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農業工程專家和水利工程師(11)
第11章 農業工程專家和水利工程師(11)
沿着土路颠簸了一個多小時,袁奕他們終于到達了離遠安村最近的燕家莊。
今年是恢複高考的第一年,為了讓上山下鄉的知青們安心考試,袁改明臨走時特意囑咐過要重視起這次的澇災,做好防澇抗澇的工作。
所以袁奕他們到來之前,市水利局派來的工作人員已經先一步到達,并開始繪制蓄水池的草圖。
接到袁奕時,工作人員讨好地躬身道:“這位就是袁部長的孫女吧?幸會幸會!”
袁奕看他比自己還要大上幾歲,小皮鞋、紅袖套不像是跑前跑後的基層人員。
袁奕也客氣地握住了他的手,“您好您好,叫我袁奕就行。”
他大小也是市裏來的人,聽他對袁奕這樣客氣,又提到什麽“部長”、“孫女”的,來迎接的村民眼神裏的喜悅頓時黯淡了不少。
得,還以為來人會有真本事,原來是個關系戶啊!
見村民的眸裏生出了些許的嫌棄,袁奕并不急着解釋,跟在工作人員後面,同時拿出了手裏的紙筆準備記錄。
嘴皮子功夫皆是徒勞,是騾子是馬,還得牽出來遛遛。
懲罰期間,袁奕不能登錄論文官網。查不到關于燕家莊的地理資料,只能靠工作人員手裏的資料來改良蓄水池的設計。
“燕家莊我們不熟,您那有資料可以用嗎?”
“有,什麽都有。”
工作人員點頭,帶她往村長辦公室的方向走,“村子的面積、人口和近兩年來的降水量,我們都從局裏拿來了。”
市裏的水利局裏來了四五個人,都是專業的知識分子。按進度,這會他們的草圖應該完成的差不多了,不需要她一個小姑娘來指導。
不過既然是上頭安排的人,勉強做做樣子就行。
“先不急着看數據,”袁奕叫住了他,擡手指向村子外面的那一片荒地,“還是先看看村子周圍的植被和土壤情況吧,建蓄水池要考慮多項數據,自然是因地制宜。”
燕家莊離遠安村不遠,降水量和地勢應該相差不多,只需要根據村子的情況,把蓄水池的設計稍微改動一下就好。
聽着袁奕的話,男人愣了一下,臉上的嬉笑逐漸消失。
她……好像是真的懂。
“可是,他們已經畫上了。”
袁奕不急不緩道:“沒事,我們可以各自出一版,最後彙總一下優點共同完成最終的草圖就行。”
嗯,有點道理。
袁奕他們都是親自參與建蓄水池的人,一邊走一邊在紙上做着記錄,偶爾抓一把地上的土揉撚,在旁人看來,還真有點專業人士的做派。
“我贊同程功同志的看法,這裏的地勢最低,蓄水池可以挖得大一點、深一點。”
“楊麗,你算一下數據,看看能容納多少立方的水。”
看着袁奕指點江山的樣子,賈玉秀心裏那股嫉妒的火燒出了好幾丈高。
她怎麽什麽都懂啊?看完小學和初中的教材就能懂得這麽多嗎?
袁奕分配任務時得心應手,還真有那麽一點領導者的架勢,不得不說,她的縱橫謀劃、條理清晰真的比自己好了不知多少倍。
緊緊地攥着手裏的那一支鉛筆,指甲在筆杆上刻出了好幾個凹槽……
看向袁奕和程功幾乎靠在一起的背影,還有那些同行村民驚訝的目光,賈玉秀的眼珠子都要滴出血來了:為什麽自己不能像她這麽優秀?
“玉秀姐?”
袁奕忽然看向她,吓得賈玉秀趕緊低下了頭。
再次擡起頭,賈玉秀收斂起了方才的敵意,“怎麽了?”
大家都是女人,賈玉秀就算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袁奕還是能看到她瞳孔深處那一瞥殷紅。
“你畫圖畫得最好,蓄水池的草圖,還是要麻煩你和水利局的人一起完成。”
修建蓄水池才是正事,就算她對自己有什麽不滿,這時候也該齊心協力才是。
賈玉秀的眉尾不自覺地擡了一下,突然被誇,她竟有些不知所措了,“我,我……”
“她……”工作人員狐疑地打量着賈玉秀,壓低了幾分音量,“可上面說是讓你來協助啊?”
袁奕解釋道:“您放心,玉秀姐的畫圖能力很出色,由她來動筆肯定比我更适合,草圖最關鍵,應該交給最有能力的人。”
袁奕的那番話看似輕飄飄的,但吹進賈玉秀的心裏時,卻給她造成了一萬點的暴擊傷害。
該死!
搶走了程功的目光又這樣出色,自己分明應該嫉妒她、讨厭她才對,怎麽心裏反倒還生出了幾分感動呢?
算了算了,還是辦正事要緊,嫉妒她的事以後再說。
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賈玉秀主動接過了袁奕的話茬,說:“放心,我一定會認真對待,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大家分工明确,做起事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經過現場的一番了解,又根據數據分析,再加上和水利局工作人員的交流和探讨,這次只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就設計出了燕家莊的蓄水池草圖。
村長從他們的手裏接過設計圖紙,激動地手指都在微微顫抖。
蓄水池要建的位置、大小甚至是要耗費材料的多少都全部标注了出來,以防有些不認識字的村民看不懂寫的字,臨走時,袁奕還特地給村長仔細講解了一番。
她真是來裝樣子的關系戶嗎?
解釋得比那些水利局的人還細致……她真的不是大學裏頭的高材生?!
時間不多,将一切都交代好後,袁奕便跟着工作人員坐上拖拉機去了下一個村子。
一天時間,他們去了燕家莊、陳砦和武西,這些村子的地勢和遠安村相似,設計蓄水池的時候沒有費太多的功夫。
直到下午六點多,他們到達枝陽村時,才意識到給各個村子修建水利工程的迫切。
“天啊,這兒是怎麽了?”
“這麽多水,拖拉機要怎麽開怎麽進去啊?”
看着面前一片土黃色的“汪洋”,大家不禁發出一聲驚嘆。
昨天下的雨并不算大,其他幾個村的水都退了,唯有枝陽村還是一片水上世界。
積水到了小腿肚,因為被水泡的時間久了,進村的土路成了泥淖,就算是想走進村子裏去,一個不小心也容易陷進泥裏。
聽到村外拖拉機的動靜,老遠就看到了村長和幾個村民朝這裏走了過來。
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泥路,腳上的膠鞋能讓他們走得更穩一些。
“同志,你們可算是來了!”
村長那一身衣服不知道穿了幾天,肩膀和胸前的小泥點都變成了深褐色。
他激動地握住了水利局工作人員的手,如同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縷光芒,“聽說你們要來,我們晌午就在等了,走吧,咱們進村去。”
“拖拉機咋辦?”開着拖拉機的村幹部問道。
村長擺擺手,“放心吧,放在這丢不了的,一下雨我們村的拖拉機放在山上好幾天了也沒丢。”
衆人:???
這也太誇張了吧?!
跟着枝陽村的村長來到村子裏,一百多米的路,硬是走出了五百米的感覺。
袁奕留意着村子周圍的環境,與其他村子不同,枝陽村臨近的山上并沒有什麽高大的樹木,盡管種了些玉米和果樹,還是能看到那些光禿禿的樹樁。
村子長期泡在水裏,家家戶戶的牆都用了磚頭加固,露在水面外的磚頭被徹底染成了黃色,看着像是土塊一樣脆弱。
不止是牆,家家戶戶的屋頂也能看到被雨水浸泡過的痕跡。
“這蓄水池啥時候挖啊?”
邁進村長辦公室的門,比起外面的積水,屋裏的六七層磚塊勉強能讓衆人感受到一些幹燥。
水利局的同志為難地把褲腿放下來,想了想,還是又重新編了起來:“恐怕不行啊,你們村子這水,就算是挖三十個蓄水池也承不下,挖了也是白挖。”
村長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急切地問道:“啥?咋會呢?別的村都能挖蓄水池,為啥我們村不行?”
程功解釋道:“地勢不行,而且這水真的太多了,小雨或許還行,真要下一場大雨,恐怕……”
村長辦公室的窗戶滿是水紋,袁奕走到辦公室的另一側看了出去,進村了這麽久,終于在屋頂之中看到了一片茂盛的綠色。
那是村裏的老槐樹,據說長了有二百多年,保佑了村子裏好幾代的子孫。
仔細一看,還能看到那樹上挂着的小木牌和紅繩,只是不知道,槐樹有靈,成全了他們多少的願望。
窗外,有不少人都聚集在辦公室外朝裏面張望,他們希望能聽到有好的消息。
“村子四面環山,山上植被還少,水土保持能力差,村子有澇災是早晚會發生的事,”袁奕接上了程功的話,一本正經地說道,“更何況你們村離雅爾河最近,若是暴雨連天,河水漫出來,別說是蓄水池,重新挖一條河出來也難救。”
本想着他們來能解決村子的水患,這下可好,聽他們這一番話,村長非但沒了希望,眉頭也皺得更緊了。
“那怎麽辦?我們村就真的沒救了嗎?”村長的聲音透着一絲絕望。
袁奕提議道:“其實除了建蓄水池外,還有另一個可行的辦法,能夠徹底解決村裏的水患問題。”
“啥?”
袁奕:“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