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中低檔成功

第84章 中低檔成功

中檔商場裏一開始的确沒什麽生意。

可是随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po出“國際知名設計師設計的花不完LOGO”産品,

花不完農産品的名聲越來越出名。

也吸引了中産們的注意力。

中産嘛,

生活優裕似乎比無産者強一點,

可是認真論起來他們手裏又沒有任何産生持續穩定收益的資産,

從根子上透着虛。

這股虛,就讓他們無比喜歡趕時髦。

各個都自诩弄潮兒,

從15年前的Juicy Couture,

到10年前的潘多拉,

再到5年前的始祖鳥,最近的lululemon。

可以說唯有這些物質才能給他們帶來虛幻的滿足感,

讓他們确信自己的階層并沒有下降。

否則寒窗苦讀職場厮殺多年,

回頭一看自己離無産父母沒什麽區別,

那豈不是破大防?

因此花不完公司的農産品是必須要買。

這一買就發現不對。

怎麽中檔商場裏的店比奢侈品商場裏的分店還貴?

不應該啊。

按照中産對世界的理解, 應該是反過來吧?

就像奧特萊斯打折的GUCCI、藍标巴寶莉、機場特供SK-II一樣,

主打以低價低質來安撫中産那顆努力融入上層社會的心。

但花不完怎麽反其道而行之?

農産品店裏的員工倒絲毫沒有奢品櫃姐的傲慢,

認真答疑:

“因為我們在這些店裏出售的是有機産品,那些店裏只是普通産品。品質不同所以價格不同。”

沒想到就是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回答戳中了中産們的心。

“品質”與《格調》一書一樣,

是中産的座右銘。

再說奢侈品商場都沒有這家店貴!

看來店家也知道浮華的奢侈品并不是生活,

只有踏實過日子的小資才是這座城市真正的中堅力量,

他們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認真買了農産品才發現花不完有機蔬菜并不是個簡單的噱頭。

蘋果多汁、水芹甘甜、柑橘清香,

每樣都與同質化超市裏的工業貨不同。

原來人家貴有貴的道理!

再說中産們很關心自己的健康,

畢竟身體是他們的唯一資本,

因此格外青睐打着“有機綠色”标志的農産品。

這時候想起前段時間“價格挑戰”的惡搞活動,頓時後悔:

早知道就趁着那時沒人識貨時多買了點!

現在還要排隊。

但排隊的人越多中産越願意買,

就像喜茶和鮑師傅一樣,

排隊代表了衆人和自己品味的一致,

這讓浮萍般的中産稍微心安。

梨歌在知道真想後再次石化:

眼前是排着長隊的顧客,她毫不懷疑他們能給把店搬空。

她試探着問隊裏一位大哥:

“聽說奢侈品商場裏也有店, 還比這家便宜,您怎麽不考慮去那兒呢?”

“那便宜,東西也不好,也就糊弄有錢人。”

大哥滿不在乎。

好家夥。

梨歌倒吸了口氣。

勸都勸不走?

現在唯一值得信任的也就是低檔店了。

梨歌親自去詢問過低檔店路過的大媽大爺們。

可只是開了頭,

他們立刻敬謝不敏:“不用,不用謝謝。”

還有人脾氣大些:“小心我找片兒警。”

好吧,

一看花不完的高檔裝修他們天然産生了距離感,

就更不用提進店了。

梨歌被怼得挺滿意,

這是此時唯一讓她信任的店了。

再幫個大媽搬東西獲得了她信任後套話。

大媽才說:“太貴了,那家夥,一個蘋果19,誰舍得啊?”

梨歌暗喜。

她當初沒有猜錯。

低檔店的潛在顧客群體都是大媽大爺,

因此對價錢很敏感,

所以只逛不買,就算買也就只能買當時打折款。

因此銷量始終維持一個很低的位置。

那網店呢?

線上購買沒法滿足打卡拍照需求,

挑剔的中産更喜歡現場購買,

大爺大媽們看都不想看。

那誰在網店買?

梨歌在其中一個評論裏找到了端倪:

“摳組同胞介紹過來的,果然薅得羊毛。”

她搜了搜關鍵詞,居然發現了一個組織:

這些人以節儉為樂,理由并不是窮,

而是以摳門為榮,将它發揚成一門藝術。

這些成員很多家境也算中産富豪,

卻仍以孜孜不倦追求“性價比”為人生信條,

與消費主義對抗。

再搜一搜他們的帖子居然有不少在描述花不完。

其中最早的一個是“你們知道花不完有機菜蔬嗎?來薅羊毛。”

之後的帖子都是科普教人們怎麽一步一步購買花不完菜蔬的。

還有有心人特意發了對照貼,

專門在線上買了蔬菜,拿去線下實體店對比,力證并無不同。

最近的帖子就全是“薅到了”的曬單。

看到這裏梨歌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花不完農産品店火爆全網的時候也被他們看到了,

這時他們上網一搜,花不完公司的線上蔬菜賣得很便宜。

因此蜂擁而至紛紛在線上下單。

而花不完公司沒宣傳線上蔬菜的行為更讓這些薅羊毛黨确信不是商家的廣告,

因此更加瘋狂。

梨歌毫不懷疑,

長此以往線上的銷量會超過所有實體店之和。

這……

為什麽花錢都花不完呢……

*

黎老板也關注到了花不完的成功。

這他還能按捺得住?

當即決定改掉所有的經營要素,向花不完看齊!

把超市裏的菜蔬全部變成高價!

氣得老黎老板沖進店裏罵他:“你小子,又搞什麽鬼頭?”

原本前段時間因為生意不好,

他特意降價促銷,銷量有了一波好轉。

老黎老板本以為兒子這是摸索到了門道正高興呢,

誰知他立馬來個大倒車。

黎老板被老爹揪住耳朵,

急得求饒:“您相信我!”

老黎老板将信将疑松開兒子。

黎老板揉揉耳朵拍拍胸膛:

“您相信我,兒子這回策略肯定沒問題!”

“您看花不完公司,現在人家中檔超市都是高價天價,比起來我們還算便宜呢。”

老黎老板不大信,

可想想花不完的梨總那麽成功:

“那權當相信你小子一回。”

*

梨歌分析的這些成功因素員工們也跟着分析出來。

下次會議上紛紛贊揚梨總:

“都說開店選對地成功已一半,這回全靠梨歌在奢侈品商場租鋪。”

“是啊,這裏天然彙集了全國各地趕時髦網感強的年輕人,可以說分分鐘引流網絡潮流,自帶流量。”

她們想起當初阻撓梨總的樣子,

不由得慚愧。

自己哪裏有梨總那麽高瞻遠矚?

梨歌還能怎麽說?

她能告訴她們其實自己想賠錢嗎?

只不過因為定位錯誤,

誤以為潛在顧客群是有錢人其實是來跟風打卡的小年輕麽?

她只能苦笑,無力擺擺手:

“這不算什麽。”

“怎麽能不算什麽呢?”

蘇笑第一個不同意,經過這件事她已經對梨總格外崇拜了,

“還有中檔店。”

她翻出了一本《市場營銷》,

特意把有折葉的一處給大家看:

“這上面寫廠家要優先分析目标客群,研究他們的消費習慣和經濟水平。”

“我是為工作才現從圖書館借的書現學,看到這一頁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梨歌當初是這麽考慮的!”

“怪不得當初開會時梨總寫的那份《戰略分析報告》那麽簡單。”

羊衫回憶起往事,

“原來一切宏圖大略都已經在梨總心裏,根本不需要寫在紙面上!”

“這就是談笑間樯橹飛灰湮滅。”

文文興奮得眼睛發亮,念出了一句詞。

“好了好了。”

梨歌趕緊停止他們的個人崇拜行為,

“大家不能在公司搞這種吹捧風。”

她這幾天一直在思索接下來怎麽辦,

要不……

把這些店閉店?

因此梨歌小心問:“我們這些店可以随時關店嗎?”

“老板,你簽了合同。”

車厘子在旁幽幽提醒,

“要賠違約金,還有我們的裝修就全部打水漂了。”

得,

梨歌感覺這回又被自己坑的不輕。

可她可不會輕易承認失敗。

那……

梨歌擡頭:“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改變一波定價策略。”

什麽?

等員工聽清楚梨總的策略後各個都面露疑惑:

“我們現在不是發展得好好嗎?”

是啊,

好不容易才前段時間的低谷裏掙紮着爬出來,

難道又要提心吊膽開始新方案?

梨歌正色:“其實經過我的分析,這次成功只是偶然,我覺得還是随主流定價比較好。”

“那行嗎?”

現在員工對梨歌很信服,不過還是忍不住遲疑。

“當然可以。”

梨歌很嚴肅,

“國內那麽多超市都這麽幹,我們有無數成功的先例。”

她如數家珍列出例子:

“比如華潤萬家和Ole\',沃爾瑪和山姆超市,前者是母公司經營中低檔超市,後者就是他們的高端精選超市。價格也一低一高。”

“我們從前的成功只是偶然,難道論起專業水平我們比沃爾瑪還專業嗎?論起管理人員我們比華潤還多嗎?”

那當然是比不過。

員工們低下頭。

她們雖然已經成功做成了很多案例,

但與經歷過商場風波的諸人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

因此對于梨總的下一個決議大家都沒有疑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