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朝會(中)

朝會(中)

“丞相,如今洛陽謠言局勢穩住了嗎?”秦政問道。

“回禀陛下,經過京畿龍啓軍徹夜的抓捕行動和博士府衆位博士多次公開講學辟謠,局勢大體上穩固了下來,只是街頭巷尾還有些受妖人蠱惑的市井孩童仍在傳頌着什麽‘妖魔出,天地改’的歌謠。”劉通古再次出列,恭敬說道。

“唐斯修,你這個博士府尹還能不能幹了?朕早就說過,你在任期間做好一件事就行,就是消除承天境內的愚民,如何消除?只有通過博士府的教化,太平時期還好,一片聲平樂合,什麽都看不出來,怎麽一出了事情就馬腳畢露了?”秦政有些氣憤地質問道。

“回禀陛下,臣有罪,輕敵與防範之心,還請陛下治罪。”博士府尹唐斯修出列,深埋着頭,不敢造次。

其實洛陽謠言之亂并不能歸咎于唐斯修,在鎮壓謠言傳播一事上,如果沒有博士府,由洛陽起的謠言甚至能夠傳到無法之地去,畢竟抓人只治标不治本。

“如果斬你的頭有用的話,朕的百萬雄師又有何用?你說呢?秦朱明,朕的禦前第一悍将、朕的龍骧将軍,統領京畿龍啓軍數十年了,連承天帝都洛陽的維穩都做不到,朕要你何用?”秦政又把矛頭指向秦朱明,這讓正抱着看戲心态的龍骧将軍有些不知所措,他根本就沒法辯解,因為事發之時,京畿龍啓軍根本不是由他指揮的,他還在去押李左車回來的路上呢。

“禀陛下,罪臣有本要奏。”大殿內響起了李左車的聲音。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有些奇怪,作為今天朝會的主角,不等聖皇陛下先行發落,反而主動出擊,這可不像一向謹慎明哲的奉常令。

“哦?奉常令大人有話要說?肅靜,都給我好好聽着,聽聽我們的奉常令大人為什麽還有臉活着來見朕,奉常司鎮守?信不信朕撤了你整個司衙!”聽到李左車的聲音,秦政顯然是憤怒到了極點,後面都是拍着桌子在怒吼。

“陛下息怒。”衆臣又是一拜。

“禀陛下,文武百官們,左車知自身之罪,萬難辭咎,但就算是死前,還是想跟聖皇陛下以及諸位做一個交代。”李左車抱拳躬身,不卑不亢。

“李大人,有什麽話,你就快直說吧。”丞相劉通古出言提醒道。

“妖族複出不是謠言,确有其事。”李左車淡淡的聲音傳遍整座金銮殿的每一個角落,一時間大殿內靜得落針可聞。

“這算軍情,誤傳軍情,死罪,事關妖魔,株連,李大人切莫玩笑。”丞相劉通古眯起了眼睛,第一個出聲,不反駁不表态,只是落李左車一個口實。

“罪臣以全家四十口性命與奉常司衙作保。”李左車平靜說道。

Advertisement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殿內文武個個都被這個石破驚天的消息震驚得無以複加。

“怎麽,你們怕了?複出就打,我泱泱承天八百億軍民還怕他那窮苦的北狄蠻子?”秦朱明滿不在乎地說道。

“秦将軍此言差矣,妖魔複出一事尚不知真假,就算是複出不也鬧出什麽大事嗎?我承天長治久安……”一名侍禦史出言反駁秦朱明。

“張禦史!妖魔鬧不出什麽大事?身為陛下禦筆,你怎敢出此言?水井村案件中被妖魔奪去的一千多條承天子民的無辜性命還不算大事?你枉為承天官員。”沒等那名侍禦史說完,李左車就上前一步,聲色俱厲的打斷了他的話。

也許聖皇陛下只是想通過今天的朝會看清文武百官的态度,也許還有別的什麽目的,但他李左車今天的任務就只是往妖魔身上潑水。

“太常寺甲十六。”秦政又叫了一聲這個名字,他擺擺手,于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回到聖皇陛下身旁的太常寺官員再一次拖着禦史出去,砍頭。

這是聖皇陛下第二次在朝會上出動太常寺殺人了,劉通古不知道聖皇陛下還有多少怒氣,但身為名義上的百官之首,他決不能坐視不理。

“陛下,老臣以為還是先讓李左車把話說清楚一點,要是妖魔複出一事屬實,憑借水井村一案,承天就應出兵……”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眼露精光,看向北方,一字一頓道,“踏平北狄,完成一統。”

“臣附議。”“丞相大人說得好。”……人雲亦雲。

“李左車,你說妖魔複出,可有實質證據?”秦政盯住李左車,冷聲問道。

“回陛下,證據有二。其一,水井村地界兇手乃北狄邪魔,臣一路追查兇手殘留真氣氣息到無法之地一座叫金砂城的小城,确認了真氣确是源于北狄邪魔,諸位不信的話,我特意讓武侯世子吸納了一些邪魔真氣保存在三川墜內,諸位一試便知。其二,臣在金砂城辦案時與北狄擊剎交過手。”李左車所說全是事實,但陳青陽知道,這并不能當成妖魔複出的證據,因為水井村案件的真兇并不确定是北狄妖魔,而且擊剎現身的目的也不明确,水井村案件及金砂城之行,嚴格來說還是處于雲遮霧罩之中,但在李左車嘴裏就成了妖魔複出的證據。

陳青陽能那麽想,但是絕不能說出來的。因為殿中的文武百官們已經有些相信了李左車的話,尤其是第二點,擊剎。擊剎現身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還敢與承天的奉常司交手,這難道還不是算一種挑釁嗎?

一時間,金銮殿內有些亂哄哄的,有說要立即出兵的,有說還應再觀望觀望的,衆說紛纭。

“禀陛下,臣要谏議。”谏議司終于說話了,而且還是谏議司司長谏議令夏輕塵親自上,百官們都有些忐忑,怕夏輕塵提到自己的名字,畢竟被最擅長罵人,哦不,是罵官的谏議司提到名字可不是什麽好事。

“說。”秦政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個字。

“臣要谏議劉丞相,敢問丞相大人,我承天萬裏邊城何用?”夏輕塵一開口就讓文武們有些吃驚,誰都沒有想到這個谏議令會直接谏議自己的半個上司。

承天谏議司,半屬尚書府,半屬聖皇陛下直司,這是夏輕塵敢在文武百官面前谏議丞相的底氣所在。

“萬裏邊城?在老夫看來,相比作為軍陣要務,邊城更像是一種象征,一種我承王朝天威加海內、不容有犯的傲骨象征。”劉通古雖老,但話語卻是擲地有聲,富有感染力,連陳青陽都有所動容。

“丞相此言差矣,邊城就是一堵牆,這堵牆把我們承天圍了起來,八百年來,我們在圈內歌舞升平、長治久安,北狄在圈外秣兵厲馬、虎視眈眈,縱然我承天有雄獅百萬,但這雄獅百萬的背後是什麽?是百萬個家庭、是百萬個孩子、是百萬個望夫歸來的妻子,如果與北狄的戰争打響,那麽這一百萬個家庭将會遭受怎樣的滅頂之災?丞相可能又會說我承天王朝滅一北狄蠻夷何須百萬雄師,那在下再問,承天的萬裏邊城何用?八百年前,我承天聖祖天啓大帝在統一中原後最先下令修建的便是萬裏邊城,基本上已是油盡燈枯的妖魔都讓聖明英武的天啓大帝如此小心翼翼,那麽八百年後的今天,就算是聖皇陛下之雄武謀略不下于當初的天啓聖祖,但承天王朝已不是那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境了,如今的承天王朝是一個空前的龐大帝國,任何不慎都将葬送承天王朝的千年基業,而丞相身為百官之首,不為我承天王朝千年基業着想,反而在這為了一己之力愚蠢的請戰,在下敢問丞相有何顏面能夠做百官表率?”沒有激動,沒有憤怒,夏輕塵講道理就像是在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讓金銮殿多了許多附議的聲音,而後是許久的沉默。

夏輕塵指出了最關鍵的一點,錢。承天打不起這場戰争,北狄是全民皆兵,承天死一個士兵卻要賠付大量的撫恤金,但是一場西域戰争就花費上百億兩黃金,雖然成效很大但油水大都流進了陳義的口袋,這也是洛陽官場對陳義這麽不對付的原因。

聽着夏輕塵的一席話,李左車終于想到了聖皇陛下的用意,妖魔必須要聯合宗門打,而且宗門勢力必須要出很大的力氣。

“谏議令不識承天軍務也不識被敵軍務,怎敢在這妖言惑衆?”沒等李左車說話,太祝司司長太祝令孫秉臣對夏輕塵冷嘲熱諷道。

孫秉臣雖然也是一司司長,但夏輕塵身為谏議令,雖然不讨喜,但谏議司卻是公認的承天第一司,洛陽官場一般都會把谏議令相比于其他司長擡高半級,孫秉臣卻直言夏輕塵是妖言惑衆,這位聲明不顯的太祝令真是好膽。

“哦?太祝令大人有何指教?”夏輕塵沒有生氣,輕聲問道。

“夏大人,你姓夏,難道是被吓大的嗎?你知道北狄妖魔的戰力嗎?承天百萬雄師的戰力你又清楚多少?你是上戰場殺過人還是親自修過萬裏邊城?拿着承天子民賦稅的俸祿,卻說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漲敵人氣勢滅自己威風,你們谏議司也就剩一張破嘴了。要是一品武将上将軍高渠安或是安西大都護陳義,退一步來說,就算是二品封號将軍白馬将軍、武陵侯在此都不會讓你在此蠱惑人心,也就是軍務府的諸位大人物都忙于邊疆防務不能來這議政,不然我都怕他們活生生打死你。我問你,你可知我萬裏邊城第一重鎮虎牢關的城牆厚幾丈?你可知作為西域紐帶的西涼重鎮西涼城有多少黃金,你可知道萬裏邊城的起點臨洮關城駐紮多少宗師境的校尉多少先天境的兵馬,你可知道我大內府在邊城缺口的兩遼布下何種經營,你可知道邊城重鎮劍門關有多少宗門修士磨劍千年只為此戰?你以為我承天王朝八百年的長治久安是怎麽來的?難道是靠你們谏議司一張破嘴罵出來的嗎?承天八百年太平是靠我承天永不磨滅的軍魂,是靠軍務府和大內府的刀劍,是靠聖皇陛下的雄才偉略,如今北狄戰事未起、戰事權威軍務府主将不在,你區區一介三品谏議令也敢妄談北狄戰事,真是狗膽包天。”孫秉臣義憤填庸,說得唾沫星子四處橫飛,但沒有一個人敢打斷他。

他說的很有道理,如今朝堂上的武官只有一個很少參與戰事且來路不明年輕将領秦朱明,若是軍務府的那些一、二品将軍在此,沒有人敢如此花言巧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