”
一衆人謀劃已定,就一起趕往國相府拜訪比幹。
國相府裏,比幹正躺在廊檐下的一把搖椅上曬太陽。身邊有兩個七八歲孩童圍着他,那是他的孫子在聽他講故事。
比幹将近八十歲高齡,身體也是十分清瘦,一雙手掌就跟樹根似的,布滿老年斑的皮膚上,烏黑的血管根根暴起。不過,他精神還是很有生機,并不顯得老态龍鐘。帝辛送給他的一根烏木拐杖,他一直挂在牆壁上,從未使用過。
他臉頰上幾乎沒有多少肌肉。這讓他的形貌看上去有點“恐怖”,仿佛就是一張薄皮蒙着一個骷髅頭。加上他平素就表情嚴肅,不茍言笑,更給人一種冷峻、威嚴的感覺,顯得很不平易近人。
他的頭發、胡子都灰白了,稀疏的頭發盤結得端端正正,沒有一根散亂的發絲。他的山羊胡子也都修剪過,一根根都捋得直直的。他的衣着也很齊整,即使是在家裏休閑,每一粒扣子都扣得嚴實。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他凡事是多麽一絲不茍。
他一生性格就是如此,看不慣一點點“歪風邪氣”的現象,容不得一點點“離經叛道”的事情。
他高風亮節,從來以遠古堯舜為榜樣,極其注重個人形象。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妻子妫氏,一個小妾都沒有,整個商國貴族裏,他是唯一一個。有人指責他不遵祖制傳統,認為妻妾滿屋,才能顯得老爺身份尊貴,受人尊敬。他說,當年堯舜就只娶一個妻子,一夫一妻,沒有妾室,正是真正的傳統。
比幹從小就聰慧過人,詩書過目不忘。整個家族裏,他最是知識淵博,可謂是,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前生後世無所不曉。正因此,他小小年紀,父親文丁就經常向他請教;年僅二十歲就被封為太師,輔佐哥哥帝乙理政;哥哥離世時,明知比幹不喜歡帝辛,還是把帝辛托付給他。哥哥說,兒子帝辛人倒是機靈,是個可塑之材,只是太過魯莽,好大喜功。比幹若是時常敲打、警醒,加以嚴格約束,帝辛應該能成大事。
最近,比幹心情非常煩亂,對帝辛憂心忡忡,對大商帝國憂心忡忡。兢兢業業輔佐帝辛28年,才知道這個侄兒是多麽難以馴服。自登基以來,帝辛沒做過一件讓比幹滿意的事,勸谏他,他又聽不進去。
比幹深知,帝國日漸衰微,四面樹敵,非一日之誤,幾代帝王都有責任,不該苛責帝辛一人。到如今帝辛手裏,只有休養生息,韬光養晦,強化內力,才有望力挽狂瀾、重振帝國昔日雄風。
帝辛确實比他的父輩、爺爺輩更加志向遠大,雄心勃勃。力争成為天下最有功業的帝王之一。可他的方法恰恰與比幹的想法背道而馳。28年來,帝辛不顧國力重負,征戰不休,持續向東南擴張。以為掠奪就是功業,版圖就是榮光。好不容易,對戰争有些厭倦了,卻又突發奇想,大興土木,建造鹿臺新宮殿。為這些事,比幹說過、勸過、罵過,帝辛卻只當耳邊風。
那日,宮門外迎接帝辛從有蘇凱旋,看見帝辛又把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女人帶回朝歌,一陣憎惡從心底泛起。本想當場指責侄兒幾句,帝辛沒等他張嘴,就跑開了。
比幹勉強參加了當天重要的祭神祭祖活動,後面的慶功酒宴都沒去了。他匆匆回到自己府上,一到家,就自言自語的大發脾氣:“這個帝辛無藥可救了,大商帝國無藥可救了。所有人就安安靜靜等死吧。”
夫人妫氏從後室出來,勸說他:“你又怎麽了?成天成天就這麽自己跟自己生氣。”
比幹說:“還有他這麽不要臉的麽?一把年紀了,還把一個十幾歲女孩挽在身邊,神氣活現的。這麽多王侯将相,真沒見過他這麽荒淫好色的。就他這樣子,還能有什麽出息,沒指望了,大商全無指望了。”
妫氏說:“他都六十來歲的人了,做什麽事,自有他的主見。你何苦還把他當小孩子。”
比幹更生氣了,說:“他有六十歲的樣子嗎,你看他有六十歲的樣子嗎?他跟一個十幾歲女孩子還能調情有笑,心智能成熟到哪裏去?當初我就說過,他這個人,永遠長不大。要不然,我也不會那麽反對他繼位。”
妫氏說:“你小聲點,少說兩句。說到底,王座是他的王座,朝廷是他的朝廷。你只不過一個臣子,滿朝大臣那麽多,就你操這麽大心。別被好心當成驢肝肺,反給自己找來麻煩。”
這些天,比幹聽說帝辛一直跟妲己鬼混在一起,完全堕落成一個貪圖享樂、無心理政的昏君。比幹有生以來,第一次産生了一種心灰意冷的心理。他無心上朝,寧願躲在家裏,随你們這幫不肖子孫,如何昏地黑地的胡來。他實在是心疲力竭,沒心情管了。
這會兒,聽他講故事的其中一個孩子說:“爺爺,你講的故事是怎麽來的?”
比幹說:“是我的爺爺講給我聽的。我的爺爺又是他的爺爺告訴他的,爺爺的爺爺又是爺爺的爺爺告訴他的。反正,故事就是這麽一直流傳下來。”
“我的媽呀,好多的爺爺啊。”孩子一臉稚氣的說。
比幹笑了說:“是啊,好多好多的爺爺,将來還會有好多好多的孫兒。等你們長大當了爺爺,也要把故事講給你們的孫兒聽,讓孫兒再講給他們的孫兒聽,就這麽無窮無盡的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