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

三月初的西江省昌南市陰雨連綿。

村民熊大壯回家的時候一路泥濘, 汽車摩托車,路難走極了。

大雨幾乎封段了他的視線,但這條路他太熟了, 就是閉着眼也能騎回家。

不料,就在經過一片樹林的時候, 他忽然聽到一陣怪響。

像是鋸東西的“咔嗤咔嗤“聲。

他減速, 朝聲源處看去……

瞬間被吓了一跳!

模模糊糊的雨中, 竟有三四個人影站在灌木背後!

瞬間, 他想到了這座山的傳說!

這座墎墩山(guo dun)可是他們這裏的神山啊, 村子裏流傳的不知道多少傳說都和這裏有關!

據說這裏還走丢過人, 還有人來了之後發瘋呢!

怎麽會這時候還有人影呢?

熊大壯不敢細想,擰緊油門,直接騎回了自己家中。

許是淋了雨,又或者是受了驚,他竟然迷迷糊糊發起了燒, 腦子裏滿是那奇怪的聲響和人影。

過了小半個月,這場病才好了, 但熊大壯的心裏實在是放不下這檔子事, 于是幹脆集結了一幫子村民, 想去墎墩山上看看。

Advertisement

一衆村民跟着熊大壯,顫顫巍巍走到了看見怪影的那個位置瞬間全驚了。

地上都是腳印不說,面前竟然赫然有着一個方方正正、直通地下的大洞!

他們朝那洞底看去……

一片幽深,似乎真的可以吃人。

熊大壯吓得不輕,然而旁邊一個村婦直接翻了個白眼。

“艹,”村婦啐了一口, 罵道,“說得玄玄乎乎的, 這他娘的不就是一個盜洞嗎!”

熊大壯沒回過勁:“啊?”

“盜墓賊挖的!你那天看見的是盜墓賊!都說了讓你平時多看點書!”村婦說着就掏出了手機,“這事兒得報警,不,得報給咱們省的考古所才行。”

*

“所以,”秦铎攤攤手,“我們就來了。”

秦铎隸屬于社科院考古所秦漢研究室,這意味着在各種大型的考古發掘工作中,他都要沖到第一線。

楚孑也沒想到才過了兩個多月,他就又和這位很愛照顧人的黑皮奶媽媽重逢了。

但二人沒有太多喜悅,在前往墎墩山的大巴上,秦铎還在認真講着這次臨時重大任務的情況。

“西江地區從出國開始就是華夏人的長居住地了。”

“而西江地區的大墓也比較多,所以很多盜墓賊都會盯着這裏。”

“西江省考古所的楊軍*研究員在查看了現場情況之後就上報了,國家文物局考古處也比較重視,派了專家,很快就認為應該開展搶救性發掘。”

“搶救式發掘”顧名思義,與“主動性發掘”截然相反,是指遺跡因為一些原因,比如被盜或者基建行為而暴露之後,展開的發掘活動。

事實上,我國大多數的考古行為都是搶救式發掘,這在一些省份,比如西山省,非常常見。

畢竟在那些地方,随便向下挖十五米,如果沒發現什麽陶瓷或者古屍,開發商就可以直接開慶功宴了。

這次在西江省的搶救性發掘任務也很重,因為西江省最近多雨,更是要和腐化、水浸搶時間。

楚孑本想再問問相關的情況,但當小面包車駛入村道,墎墩山的樣子第一次出現在楚孑眼前的時候,他就明白了為何選到他們來進行搶救式發掘。

因為墎墩山的樣子,實在是太……标準了。

果不其然,在一旁沉默良久的屠銮教授開了口,幽幽問道:“這山像什麽?”

說是山,其實更像個大土堆,形狀在離遠了的位置看特別明顯,所以楚孑不假思索回答道:“像是墓地的封包,也就是所謂的‘覆鬥’。”

“嗯,”屠銮教授點點頭,“這就是請我們來的原因了。”

覆鬥就是指蓋在墓地上面的土堆,因為像個覆蓋的水鬥因此命名。

而這也的墓地形狀,在秦漢,尤其是西漢的皇家墓葬中,算得上是标準配置了。

所以才把專攻秦漢考古的屠教授和社科院考古所秦漢研究室的秦铎他們請來。

但這不僅沒讓楚孑心中的疑惑被解答,反而更深了。

要知道,西漢時期的政治與權力中心都在北方。

楚孑在腦海中檢索片刻,根本沒找到任何有關長江以南有西漢皇家墓葬的記載。

而這,絕不是他的記憶問題。

為何在西江省,會有一座西漢時期的皇家墓葬呢?

楚孑看向秦铎和屠教授,二人都盯着墎墩山若有所思。

顯然,三人在想着一樣的問題。

他們很快到達了目的地,此時的墎墩山上已經有着不少人,标配就是拿着圖紙、拐杖和手鏟分散在四周,各自勘察着。

根據他們身後的紅旗,楚孑也大概明白了目前工地上的人員配置。

一隊人是西江省考古所派來的,另一隊人是國家文物局的專家,而楚孑他們,以及其餘的十幾位提前到達的研究人員則是隸屬于社科院考古所。

秦铎帶着他們認識了一下,西江省考古所的領隊就是之前第一個來勘察這片區域的楊軍研究員,是一個剃着平頭,看上去十分穩健的中年男人。

“我們現在主要在做的就是勘探,需要先确定此處需要挖掘的大小和範圍,所以這些研究員都在挖着探洞和探方,看看這裏的情況。”楊領隊介紹道,“不過根據我們初步估算,整個墓園面積大概四萬平米,發掘面積也不低于一萬平米。”

這話一出,楚孑和秦铎都是吃驚不小。

因為有覆鬥,他們之前已經預估,這可能是一個西漢列候,甚至是皇家級別以上的墓了。

可對比同年代、同級別的,比如南越王墓,也不過一百多平米!

而且,南越王趙眜(mo,也被稱為趙胡)還僭越稱帝,最後給自己建的墓葬也不過一百平米而已。

雖然現在還沒确定這裏的主墓區多大,但絕對比一百平米大幾倍不止。

這得是什麽級別的人啊?

楚孑的腦子裏忽然“叮”了一聲。

然後,他和楊領隊異口同聲道:“海昏侯。”

楊隊有點詫異,他本以為這位楚孑是被教授帶來見見世面的學生,但沒想到竟然還有兩把刷子。

因為這個記載并不算常見,堪稱很冷門了,能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真的很不容易。

“可以啊,”楊領隊笑笑,“老屠,你這學生有點意思。”

楚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能在這個現場的讀書都讀的很多,其實他不該冒這個尖。

但這種種證據都太鮮明直接了,符合條件的,也只有海昏侯了。

《漢書》中有記載,海昏侯“食邑四千戶”,生于長江以南、也葬于長江以南。

但是,海昏侯只是一個稱謂,有整整四代人都被稱為海昏侯,他們的墓葬從未被發掘過。

眼前這大到離譜的墓,到底是哪位的呢?

雖然楚孑心中有個答案,但畢竟沒有證據,他不敢亂講。

“小夥子,”楊領隊看楚孑在思考,就故意問他,“你見過布方嗎?”

楚孑這才把心思拉回正軌,專注于面前的考古工作。

布方,顧名思義,就是在正式的挖掘前先把探方的位置安排出來。

秦铎幫楚孑解釋:“這還是他第一次親臨前期的考古工地,楊領隊就別難為他啦。”

楊領隊笑笑,也沒有故意刁難楚孑,朝着西南方向一指:“那裏就是我們确定的發掘區的基本點,一般來講都會選擇遺址的西南角作為這個标記點,然後根據它建立直角坐标系。”

楊領隊說着,就打開了手中的平面圖,一邊比劃一邊說。

“然後,我們根據探洞的情況,确定好探方的規格和數量,根據直角坐标系,正北方向延長線就是縱軸,正東方向就是橫軸,依次分布。只要計算好探方主體、隔梁以及關鍵柱之間的關系就好了。”

“通常隔梁就是一米寬,方便我們走動,也好觀察地形剖面,更重要的是,能方便運土和運送文物,中間的就是我們的挖掘面積了。”

楚孑很認真地聽着這些事,因為這是在書上看不到的,更多的是考古人的經驗之談。

而楊領隊雖然看上去是個很嚴肅的男人,但說話卻也有着那種學者前輩獨有的溫和。

要知道,給楚孑講解這些事不是他的本職工作,大可以随便叫個人糊弄一下。

但楊領隊講得格外認真,所以楚孑也聽得格外認真。

有朝一日,楚孑也許也會做一名領隊,布方就是他的任務了。

楊領隊又道:“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挖掘面積都是探方,還有別的種類,這個你知道吧?”

楚孑點點頭,指着地圖上不同的英文字母:“T是探方、M墓葬、F房、G溝、H灰坑、Y窯址、Q牆。”

華國特色的考古名詞,就是根據漢語拼音來的。

“是的,這些都依賴于我們現在進行的考察工作,”楊隊長感嘆道,“對于不同的類型,我們的挖掘方式也是不同的,盜墓賊就不會像我們這麽幹。”

楚孑點點頭。

學考古的沒有一位不恨盜墓賊的。

他們不僅會偷盜文物,還有和大可能破壞一個遺址的整體結構,造成遺址腐蝕等等。

而網上竟然還有很多言論,說考古就是國家允許的盜墓,真的荒謬至極。

“對了,小楚,”楊教授忽然打了個響指,“你是不是還沒下盜洞看過?”

“盜洞?”楚孑吃了一驚。

“是啊,”楊教授把三人領到那個四四方方的洞口前面,“怎麽樣,想不想下去看看?”

“雖然我們和盜墓賊不共戴天,但是這裏是他們已經打下的盜洞,往下十五米深呢,不去看看可惜了,怎麽樣,小楚,你怕不怕?”

害怕?

楚孑當然不怕了,反而有點興奮。

但他還是先看了看屠教授,沒想到屠教授說:“也好,下去多拍點照片,我就不去了。”

得到了自家教授的允許,楚孑當即點頭:“我去!”

“年輕人,就是有沖勁,很好啊,”楊領隊說着,就把一旁放着的安全繩套到了楚孑的跨部,細心綁好,“注意安全,如果遇到情況,拽兩下繩子,我們就把你拉上來,記得不要大喊、不要亂登,明白嗎?”

楚孑戴好有頭燈的安全帽,鄭重其事地點點頭:“明白。”

屠教授也把手中的相機遞給楚孑,“多拍點。”

“好。”

五分鐘後,楚孑做好了準備,開始從盜洞下降。

下降過程中,楚孑慶幸自己還算是個瘦子,不然就會被卡死在這裏了。

雖然還是興奮多一些,但他總歸還是有點緊張。

四周一片漆黑,他的喘息都有回聲,心跳也咚咚作響。

下降了大概有十米左右,楚孑感受到了一陣潮氣撲面而來,他猜測應該是地下水。

人在黑暗之中,各個感官都被調動了。

但楚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這個感官卻是最先感覺到這個墓葬的——

他忽然聞到了一陣異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