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造化弄人
第36章 造化弄人
◎煙羅之死◎
“安陽一衆罪臣的口供均已整理完畢, 許懋濡為保兒女性命,很是配合,可謂知無不言。蔡君充原本還嘴硬, 可是後來終究是抵擋不住二郎那些細碎的折磨人的法子, 為求死得痛快, 幹脆全都招了。”
孟願剛從安陽回來, 便到東宮向沈子枭禀告這一個月來他所查之事。
沈子枭只盯着一處,垂首看不清表情,似在出神, 又似在入定。
孟願大着膽子, 喊了一聲:“太子殿下?”
沈子枭茫然擡起臉。
孟願怔住, 寒意遍身。
沈子枭的神色有着說不出來的複雜。
他的雙眸密布猩紅血絲,像是幾天幾夜未曾阖眼, 嘴唇緊抿成一條直線, 平日不輕易袒露波瀾的神情中, 已然冷沉一片。看一眼,便覺玉門關的風沙吹到了眼前,刺骨刮人的寒厲。
森冷,憎恨, 怆然。
還有幾分明顯的自嘲。
孟願恓惶不已,頓時垂下頭去。
唯有謝緒風, 敢在這時上前, 說道:“這些日子巒骨在赤北作亂,軍情緊急,殿下未曾好好休息, 以致身子不适, 不如改日再議。”
衆人無不感激地望了謝緒風一眼。
誰知沈子枭卻說:“不必。”
Advertisement
他喝了口酽酽的茶水, 語氣裏滿是平常:“蔡君充此前在言語間提到了恭王,你問清楚沒有。”
孟願定了定神說道:“與鹽政相關本是肥缺,多少人盯着這塊肉,蔡君充和許懋濡在任上多年,的确是官官相護,蔡君充雖一口咬定上面的人是恭王,但微臣注意到,許懋濡提到的人名裏也有不少是骞王,邕王,信國公等人的親信,無法确定,背後指使者一定是恭王。”
沈子枭靜靜聽着,沒有表情。
孟願觀察了一下他的神色,又接着道:“微臣和殿下想的一樣,蔡君充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城府極深之人,這般咬死恭王,倒讓事情顯得撲朔迷離了。”
沈子枭看了眼孟願,因那句“微臣與殿下想得一樣”而露出一絲極淺的認同的笑來。
他換了個姿勢坐,問道:“昨日北邊來信,葉老将軍頭疾複發,朝廷想調祝勇挂帥來着?”
謝緒風道:“是。”
沈子枭斂了斂眸:“祝勇是大哥的人,他不能去。”
孟願恍然擡頭:“殿下的意思是……”
“朝堂之上權力傾軋,波詭雲谲,你說這背後之人,貪這麽多銀子做什麽?”沈子枭吹了吹茶水上的兩片茶葉,問道。
衆人皆是一怔。
大殿裏陡然安靜得針落可聞,唯有外頭的鳥雀咛鳴聲不時傳來。
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紙傾瀉下來,空氣中浮動着許多細小的塵埃。
謝緒風眉頭颦蹙,幾乎是一口氣提到了喉嚨裏,堵住了。
許久才說道:“難道,有人在私自屯兵?”
孟願驚得差點從氈墊上跌到地面去。
另外兩位大人,亦是惶然說不出半個字。
偏偏處于風暴中心的沈子枭最是淡定,啜了一口茶水,道:“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想起兵造反?那也要師出有名才行,否則如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衆口。”
他把茶盞擱下,“啪”的一聲穩穩放在桌面,同時掀起眼皮看向衆人:“而我等要做的,便是守住這份‘名正言順’,讓天下之人信服。”
“所以無論蔡君充背後之人是否為恭王,此次對巒骨用兵的軍功,殿下是要定了。”謝緒風說道,“正如為安陽百姓和那些鹽礦工人剜除毒瘤,您勢在必行。”
沈子枭深深看向他。
衆人都靜默許久,這時忽然有人大着膽子說:“可是這樣未免更被陛下忌憚。”
謝緒風朗月清風一笑:“黃大人還是沒有看清嗎?饒是殿下什麽都不做,只在東宮聽曲賞花,咱們的陛下還是一樣會忌憚。”
只因沈子枭處于的位置,本就注定要腥風血雨。
也因崇徽帝所在的位置,本就注定要猜忌多疑。
沈子枭還未聽完謝緒風的話,就已經在心底喟嘆了一聲——
謝逍啊謝逍,你那平和溫煦的雙眸下,藏着怎樣熱忱的火炬。
他素有“雪無暇”的美名,看上去是多麽超凡脫俗之人。
可沈子枭知道,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卻并非對世事冷漠;雖清風霁月,卻并不願将自己困在那一隅之地獨自安穩。
生于簪纓世族,他從未辜負這一襲官袍。
沈子枭與他對視一眼,什麽都沒說。
但是這沉默已抵過千言萬語。
他又對其他人道:“孤會向父皇請命出征,此事屆時再仔細商議。至于蔡君充,淩遲處死,諸子于朝中有職務者斬,年十四以上皆戍邊關,親屬給披甲人為奴。許懋濡重杖處死,其餘親屬沒入官奴。其餘人你們看着辦吧。”
聞聲,衆人紛紛起身告退。
唯有謝緒風,待所有人都離開之後,獨自留下。
沈子枭知道他有話要說。
于是摁了摁鼻梁,搶先一步制止他:“什麽都不必講,你去吧。”
謝緒風頓了頓,只好離開。
直到踏出門檻,他掙紮之下,還是轉過了身,用幾近嘆息的聲音說道:“無論何時,殿下身邊,還有謝逍。”
沈子枭僵在原地,連同呼吸,都凝固住了。
時間也仿佛暫停下來。
看着他,就好像看到了許多許多年前,在一切苦難都還未開始的時候,那個用懵懂卻平靜的眼神望着他的,初入宮的小小伴讀;
也好像看到那個凝視他去往梁國的滾滾車轍,而神思寥落的小小孩童;
最終停在歸朝那日,他篤定說出“我不會再讓您回到那殺人不見血的地方”時,熠熠的眉眼上。
沈子枭以為謝緒風說完這一句話,便會離去。
畢竟他這樣的人,總是一腔真情藏于心,面上從不顯山露水。
可誰知,他臨走前竟又說一句:“就算沒有了謝逍,您還有自己。”
忽然間,有一股熱意,沉入了沈子枭的心底。
淚水陡然模糊了視線。
他仰仰頭,讓所有的情緒都倒流回去。
是啊,他還有他自己。
可他差一點就把自己交給別人了。
若是沒有收到那封密信,若是沒有發現夾于密函之中的睫毛不見了……
他不敢想下去。
捂住心髒,卻覺得胸腔裏空空如也,像被人剜空了一樣。
再擡眸,他已是堅定冷漠如昨。
午後是靜谧的,比黑夜有過之,無不及。
長樂宮角落處栽種了兩棵梧桐,枝條蕭索,樹影斑駁。
一道人影穿過這片婆娑地,出現在宋琅的面前。
捧着桂花糕。
宋琅看了會兒劄子,才懶怠地拿起一塊桂花糕吃。
咬了兩口,臉色微變,吐出一片薄薄的紙條來。
幾個時辰過後,月上梢頭。
宋琅屏退衆人,來到一處荒草園。
看
||||||
到一個熟悉的背影。
察覺到動靜,那人轉過臉來,福了福身子,笑道:“奴婢參見陛下。”
宋琅目光沉沉。
碧霄蒼老的雙眼中,卻露出一絲明朗的光芒。
煙羅的事情,始終是她心上的一根刺。
這日午睡,她夢到江柍身份敗露,在晏昭交戰之時,被沈子枭拉來砍頭祭旗。
她抽噎痙攣着醒來,此後久難平靜。
她必須了結煙羅。
可是,能怎麽辦呢?
投毒?
可是投毒需要接觸到她的日常用度,更要找準時機,這二者都不容易。
就算投毒成功,一個禦前伺候的人突然沒了,無論症狀像不像毒殺,總會被徹查,一旦徹查,大晏的情報網都會岌岌可危。
可若下那慢性之毒……煙羅是經過訓練的,若在疑心公主身份之後,身子出現異樣,她必會警覺。
退一萬步講,就算她沒有生疑,也沒有時間等她慢慢死去。
因為她對此事存了疑影,必會一點點去證實,而以她一路做到禦前宮女的能力來講,可能未等毒發,便已經查出事實,把消息遞出去了。
碧霄需要的,是讓煙羅以最快速度死去的法子。
那便只能近身搏殺,穩準快地解決了她,再将她僞造成意外死亡。
不。
碧霄頓時否定了此法,她太老了,沒有勝算。
若想成事,必得有幫手協助,可此事乃絕密,絕對不能假手于人,更不能讓第二個人知道。
去求太後,太後必定會問她是如何知曉。
屆時就算找理由搪塞了過去,也必定會被疑心防備。
她可以暴露。
但是牽一發動全身,難保不會因為她,而揪出大晏更多細作。
就算到時她提前刎頸自裁,以太後的性子,也一定會審問煙羅。
她只能保證自己絕不會招供,可不能保證煙羅。
她已經在隐瞞江柍身份之事上對不起大晏。
絕對不能再讓大晏損失。
那麽她只有最後一條路可以選擇
這個噩夢,推了她一把。
她必須做點什麽了。
哪怕犧牲自己。
宋琅也是碧霄看着長大的。
她了解宋琅對江柍的感情,她知道,若這世界上只剩一人有能力去拯救江柍的性命,那人不會是太後,只會是宋琅。
這日恰逢太後出宮去江家探望迎熹。
碧霄留守宮中,來到小廚房,做了一碟桂花糕。
宋琅最愛吃她做的桂花糕,太後特許他一個月可吃上一回,此事滿宮皆知。
碧霄身為太後的心腹,為避嫌,平日不願與長樂宮打交道,饒是得太後吩咐做了桂花糕,也總是遣小宮娥去送。
這次也不例外。
小宮娥于午後送了糕點過去。
天将昏暗時,碧霄出了福寧宮,衆人只道她去禦花園散步,都沒在意什麽。
她也的确去了禦花園,閑逛許久,路上還遇到不少宮娥嬷嬷向她問好。
直至掌燈時分,她悄然來到宮中西南角的一處荒草園。
這裏原是先帝麗婕妤的寝宮,後來麗婕妤小産,傷心過度得了失心瘋,先帝為讓麗婕妤靜養,便不許人随意進入這座宮殿。
實際上哪裏是為靜養,不過是生厭了,覺得不吉利,便把她圈禁罷了。
後來麗婕妤死去,常有宮人聽見哭聲,傳什麽怪異閑話的都有,漸漸地就沒有人到這來了。
此處就這樣荒廢了下來,野草連天,處處蛛網。
然而十年前,碧霄與晏國之人在這裏接頭時,撥開荒草,竟有無數螢火蟲從中飄蕩出來,點點熒光把秋日裝點的好似世外仙境。
從此之後她便常常過來,捉螢火蟲給江柍紮燈籠玩。
她此刻面對這荒蕪之景,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就如一個将死之人,最後看向這人間的美色一般,那麽的安詳靜谧。
身後響起腳步聲,碧霄的笑驟然僵在臉上。
一道颀長的影子覆蓋了她的影子,她轉頭,對上宋琅一雙深不可測的眼。
“姑姑想見朕直接到長樂宮求見便是,為何要在桂花糕中塞紙條呢。”宋琅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碧霄的神色。
此話實是明知故問。
碧霄心裏明白。
她笑笑,既已作出決定來到這裏,便不願再繞彎子,而是直接說道:“陛下身邊的煙羅已經懷疑愛愛的真實身份,但求陛下務必解決了她。”
宋琅的目光像冰錐一樣刺來:“你是如何知曉。”
碧霄見狀,跪地說道:“因為煙羅與奴婢均為大晏的細作,煙羅見陛下寵幸曲瑛,而曲瑛與愛愛長得像,她便起了疑心,又懷疑到十幾年前那場大火,特來詢問奴婢,可奴婢為了愛愛,并未對她說實話。”
宋琅眯了眯眼,眉宇之間已有殺機。
碧霄已然豁出去了,又說:“奴婢既然說出煙羅身份,便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陛下能為愛愛解決後顧之憂,那麽奴婢甘與煙羅同死。”
宋琅深深沉默下來,似是在思考權衡和分析其中的關系。
他知道,眼前這人已經做好必死的打算。
他不是從她的話語裏察覺到的,而是從她從容而慷慨的眼神中。
他打量着碧霄。
從前太後常說,碧霄年輕時是一個很美的女子。
可他似乎從記事起,碧霄便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眼角堆滿了皺紋,笑起來時眼裏有光,那皺紋好似散發的光線。
太後身邊兩個得力的嬷嬷裏,他是更喜歡碧霄的,她手藝好,會做糕點,也會做哄孩子的小玩意,卻又不止是手藝好,她待江柍也更體貼,看向江柍時的神情更真誠。
當初江柍去和親,江柍想讓碧霄跟去,可太後正是忌憚二人之間的這種感情,最後還是選擇了段春令。
臨行前一晚,江柍與碧霄抱頭痛哭,後來江柍私下囑咐過他,要幫她好好照顧碧霄。
他把雙手背于身後,來回踱了幾步,而後頓住,再次看向她。
他從未懷疑碧霄的只字片語。
想起她決絕的“願與煙羅同死”,他輕輕扯了扯笑。
他也是歷經着宮廷之争的人,豈會分辨不出,眼前的人一邊愛着江柍,一邊愛着大晏,最終對江柍的母女之情,打敗了對大晏的忠義之心。
如此,總算是沒辜負江柍的真心。
宋琅緩緩開口:“此事朕明白了,你回福寧宮聽信便是。”
碧霄看向宋琅,有絲疑慮。
宋琅只說了一句話:“愛愛曾讓朕好好照顧你。”
碧霄聞言喉頭一哽,難忍酸澀,落下淚來。
宋琅深深看了她一眼才離去。
碧霄在原地無聲哭泣,直至起風了,陰雲密布好似要變天,她才離開。
翌日,碧霄便聞煙羅失足落水的消息。
出事當晚,煙羅就被埋進了宮人冢。
世間多的是造化弄人。
碧霄哪裏知道,煙羅死前,就已将消息遞到了沈子枭之手。
作者有話說:
其實普通人就算覺得曲瑛像公主,也不會多想一層,往身份造假事情上琢磨,偏偏煙羅是細作,而且是能一路混入禦前的細作,幾件事串聯便推出真相,卻也聰明反被聰明誤。
明天雙更。
0點和21點。
追更的寶寶們,希望大家可以推薦給你們的好朋友,小說搭子。
下本《紅塵之上》,非常帶感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