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元宵
第30章 元宵
◎帶她上街玩耍~◎
元旦過後, 日子像打個哈欠般很容易便過去了。
元宵前夜,江柍宿在沈子枭的無極殿中。
他的寝宮比她那裏還要別致,擺設什麽暫且不論, 她尤其喜歡他床前挂的珠簾, 這珠簾全是由珊瑚珠和孔雀石串成的, 尾上系螺蚌羽毛之類的小玩意, 乍看像商周時期的項鏈似的。
他晨起穿衣時,她便以手支頤透過珠簾看着他,說道:“趕明兒在我那也裝上一簾吧。”
他低頭系裏衣的帶子, 敷衍問了聲:“嗯?”
她提醒:“你的珠簾, 我也喜歡。”
他聞言便看她一眼, 話趕話問:“那我你喜不喜歡吶。”
她笑着別開頭去,用口型說道“不要臉”。
他又道:“過來替我穿衣。”
她問:“你自己又不是沒有手。”
他卻已走到床前:“聽四哥說, 四嫂在家就常給他穿衣。”
江柍并未因他搬出骞王而有所波瀾, 她可是公主呢, 豈是王依蘭可比?
不過又覺得這也算閨閣情趣,就如他常喂她喝水一樣,便努努嘴:“好吧。”
她起身,接過他手上的衣袍, 一件件替他穿。
Advertisement
先是裏衣再是外袍,然後便是皮帶, 皮腰包, 小绶帶,雙佩……她不急不慢穿着,他便悄無聲息配合着, 或張開雙臂任她幫他戴绶帶, 或揚起下巴讓她整理衣襟。
最後拿來帽子, 卻是她要配合他了,她要踮起腳尖,高舉雙臂,衣袖順着胳膊滑了下去,露出白藕似的兩截兒皓腕。
費了老大的勁,她才輕輕給他戴上。
他一把擁住她,神色似淡非淡、似濃非濃,說道:“你,親親我。”
不算奴仆,從母親死後,再沒有親近之人給他穿過衣。
她只以為是這閨閣情趣發揮作用了,便樂得配合他,笑一笑,勾住他的脖子同他親吻。
他這次卻沒有深入,而是如一只啄木的鳥兒般一口口啄她。
親一口,他問:“今兒是元宵,你想要什麽。”
她想都沒有想,便說:“我要珠簾。”
他又親一口:“沒出息。”
她簡直想擰他一把,卻忽然想起什麽,瞳仁亮了亮:“我想去豐樂樓!”
他頓了頓,看着她的雙眸頓了好一會兒,才又親上來:“今晚要在宣德樓上觀戲宴飲,與民同樂,日後再帶你去。”
江柍聞言不覺心中快意,化被動為主動,摟緊了沈子枭的脖子深深親吻着。
沈子枭拍了拍她的翹臀,笑說:“再親下去要壞事了。”
江柍這才把他放開,她回去繼續睡覺,而沈子枭則出門去。
無極殿外,淺碧在候着。
她未曾多說什麽,只喊了聲“殿下”,而後攤開手掌。
沈子枭看了那丸藥一眼,嘴唇微繃,拿起握進手心,什麽話都沒說便上了轎。
待轎夫起轎,他忽然喊:“輕紅。”
輕紅在一旁回道:“奴婢在。”
沈子枭的聲音淡淡傳來:“告訴她,今日進宮前備一身日常的衣裳,今晚夜宴之後,孤帶她去豐樂樓。”
輕紅說:“是。”和淺碧、鄭衆對視了一眼。
又聽沈子枭說:“走吧。”
轎夫才重新邁步。
*
一到元宵節,皇宮前便會搭起燈山。
從燈山至宣德門樓一百多丈的路上,皆是交相輝映的彩燈,或由彩緞紮成,或系紗棱紮成,層層錦繡,精致非常。
燈面上要麽畫着神仙,要麽畫上古神獸,還有些直接紮成神龍白虎等樣式,遠看栩栩如生,更有八仙菩薩等神仙人物紮成的大花燈,近看亦如真的一般。
因着是隆冬,沿街諸樹上無花無葉,樹枝上便都懸挂着用通草綢绫紙絹紮成的小燈,玲珑可愛。
江柍乘車一路進宮,幾乎如第一次睜眼看人間的孩子般,沒把眼睛從窗邊挪開過。
晚上自是更熱鬧的。
宣德樓上也設彩燈,樓邊石欄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點似波光粼粼,兩邊的朵樓上各挂了一枚燈球,打量着比江柍的個頭都要高上一點,內燃椽燭,璀璨奪目。
樓下露臺伶人都在這裏輪番表演,樓上禦駕則垂簾而設。
平日裏禦駕出行,也有二百對紅紗貼金燈籠随行,元宵節一到,皆換成了紅紗珠絡燈籠,還要加上百對琉璃玉柱掌扇燈。
禦龍直執黃蓋掌扇,列于簾外,提燈随侍則在兩旁依次站定,手中的光點,自是又把城樓裝飾了一番。
百姓們都因皇家設露臺觀戲蜂擁而至,毓街上人頭攢動,沸反盈天,當崇徽帝攜同太子和太子妃站在城樓前時,百姓們跪下高呼萬歲、千歲。
崇徽帝聞聲舉杯敬民。
待他一飲而盡,沈子枭和江柍便會重複他敬酒于民的動作,百姓見狀又是一次呼聲雷動,排山倒海。
這場歡宴直到戌時方才散場。
江柍和沈子枭沒有回東宮,而是乘車至某處僻靜的小巷路口下了車。
而此刻,二人俨然已是尋常人家的打扮。
沈子枭頭戴累絲嵌寶紫金冠,一襲墨綠色青松白鶴袍,斂了三分氣度,長了七分潇灑。
江柍也着綠,纏枝連雲的水綠绫裙,外面罩一件玫瑰紫銀鼠披風,卸去繁瑣的釵環,只戴一個花樓子冠,因嫌戴帷帽麻煩,便以紗巾覆面。
二人并肩往鬧市走。
沈子枭身邊跟着輕紅和鄭衆,江柍則帶了霧燈和高樹出來,這四人皆作尋常人家的奴仆打扮。
“你今日定是學我的。”江柍走着走着,忽而對沈子枭說道。
沈子枭便問:“何出此言。”
江柍說道:“不然為何穿綠色?”
沈子枭便伸手往她額上彈了一下:“好沒道理,你個惡霸王。”
江柍便揉揉頭,小聲嘟囔着什麽,左右是罵沈子枭的就是了。
他們身後的侍從們,紛紛抿唇而笑。
除了霧燈,笑的時候微滞了須臾。
不過幾句話的功夫,拐過一道巷子口,忽見燈燭輝煌,上下相照,遠眺過去,竟是望不到頭的燈火通明,游人如織。與此同時,撲鼻而來的胭脂香、烤肉香、紅薯香、酒香等幾十種味道混合而成的煙火之氣,就如那神仙法術把江柍定住了似的,讓她呆立不動了。
沈子枭見狀,便問她:“從前在昭國竟沒有出來逛過嗎?”
問完又覺得實為不必,此前在晏國的細作早就禀告過,她被趙太後寶貝的眼珠子似的,連寝宮都甚少出來。
江柍也沒回答沈子枭的話,她已被眼前的景象勾了魂,不由自主往繁華深處走去。
但見街道兩旁的店鋪無不張燈結彩,尤以酒樓裝飾最為壯觀華麗,金窗玉檻,門首皆縛彩樓歡門,酒樓前亦有許多的生意人,一路上賣香糖馃子的,賣雪柳頭面的,算命的,噴火的,賣字畫,唱小曲兒的……各色營生不一而足,叫賣聲不絕于耳。
他們穿出這條街,還有那條巷,走至那條巷,每日更新po文海棠文廢文,吃肉停不下來肆爾二2五久乙絲奇更有另條街,真是往左走,左邊繁華,往右走,右邊熱鬧,處處是欣欣向榮之态。
穿過一道橋,橋下水上漂浮着來來回回的花船,花船上皆是濃妝豔抹的妓女,或坐在船頭彈琵琶,或坐于船中侍恩客。
江柍注意到,大晏的乞丐和妓女,亦有一股不自堕的朝氣,不像大昭,滿街的行屍走肉。
她愈發好奇,素有京師酒肆之冠的豐樂樓到底是何模樣。
過了橋,遠遠便見街心處有一三層之高的酒樓,架設了淩空飛橋,檐角廊下挂滿彩燈,或是魚燈或是琉璃燈,房檐瓦片上還擺放蓮花燈,旁邊的酒樓飯館皆是燈燭交映,仍然奪不去此樓的金碧輝煌。
江柍知道,那便是豐樂樓了。
只是這一條街實在擁堵,一時半刻是趕不過去的。
沈子枭便說:“豐樂樓就在那裏,又不能長腿跑了,不如我們閑玩逛過去,才不算浪費時光。”
江柍欣然答應。
恰好路邊有賣李子旋和櫻桃煎的,江柍便命高樹去替她買了來,打算邊走邊吃。
而叫賣吃食的小攤旁邊恰好有一身穿胡服戴胡帽,腳踩牛皮小靴的年輕術士在表演“仙術”。
江柍長這麽大還從未見過這等新鮮事,便拉沈子枭擠到了最前面看熱鬧。
小術士面前立了一張長條桌,桌上靠着一面寫“師承蓬萊”的布旗。
江柍擠到最前頭的時候,恰好見他從上衣口袋中取出數枚蓮子,将其放入一只小瓷碗中。
江柍便問旁邊同在看熱鬧的人:“他這是在幹什麽?”
那人說:“他說要給咱們看蓮花。”
“蓮花?”江柍狐疑道,“那可不是現在這個時節的花。”
那人只顧盯着術士手上的動作,敷衍道:“你看就得了,快快,快看。”
江柍癟癟嘴,再轉頭,只見術士在瓷碗中倒了杯熱水,蓋上蓋,閉目,喃喃念着咒語。
看着挺正經,但落在江柍眼裏卻有些好笑,這術士長得圓頭圓臉,看着還沒她年紀大,眉宇間雖有幾分銳氣,但更多是貪玩浮躁,加之那帶有幾分高原紅的圓乎乎臉蛋,好像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子。
這術士念了七遍咒語,睜開眼,掃視了一圈,煞有其事問道:“準備好了沒有。”
衆人倒是配合:“準備好了。”
他一笑,把蓋子揭開,在熱水的水面上,竟真的開出一朵清雅的蓮花。
人群中登時爆發出一出不可思議的驚呼,紛紛向那術士的桌子上擲銀锞子、銅錢。
江柍愣了愣,亦是震驚。
仰頭去看沈子枭,卻見他噙着一抹淡淡的笑,絲毫不覺驚喜的樣子。
她便問:“你以前見過這等仙法?”
她其實也并不信世上有神仙,稱是“仙法”,不過為顯自己天真無知罷了。
沈子枭聞言,便道:“這些歪門邪道你不知也好。”
卻不想這句話卻不偏不倚被那術士聽個正着,他剛完成一場自認為完美的表演,正滿心歡喜地受吹捧,但見一人不拿他當回事,圓眼一瞪,便問:“老兄,在下平生最恨那等‘衆人皆醉我獨醒’之人,非要搞特別,也得有真本事才對。”
說罷,只見這術士拿出一根香。
又用另一根手指在酒杯裏蘸了一下,将手指放在桌臺的香燭之上掃過,少頃,他的手指燃燒了起來。
江柍跟随衆人倒抽一口氣,不自覺撚了下自己的食指,幾乎也有灼痛之感。
又見那術士,竟用這根燃燒的手指點燃了另一只手上的香,随即氣定神閑地吹滅了手上的火,那手指竟完好如初,絲毫看不出被火燒過的跡象。
圍觀的人已比剛才多了一圈,裏三層外三層的旁觀者都在啧啧驚嘆,高呼“神仙啊神仙”,又不自覺地擡起自己的手指,好似在思考是否人人都能習得此法術。
術士滿意一笑,又拿出一根筷子,在那袅袅直升的煙霧上寫了四個大字
旁觀者皆是一愣,而後全都大笑起來。
先前被江柍搭話的那人,隔着江柍向沈子枭作了個揖問道:“這位大人,這下你服是不服?”
沈子枭只是淡笑,而後便牽江柍的手,轉身欲離去。
那術士叫喝一聲:“爾等凡夫俗子,竟對本仙如此無禮,你信不信本仙施法降罪于你?!”
衆人聞言,紛紛勸阻道:“哎喲,小公子啊,趕快說句好話呀,這要是觸怒神仙可如何是好?”
“是啊是啊,快給仙人賠禮道歉!”
“……”
沈子枭聞言,只是看了眼江柍,問道:“夫人覺得為夫該如何是好?”
江柍倒無所謂笑笑:“我雖覺得他表現精彩,卻不信他是真的神仙。”
沈子枭便問:“哦?”
江柍轉了轉眼珠,湊近沈子枭咬耳朵道:“一個女扮男裝的胡人,以為捏着嗓子說話我就看不出來?”
作者有話說:
術士表演查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