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作為亞洲頂級偶像,林正宇的影響力不只局限于韓國國內,在亞洲範圍內都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随着時間的推移,林正宇得獎熱度向韓國外蔓延,帶着“林正宇影帝”字眼的相關詞條陸續登上亞洲各國的熱搜。
近些年,随着韓流在亞洲大行其道,韓國國內的各大獎也被衆多韓娛愛好者所熟知,因此,看到林正宇得青龍獎影帝的消息,加上從網上刷到一些電影片段,很多人都表示很震驚:這還是我們認識的林正宇麽,他不是個偶像歌手麽,他不是演偶像劇的麽,為什麽演技這麽好?!!
震驚過後,不得不說一聲佩服,畢竟了解韓娛的人都知道韓國藝人的鄙視鏈,林正宇從一個偶像能走到現在這一步十分不容易,另外,林正宇頭上挂了個影帝頭銜,逼格一下子更高了。
……
外界的紛紛擾擾跟林正宇沒關系,青龍獎結束完成幾個采訪任務後,林正宇就馬不停蹄地趕回《模糊的時間》劇組了。
劇組導演和制片人看到林正宇回來都很高興,畢竟當初選林正宇也只是看他年齡合适,演技可以,人氣高,誰知道電影還開拍,他主演的電影爆了,然後電影開拍沒多久,又轉身一變成青龍影帝了。
想象一下,要是電影擱到現在邀請林正宇參演,這片酬不得翻幾倍;再說,光是“林正宇拿影帝後的第一部作品”頭銜,《模糊的時間》都賺到了!
沒見自青龍獎頒獎典禮結束後,劇組的采訪邀約多到爆炸,電影的名字被各大媒體反複提及,類似“2016年最期待的電影”榜單,《模糊的時間》直接登上榜單前列,這一波簡直為劇組省了上億的宣傳費。
現在,制片人看林正宇的眼光就像看到了金疙瘩,弄得林正宇哭笑不得的。至于劇組的其他人,本來林正宇就是劇組最大的咖,現在只能說大家對他更加敬重了。
……
時間跨過2015來到2016,轉眼間,電影《模糊的時間》的拍攝進入了尾聲,拍攝完最後的戲份,參加完劇組為其舉辦的殺青宴,林正宇就帶着助理回首爾了。
回到首爾後,花費了一段時間把最近積攢下來的國內外的商務通告完成,然後林正宇正式進入休假階段。
在韓國,演員就是這樣,因為市場小、資源有限,所以演員大火後接戲量就會下降,有行業潛規則的原因,更多的是好資源太少的原因,演員火了之後就開始愛惜羽毛,接片會更加慎重,所以很多演員一年能拍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都算高産了。
林正宇的假期生活也是過得豐富多彩,春和日暖的時節,今天和朋友約個飯,明天去郊外露個營,趁着周末帶上家人去日本看櫻花,或者去中國游山水、吃美食,有錢有閑的日子,簡直快活似神仙。
另外,人一閑下來就容易搞事情,林正宇也是。
Advertisement
趁着放假的時間,林正宇來了一場閃電般的戀愛,對方是在日本看櫻花的時候認識的,亞裔高知美女,從小在美國長大,說是厭倦了物欲橫流生活,相要體驗一下亞洲人說的“純純的戀愛”。
然後,她遇見了林正宇,先是被林正宇優越的外貌吸引,接觸下來,為其良好的教養、濃郁的文藝氣質和聰明的頭腦動心,然後展開猛烈的追求。
俗話說:女追男隔成紗。被一個有顏有才的大美女追求,是個男的都會很高興吧。兩人相伴在亞洲各國游玩了大半年,最後在結束旅行之前,幹淨利落的放手,期間雙方都沒問對方的身份背景,僅憑着荷爾蒙的沖動做出選擇,這段感情像煙花一樣熱烈而短暫,又餘味悠長。
……
撒歡兒似的玩了大半年,中途除了回韓國參加了幾個頒獎典禮,刷了春史獎-最佳男主角、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人氣獎、亞洲電影大獎-飛躍新星獎等獎項外,這半年林正宇基本上沒怎麽露面。
如今,休假結束,林正宇元氣滿滿的複工了。在休假期間,公司給林正宇接了一部劇,叫《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簡稱鬼怪),導演是《太陽的後裔》的導演李應福,作家是有韓國偶像劇教母之稱的金恩淑,這陣容在韓國電視劇圈真的是天花板級別的了,林正宇也是沖着金恩淑和李應福接的這部劇,在劇中扮演男二號陰間使者王黎。
林正宇已經好久沒給人作配了,再說拿完影帝,不應該去接一個電視劇的配角,但現實是,作配也得看給誰作配。
《鬼怪》的男主是林正宇同公司的前輩、韓國大衆公認的“四大公共財産”——孔劉。
想想看吧,電視劇方面人家有《咖啡王子一號店》這樣的國民神劇,電影方面有改變韓國立法的《熔爐》,有還在上映中、已突破千萬觀影人次的《釜山行》。如果說林正宇目前是忠武路青年男演員裏的領頭羊,那麽孔劉現在是忠武路中生代男演員裏的中流砥柱。
無論是資歷還是國民影響力,林正宇比着孔劉還有一定差距,所以給孔劉作配不丢人。再說,雖然是演配角,在片酬上給的不比孔劉低,畢竟劇組還得靠着林正宇往外賣片呢。
電視劇預計11月左右開拍,林正宇提前回來調整狀态,什麽皮膚護理啦、健身塑形啦等等,統統安排上,致力盡快從素人林正宇回歸大明星林正宇。
進入10月份,林正宇狀态徹底調整過來後,立刻投入電影宣傳工作中去,《模糊的時間》定檔11月16日了,距離上映還有将近20天時間,林正宇和主創們四處奔走,盡全力向大衆宣傳電影,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
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影上映後,靠着林正宇強大的粉絲號召力,VIP試映周共吸引近25萬人次觀看,上映後第一周累計觀影人次超過50萬,雖然撞上了好萊塢大片《神奇動物在哪裏》,但是上映首月依然獲得累計約180萬觀影人次的票房,過了損益點,片方小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