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大葉村在高平城北面,離高平城大約有三十裏,算是離高平城比較近的村莊。

因為高平郡內百姓大多種甘蔗,只有年初那幾個月忙着種植甘蔗,其他時間都是農閑時。

但百姓哪敢真閑着,基本上都會找些事幹,男子會進城找些活計或者出海打魚,女子則會在家織物或者給大戶人家洗衣服貼補家用,每個人都在為活下去努力。

胡順在兩名親兵的護衛下來到大葉村時,村裏除了幾個玩鬧的孩童,也就村口坐着幾個老人在說話。

八月已經不似六月那麽熱,午後微風吹過,吹到人身上很舒服,老人們無事可做,就湊在一起吹風閑聊。

看到胡順幾人,一個身材佝偻的老妪微微睜大眼睛:“好像是胡麻子回來了?”

其他人聽言紛紛看過去:“我記得胡麻子早就搬去城裏了,今兒怎麽回來了?”

“他身邊那兩個甲士一看就不好惹,難道是來尋仇的?”

“這可說不準,看胡麻......三郎的樣子應該是發達了,當年胡家大郎和二郎為了霸占胡老漢留下的房子,硬生生逼走了胡三郎,胡三郎心中肯定有怨。”

幾個老人低聲嘀咕,猜測胡順回村的目的。

胡順注意到他們的目光,便朝他們走過去:“幾位叔伯嬸娘可還認得小子?”

雖然胡順已經年過三旬,但在這群五六十的老人面前确實是小子。

“胡麻子嘛,你那一臉麻子誰會不認得。”

一旁的老人扒拉了說話的老漢一下,暗自埋怨這人不會說話,胡麻子明顯是風光了,哪能還喊過去的外號。

胡順不以為意,呵呵笑道:“對對對,就是我,吳叔,村長在家嗎?”

Advertisement

“在家在家,他家新添了個孫子,高興得不得了,天天在家看孫子,都不舍得出門。”

見胡順态度溫和,有好奇心重的人問道:“三郎,你找村長有什麽事?”

不會是想拿回屬于自己的房子吧?

其他人隐晦地瞥了兩個親兵一眼,心想有這兩個甲士在,根本不需要村長出面,胡家兩兄弟就得把房子還給胡麻子。

胡順撓撓頭,一臉憨厚不設防的樣子,坦誠道:“謹王殿下正派人在各個城門口招募工匠,我怕咱大葉村不知道消息,特意來告訴一聲。”

“謹王?招募工匠?真的假的?”

胡順道:“當然是真的,您看我就知道了,若不是謹王殿下看重,小子我怎麽可能有今日的體面。”

工匠幹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錢,但該交的稅一點都不少,有時候比種地的百姓還苦,因為他們的地位比農民低。

幾人看看面色紅潤,衣着體面的胡順,忍不住問道:“那給王爺幹活,王爺給多少工錢?”

這是他們最關心的。

胡順道:“每個人的工錢都不一樣,手藝越好工錢越多,不過,只要能入王爺的眼,王府就會安排住處,到時候一家人都能住進城裏。”

“真的?”

幾個老人的眼睛頓時亮得發光,激動地看着胡順。

不管哪個年代,鄉下人都夢想往城裏搬,不管在城裏做什麽活計,對于老百姓來說,只要你能住進城裏,那就是有出息。

胡順很理解他們的心情,指了指兩個親兵道:“王府不僅安排住處,還很重視我們,大家看看我身後的兩位兵爺,他們是專門保護我的。”

“你們見過有人會特意派兵保護工匠嗎?那些大人物們對我們這些工匠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誰能像王爺這麽重視我們?別說高平了,就是在整個陵州也找不出像王爺對我們這麽好的人。”

“小子雖然沒什麽能耐,卻也想讓鄉親過上好日子,這次王府招募工匠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好啦,時間不早了,小子得去找村長了,把這件事告訴他,小子還得去別的村。”

說完,胡順就和兩個親兵走進大葉村,徑直前往村長的家,剩下幾個老人沉默地看着彼此。

過了沒一會兒,一個老人道:“哎呦我的腰啊,老毛病又犯了,你們繼續聊,我得回家躺躺。”

剩下幾人看着他的背影:“老劉頭家的二郎好像是木匠吧?”

“就是木匠!劉二郎前年才添了個小子,他家本來就不富裕,如今多了張嘴吃飯更難了,劉二郎到處找活幹,可大葉村就這麽大,哪有那麽多家具找他做。”

說到這兒,幾人齊齊嘆了口氣,沒了聊下去的心情,各自回家了。

他們家裏雖然沒有工匠,但親戚裏總會有,胡順的樣子他們都看到了,哪裏會不眼饞,生怕去晚了就沒機會,回家後紛紛招呼兒子媳婦趕緊通知做工匠的親戚。

随着胡順三人到村裏宣傳,大葉村的這種情況漸漸在每個村上演,五個城池的四個城門口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長隊等着登記,眼中皆帶着希冀,那是對未來的希望。

......

謹王府

蔣晟陽看着這幾天登記的名單,皺眉道:“王爺,人太多了。”

僅僅三天就登記千人,這人數大大超過了蔣晟陽的心理預期。

雲煦澤翻看名單,道:“晟陽放心,本王會讓人嚴格考察這些人的手藝水平和品性,初步只招募一百人,其中鐵匠三十人。”

蔣晟陽面色緩和,工匠的工錢并不高,招募一百工匠對王府來說并不算負擔。

“晟陽,本王承諾過會給工匠及其家眷安排住處,不過清匠司和軍器司職責不同,把他們分開安置。”

“諾。”

雲煦澤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房子,一百戶工匠住處很好安排,幾處院子就能搞定。

“另外,再招收幾個廚娘......算了,等一百工匠招募完,直接從他們的家眷中招廚娘,今後由王府給他們提供一日三餐。”

包住不夠?還要包吃?而且還是一日三餐?

蔣晟陽很頭疼:“王爺,王府沒有那麽多錢財,要不和之前開荒時一樣,只提供午飯?”

雲煦澤沒有退步,道:“晟陽,這些工匠能給本王創造遠超他們本身百倍千倍的價值,本王有責任讓他們吃好住好。”

蔣晟陽看着雲煦澤,他并不明白雲煦澤為何會對工匠優待,他讀書明禮,為官後便為朝廷效力,他懂得善待百姓,可他同樣是出身世家,哪怕只是旁支,他依舊是世家子弟。

在他心裏,善待百姓就是輕徭薄賦,不剝削民脂民膏,并沒想過主動改善百姓的生活。

但不理解歸不理解,蔣晟陽是個盡職的屬官,雲煦澤主意已定,他便不再勸阻。

工匠的事說完,蔣晟陽說起和三大家族的合作,道:“自從拿到蒸餾法後,有白老九教他們,三大家族的酒坊已經可以大量生産瓊漿玉液,他們打算過幾日就讓商隊售賣瓊漿玉液。”

雲煦澤問道:“他們打算如何定價?”

蔣晟陽伸出一根手指。

“一金?”

好家夥,真會獅子大張口。

三大家族有酒坊,經營酒水生意多年,金漿酒的成本早就被壓得很低,即便加上蒸餾酒的損耗,成本估計也就一百文左右,等今後熟練,成本就可以被壓縮為幾十文。

一百文的成文,一金的售價,足足翻了百倍。

暴利啊!

蔣晟陽道:“聽說這只是一開始的售價,等瓊漿玉液的名氣擴散,到時候還會漲價。”

還要漲?!

雲煦澤覺得自己還不夠貪婪,這可不行,在做生意這方面得好好和世家學學。

雲煦澤強自淡定:“晟陽看着點就行,本王相信你。”

蔣晟陽道:“蒸餾法由王爺提供,和三大家族的合作分成本應該歸入王爺私庫,王爺大公無私,要求将所有分成歸入公庫,但王爺私庫總不能一直沒有進項,下官懇請王爺将瓊漿玉液收益中的三成歸入私庫。”

雲煦澤聽言沉吟一會兒,道:“三成太多了,一成足以。”

雖說高平郡的一切都是雲煦澤的,并不代表雲煦澤可以胡作非為,嚴格來說王府公庫就相當于朝廷的司農寺,公庫的錢需要用于建設高平,雲煦澤不能輕易動用。

但私庫不一樣,私庫獨屬于雲煦澤一人,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沒人會管,頂多會在雲煦澤行事太荒唐的時候勸谏幾句,雲煦澤如果不聽也沒什麽影響。

如果雲煦澤肆意動用公庫的錢,蔣晟陽要是怎麽攔都攔不住,他可能會死谏,由此可見公庫和私庫的區別。

蔣晟陽聽言,稱贊道:“王爺大義。”

雲煦澤笑笑沒說話,希望他今後動用公庫研究各種東西的時候,蔣晟陽還能這麽說。

“北郊的地早就開墾完,眼看着就要到種植甘蔗的時間,不如一邊招收佃戶一邊雇人修建莊子?”

估計是感念雲煦澤的大方,蔣晟陽難得大方一次,打算先用公庫的存款替雲煦澤修建莊子。

雲煦澤也考慮過這件事,道:“先雇人修建莊子,至于佃戶的招收,等工匠招募完,看看他們有沒有親戚推薦,只要人品過得去就行。”

蔣晟陽聽言深深看了雲煦澤一眼,拱手應聲:“諾!”

提供一日三餐,廚娘用工匠的家眷,佃戶也是工匠的親戚。

對工匠優待到這種地步已經不能叫優待了,這一系列操作下來,一百工匠對王爺的忠心将會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外如是!

蔣晟陽忍不住感嘆,真不愧是天潢貴胄,拉攏人心仿佛他們的本能一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