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是愛嗎?是責任嗎?

第27章 是愛嗎?是責任嗎?

呂方還沒等到十分鐘,王濤就已經将車開到了面前。

他剛一坐上車,王濤便迫不及待地問道:“你查到了什麽?價值大不大?”

“我鎖定了一個可疑人員。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證據證實他的嫌疑,倒是可以以他作為突破口。”

“他是什麽身份?”

“電梯檢修人員,專門負責永寧大廈整棟大樓的電梯檢修工作。”

王濤愣了愣,道:“專門檢修?永寧大廈的電梯維保沒有外包?”

“也算是外包的吧,他屬于駐場維保,工作相對固定。”

王濤點了點頭:“嗯……這身份倒是符合作案條件。”

一路聊着案情,半個多小時後,警車駛入天陽區警察局院子裏。

食堂裏人頭攢動,已經是飯點了。

“先吃飯吧!晚上加會兒班。”王濤說完看向呂方,道,“小呂,你有女朋友了嗎?”

“沒有。”

“沒女朋友啊!”王濤略喜,“那正好加班。”

呂方憨厚地點了點頭。

……

Advertisement

吃飯的過程沒什麽可說的,就如同食堂裏的飯菜不值得點評一樣。

餐後,三人便回到了刑大的辦公室。

關于柴元的這個案子,是天陽區刑大近期辦理的最大案件。

雖說有關于柴元控制野豹殺人的部分相對簡單,可一旦王濤這條線取得突破,鎖定了黑市組織,那就有得忙了。

所以,為了盡快把柴元殺人相關證據鏈固定下來,刑大大部分精銳警力都投入到了這個案子中。

也因此,雖然現在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但刑偵大樓的幾個辦公樓層卻還是燈火通明。

要說這案子,其實也不用加班加點地辦,但如果不盡快将這個案子辦完,萬一突然又發一個大案子可咋整?

難道你對受害者說:對不起,我們現在沒警力了,先等等?

所以,有案子就得盡快辦了。

呂方與張臨澤在同一個辦公室,坐到電腦前便各自忙活起來。

以前呂方一直呆在派出所,每天被迫沉迷于矛盾糾紛化解和各種檢查,少有機會用到各類數據系統。

現在這一使用,他不都不承認這個世界在數據資源整合方面确實比他上輩子強多了。

在這邊,警察承擔了更多的職責,相應的上面也給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特別是刑偵,掌握的數據堪稱全面。

基本上,警察辦案過程中所需要調查的數據,在大數據系統中都能查到。

太幸福了。

現在呂方需要調查譚星的相關情況。

要坐實他是否與黑市有牽連,這并不容易,但可以一個證據一個證據地找。

一個條件符合可以說是巧合。

可三五個、甚至七八個呢?

那肯定就不是一句巧合能解釋的了。

呂方現在就是要想辦法增加天平上的砝碼。

一條條與譚星有關的信息出現在顯示屏上,呂方目光迅速掠過。

無關緊要的信息直接忽略……

“譚星,升騰特種設備維護公司員工,3031年5月入職,同年派駐永寧大廈負責電梯維護。”

“已婚,無子,目前居住于zs區科林大道安泰小區。”

基本情況差不多就這些,呂方看了後默默記在心頭。

剩下的軌跡信息和通訊信息卻是一大堆。

誰讓這類結構化信息一般存儲時間都很長呢?加之現在能獲取軌跡的手段太多了,每個人每天都能産生大量數據。

若是太少,反而不正常。

好在有分析研判模型,否則憑着肉眼看、人腦分析,那得将人逼瘋。

一頓操作猛如虎,呂方驚愕地發現這譚星的軌跡竟然非常的簡單。

入職公司三年,這家夥竟然一次出市的記錄都沒有。

說是兩點一線都不為過。

安泰小區距離永寧大廈不過三百多米,靠步行就行了。

他每天都是在家裏、單位之間來回游蕩。

偶爾走的遠點,基本上都是去商場或者超市,而且次數少得可憐。

“狼人啊!關鍵是……這麽宅的一個家夥,居然能結婚?”呂方仿佛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

他盯着可視化分析界面上那一根根代表着軌跡的線條,着實找不出有什麽異常。

無奈之下呂方又開始看通話記錄。

然後……呂方發現這家夥電話聯系人不超過二十個,就連所用的即時聊天工具中聯系人也不超過五十個,而且大部分加了好友後就在通信錄裏躺屍。

這人的人際關系,單純的像一張白紙。

呂方眉頭緊鎖。

這不正常。

雖然不排除社會上确實有這樣的人存在,甚至比這更孤僻的人都有,但譚星不應該是這樣的人。

他留意到了一些細節。

比如他與他老婆的通話,大部分都是他作為主叫用戶呼出的。

不僅是與他老婆的聯系,與其他人的聯系也都很正常。

這不符合性格孤僻之人的人設。

裝的?

為什麽要裝?是想要隐藏什麽?亦或者是躲避什麽?

如果譚星真與那黑市有關系,這就能解釋通了。

越是簡單的人際關系,受關注度就越低,越不容易暴露。

而且一個孤僻的人設,可以杜絕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酒局。

如果推論正确,那麽譚星又是怎樣與他的上線聯系的呢?

呂方不認為他們會采用線下聯系的方式。

在這個監控探頭數量比麻雀窩還要多的時代,要搞點偷雞摸狗的事情,避免線下接頭是最好的選擇。

線上?

線上溝通還有不留存痕跡的?

即時聊天工具也好,郵箱、微博也罷,只要用了肯定就會有痕跡,哪怕是閱後即焚模式的軟件。

呂方不太死心。

繼續查找有關于譚星的資料,重點關注他的一些網絡身份資料。

忽然,他看到了一條不起眼的、很符合宅男身份的信息。

網絡游戲,一款rpg的手游。

這個游戲是三年前發布的,而譚星也正是那個時候下載的這個游戲,看起來毫無瑕疵。

只是這時間有些巧合,剛剛在他入職前幾天。

帶着些許疑惑,呂方點開了譚星在這個游戲中的詳細信息。

這個信息就不是特別全面了,只有登陸時間、人物等級等……

然而就是這些信息,卻讓呂方徹底定下心來。

這家夥登陸游戲的時間很少,每周就只登陸一次,而且登一次最多也就上十多分鐘。

最奇怪的是,他每次登陸的時間都放在周六晚上8點。

這是玩游戲呢?還是打卡?

就這頻率,你為什麽還繼續玩這游戲?

是愛嗎?是責任嗎?

扯淡!

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網絡游戲,便是黑市那些人碰頭的一個窩點。

雖說游戲會存檔一些信息,但絕對不可能長期保存每一個玩家在游戲裏的運動軌跡,也不可能長期保存所有玩家的聊天記錄。

多種因素,使得游戲內聊天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特別是大夥兒找個隐蔽點的地圖,用附近頻道聊天,絕對天衣無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