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穿書文女配帶娃記7
穿書文女配帶娃記7
高明浩是一名電工,之前在鎮上的供電所工作,幾年前辭去正式編制,加入下海大潮,開始是利用自己工作時期攢下的人脈個人接活,慢慢的積累了足夠的起步資金後,拉了幾個信任的人一起做起了水電類的承包工程。
隊伍規模不大,算上高明浩這個老板在內只有五個人,但個個都是精通電路的一把好手,單拉出去能負責一棟大樓,高明浩單幹頭兩年還親自幹活,後來只是負責總體把控,監工和驗收這些。
論起身家,高明浩不及搞運輸的徐光正,在整個徐家鎮勉強排進前十位,然而論起人緣和口碑,周圍十裏八村提起他,基本都會豎大拇指。
高明浩随了自家母親的熱心腸,工作性質的緣故,他從以前在供電所時經常下村作業,鋪設和整修電路,時間久了,對各個村裏的情況都有所解,尤其那些孤寡老人,高明浩覺得他們無依無靠,工作結束之餘會上門幫着檢查,維修一下老舊電路。
書中的死亡就是做善事引起的。入秋後的一場大雨,半個徐家鎮上的電路癱瘓,高明浩聽說以後幫着以前的同事們一起下鄉搶修。
電路恢複後,回程的路上經過周家村,他臨時決定去丈母娘家看看,結果剛到村口,發現村子外圍的一家老房子冒着濃煙,好像是失火了,他調轉腳步去救火,成為唯一的傷亡人員。
鐘意尋思來想去,大雨躲不了,目前水平的電路只要遇到惡劣天氣就會出現問題,也避免不了,只剩最後這個救火的環節可以争取一下。
*
“嫂子,聽說你在做糕點,生意怎麽樣還行吧”高明浩和周蘭蘭在隔壁桌坐下,等面的時候閑聊。
鐘意尋給女兒擦了擦嘴角, “算行吧,夠我們娘仨吃喝了。”說完她頓了頓,狀似無意的打聽, “就是只趕集的話天數太少了,我想着到村裏賣賣看,但去鐘家村的路太難走,我聽說周家村那邊路況還行,是嗎我一次也沒去過。”周家村和鐘家村在整個鎮子的相反方向。
這話她是看着周蘭蘭說的,對方笑着點頭回應, “嗯,鎮西這一片,我們村的路确實算不錯的,隔壁李家莊和趙家莊也還行,你到時可以都轉轉。”
“好的,多謝。”
當天夜裏,一場比天氣預報中更大,時間更長的秋雨持續到淩晨三點才停,鎮西連着鎮北幾個村子的村民一覺醒來發現家裏停電,一個又一個電話打到鎮供電所,所裏緊急安排電工搶修。
高明浩聽說後也加入搶修隊伍,騎摩托車出門的時候,遇到同樣出門的鐘意尋,見到他主動解釋自己要去鎮西賣糕點,高明浩趕時間,加上之前正好聊過這個話題,他沒怎麽關注,點了點頭加速離開。
目送高明浩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鐘意尋不再耽誤,直奔周家村,然後假裝修自行車,停在村口,書中并沒有具體描述着火的是哪間房子,只知道是易燃的茅草屋,視線搜尋一圈,她鎖定了兩間。
Advertisement
等啊等,等到太陽出來又爬到半山腰,終于,其中一間茅草屋隐約有煙冒出,确定不是竈房的煙囪,鐘意尋趕緊進村吆喝人。
附近的村民怕自家受連累,跑得最快,幫忙最積極,正好附近有一個水塘,一個個提着水桶,成功在火勢起來前澆滅,困在裏面的老夫妻也被背出來。
高明浩經過時見到的便是忙亂過後的場面,他正要拉住村民打聽出了什麽事,餘光瞥到路邊後座上幫着竹箱子的自行車非常眼熟,再看人群裏其中一人可不是鐘意尋嘛,趁着她退出來的功夫把人叫到一邊。
“嫂子,怎麽回事你怎麽在這裏”
鐘意尋指了指自己的車, “我到村裏賣綠豆糕,正好碰上失火,喊人來救,這不,火剛撲滅,人也救出來了。”
她看着眼前健健康康的高明浩,心道這下對方應該不會再出事了吧。
鐘意尋把心放回肚子裏,蹬上自行車沿街叫賣,轉了三個村子,竹箱子裏的綠豆糕和雞蛋糕賣得差不多了,這才返回鎮上。
車子停在家門口,正敲門等孩子們來給她開門呢,猝不及防看到高大媽哭着從家裏跑出來,高大爺緊跟着,老兩口騎摩托車離開。
隔壁光玉媽探頭出來,鐘意尋忙拉住她打聽,得知是高明浩出事了,她的臉色瞬間煞白。
*
一周後。
“媽媽,你怎麽又不理我”
散集回來的路上,小鐘穎不高興了,松開哥哥的手,跑上前扯住媽媽的衣角,嘟着嘴巴質問。
鐘意尋回神,正要哄女兒,忽然看到周蘭蘭迎面走過來,身後跟着龍鳳胎,揚聲搭話, “好多天沒見到你們了,明浩這是出院了”
看得出來,周蘭蘭整個人瘦了一圈,此時的神情頗有些劫後餘生的放松,又隐隐透着愁容, “嗯,早上回來的。”
“沒出大事就好,吓壞了吧”鐘意尋本人吓得也夠嗆,誰能想到高明浩避開了火災,卻碰上車禍呢。
周蘭蘭長舒口氣,點點頭,确實如此。雖然她是穿書女,但生前只是個普通人,還是孤兒,意外死亡穿到一本只看過開頭的書裏,她心裏本就不踏實,之後龍鳳胎和丈夫接連受傷更是慌得不行。
哪怕相處時日短,周蘭蘭感受的出來,高家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家,公婆事少體諒人,丈夫踏實上進,龍鳳胎調皮但也活潑可愛,倉促嫁人的她在這裏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情,哪怕模糊記得小說簡介欄的男主角不姓高,性格平和,知足常樂的周蘭蘭內心也從未想過離開高家的念頭,起碼目前是這樣。
慌就慌在她只知道這是個書中世界,但對後續劇情一無所知,不免迷茫和驚惶。
鐘意尋看出來了,狀似無意的安慰, “常言道,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弟妹你瞧好吧,明浩以後肯定有大出息。”
“真的嗎”
“當然。”
明知可能性不大,這句話還是讓周蘭蘭心下稍安。
傍晚,鐘意尋拎上集市上買的大棒骨進了高家大門,和高大媽說了會兒話,走之前被對方領着去屋裏看了一眼正在養傷的高明浩。
看到他雖然一條小腿打着石膏,但拄着拐杖單腿蹦跶動作靈活,精神也不錯,鐘意尋放心了,同時确認了一件事:書中的情節避是避不開的,躲過這次又會遭遇那次,終究要經受一遭,說明過程不可逆,然而,結局是可以改變的。高家的龍鳳胎如此,高明浩亦如此。
果不其然,此後幾年,高明浩活得好好的,不僅沒再意外受過傷,事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成為梧桐巷第一個搬進縣城樓房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