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彩禮

在周老四的堅持下,他到底帶着方宇去了一趟老趙頭的家,老趙頭是這村子裏的土大夫,手藝是祖傳的,從年輕的時候就給村子裏頭的人看病,如今年紀大了,但治病救人的手藝還在。

整個前進大隊,甭管誰有點大病小情的,第一反應都是來找他給看,就是隔壁幾個大隊的村民,也常常會有人慕名而來的。

老趙頭看了一眼方宇的臉,完全沒當回事,還調侃了一句:“你們這些城裏的小夥子,就是膽子小,臉上擦破了點皮,沒有事,不用抹藥,幾天也就好了”

方宇一臉悻悻的,剛想反駁,話到了嘴邊看到周老四那張冷硬的臉,便又咽了回去。

“是我拉着他過來的,趙叔,您還是給他抹點藥吧,好的快,這大熱天的,快點好也少遭點罪”周老四一板一眼的開口

老趙頭看了他一眼,随和笑道:“行吧,老四你這小子,就是愛管閑事,我去給你們拿個藥,回頭你每天睡覺前摸一摸,有個三兩天也就好了”

“唉,那就謝謝趙叔了”周老四道謝,老趙頭笑了笑說句你小子,便給兩人拿藥去了。

方宇幾度想開口讓這個土大夫給他看看身上的骨頭到底摔沒摔壞,可最後都沒出息的忍住了,

從老趙頭家出來,周老四又警告了方宇一通,無外乎就是讓他管好自己,不要在招惹翠蘭,也不要亂說,若是讓他聽到方宇有任何敗壞翠蘭名聲的話傳出來,他還會揍他一頓的。

這樣幹脆利落的手段對方宇這樣的人是最管用的,方宇當即就害怕了,自然不敢不聽,連連保證自己一定會離翠蘭遠遠的,絕不在招惹她了。

聽他這麽說,周老四才稍稍放心,把人送回知青點,周老四這才回了自己家。

周老四并沒有如他自己所說,第二日就去李家提親,主要是周父周母早就訂好了日子,還要再等一天,去提親是個大事,周家提前就準備起了禮物。

首先第一個,彩禮是必須的,村子裏的彩禮基本上都是有定數的,從十塊,二十三十不等這種最低檔的,到八十八,九十九,一百零八塊這種是比較多的。

再有之前也有出過一百九十九,二百八十塊這種特別高的。

這裏面有的是家裏富裕,也有是那情況特殊的,周家人商量了一番,是周母開的口,話主要是對周大嫂說的:

“我和你爸想了想,老四的婚事準備拿出一百零八塊錢的彩禮錢,一來咱家現在有這個條件,再有老四和翠蘭的親事是你爺爺在世的時候就定下的,老人家就那麽一個盼想,咱們拿一百零八塊的彩禮也是個重視,再有,說句不好聽的,老李家不是個孬的,這一八零八塊錢指定還是回到翠蘭的手裏,說到底還是回了咱們自己家”

“這事爸媽你們定就行,我們沒意見”開口的是周老大,眼見着母親的目光看向自己和媳婦,他連忙開口表态。

本來這事就輪不到他們做主,拿錢的是爸媽,雖然現在大家沒分家,但這家裏的錢財基本都跟他沒關,他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每年能掙的就那麽多,能夠他們小家一家三口吃的用的就不錯了,

哪敢在這事上有什麽意見,何況這還是親弟弟結婚,就算家裏沒錢他都要想辦法給湊的。

周老大已經代表他們兩口子表了态,周大嫂還能說什麽呢,她也就只能跟着點頭,但這心裏頭還真有些不是滋味。

她那時候的彩禮才十八塊,如今到了老四媳婦這,好家夥直接翻了這麽多倍,是個人都不舒服。

不過十年前不能和現在比,那時候家家都窮,十八塊已經不少了,她的彩禮當初在她們村還是最多的,現在沒個幾十塊還真拿不出手,但按照周大嫂的想法,原以為這次老四結婚,彩禮八十八,九十九的就是極限了。

她原本估摸着的就是八十八,前年三叔家的兒子結婚人家姑娘還是鎮子裏的呢,三叔還是大隊長呢,不也就八十八塊錢嗎,輪到老四了,還能越過去不成?

沒成想公婆竟然一開口就是一百零八,這村子裏彩禮過百的人家真沒幾戶,公婆肯出這麽多錢,可見對那老四媳婦的重視。

錢不錢的先不說,就是這還沒過門就這麽重視的态度,就已經讓周大嫂不是滋味了。

然而這才只是一個開始,說完了彩禮,周母又提前了其他:

“現在外面結婚都流行什麽“三轉一響”,咱們村子裏現在雖然沒有這麽講究,但是自行車老四早前自己就準備好了,我尋思,那縫紉機和收音機都是好東西,咱家裏也都能用上,剛好我這手裏還有票,

今個一早就讓人給大紅捎了信,讓她幫我把東西定下來,明個咱們就去買回來,拿出去也好看有面不是,手表那東西不實用,翠蘭要是喜歡,回頭你們自己買,我也不攔着,我們就不幫着添置了,四大件咱家出了三,也盡夠了,整個村裏都找不出第二家的”周母喜滋滋的說着。

周老四自然沒意見,為了他的婚事,父母已經做得夠多了,他也沒想到母親還準備買收音機和縫紉機,臉上一派高興。

周老大也沒覺得母親這麽做哪裏不好,弟弟親事辦的好,他們家也有面子,東西也不是給了老李家就不拿回來了,都是給自家置辦的,大家都能用,可不是好事嗎,聽着也跟着樂,還不忘誇母親這事辦的好。

“媽,還是你想的周到,到時候咱家這幾樣東西一拿出來,保管全村的人都鎮住了,老四這婚事有氣派!”周老大笑呵呵的說着,還不忘比了個大拇指,弟弟有面子,周老大這個當哥哥的也覺得與有榮焉,一臉的高興。

周大嫂的臉色就沒那麽好看了,一百零八快的彩禮錢,還要買什麽三大件,就是娶個天仙也不過如此了吧。

她婆婆手裏那個收音機的票,一年前就有了,是大姑子給的,她本來也不在意,但是前段時間,他上小學的兒子在別的同學家見了收音機那東西,見天的往人家跑,好不容易放個假不回自個家,屁颠屁颠的跑到別人家聽收音機。

周大嫂跟着去了兩回,想起婆婆手裏的那張票,她就動了心思,和婆婆商量着,反正有票,要不然他們自己家也買一個,省的兒子宏文見天的往別人家跑。

當時她婆婆說什麽來着,說“收音機那麽貴的東西哪能說買就買,票倒是有了,錢從哪出”還說她慣孩子,和她說,她要是有錢她自己去買,她把票送給她。

當時周大嫂也沒當回事,覺得婆婆說的也對,收音機那東西不當吃不當喝的,她還打聽了一下收音機的價格,才知道那麽個玩意竟然那麽老貴。

當即什麽想法都沒有了,可如今老四結婚,她婆婆竟然張羅起買收音機來了,還有縫紉機,她都嫁進周家十多年了,家裏但凡縫縫補補的活哪個不是她做的,這麽些年也沒見婆婆想着給自己買個縫紉機,

如今可倒好,老四媳婦還沒進門呢,婆婆就把縫紉機都準備好了,就李翠蘭平時在家那個嬌氣勁,還縫紉機呢,她怕是連衣服都不會縫吧。

越想越不是滋味,一大家子都在高興,就連兒子聽說家裏要有收音機了也一臉興沖沖的,只有周大嫂這個心裏啊,在噗噗噗的往出冒着苦水。

那哪是家裏要添置的收音機啊,那是人家新媳婦的彩禮。

“這麽多的彩禮還有大件,能不氣派嗎?”周大嫂白了自己的丈夫一眼,出口的話裏帶着顯而易見的酸氣。

全家人都聽出她不是心思了,一時之間,喜慶的氣氛一滞,開口的自然還是周母,話說的直白:

“這也不是老四一個人的氣派,是咱們整個老周家的氣派,桂花你心裏也別有什麽想法,現在不比早前了,當初你和老大結婚那時候也不是現在這個時節,可不興這麽比的”

“媽,我沒有”周大嫂連忙張嘴否認,她心裏在不得勁,這話也不好這時候說出來的,沒的在這興頭上給人家喜事上添堵不是。

不過有些話不說又不舒服,所以周大嫂緊接着道:“我就是心疼,這又是收音機又是縫紉機的,還給那麽多彩禮,這得花多少錢啊?回頭還得辦婚禮,咱家這一下子,怕不是要掏空了家底!”

話是這麽說的,但周大嫂心裏知道,他們家條件擺在那,這些年老兩口手裏攢了不少的錢,小叔子結婚這麽一小子雖然花的多,但還不至于掏空了底,她就是這麽一說,一來确實是嫌公婆花的太多了,二來也是試探試探。

周大嫂進門十多年了,也不管家,這些年來看的見的看不見的,他們周家的條件一直不錯,吃的用的,婚喪嫁娶,當年兩個小姑子出嫁,家裏也都補貼了不少,不過兩個小姑子也都是有本事的,這些年也沒少往娘家填補。

周大嫂對這些都是睜只眼閉只眼的,一來婆婆還在呢,輪不到她插手,二來确實也沒有插手的必要。

過到現在,她兒子都11歲了,周大嫂還真不知道家裏到底有多少家底子。

周母是個精明的,聞言只是笑笑,面上什麽也看不出來,只聽她道:“掏不掏空家底的家裏也不會少了你們的吃喝,錢是死的,人是活的,宏文年紀還小呢,娶妻生子還早着,再說一輩人管一輩事,咱家現在就差老四的婚事沒辦了,風風光光的把他的婚事辦完,我和你爸的任務也就了了,花多花少就這麽一回了,我們也就不在意了”

花錢的都不在意,她一個兒媳婦難不成要跳出來反對不成?那小叔子還不得恨上她,周大嫂聞言悻悻的,也就不在繼續說話了。

除了這些大件,給周老四準備的婚房是早就翻修好的,準岳父就是老木匠,一應家具什物的更是不必操心,其他鍋碗瓢盆的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不用刻意準備。

周母想着要再給新兒媳買兩身新衣服,不過餘光看了一眼大兒媳的臉色幹脆就不提了,沒的一個娶媳婦還惹得另一個不高興,回頭她偷偷給老四幾個錢,讓他們自己買去吧,彩禮這麽多的東西看起來也盡夠了,倒是不差那兩件衣服的花架子。

遂轉而說起了其他來,一家人興沖沖的讨論着明天,後天的其他事,一直到很晚才睡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