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48章
天降神跡
年邁的孫老教授聽到學生的話時,頓時激動地連道三聲好!
“好好好!你趕緊把視頻和圖片上傳到學院的研究所服務器裏!”
另一邊,周清聽完了孫教授的話,也不自覺地産生了一衆想要探索樓蘭古城的沖動。
雖說眼前的樓蘭,并非歷史上真正的樓蘭。
但能夠通過一比一完美複刻古樓蘭的建築結構,在千年之後向世人展現它的獨特風采,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周清對人類文明了解不多。
雖說在學習人類語言的過程中,她逐漸掌握了一些人類社會中的生活經驗和常識。
但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卻知之甚少。
“樓蘭,好美的名字。”
周清如是說道。
她伸出一根纖細的手指,輕輕觸到了樓蘭古城牆表面嶄新的石磚。
它看起來仿佛是剛砌上去的一樣。
當周清的手指觸碰到“古樓蘭”城牆表面的那一瞬間。
她的靈魂仿佛跨越了時空,穿過黃沙漫天的荒漠,望見古絲綢之路上那個風華絕代的樓蘭古國。
Advertisement
在黃沙之上,一批又一批的車馬商隊運送着沉重的貨物,往來于樓蘭與其他的西域諸國。
春夏秋冬,日升月落。
光陰的波濤高高掀起又重重拍下,在小美人魚周清的靈魂深處濺起浪花朵朵。
每一滴光陰流水都浸潤了她的靈魂,讓她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
雖然只有極其短暫的一瞬間,可對于周清來說,那一瞬的觸碰,就宛如經歷了上千年之久。
周清将手縮回的那一刻,臉上不自覺地留下了兩行清淚。
……
孫教授的學生,将仿樓蘭古國一比一建立的建築視頻和圖片上傳到研究所服務器後。
此時此刻正在京都華清大學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們,紛紛被其資料所震撼!
“這……這真的只是仿造建制的嗎?我感覺它好像就是真的樓蘭!雖然我也知道這不可能是真的,畢竟經過千百年的風化,建築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是啊,我們都很清楚,真正的樓蘭古國,如今只剩下一堆廢墟,它的遺址留給我們研究的資料太少了!”
“我簡直無法相信,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人能夠僅僅憑借着樓蘭殘破不堪的遺址和一堆歷史文獻就複刻還原樓蘭古國!”
“即便它是贗品,也将成為震驚世界的奇跡!”
“這簡直堪稱天降神跡!!!到底是誰做的?!”
無數研究員們,面面相觑,都想知道這天降神跡,來自哪裏。
一名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驚喜地說道:“孫教授又來消息了,讓我們立刻在網絡上公開最新的研究成果!”
“這将是我們對古樓蘭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孫教授說,咱們從樓蘭遺址上無法觀察到的建築結構,都可以一一從這個‘新樓蘭’上得到結論,只要結合古樓蘭的歷史文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一驗證即可!”
“好,我們現在就公布!”
*
京都,華清大學考古研究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會議上,他們表示,即将公布樓蘭古城的全貌!
其中包括建築主體的完整內外結構,樓蘭古城的整體街道劃分,以及樓蘭王的府邸!
這則消息一經播出,引來了全世界媒體的官方關注。
此刻,在新聞發布會上,無數記者朋友紛紛踴躍發言向研究所的副所長劉志明提問。
一位來自京都晚報的記者舉手提問道:
“劉教授,您好,請問貴所是如何得知樓蘭全貌的?據我所知,樓蘭古遺址目前只是……一個遺址而已,甚至都湊不出一個完整的建築主體。”
其他的記者們也紛紛望向劉教授。
大家都很好奇,說好聽點是湊不出一個完整的建築主體,說難聽點就是實際上只剩下一堆廢墟都算不上的破碎結構了……
要從如今的遺址來複原全貌,先不談能不能複原成功,即便複原成功了,頂天是一個3D模型。
甚至很有可能連完整的3D模型內輪廓都出不來。
何談“完整結構”?
要完整結構,最起碼得需要三分之一的建築殘留,才有可能通過結構工程學結合歷史文獻上所記載的種種資料來慢慢複原。
在此期間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本是一件費力不讨好的事情。
現在研究所忽然聲稱,即将公布樓蘭古城的全貌,這怎麽可能?
研究所的副所長劉教授已經過了不惑之年。
如今他頭發花白,戴着老花眼鏡,身子骨亦不如從前硬朗,脊椎的毛病讓他連腰板都直不起來,幾乎只能佝偻着身體接受采訪。
然而即便如此,劉所長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看起來就仿佛風華正茂的青春少年一般滿面春風。
他笑容和煦,神色從容,徐徐說道:“這位記者朋友提了一個好問題。”
“曾經,樓蘭古國的歷史面貌複原工作,一直是咱們研究所考古工作的一大難題。”
“畢竟經過上千年的摧殘,歷史留給我們的真相,只剩下寥寥幾筆。”
“我們如同管中窺豹一般,只能通過極其片面的資料去捕捉樓蘭的輪廓。”
“但今天,就在塔裏木河附近,一個天降神跡的出現,揭開了樓蘭上千年沉重而又神秘的面紗。”
“它解答了所有考古工作者對于樓蘭的一切困惑,包括我!也在看過這個神跡後久久無法自拔。”
“做學術,講究的是有理有據,我自然不會空口無憑,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這座仿樓蘭古城一比一完美複刻的建築。”
“我們稱之為:新樓蘭。”
劉教授轉過頭,對一名研究所的助理點頭示意,後者激動不已,重重點頭,打開了投影儀。
緊接着,新聞現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篆刻着“樓蘭”二字的古城門。
畫面縮小,逐漸展露出它的全貌。
一個伫立在黃沙之中的巨大古城,逐漸露出真容!
這一幕,令全場的記者,無比震驚!
在短暫的一瞬間沉寂後,現場的閃光燈不斷亮起。
無數記者紛紛抓住機會,迅速拍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在短短五分鐘後,全網都被這個新聞發布會上的重磅消息給震撼到了。
微博上,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熱搜話題不斷湧現,熱度瞬間碾壓了娛樂圈所有的花邊新聞。
那些所謂的流量明星,當紅小生,在這些充滿歷史意義的新聞話題下,不值一提!
《以贗品,辯真跡,我國考古的重大突破!》
《讓世界聽見,來自樓蘭的聲音!》
《我于黃沙之中屹立千年不倒,只為了更好地遇見你。》
然而在一則又一則的熱門話題中。
最過于爆火的,莫過于由華清大學考古研究所發布的文章:
《天降神跡,複活樓蘭》
該文章由研究所副所長劉教授親自撰文,加上遠在塔裏木盆地的孫教授提供現場視頻+圖片,以及部分标注。
全方位地将此時此刻那棟“新樓蘭”的風貌,面向全世界完美地展現。
新樓蘭的出現,火速火出了圈。
網友們紛紛點贊轉發評論三連,好讓自己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更加有參與感。
“我的媽呀!劉教授那篇《天降神跡》的文簡直寫得太好了,我直接看哭了家人們!!!”
“本人理科生,第一次後悔沒有學文,如果重來一次,我想選擇歷史。”
“嗚嗚嗚,我就想知道這麽浩大的工程究竟是哪個公司完成的,我要無條件支持它們!!!”
“從未想到過有一天我會被一則新聞稿感動,這是我國歷史研究的裏程碑式進展,雖然是以贗品來論真跡,但依然算得上前無古人,後也很難再有來者了!”
“全網懸賞‘新樓蘭’建造者!我要知道他的名字!!!然後頂禮膜拜!!!”
“……”
新樓蘭的出現,不僅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甚至在國外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在國外爆火的油管視頻上,有百萬粉絲的博主在看到這則新聞後,驚嘆道:
“難!以!置!信!傳說中的樓蘭古國,竟然被一個神秘人給一比一完美複刻了!這簡直是神跡!”
無數國外網友也在帖子下面驚嘆道:
“我的神!我以為龍國功夫就已經足夠令人驚奇了,沒想到他們還有更令人震撼的操作!”
“天吶!本人結構工程師,被結構工程學殺了千百次的我深知想要依靠只言片語的歷史資料複原古建築究竟有多難,這不僅是考古界的奇跡,更是建築界的奇跡!”
“‘新樓蘭’的出現,幾乎可以說是打了全世界頂級建築學者的臉,因為他們總是說古建築難以複原,但是現在……瞧瞧龍國吧,夥計,人家就是做到了!”
“……”
全世界,一夜之間忽然都開始發動一切力量,開始尋找那個神秘的“新樓蘭”建造者。
而娛樂圈亦是有不少公司,連夜立項,打算獲得國家審批,前往新樓蘭拍攝古裝劇!
這可是史無前例的機會!
一方面,新樓蘭并不屬于國家保護建築,它不是歷史遺跡。
另一方面,目前它的熱度幾乎可以說是一騎絕塵,無人能望其項背。
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拍一部跟新樓蘭有關的影視劇,那麽……毫無疑問會賺得盆滿缽滿。
整個娛樂圈,一夜之間都因為樊瀾的這波操作……而睡不着覺!
然而。
這些消息的“正主”,此刻正在……喝酒。
在新樓蘭的橫空出世後,正在月亮小酒館喝酒的樊瀾,還不知道他的名字,即将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爆火出圈。
從龍國,走向世界。
作者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