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送花

第42章 送花

米濉不去福爺爺那兒的理由很充分, 他得去三嬸娘家要債。

三嬸娘家就在鄰村,直線距離不遠,但是山路難走。

走山路要3小時, 公路繞一大圈, 開車過去反而只要1個小時, 倒是比去城裏還遠。

米大伯有一輛裝農資的皮卡, 直接帶着米濉走了, 看他換了一身較為正式的打扮還笑:“你這身穿着, 可和昨天不一樣。嗯,像個社會精英。”

米濉就跟着笑:“我本來就是社會精英。”

米大伯當他開玩笑:“這次回來準備待多久?怎麽不在京城待着了?”京城混不下去了?

“忙了十幾年,稍微休息一陣。等過兩天再出去, 想換個地方。”

“打算去哪兒啊?現在省城不錯,壓力還小一些。不行你就回省城好了。小正再過兩年也得結婚生孩子,你以前沒帶兒子,正好帶孫子。”

米濉聽他這話說得好像處處為他考慮, 潛臺詞則是外面混不下去回家帶孩子吧, 假裝沒聽出來,依舊好脾氣地笑:“小正還是個小孩子呢,你看他走路都蹦蹦跳跳的,哪裏像個大人的樣子?反正我還能幹幾年。”

米大伯就跟着說道:“也是, 我們多辛苦一點, 也讓孩子們少些負擔。”

米濉就笑笑不說話,把話題引到他的果園上, 又跟他聊了聊村裏人的近況, 閑聊間狀似無意地說起昨天掃墓的事情:“小正六月份的時候剛去掃過, 沒想到就三四個月,長滿了草。”

“你們現在還那麽講究祖墳的事兒啊?”

“畢竟是自家老祖宗, 沒有他們,哪有我們嘛。”

“也是。你們這樣也好。村裏的墓地那兒,那是三個和尚沒水喝。每年也就清明會去幾個人。現在清明也沒人回來,去的人連路都不好好清理……”

米濉聽他這一通抱怨,笑容微微僵硬。所以小正說的什麽福爺爺,真就不是人對吧?

Advertisement

懷揣着擔心,米濉去三嬸娘家的時候表現得就強勢了一些。

三嬸的兩個娘家兄弟還有偏心眼的父母的一哭二鬧對他來說一點用都沒有,他很是懂得拿捏住別人的七寸。

米正上午的課還沒結束,他就回來了,還給帶了老街的甑糕:“小正,姜先生,剛買回來還熱着。現在還有藍莓餡兒的。”

姜稷收了書本:“差不多了,先上到這裏吧。”

“哦!我要吃棗泥的!”米正眉開眼笑,“爸,你不是去三嬸娘家嗎?怎麽去城裏了?”

米濉就往邊上椅子一坐:“去盯着他們轉錢呗。”

“一趟就成?”米正瞪大眼睛,“他們這麽容易把錢都吐出來?”

米濉哼笑一聲:“他們自己要臉呢。靠着嫁出去的女兒妹妹過活,又不是什麽體面事。他們不怕自家的閨女嫁不出去,盡可以折騰。兩個老小子得虧還存了點錢,反正我讓他們先把賬上的錢都給轉去給你三嬸了,有93萬呢。”

這個數字在他們這邊村裏可真不少了。米正很驚訝:“這麽多。那他們還天天找三嬸借錢?”

“你三嬸的錢又不是他們的錢,要到手才是他們的錢。他們還不出錢,還逼老兩口給他們拿錢。”

“咦?這不太好吧?”用老人家的棺材本,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有什麽不好的?別的老人家不清楚,你三嬸的爹媽真就是……”想想也不好當着兒子的面罵髒話,米濉頓了頓才繼續說,“你三嬸這些年,單獨給她爹媽的錢有快五十萬了。她娘家那兩兄弟的錢,好幾次都是那老兩口張口要的。他們就住一個屋檐下,能不知道兒子家實際不缺錢?一次被兒子騙了,還能次次都被騙?”

這老兩口倒是好,明明一大家子吸血女兒一家,還到處編排女兒不孝,說女兒只顧着自己進京跟兒子享福去了,丢下老家人連省城都沒去過什麽的。

這些話,米濉就不講了。

米家沒什麽親戚,米正完全不理解這樣的行事邏輯。

他雖然也算是從小寄養在米良繼這個大伯家,大伯還和他沒有什麽血緣關系,可是從小就沒短過他什麽。

他爸給的家用,米良繼大部分都給他存了起來。他初中的時候就交給他了。

米正想不明白,過了好一陣才感慨:“那三嬸得多傷心啊。”

三嬸對娘家人是真的好。為什麽好?不就是因為是親人嘛。

結果只有她把娘家人當一家人,娘家人當她是外人。

唉……

姜稷伸手給他掰了半塊甑糕:“再吃半塊,一會兒吃午飯了。”

“噫,就這麽點大。我長身體……行叭行叭。”米正又問他爸,“93萬……那剩下的錢呢?”

“賣房賣車,自己出去工作,總得還的。”米濉一點都不怕他們欠債不還,“他們村長盯着呢。”

“哦。”那就沒問題了。

三嬸娘家那種獨姓大村,村長就是族長,說的話沒人敢反駁,除非不想在村裏混了。

當然村長也不是什麽黑惡勢力,是講道理守規矩的。

有些事情沒挑破,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是一回事;挑破了他不管,是另外一回事。

像這種不體面的事情,要是鬧開了,那丢臉的會是全村人。

都一個姓的,誰分得清是具體哪一家?小地方的風言風語傳起來可快,今後誰敢和他們村攀親?

“那四哥就買得起房了。”

“再攢兩年吧,京城限購呢。”米濉說起這個,也不避着姜稷,問米正,“你要在城裏買房不?我今天去城裏看着,覺得還行。”

“你別說的像買菜一樣。”房子好貴的,攢錢不容易。

“那比菜還是要貴一點的。”米濉是臨時想起來,不過還真動了心思,“買一棟吧。你不住也給你大伯住。看看距離老街近一點的,有沒有獨棟的。”

“你別想借着看房子,就不去掃墓!”說起這個,米正就去看姜稷,“哥,你要回家看看不?”

姜稷就拍他後腦勺:“我看你是想借着掃墓逃課。”

話是這麽說,他還是沒安排下午的課,帶着米家父子上祖墳去。

山裏面的草木長得茂盛。

米正種了不少花,但大部分都沒幹過野草:“之前開花的就少,現在連個花骨朵都沒了,不知道有沒有種子。”

米濉聽他一臉遺憾的語氣,身為農家子卻對種東西實在不了解:“這就是老祖宗不讓你偷懶。”

姜稷倒是說道:“要好打理,就得種本地的品種。”

米正想起來他身上的梅花香,就說:“我買一棵梅花給你栽上!”

姜稷倒是不反對:“怎麽想起來送我花?”

米正“嘿”了一聲,不回答,臉上卻連耳後根都一起紅了。

具體原因不能說,少年那一點點绮麗的心思,變作蹭蹭蹭往上跑的步伐。

米濉這個老父親看到山路的石階就腿軟,老老實實拿着工具開始繼續昨天的工作。

除草拔草,石階和墓碑上看得出新修葺的痕跡。

他的兒子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已經學會了很多本事。

掃墓是一項大工程,兩父子忙了足足一個禮拜,才算是把活差不多幹完。米正提出要種梅花,米濉沒反對:“确實,買點柏樹種上。樹大了能擋住雜草生長。”

雖說樹木也要修剪,但直着腰修枝總比彎着腰拔草好多了。

買苗木倒是容易,玥城本地就有一個很大的市場。果苗居多,這兩年花木也有不少。

米大伯自告奮勇,開車帶着他們去,回來裝了一車的苗。

他們又花了幾天時間把樹苗種上。

米濉回到城裏就跟米良繼抱怨:“本以為回家就是吃和睡,還想着買一套魚竿玩,沒想到比上班還累。”

“你上班就坐在辦公室裏,累什麽?”米良繼看他坐在米正坐的椅子上,“小正呢?帶着大花不回來了是不?”

“在家上課呢,準備明年繼續高考。”米濉忙完了掃墓的事情,壓根沒休息,這會兒渾身肌肉酸痛,不過不把正事辦完,他休息也不安心,“大哥,一會兒我們去看個房子。”

“看什麽房子?你要在城裏給小正買房?”

“嗯。城裏得準備一套房子,比較方便。”米濉含混地應了一聲,知道他這大哥的脾氣,要是直說是給他買的,肯定不會要。要是說給米正買的,等裝修完,讓他搬進去“幫忙看房子”,那肯定很樂意。

沒一會兒,中介來了,穿着全國統一的黑色西服套裝,年紀瞧着比米正也大不了幾歲,看到米濉和米良繼就熱情招呼:“知道您在這兒,找的地方距離這兒很近。”

中介小哥沒說假話。

米濉之前已經和中介在網上看了幾套房子,本來小城就沒多少房源,他的目标還很明确。

米良繼還不知道:“這附近有什麽好房子?一中邊上都是舊樓房了,你給小正買,總得買新房子啊。”

米濉就笑笑:“總得有個大點的院子,不然大黑和大花跑不開。房子只能選老一點的了,城裏的別墅我看過,院子都小了點。”小城總共就兩三個別墅項目,全都造得非常奇怪,房型也是一言難盡。明明小城不缺地,地價也便宜,非得往鴿子籠的方向造。

中介小哥暗自搓了搓牙花子,心想:比起能入得了您眼睛的,百來平米的花園是很小。

米良繼聽他這麽說,一方面覺得有道理,一方面又疑惑:“城裏沒這樣的房子吧?”

“有的,不過能交易的不多。”中介小哥直接把他們帶到最近的一處,打開生鏽的鐵門,“這裏是一中老校長原先的私宅……”

米良繼站在門口,看了看自己兄弟:“這個房子,看上去很有故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