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
對于林正宇來說,雖然此次試鏡有些被輿論架着不得不來的意思,但是作為一名專業的演員,他還是好好做了準備。
先是通過中國分公司咨詢了一些相關歷史方面的老師,然後聘請中國演戲方面的老師幫忙拆解、研究劇本和人物,時間有限,但為了此次試鏡也算準備充足。
林正宇到達上海後,先帶着經紀人和SM中國分公司的人彙合,然後由中國分公司人帶着先去酒店整頓休息,次日去往唐仁公司參加試鏡。
第二天上午,林正宇一行來到唐仁公司,先是拜訪了公司老板蔡億侬,當林正宇見到蔡億侬時十分驚訝,盡管很快做好了表情管理,但還是被蔡億侬發現了。
“哈哈,林先生,你好!很高興再次見到你”蔡億侬說。
“蔡總您好,久仰,能再次見到蔡總是我的榮幸”林正宇禮貌的說。
“別叫蔡總蔡總了,我英文名叫Karen,忝長你些許歲數,你跟胡戈他們一樣叫我K姐吧”蔡億侬說。
“好的,K姐直接叫我正宇就行,中國有句話叫“有緣千裏來相見”是吧,我剛進辦公室都被K姐驚了”不管真情還是假意,客随主便,人家都那樣說了,林正宇也就順勢而為的繼續與蔡億侬套近乎。
“說來慚愧,當時有些事情我急着回公司,咱們沒機會多聊,今天試鏡完姐為你接風洗塵”蔡億侬熱情的說。
“那就麻煩K姐了,等哪天K姐到韓國了,我再招待K姐”林正宇也笑着說。
“好的,有機會一定去轉轉”蔡億侬回應道。
與林正宇聊了幾句,接着蔡億侬又跟随行的經紀人和SM中國分公司的負責打了招呼,然後安排工作人員帶着林正宇前去試裝。
為了節省的時間,林正宇本次試鏡是帶裝試鏡,行不行一次過。
……
林正宇推開化妝室的門,一下字被屋裏一架子的清朝服飾所吸引了,聽現場老師們簡單講解了其中的門類、以及用處,林正宇大受震撼。
Advertisement
為了遮掩林正宇的頭發,老師們為其選了一套禮服,一套吉服,都是配帽子的那種。
畫好妝容,先換上了吉服,林正宇本人五官立體飽滿,臉部線條順暢有型,黑眼珠帶點棕色,與造型簡練,立領直身的皇子服互相映襯,把劍眉星目,眉眼含情诠釋得很到位,清朝佳公子既視感呼之欲出。
在配合現場攝像老師拍完照後,林正宇跟着工作人員,來到試鏡辦公室。當林正宇推門進來那一刻,在座《步步驚心》的導演、制片人、編劇都被其高顏值驚了一下。
不過大家都是圈內老人,深色很快就恢複了正常,然後大致問了林正宇幾個問題,然後抽取試鏡劇本中的一個片段然林正宇準備。
根據原書中和劇本中描寫,皇四子胤禛是個冷靜而內斂,內心剛強的人,結合表演老師的建議,林正宇調整了自己的表演方式和肢體語言,表演上更注重眼神戲,肢體上脊背挺直,步伐堅定。
試了兩段戲後,林正宇重新回到化妝室,換上禮服裝扮,深色厚重的禮服,讓林正宇更多了幾分沉穩和霸氣,再次回到試鏡辦公室,試了一段戲,然後今天的試鏡環節就結束了。
此時時間也來到了中午,在蔡億濃的熱情相邀下,林正宇和《步步驚心》的幾位主創吃了頓飯,然後下午就飛回韓國了。
林正宇試鏡完就跟着SJ跑演唱會了,對試鏡結果沒太在意。
唐仁這邊對要不要用林正宇意見不一,對于林正宇的試裝效果大家都很滿意,但問題在于林正宇年齡有些小,長得更顯小,如果不是看介紹,都以為他是九零後呢,如果由他來演男主四阿哥,那麽與現在已定下的其他演員不和諧。
如果不讓他來演男主,那讓他演那個角色合适,這樣的安排林正宇方能不能接受。另外,以林正宇的人氣片酬也不低,如果不找他演男主,花高價請他演個配角劃不劃算……
諸如此類的問題,主創們讨論了很久,但一直沒下定論,就在此時,事态有了新的變化。
在2010年時期的內娛,像林正宇這樣的韓星還是很吃香的。最近随着林正宇接演唐仁新劇的新聞熱度不斷發酵,知道和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娛樂公司同行和電視臺的高層紛紛致電唐仁确認消息的準确性,詢問投資報價。
外界的反應,讓唐仁看清了林正宇的價值,更堅定了邀林正宇的決心。經過團隊讨論之後,決定讓其演居中的十三阿哥,原定的十三阿哥演員調為八阿哥,增加十三阿哥的戲份和劇中番位,以“男二”去跟林正宇方談。
……
SM公司這邊再次接到唐仁的邀約也有了意向,畢竟韓更的離開完全打亂了SJ原本的規劃,如果林正宇能通過演戲擴大在中國的知名度,盤活SJ-M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經紀人很快接到了公司的通知,勸說林正宇接下《步步驚心》這部劇。林正宇聽到經紀人轉述公司的意思後,考慮到目前自己在韓國方面的處境後,也同意接下了。
林正宇同意後,兩個公司開始就待遇方面開始拉扯,一直到9月中旬才簽訂合約。
合約簽訂後,唐仁公司很快對外公布了林正宇确認參演的消息,一時間,《步步驚心》這部命途多舛的劇熱度直線飙升,需多演員投來參演意向,經過多方篩選,很快定下了演員陣容。
然後劇還沒開拍,就有電視臺要以遠超唐仁預期的價格買劇。這下子唐仁高層樂開了花,默默地想:請林正宇花的錢值了。
眼看這部劇成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雞,唐仁對待《步步驚心》更認真了,力求拍出一部經典。
林正宇這邊,拿到完整劇本後就帶着經紀團隊飛到了中國,繼續跟着中國找的表演老師深入梳理、分析劇本,讨論表演,總之是下了大功夫,力求讓中國觀衆看不出這是個外國人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