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采買【感謝金主名單】
當然,若是其他人,比起兩百兩白銀,定然是更高興于自己居然在皇帝面前挂上號了,向南是對皇帝這個職業還沒有更深的認識感觸。
比起能立馬改善家人生活質量的銀子,皇帝是什麽?能吃嗎?
雖然以後是想給人家打工拿工資,但是現在不是還早麽?
至于陳大人,那貨純粹就沒覺得被皇帝記住有啥不得了的,于是兩師徒都很是為這真金白銀的賞賜高興了一回。
皇帝賞賜下來的自然是五十兩一錠的官銀,之後陳大人幫忙給向南換成了五兩一錠的小元寶,于是二百兩白銀四十個餃子似的小元寶整整齊齊的擺在桌子上,那場面還是十分壯觀的。
不說向劉氏了,便是阿茶都忍不住看愣了。
向劉氏這回不嫌棄向南了,高興得跟小時候一樣直接抱了向南一把,然後扭身就高高興興的拉着趙悅的手計劃起了這筆錢該如何用。
“阿南說是要去縣城裏買房,阿悅是如何想的?”
趙悅父親的墳還在山上,向劉氏自然不至于開口就讓趙悅必須順着自家兒子的主意。若是趙悅不願意搬走,向劉氏就要琢磨着重新翻修新房的事兒。
不過距離兩人十一月二十成親的日子也不遠了,現在肯定是不可能動工的,剛成親也不宜在老宅子大肆動土,要是驚了竈王菩薩送子娘娘可不行。
向劉氏一個問話的功夫就瞬息之間想了許多,趙悅對于搬去縣城這事兒并不反對,且這事兒在路上的時候向南就說過了。
一來去了縣城更方便,二來成親之後到參加下一場鄉試之間的這幾年肯定是要找個能養家的營生,雖然現在手上還有點銀子,可也不能一家人坐吃山空。
另一個是趙悅考慮的,陳大人顯然不可能一直留在外面教導向南,而向南現在也就是個秀才,顯然更不可能被陳大人帶回都城,那樣會過早接觸到各種人脈交際應酬。
這樣的環境反而不利于向南,畢竟追根究底,向南一農家出生的小秀才,因為陳大人而想要巴結他的向南不适合去多接觸給陳大人惹麻煩,适合結交的對象卻又會因為向南的身份首先産生輕視,反倒将向南弄到一個尴尬的地步。
如此一來,若是搬去縣城,向南至少在做學問方面還能有詢問請教的對象。
苗大人前年才過來的,至少明年還有一年才可上文書述職,不過像澤陂縣這樣偏僻的地方,除非苗大人通過走關系申請調走或者接受平調,基本不大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上調離開。
Advertisement
只要苗大人一留下來,那麽就是又一個三年。
再則,即便是苗大人離開了,縣城裏好歹也有一些學問人品都不錯的人,比之留在杏花村閉門造車,趙悅自然是更傾向于縣城。
最後一家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去縣城買一棟小院子,杏花村這邊也不能真就丢下,做生意做不成,向劉氏覺得應該多買地,買了傭給別人種,不說每年能得多少出息,好歹一家人的口糧足夠了。
且買了地租子便宜一些租給村裏人,好歹也算是向南有了出息之後回報鄉裏,傳揚出去也算是一份好名聲。
平日裏的開銷的話暫且就由她跟阿茶去繡房接些繡活,而且去了縣城阿茶的親事也能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說不得以後就将阿茶嫁給了縣城裏的哪戶人家,這樣一來阿茶離娘家近,便是在夫家受了什麽委屈也能靠着雙腳就回娘家找靠山。
向南他們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近晌午了,一家人搬了馬車上的東西下來而後又圍觀了一回銀元寶,這才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起一家人以後的日子。
趙悅吃着飯聽着大家說話,向南說了個不能自己做生意好可惜,結果轉瞬間就被向劉氏一筷頭敲在腦袋上,趙悅頓時失笑。
還沒嫁過來向家的人就已經真心實意的将她當做了家人,趙悅很慶幸自己當初被呆子那張臉迷住了,要不然現在哪裏有機會擁有這樣好的家人。
今年秋收的時候裏正家幫了不少忙,向南回來之後作為向家唯一的男子,家裏的頂梁柱,自然是要拎上伴手禮上門拜訪的。
對于向南的拜訪裏正其實心裏有數,可面上自然還是要做出誠惶誠恐的樣子,畢竟現在向南已經不是當日的小小童生了,他現在不僅是正式有了功名的秀才,更有一位正六品的師父。
“周三叔何必這般見外,當初周三叔對我們向家孤兒寡母的多有照顧,這些恩情阿南永遠銘記在心。”
裏正欣慰的笑了。
而後向南提了一下十一月十五的加冠以及二十成親之事,誠心誠意的當面提前向裏正提出了口頭相邀。
這是一份很叫人臉上有光的邀請,裏正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等送走了向南,裏正吧嗒着煙杆子笑眯眯的盤算起了到時候自家要送些啥。
既要貼心特別又不能太昂貴,否則那就成了巴結了,要知道這種巴結從另一種程度上就是自己傻缺的将彼此之間的關系拉遠成上下不對等的位置。
這時候不趕緊想方設法的拉進彼此關系還去疏遠,不是傻就是蠢。
不過現在看來,當初想的村學之事怕是不成了,畢竟現在這向家娃子還真不是他以裏正的身份能關得住的,有了那樣的恩師,向家娃子是注定要當官的人。
不過再怎麽一飛沖天,這杏花村始終都是向家的根。
想罷,裏正在門檻上敲了敲煙杆子,把煙鬥裏的煙草灰磕了出來。
“老大,你等兩天去縣城裏給你弟弟送東西的時候記得跟他說一聲,十四那天一定要給我回來一趟,好好準備準備,十五可是要見大人物的。”
裏正的大兒子周先明雖然不明白爹說的話啥意思,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應了,将爹吩咐的話又在心裏重複了兩遍,确定自己記住了這才轉而去幹別的活計去了。
趕回來的馬車趙悅把車鬥取了下來,馬暫且關進了柴房那邊騰出來的一個角落,撲了今年才曬好的稻草,又喂了向劉氏跟阿茶專門去村裏磨坊磨的豆餅,伺候得好好的。
至于車架子,向南在一邊想要幫忙,結果前面的橫杆一撞向南自己就摔了個屁股着地,趙悅看得好笑,直接讓他走開點別擋了路,自己兩手一使勁就拉着前面兩根橫杆拉到了屋後菜園子邊上,又編織的草甸子遮擋了一下就算是安置下來了。
狗大似乎越來越老了,見到新來的大家夥也沒啥動靜,就撩着眼皮子瞅了向南跟趙悅兩眼,還聞了聞,似乎是在遲鈍的回憶這兩個熟悉的氣味到底是誰。
“也不知狗二哥哥什麽時候回來。”
阿茶對于狗大的照顧一直都很精心,可是狗大已經活得太久了,這是沒人能去逆轉的事實。
阿茶既擔心狗二離開這麽久都沒消息會不會已經出了事,又擔心狗二不能及時回來,看不見狗大最後一眼。
好在狗大雖然老得狗臉上褶子都往下面垮了,可每一天清早來臨,還是能日複一日懶洋洋的從窩裏踱着步子走到它在廚房外的專屬位置曬太陽。
或許是家裏條件好了,兒子跟未來兒媳也好生生的回來了,向劉氏心情好,還主動讓阿茶多給狗大煮些不加調味料的肉骨頭。
向南回家休息了兩日,期間還跟着趙悅一起上山收拾了房子,順便正兒八經的去見了未來老丈人。
“岳父大人,您且放心,以後我向南一定好好照顧阿悅,不讓人欺負阿悅……”
“生了孩子我也會給孩子取兩個名字,一個跟我姓,一個跟阿悅姓,我還會跟他們說,他們不僅僅是我向家的骨血,更是老趙家的傳承。”
趙悅在一邊燒着紙錢,扭頭看了一眼板着臉一本正經跪在一座土山包面前說着話的呆子,臉上帶着淺笑眼裏含着水光,別開臉垂眸不好意思叫向南看見。
好在向南正十分嚴肅的跟岳父進行婚前兩個男人間神聖的談話,沒注意到這邊,那表情好像趙獵戶真能從墳山裏跳出來跟他說話似的。
自覺獲得了岳父的認可,向南跟着趙悅祭拜完趙獵戶之後就回了野豬嶺那邊的房子。
因為這裏離杏花村近,趙悅決定将東西都搬到這邊來,十一月裏出嫁也從這裏走,要不然迎親的隊伍跑到深山裏迎親,怕是要将幫忙的人給吓壞。
回去的時候留在這邊的阿茶已經将屋裏屋外都打掃得差不多了,跟來的狗大趴在阿茶腳邊伸着長嘴巴豎着耳朵聚精會神的咬着山上的花腳蚊。
第二日向南跟要上縣城才買東西的向劉氏一起套了馬車去了縣城,趙悅不放心,索性讓阿茶一道,四個人都去了縣城。
到了縣城向南自是去了苗大人府上正式拜訪,趙悅也去拜訪了苗夫人,也算是全了當初的那一絲情意,另外也有因為向南跟苗大人的關系而向苗夫人交好的意思。
當然,苗夫人當時有沒有領悟到趙悅就不知道了,反正苗夫人一見到趙悅就急忙差遣丫鬟叫來了正在自己院兒裏做女紅的女兒,讓她帶了小姐妹一起過來聽趙家姐姐講“江湖故事”了,這反應讓趙悅有些哭笑不得。
另一邊向劉氏跟阿茶則是掰着手指的一樣樣采買家中所需物品。
這會兒都已經十一月初了,中旬就要辦向南的二十歲生日,到時候是要由陳大人正式為向南加冠的,說不上辦多大席面,可到時候親朋好友的肯定是要請來的。
比如說苗大人一家人,桃花村姐姐姐夫一家人,裏正一家人,單單這麽一算,那就是要辦兩三桌席面了。
另外五日之後又是向家添人丁的大喜日子,很多東西這時候也要開始慢慢籌備着,向劉氏是一個頭兩個大,好在昨夜抓了向南幫忙寫了一個購買清單。
兩人在縣城裏這一畝三分地的逛了一整個上午,該訂的訂了該買的買了,這才終于有了個喘氣兒的時間。
不過辦這兩件事雖然累,可向劉氏心裏開心,他們向家可是好多年沒辦過喜事了,這回一辦就是倆,可不是讓人高興的事兒麽?
只希望明年能再辦一場添丁的大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