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封神之蘇妲己的姐姐
封神之蘇妲己的姐姐
第11章
“到底是哪裏傳出來這麽離譜的傳言?姬發你就一點兒都沒有查出來嗎?”
西岐軍營當中,姬昌怒不可遏,他兒子被害死了,他為了活命一口一口吃掉的,現在竟然有人說他兒子沒死,簡直是其心可誅。
“我已經把軍營上下全都查了一遍,沒有人知道謠言是從何而來的,仿佛是忽然之間出現的。”姬發說着擡眸看了眼神态緊繃的姬昌,“父親,大哥他……會不會沒有死?”
姬發話音剛落,姬昌厲目瞪過去,“你也相信那些傳言嗎?”
“我不是相信那些傳言,我只是在想如果大哥沒有死就好了,他文武雙全帶兵打仗一定會百戰不殆的。”長兄如父,大哥從小教他很多東西,他對大哥是有着孺慕之情的。
姬昌神情緩和下來,他何嘗不知道長子能文能武,現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帶兵攻入朝歌,殺掉纣王妖妃,為伯邑考報仇。
姬昌起義的開端是長子被殺,而蘇護從冀州這邊起義的原因是女兒在王宮作惡,雙方都有正當理由。
只是現在姬昌這邊受到了質疑,再加上接連打了好幾場敗仗,一時之間不免讓人懷疑姬昌是心虛了,只是現在誰也沒有辦法證明伯邑考沒有死。
纣王這邊絲毫沒有把這兩支軍隊放在眼裏,在他看來坐擁萬裏江山不是随便誰都能夠撼動的,另外他也是有帶兵打仗将軍的,故而絲毫不擔心。
但蘇凝香不能不擔心,派了軍隊前去可最終的結果是節節敗退,除了懲處打了敗仗的将軍,只能再往前線增加兵力,除此之外她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李靖就在她懲處的将軍之一,原本一個大将軍被貶到去看守城門,柳琵琶因為是妖的緣故,倒是打了兩場勝仗,這還是在西岐軍隊軍心不穩的情況下。
蘇全忠從小就跟着蘇護領兵,耳濡目染自己能力非凡,蘇妲己是她親自教出來的所以她根本不用擔心。
蘇妲己和蘇全忠在外帶兵打仗,姜顏則是穩坐釣魚臺,為他們規劃前進路線,用最短的時間走最近的路線,直搗黃龍。
在這期間不時的有殷商将領投靠西岐或者冀州,可以說殷商覆滅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Advertisement
蘇護現在完全不攔着蘇妲己帶兵,也不阻止姜顏參與進來,他現在也是悔恨不已,多年前相信了姬昌的話,沒有讓姜顏和蘇妲己讀書識字,反倒是培養蘇凝香,反倒是讓她今日成了妖妃。
都說天機不可洩露,可姬昌卻能夠算出來,他算出來的到底是真正的天機?還是天道讓他算出來的?
誰也說不清,他現在只信自己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其他諸事不信。
這場伐纣滅商,這場封神之戰歷時三年,蘇妲己作為先鋒,帶着士兵沖進朝歌王宮,結束了一個王朝,同時也意味着新王朝的開始。
記憶中姬昌從準備起義開始,一直到結束一共用了七年,冀州軍隊入駐朝歌,進了王宮之後這才發現纣王早就已經死了,而蘇凝香不知所蹤,整個王宮不再壯麗巍峨,處處透露着頹敗。
十日之後,西岐軍隊趕到朝歌,但冀州軍隊已經完全占領了,西岐軍隊失去了先機。
事實上自從之前出現‘伯邑考沒死’傳言之後接連好幾場敗仗就已經讓西岐軍隊士氣大減,雖然之後鮮有敗績但攻城進度卻不如冀州軍隊。
與此同時,有人看到伯邑考出現在西岐軍隊當中,這次不是從前那般的傳言,而是真真切切的,許多人都看到了,并且還和姬發二人兄弟相擁。
“是你救了伯邑考,又藏了他這麽多年。”
姬昌面對蘇妲己肯定說道,“我當年的卦象沒錯,你們姐妹的确伐纣滅商,讓乾坤颠倒陰陽失和。”
蘇妲己經過多年奮戰,容貌不減但上過戰場之後的氣勢卻已經是和小女兒家不同的了,她不知道伯邑考的事兒,但想來應該是姐姐做的。
而姐姐的目地不言而喻,為了讓姬昌嘗嘗‘有口難言’的滋味兒,看看所有人都不信他是一種什麽樣的感受。
“是誰規定龍鳳一定是龍在上鳳在下?又是誰規定男女之間一定是男主外女主內?我們姐妹為王便是乾坤颠倒陰陽失和?可你又怎麽知道這乾坤陰陽原本的模樣?”
蘇妲己小時候沒有讀過書,被人潛移默化的告訴龍在上鳳在下,心中不解為什麽不能颠倒過來但無人給她解答,直到後來女扮男裝開始讀書,她才知道這些根本就不是不能改變的。
那時候她一個女子一身男裝,只有這樣才能夠讀書,而姬昌之所以會如此提議,就是因為她們未來會‘颠倒乾坤’,她若是個男子就可以不颠倒。
多麽的不公平,所以自從開始做先鋒征戰開始她便恢複了女兒身,不穿铠甲的時候一身紗裙,珠釵佩環長佩于身,告訴所有人她是個女子。
女子同樣可以做先鋒,帶領着衆多将士攻入朝歌,進入王宮,同樣可以伐纣滅商。
姬昌輸了,不僅失去了王位,同樣還在兩個兒子面前失去了父親的威嚴。
伯邑考和姬發不相信他所說的一切,并且因為姜顏救了伯邑考,他們兄弟心懷感激,認為姬昌所說的是‘陰謀論’,而對救命恩人陰謀論是很不好的行為。
姬昌這時候才發現,姬發即便現在成親了,也是對姜顏心懷好感,絲毫不相信她的心機,而伯邑考因為被救,亦是不相信蘇家姐妹是壞人。
除了姬發和伯邑考,姬昌還有別的兒子,但這二人是他用心培養的,其他人根本不足他們萬一。
伐纣封神,天庭諸神歸位,人間萬裏江山亦是在新王登基後快速安定下來,之前未有女王先例,但有殷十娘和柳琵琶這種女人做将軍的例子。
再有就是纣王荒淫殘暴的君王做對比,百姓只要新任君王‘勤政愛民’就好,男女反倒是不那麽重要了,故而姜顏稱王卻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