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數日後槿榭圍場圍獵,蕭景琰大顯身手。近年京中盛行慵懶之風,貴族子弟多以姿态綿軟為榮,弓馬廢弛,哪裏是他的對手。唯靖王騎射英武,為大梁添彩,故而蕭景琰深得梁帝贊許,甫一回京,便賜良馬二十匹,金珠十顆,玉如意一柄。太子和譽王也送上賀禮。其餘皇子宗親為惟二人馬首是瞻,立刻跟風登門遞上禮單。一時之間,平日門可羅雀的靖王府前竟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除了幾位皇子的,旁人一概打發回去,不收。”蕭景琰立于廊下,對府中太史吩咐下去。太史躬身,嗫喏道,“那,若是問起來的話……”
“你就回他們,‘兄弟之饋,卻之不友。’他們便懂了。”
太史稱是。列戰英望着他的背影慢慢消失,轉身道,“對了殿下,都回來好幾天了,不用去找蘇先生麽?”
“這點事,我自己還應付得來。”蕭景琰一手按劍,盯着庭中操練的府兵,臉色陰晴不定。列戰英想了想,“殿下,是不是……”
“嗯?”
“蘇先生惹到您了?”
“他?”蕭景琰嗤笑,“你為什麽會這樣想?”
列戰英撓了撓後腦,“最近提起蘇先生,殿下您總是很生氣似的。”
“我沒生氣,”蕭景琰收斂起表情,“我只是一直看不慣滿腹心機的謀士而已。”
他不去理會梅長蘇,但梅長蘇卻自己送上門來。隔了一日,鈴聲響了又響,蕭景琰打開暗門,梅長蘇一臉平淡,見到他,深深施了一個大禮。
“靖王殿下。”
蕭景琰欠身,聊作回禮。他擋住書架通路,梅長蘇無法進到書房中去。不過他好像也沒有要長談的意思,只是輕聲細語,說已說服譽王帶他進入天牢盤問謝玉,又說,若靖王有意,可一同前去。
“您和夏冬,就在隔壁牢房傾聽即可。”梅長蘇說完,複又施了一禮。十來日不見,他依舊氣色晦暗,嘴唇青白,講話也有氣無力,看形貌仿佛又大病一場。謝玉與當年赤焰舊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蕭景琰沉思片刻,道,“好,我會去。”
果然,在陰暗潮濕的天牢大獄中,蕭景琰聽到了最殘酷的真相。
Advertisement
祁王、林燮、七萬赤焰軍……還有他的小殊,他們是那樣冤枉,死得那麽慘。
小殊……
林殊染血的臉浮現在眼前。十三年來,午夜夢回,蕭景琰總忍不住去想,那個時候,那場潑天的禍事中,千裏之外梅嶺的冰寒雪凍下,究竟發生了什麽。小殊是怎麽死的?他疼不疼,痛不痛,他有多絕望,他死之前可留下了什麽未了的心願……十三年前,他不過十七歲,尚是稚氣未脫的少年,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笑,嘴邊兩枚笑渦,不住招惹他,在長輩面前故作規矩,一轉眼卻追着自己大喊大叫,“水牛,你個大水牛!”
“——我想小殊了。”
深夜,蕭景琰再一次搖響了銅鈴。
一室藥氣,燈下的梅長蘇格外蒼白。“目前看來……夏江并沒有涉及黨争之意,他和夏冬之間也有了嫌隙。”他緩緩開口,“我們不必為他分心多慮了。”
蕭景琰咬着牙,“聽到謝玉吐露出來的真相,你想到的……就只有這些?”
梅長蘇道,“時隔多年,追查舊案毫無意義。為了追查舊案樹立一個強敵,智者不為。”
“好一個‘智者不為’!”蕭景琰幾乎拍案而起,“現在連源頭都是假的!祁王和林家……不知有多少冤屈!”
“難道殿下今天才知道祁王和林家是蒙冤嗎?”梅長蘇平靜地反問,“在蘇某的印象中,殿下好像一直堅信十三年前的那樁舊案中,他們并無叛逆。”
“我——”
有那麽一瞬間,蕭景琰很想同這位神情冷淡的麒麟才子聊一聊,聊聊年少時光,聊聊當年事,他德才兼備的皇長兄,他的小殊。他知道自己性子執拗,可是為了這些人,為了情義,他怎麽能血海奇冤而不見……他做不到
而梅長蘇忽然跪下了,“蘇某既奉殿下為主,殿下所言,蘇某定當竭盡全力,為殿下查明真相。”
這是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人,他的謀士,得之而得天下的江左梅郎。
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最後化為短短三個字。蕭景琰發自肺腑,第一次由衷地說,“謝謝你。”
燈影飄忽,夏風含着濕潤的水汽。二人默默不語,黑夜無邊。忽然遠遠的鐘聲打破沉寂,一聲,一聲,一聲。
金鐘二十七,大喪之音。
太皇太後,薨。
再見到梅長蘇,已是一個多月之後。同所有皇室宗親一樣,蕭景琰入宮守孝,不得回府,不許洗浴,食無葷腥,睡無床鋪,每日叩靈跪經,晨昏哭祭(注)。他身體硬朗,尚能忍受,饒是如此,待三十日期滿出殡後,整個人也是瘦了一圈。
“靖王殿下。”梅長蘇擁着錦被,向他微微欠身。
“蘇先生又病了?”月餘不見,蕭景琰很是吃了一驚。梅長蘇形銷骨立,氣色虛浮,臉頰瘦的凹陷下去,嘴唇更是毫無血色,未語先咳,手邊的羅帕濺着星星點點的血跡,“可看過大夫了?”
“無妨,舊疾複發而已。”梅長蘇淡淡道。
蕭景琰有些疑惑,但梅長蘇不欲多言,他也閉了嘴沒有追問。梅長蘇與他講了些朝堂政務,又拟了一份名單,道,“都是理政好手,我會制造機會讓殿下與他們認識。殿下弓馬娴熟,于民政上卻是生疏,須得認真補習。”
蕭景琰點頭,“是。”
梅長蘇轉目望向長空,“為今之計,殿下當穩住心神。報仇雪冤非一日之功,殿下……您明白我的意思。”
自此二人開始不時見面讨論朝政,尤其休沐日,蕭景琰一來便是一整天。梅長蘇對民政頗有心得,談起時弊,一針見血,妙語如珠,令蕭景琰頓開茅塞,不禁大為折服。最讓他驚奇的是,梅長蘇的思路每每與他相合,竟生出默契之感,“先生如此大才,景琰佩服。”
梅長蘇一笑,“殿下過獎。”
蕭景琰由衷道,“實話實說,之前我總以為,蘇先生只是一個玩弄權術的謀士。但這些日子與你共商政事,才發現梅宗主果然不負麒麟之名。”
但有一個疑問揮之不去,梅長蘇似乎對軍需鐵馬熟稔異常,聊到酣暢處,眉飛色舞,與平日冷靜自持的江左梅郎簡直不似一人。蕭景琰試着問了一句,梅長蘇将手籠進袖中,垂眸道,“……我只是推測罷了,蒙大統領也講過一些,見識粗疏,讓殿下見笑了。”
一絲梅花的輕寒香氣若有若無,蕭景琰眉心一動,淡淡道,“哪裏。”
注:此處為小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