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開胃小菜

第24章 開胃小菜

點子好不好,大多數情況下,稍微有點經驗的人,是可以一眼看出來的。

但是第一次給罐頭廠出點子的時候,即沒有巨額獎勵的先例,梁一飛本人也沒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只能事後付錢。

有了罐頭廠的成功案例墊底,有了一系列的媒體報道,梁一飛‘金點子’這塊牌子,算是初步樹立起來。

有了白建國的承諾,梁一飛才真正認真的去看這幾個樣品。

樣品是三個塑料杯,大,分別是2l、1l和500容量,最大的那個足夠成年人喝一,的那個也夠孩一飲水量。

三個杯子,握在手裏都很有質感,杯壁梁一飛後世用過的塑料杯明顯要厚。

根據白建國介紹,他們專門采用了防摔、防漏設計,杯子結實的狠。

為了驗證這一點,劉敏當場拿了個號的杯子裝滿水,舉過頭頂,放開手。

杯子哐當一下砸地,跳了兩跳,果然一絲兒裂縫都沒摔出來,完好無損。

質量真牛逼!

造型也沒問題,和後來常見的塑料杯沒什麽區別,面還印着杭城着名景點西湖斷橋,在當前千篇一律的各種産品,可以稱得‘美觀’。

要質量有質量,要實用有實用,要外形有外形。

可是賣不出去!

梁一飛拿着杯子翻來翻去的看了好一會,直到菜都齊了,也沒什麽所以然來。

他畢竟腦子裏不帶百度,不可能金點子來來;算有百度,也只能查知識,而不能找點子。

Advertisement

“來來來,先吃菜,幹革命也不能餓着肚子。”

周萬新給幾個裙酒,舉杯:“我借花獻佛,先代表我們廠,歡迎兄弟單位來考察指導,也希望你們能給我們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

“周廠長太客氣了。”

酒到杯幹,一輪喝完,白建國劉敏心思一直在‘杯子’,又把話題帶了回來。

白建國:“杯子還是一樣的杯子,以前呢,全省的企業,年年都訂購,可是現在,再推銷給企業,人家都不願意要了。”

梁一飛斟酌了一下措辭,:“我是這麽想的,以前是計劃內的指标,企業用得也好,用不也罷,都要買;對于員工來,反正是單位發的福利,不管有用沒用,反正都不要錢,不拿白不拿。可是現在沒這個計劃指标了,再讓企業去花這份錢,人家不幹了。”

這個話切肯絮。

作為企業管理者,白建國和劉敏,心裏多少是有點數的。

這種杯子,和熱水瓶,不能保溫;和茶具相,談不美觀實用。

人家在單位、在家,喝茶喝水,都用更方便美觀的茶杯、玻璃水壺,要是圖結實,用搪瓷杯;有保溫需求,那用暖瓶。

塑料杯子,有點幾邊不靠,不着下不着地的。

可知道歸知道,沒辦法解決,除非把塑料杯廠,改成熱水瓶廠。

來找梁一飛,不是聽他分析原因,而是要解決辦法!

沒贏死棋腹出仙着’的本事,憑什麽給他重金獎勵?

兩個人之前參觀了罐頭廠的現狀,周萬新一路陪同,言語間對梁一飛推崇備至,誇得有地下無,簡直是一代‘勞改犯的經營之神’,搞得白建國和劉敏,尤其是白建國,對梁一飛信心大增。

聽了梁一飛的分析,白建國信心又多出兩分。

沒想到,梁一飛憋了半,冒出來一句:“解決辦法呢,我暫時沒想到。”

白建國下意識‘啊?’了一聲,嘴角一抽抽。

梁一飛擡頭怪的翻了他一眼,然後繼續看向手裏的塑料杯,自言自語:“倒是有個點子,也許有點幫助。”

白建國和劉敏相視一望,心想這人話怎麽大喘氣呢?

周萬新早見怪不怪了,這個梁,腦子是一絕,吊人胃口也是一絕,當初給罐頭廠那一套組合拳,是一步步吊着自己跟在他後面走,欲罷不能的,最後還用一個‘對标世界一流’的大胡蘿蔔,一把拿走三萬塊。

事後,老周也琢磨過,其實梁一飛吊人胃口,也是一種讨價還價、自我營銷的手段,很管用。

這滋味,輪到你老白來嘗嘗了。

果然白建國立刻被這顆甩出來的胡蘿蔔吸引了,順杆問:“什麽點子,您請!”

梁一飛點零杯子口的位置,:“在這裏,加一個提手會不會好一點?”

提手?

白建國劉敏面面相觑,什麽玩意?

梁一飛也是忽然想起來的,這塑料杯子和後世的杯子有什麽不同之處!

居然沒提手!

後來的塑料杯為了方便攜帶,在杯子口都有一個能提的塑料環,可是眼前這三個杯子,光溜溜,居然連這個最基本的‘配置’都沒櫻

點的杯子也罷了,一只手能攥住,大號和號的兩個,灌滿了水,讓人家怎麽拿?雙手抱着?

那也太費事了!

如果是熱水,還燙手。

這個案例,在原是空點子大王,張陽的自傳裏,出現過!

當時梁一飛還覺得挺搞笑,沒想到事實發生在眼前,原來幾十年前,有些塑料杯子真的是連提手都沒有!

這樣的市場,當真是到處都是商機!

梁一飛劃了兩下,一貓腰,把自己回力球鞋的鞋帶子給解下來一根,在瓶口饒了幾圈,然後用拎起來,讓白建國他們明白了提手到底是什麽個東西,怎麽加。

這不難理解,一點通。

真別,多了這麽個東西,杯子方便多了,要是出門,一根手指頭跟拎着,還可以挂在自行車籠頭,裏面裝着開水也不怕燙。

白建國愣了半,啪得一下,一拍大腿,又喜又惱:“這怎麽話的!”

喜的原因自然不必,惱,主要是惱火,懊惱。

這麽個東西,廠子做了十幾年的杯子,怎麽我們自己沒想出來呢?

你它複雜不?有什麽技術含量不?

沒啊,一點都沒。

白建國甚至覺得,可能之前有職工想到過,可是從來沒人主動去提這個事。

周萬新、白建國,都特別理解為什麽。

以前算想到了,人家也不願意惹這個麻煩:

做好了,沒獎勵,還背後被人笑話愛出風頭,得罪人;

做不好吧,又要背責任。

久而久之,誰都不願意操這個閑心,當這個出頭鳥。

市場部的劉敏是幫着白建國拾遺補缺的,他還算較冷靜,心想加提手這點子好是好,可光靠這一個點子,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于是笑道:“梁同志,這個點子很好,我們回去改進,您看還有什麽其他的辦法,再給我們指導指導?”

這一次,梁一飛真沒有新辦法了。

他的腦子再活,再有後世的經驗,也不是講随時随地都能冒出來一個能挽救廠子的金點子。

“那要不我們先這樣。”白建國從黑色公包裏拿出一個牛皮信封,遞給梁一飛,:“梁同志,這裏面是一千塊錢,你先收着,當是定金了。點子你慢慢想,我和老劉這次是去皖省開會路過,明要走,大概一個禮拜後回杭城。我們電話聯系,或者寫信都可以。還是那句話,你放心,只要有好點子,我們不吝重金!”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了,後面有好點子,才有重獎,要這一個‘提手’,那不好意思,也這一千塊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