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懸賞
原主不甘,憤恨,讓楚朝生來說,完全沒有必要,她這完全是不知道惜福而已。
所謂的鬼子,有兩種情況,一便是七月十五出生的人,二是死人生下的孩子。
不巧,原主全占了,這是她被所有人排斥的根源,但同樣也是她不需要低頭的根本,因為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所有人都怕她,嘴上雖然對她沒有任何好話,但更不敢靠近她,更不敢對她做些什麽,再加上有她那個兇神惡煞的父親在一旁護着,誰又能把她怎麽樣,只要她稍微堅強一點,想想為了生她而死的母親都不該活成現在這個樣子。
雖然原主身處古代,對于一些鬼神之類的比較忌諱,但是與她所知道的古代卻有着天壤之別,起碼女子的地位并不像她所知道的那般低,光是歷史上出現的女帝就曾經有兩位,出現一位,還能說是意外,出現兩位,便足以說明女子有着不下于男子的智慧和手段,也所以,所有人才會從一開始對女子的苛責,嚴防緊守的心态中慢慢的轉變過來,雖然這個世界上女子依然被套在各種規矩裏,但是在律法上對于女子來說卻是寬容了不少,也多了很多的便利。
女了至親皆亡者可立女戶,無兄弟姐妹者可繼承遺産的一半,女子所嫁非人,可上訴,可求和離,分居三年以上者,可無條件和離,不想回家者,可立女戶……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了這一律法的楚朝生,不是不驚訝的,雖然女子依然早婚,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說,但是在婚姻這一塊上,卻有很多與現世相似之處,民風也開放了不少,不會因為男女只是輕微的肢體接觸就必需要嫁給對方什麽的……
其實那兩任女帝都是穿過來的吧?是吧,是吧,肯定是了,就是那位幹掉秦二世的扶蘇只怕來歷也不簡單,這樣來歷不同的領導人,從根子上就改變了許多的東西,也不怪呼這些古人們接受這些關于女子律法的一些提案的時候沒有那麽抗拒。
不怪楚朝生這麽想,她自己不就是一個例子麽,所謂景王朝,聽都沒有聽過好麽,整個歷史好像從秦朝的時候便開始一路撒歡向着一個讓人完全想不明白的地方狂奔而去,沒有什麽秦二世,登上皇位的是扶蘇,雖然扶蘇無子,但秦朝也只延壽了三百餘年,但就這三百餘年,便模糊掉了許多的歷史,像是按了快進鍵一樣,直接狂奔到了三國,只是可惜沒有諸葛亮出仕,劉備也沒能成事,最後是誰當了王來着……原主大約對歷史不怎麽喜歡,記憶有些模糊,楚朝生想不起來,便不想,反正也是跟她沒關系的事,想它做甚,她只要知道現狀對她有利不就行了麽!
看着地上的猛虎屍體,楚朝生的眼底閃過一抹亮光。
将軍山上将軍墓,她所在的這個村子,四十多年前因為曾經出過一位開國将軍,而十分的出名,這位将軍去世後,落葉歸鄉,這墓便建在村後的這片山林裏,聖上更是在将軍墓對面的山頭上建了開元寺,遣了僧人們來為将軍超度,祈福,頭幾年的時候,都會派人前來祭拜,時間一久,這片無名的山林,就多了一個名字,名為将軍山,成了這周圍的一處名景,将軍雖死,但是簡在帝心,很多達官貴人覺的這是個機會,時不時的就會來墓前上一炷香,以表示對這位開國将軍的緬懷,同時也是在變向的讨好聖人,後來還是聖人知道了這一情況,在早朝上發了火,覺的他們擾了将軍的清靜,這些人才終于收斂了一些,只清明的時候,跟着京城前來的人一起來祭拜,平日裏只上開元寺裏上個香什麽的,再沒有來過将軍山上擾人清靜。
聖上派來的僧人,自然不可能是沒本事的,一開始這些達官貴人可能是上将軍山捎帶的上開元寺上個香什麽的,自聖上發火後,他們也就收斂了,人的忘性總是很大,當聖上提起将軍的時候漸漸變少,他們也漸漸的忘卻了将軍,時間一久,這情勢就變了過來,上開元寺求神拜佛的人多了起來,上将軍山到是成了捎帶,不過不管怎麽樣,這兩個地方都離的不遠,通往山上的主幹道直到半山腰上才會分成兩支,大凡山林,就少不了猛獸一類的,平常官府會有人上來清繳,開元寺裏的僧人們也會配一些驅獸一類的藥物裝到香包裏販賣,偶爾官府的案子多了,人手忙不過來的話,便會請将軍山附近的獵戶們農忙閑暇時間幫忙組成巡山隊,在游客多的時候幫着驅趕,獵物歸他們所有不說,多少還能掙個外快,這些獵戶們也原意接這份活,這麽多年來,到是很少出事,除非那個不懂事的公子少爺們硬出風頭去找那些野獸的麻煩,很多人輕意見不到它們,就更別提被傷到了。
不過這些都是前些年的情況了,原主的爹就曾經是巡山隊的隊長,武力值比這附近所有的人都高,簡直可以說是這山上兇獸的克星,那一身的煞氣渾然天成,但凡是原主的父親上山,那一個個的兇獸跑的比誰都快,原主的父親便是靠着這一門打獵的本事,養活的原主吃穿不愁的,但是自從三年前,原主的父親因為她跟祖父做交易,代替大伯去參軍後,這山上的情況就完全變了個樣子,大約是這些年裏原主的父親把這些兇獸殺的狠了,自從沒有了原主父親這個威脅後,那些個兇獸們一個個的就都活躍了起來總想找人類的麻煩,少有人能夠制的住,就連開元寺的那些驅獸藥粉都差點不管用,接連出了好幾次事故,必竟人總有個疏忽的時候,要不就是忘記帶香包,要不就是買不起香包的普通百姓。
官府派了大量的人手來,但是效果都微乎其微,這些個兇獸們也不是全然沒有智商的,人多的時候會躲,人少的時候卻又跳了出來,弄的知府跟此處的知縣那是有苦說不出,由其是今年最甚,有一吊睛白虎,時常出沒出山道上,傷了人不說,還跑到山腳下吞吃了村民的耕牛,知府知道後,将知縣好一頓訓斥,并限定了一月之期給知縣,如果解決不了這頭猛虎,便摘了他的烏紗帽,知縣也是冤的狠,但是這事他還不能不認,最後只能出五百兩高額懸賞,只要有人能夠獵殺這只猛虎,這錢就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