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美化
美化
謝書堯對柳旭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特效藥必須優先于論文成果,先利用成果将眼下的問題解決,之後不管你想拿着這些數據怎麽寫論文,就算你寫出一朵朵花兒來,那也沒關系,先救命,救完命之後,你再慢慢寫。
柳旭拿着藥神系統給出的配方,走上了當初研制強效緩釋藥劑的老路,除去一些基礎的實驗之外,有大段的計算藥學推導工作需要他去完成,這剛好是他的薄弱之處,如今只能一邊查資料,一邊找其他人尋求幫助,最終再落腳到自己的研究中去。
針對這種球形病毒阻斷特效藥的研究,柳旭用了三周的時間,終于通過工業合成的手段研制出了一種青灰色粉劑,他立即便進行了活體動物實驗。
值得一提是的,這種青灰色粉劑在遇到胃酸的時候,會發生輕微的變性,影響到具體的療效。若是用生理鹽水稀釋之後,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進入血液,則可以與血液中的病毒進行充分反映,使得病毒充分滅活,效果要更優于口服。
但這種青灰色粉劑同生理鹽水的混合比例也是有要求的,不管稀釋之後的濃度是太低還是太高,療效都會大打折扣,最終只能将這種特效藥的形式定義為注射針劑。
當這種特效注射針劑在活體動物身上見效時, ‘花聯藥協’內的全部廠家都及時地調整了生産結構,并将庫存的強效緩釋藥劑與具有療效的中成藥制劑全部銷售,原先的片劑生産線恢複到常規藥物的生産中去,對球狀病毒具有特效的注射針劑走入生産線。
等‘花聯藥協’生産的注射針劑具有一定的規模之後,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官網上對外發布了這一則消息。
《金陵日報》編輯部的記者最先看到這一則消息,直接複制了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發布的通知,并在題目前面加了一個【轉】,向全部金陵百姓投送。
國家媒體《百姓日報》很快也轉發了這一則消息,并且發布在了海外版上。
那些駐守在華國的各大國外媒體聞風而動,迅速将相關消息發送回國……因為這種消息實在太重要了,過了半個小時不到,這消息就在全球屠版。
讓人難過的是,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還表示,特效針劑的生産難度較高,盡管‘花聯藥協’已經全力投入生産,目前的産量依舊無法在一周之內供應全球,由于某些國家設置的關稅太高,故決定将這些國家列入‘常規供應名單’,優先為已經達成‘半自由貿易’或‘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供應注射針劑。
某些被內涵到的國家: “”
別的國家因為疫情鬧得民不聊生,你們國家安然無恙也就算了,所有有效藥物都是從你們國家出來了,讓你們國家的金高院與制藥企業賺了個民不聊生,現在居然還拿這個當把柄
你們有良心嗎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花聯藥協’表示:歡迎下單,不下單的請站在旁邊看看。
‘花聯藥協’只是許多個藥企組成的商業聯盟,你和它們講大局觀,講宏觀調控,那不是去惡心人嘛!
有些國家的反應快,立馬就參照着‘花聯藥協’對外公布的标準,下足了訂單,有些國家反應慢,等他們觀望了半天之後,發現‘花聯藥協’是根據訂單先後順序來供應注射針劑的,第一個下單的國家已經從‘花聯藥協’的倉庫裏拿到了足量的注射針劑,開着飛機拉回國內,準備給感染者注射使用了,第二個下單的國家還在等着從生産線上接貨,第三個下單的國家已經收到了通知,正在家裏生産,但由于原材料收集困難,還需要再等等……第四個下單與第五個下單的國家收到的消息也是‘再等等’。
可他們等不起啊!
哪怕強效緩釋藥劑的供應已經足量,全球各地基本上沒再出現因感染球狀病毒而死亡的案例,但這并不代表着球狀病毒已經停止感染,每天依舊會有人中招,而每一個中招,政府就需要再多承擔一份壓力,如果能像蘇格蘭,菲果一樣早早地結束了疫情,現在根本沒必要再為特效注射制劑買單。
越早拿到特效注射制劑,就能越省錢!
有些國家站出來呼籲,希望能夠買到這種特效注射制劑的專利授權,以解決自己國內的危機。
然而,大家心裏打得什麽打算誰不清楚
無非就是買到這種特效注射制劑的專利授權之後,大規模供應自己國內,待産能有盈餘時,便可以借着特效注射制劑賺一點小錢錢。
當然, ‘花聯藥協’也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吃獨食,他們借着特效注射制劑的專利授權,與很多國際知名藥企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順帶着還換回不少自己缺少的技術來。
來勢洶洶的球狀病毒疫情終于褪去,各國吃一塹長一智,都将疾病防控事務設為了一級重點事務。
柳旭從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拷到二十多個T的數據,打算回天府去。
杜岳以為柳旭要反悔,趕緊跑到了柳旭所在的研究室, “小柳,之前我同你說的事情,你考慮得怎麽樣了”
“您和謝導都同我說了,我還能拒絕嗎”柳旭反問道。
一聽柳旭這話,杜岳立馬就安心了, “你拒絕個什麽這麽好的平臺,這麽寬松的科研環境,多少人想求都求不來呢。只要你答應了就好,我去同謝導說一聲,你趕緊把你的博士論文給弄好,早點畢業,咱這感染病研究中心就能早點挂牌落成。”
“還有一個事兒,感染病研究中心不能設置在金陵了,得重新找一個城市,你不是在天府嗎你看把這個感染病研究中心設置在天府怎麽樣”
“目前來說,國際上頂級的感染病研究中心是4A等級的,謝導覺得4A的力度還是不夠,打算以6A為标準,建設國際上最頂級的感染病研究中心,如果要投資的話,應該是幾百億的投資,而且天府市也有優勢,與我們一直開展合作工作的西華醫學院就在天府市,他們的研究領域就是微生物感染,到時候能算是強強聯合。”
柳旭點頭道: “我沒什麽意見,聽從金高院的安排。”
“好小子,就喜歡你身上的這股子痛快勁兒,你這次拿着兩個專利薅了各國政府的口袋,怎麽着也有兩千億的收入進賬了。原先重林市抗擊狂化病毒時,你的專利就賺了七個多億,咱們研究院很多的人都羨慕到靈魂出竅,現在知道你賺了那麽多,絕大多數人都羨慕不起來了。別說是賺你的那一半錢,就算是賺萬分之一,那就兩千萬了,讓人仰望的收入。”
柳旭一直都沒算過自己的收入,只知道存在他賬戶上的錢越來越多,單單是利息,都夠他使勁兒敗家的。
這些錢該怎麽花
柳旭又不是那種特別愛慕虛榮的人,他身上穿的衣服不便宜,但絕對不算是奢侈品,也沒有買跑車帶名表買游輪的想法……要這麽多錢有什麽用
送走杜岳之後,柳旭仔細想了想,最終決定找謝書堯談談,将這筆錢花出去。
謝書堯聽到柳旭的打算後,整個人面部的表情堪稱驚悚。
“什麽你打算将這次的收入,全部設置成公益基金小柳,這可不是拍一拍腦門就能做決定的事情,你考慮清楚。這涉及到的賬目可太大了,一旦做了決定,就回不了頭了。”
要是沒考慮清楚,柳旭哪裏敢來麻煩謝書堯
他堅定道: “謝導,我考慮得很清楚,這次收入的全部資金,都用來援助國內的科學事業發展,用來支持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技術攻關突破。”
“有些項目是具有時效性的,比如說狂化病毒的研究,如今的狂化病毒基本上已經在世界上絕跡,但針對狂化病毒的研究,我認為不應該就此中斷。很多病毒都是具有相似性的,我們現在針對狂化病毒進行的研究,可能看不到應用性,但不妨作為技術儲備來研究,哪怕是摸索總結出一套更為成熟,更為快捷,更為準确,更為系統的方法,也好過就此砍掉這個項目。”
“十二年前的墨西科就已經爆發過一次因球狀病毒而産生的疫情,當地政府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只可惜後面疫情消退之後,全球各大研究院所,研究機構,高校等,都終止了與球狀病毒相關的研究,導致這次球狀病毒卷土重來時,我們沒有任何的招架之力。在疫情爆發的中期,很多國家連基礎檢測驗證的手段都沒有,這是十分悲哀的。”
“吃一塹,必須長一智。不能白吃了那一塹!”
“另外,我這筆錢還打算用來資助一些收入較低的研究人員,比如說冷門學科,地層古生物學,冰川微生物學,極地生物學等等,他們的研究十分有必要進行下去,但一直都未能受到重視,我希望能把自己賺到的這筆錢用來資助他們衣食富足,體體面面地将研究進行下去,而不是處處受到掣肘,我不希望這些研究人員因為生活壓力而放棄他們所堅守的研究領域。”
“最後,是我打算資助一些青年研究者,主要是各個領域的碩士和博士,資助他們進入理論研究領域與實際研究領域深耕,就好比說我們專業的制藥學與藥理學這兩個發展不算均衡的學科,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視基礎學科,也希望研究人員能夠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落地,轉化成我們真真切切需要的技術。這一部分的話,就作為獎金來設置吧……”
“謝導,您是專家,是學術大家。我希望自己能在這件事情上獲得您的幫助,因為我真的沒有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也沒有處理這些事情的專業能力。我知道您在這方面有很多的人脈,而且您在這方面做得也很成果,所以希望您能幫幫我。”
柳旭說的很誠懇,說完之後,他見謝書堯的面色不大好看,連忙問, “謝導,我給您添麻煩了……”
謝書堯虎着臉問他, “柳旭,你是不是覺得讀研期間,我給你的待遇不夠好”
“沒有啊!誰不知道在金高院讀三年研究生能攢很多錢,稍微有點能耐的,金陵一套房的全款都能攢下來,誰敢說這不好要是金高院還不好,那真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了。”
柳旭小心翼翼地說, “我是覺得和咱這邊的獎勵機制比起來,那些高校裏的碩士,博士太苦了,讀書的時候,因為學術壓力,科研壓力太大,頭發一把一把的掉,畢業之後,又因為房貸,車貸的壓力以及工作壓力而一把一把地掉頭發,就想着給他們減減壓力。”
“同時,我也是想着利用錢來引導那些研究者把目光放到實際中去。不能整天都只想着詩與遠方,我們還有很多關鍵技術等着突破呢,結果我看很多研究人員直接撇下沒突破的關鍵技術不管,跳到一些比較容易割韭菜的研究領域去了,這不是好高骛遠麽”
把自己的真實所想都講出來之後,柳旭就坐立不安地看着謝書堯,他實在想象不到,謝書堯究竟是在哪一點上誤會了他,怎麽臉色這麽難看
謝書堯看柳旭急得就像是只猴兒一樣,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哎呀,我就是和你開個玩笑。你放心吧,既然你相信我,那我肯定會把你委托的事情辦好,但小柳你也得記住,千萬別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建立一所6A等級的感染病研究中心,刻不容緩。”
柳旭: “……”您一個這麽大腕兒的博士生導師,國家首席科學家,和我開什麽玩笑呢我這小膽兒都險些被吓破!
可謝書堯都這麽說了,柳旭還敢哔哔反駁嗎他只能忍氣吞聲,并且十分狗腿地向謝書堯保證, “謝導,您放心,我的論文寫完之後,立馬就幹這個!”
————————————————
回天府之前,柳旭還在金陵市待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因為某些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有很多內部的資料是不存在電子檔的,對外保密,他想要看的話,只能在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的資料室中看。
另外一邊,謝書堯讓人統計了柳旭通過強效緩釋藥劑與特效注射針劑的合法收益,一共兩千七百餘億,直接請來專業人才,設置了‘旭日東升基金組’,用于負責基金的發放事宜。
柳旭拿出兩千七百餘億的所得來做公益的消息在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的官網首頁挂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新聞記者怎麽會看不到
“大醫精誠!柳旭醫生捐出兩千七百餘億,用于成立‘旭日東升基金組’,将針對多個領域同時展開資助!”
“十四億花國人都驚呆了!柳旭又搞了一件大事!”
“俠肝義膽,為國為民!柳旭醫生又搞了一件大事!”
“還記得那位被造謠猝死在機場的醫生嗎他拿出兩千七百億,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助力!”
“碩士,博士們都有福啦!看看自己符不符合這些要求,快去申請領錢!”
“驚呆了,他憑一己之力從各國政府的國庫中掏錢!”
點進這些消息的網友都被‘兩千七百億’給震驚到了。
兩千七百億,說捐就捐了
敗家子!
有人稱贊柳旭這種分文不給自己留的做法,也有人說柳旭既然舍得捐出兩千七百億,手中說不定還捏着兩萬億,就好像柳旭是印鈔機成精一樣……
當初柳旭在重林市抗擊狂化病毒疫情的時候,就憑借卓越的能力進入了大衆的視野,一直都有媒體跟蹤挖掘柳旭的消息,趁着這會兒柳旭又上了熱搜,這些媒體一股腦兒地把柳旭做的事情的都抛了出來。
“柳旭,師從國際知名藥學家謝書堯,金陵藥科大學大學與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聯合培養的本碩連讀畢業,後回到天府市開診所,并在金陵醫藥高等研究院繼續攻讀在職博士。”
“在抗擊狂化病毒的疫情中,柳旭獨立研發出強效緩釋藥劑與特效藥,後球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他二度出手,先是以中成藥制劑治愈數千名感染者,後擔憂中藥材儲備數量不夠,沉心研制出針對球狀病毒的強效緩釋藥劑與特效藥,吸金兩千七百餘億,分文不取,全部用來資助國內科研事業發展!”
“其醫術精湛,診所雖然才開了數月,但早已在周邊省市打響了口碑,每天都有許多慕名而來的患者上門求治,其研發出的‘中成藥洗劑’更是一度成為美妝領域人人追捧的神藥,可惜只對外開放一萬份訂單,一藥難求。”
“值得一提是的,柳旭醫生的診所收費相當便宜,所有藥材都是對标藥材市場的價格,無任何溢價,以看病次數收費,單人診費三十,實際收費比在其他大藥房單獨抓藥的錢還要便宜,而且療效有口皆碑!”
這些實事求是的報道把柳旭給捧的臉都紅了,還未柳旭的小診所打了一場gg。
————————————————
當初網上報道柳旭猝死在金陵國際機場的時候,柳旭擔心柳父柳母看到新聞擔心,在第一時間就給柳母辟了謠,但當爸媽的看到自家兒子在機場‘咣’的一下摔倒在地上,能不心疼嗎
柳母從記者發到網上來的小視頻中,清晰地看到柳旭用手扶着太陽穴踉跄了好幾下,然後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後腦勺嗑中地面的聲音砸在她的心頭,心疼得直掉眼淚。
後來從央視新聞中得知柳旭去過那麽多的疫區,親手參與了那麽多患者的救治之後,柳母越發心疼了。
當初在重林市的時候,柳旭救起人來有多麽拼命,她是親眼目睹過的,這會兒柳旭是在全球各處奔忙,身體不知道會累成什麽樣!
要不是柳旭時不時會發條微信同家裏報平安,柳母都打算再次挺身而出,跟着柳旭去全球各地當志願者了。
柳旭在金陵安定下來,打算再在金陵多待一個月,将論文上的事情收個尾,他便同柳母開了視頻,還同柳母秀了秀自己臉頰上多出來的那點肉,同柳母說, “媽,你是不知道,我暈了那麽一次,後來再去支援時,人家都拿我當重症厭食患者對待,就差讓人盯着我吃飯,看我吃得少就給我塞幾口了。菲果那邊給了我很多水果,我覺得帶回家會在半路上壞掉,就分給同行的同事們吃了,在德黑的時候,人家專門請了很多華人餐廳的廚師,各種菜式變着花樣做,我還有單獨加的營養餐,就擔心我再餓暈過去,全世界的跑,結果我胖了六斤,小肚子都出來了,牛仔褲穿着有點緊……”
柳母見柳旭的面色不錯,這才稍稍放了心,叮囑道: “忙完就趕緊回家來,昶兒和菁子馬上就要放假了,咱一家人好好聚聚。對了,旭兒,媽最近相中了一個樓盤,在新區那邊,打算買兩套,你和昶兒一人一套,至于菁子的話,媽和她說過了,咱不是說家裏偏心,但有那個傳統,很多家産都是傳兒不傳女的,讓她別記恨家裏,她嫁出去後,男方肯定也這樣,不過爸媽現在住的這房子,到時候就給菁子了,都是爸媽生的孩子,咱不能什麽都不給菁子。你是做大哥的,心裏別有什麽想法。”
柳旭笑道: “得給菁子,你們要是不給菁子,我還跟你們急呢。我們兄妹三個的感情好,可不能因為一套房的事兒鬧出矛盾來。對了,錢夠嗎不夠的話,我給你們轉一些。”
柳母道: “差不多了,我和你爸攢着一些,兩套房子的首付沒什麽問題,不過房貸的事情,旭兒,媽偏心得明明白白,你有工作,能賺錢,給你買的那套房,房貸就得你來還了,爸媽手頭的錢給昶兒還貸款剛剛好,要是兩套房的房貸都負荷上,爸媽真的還不起。偏心偏到媽這個程度,媽心裏也不好受,但當父母的,想的是一碗水端平,也想讓有能耐的孩子幫襯幫襯能耐不大的……你要怪就怪媽吧。”
柳旭皺眉, “您說什麽呢我什麽時候怪你們了我讀研的時候不就和你們說了,我的房子車子都不用你們操心,我跟的導師好,幫我很多,不差那麽點錢。一套房子多少錢你和我說,別背貸款。就你們倆那點兒退休金,平時吃吃喝喝玩玩花了就好了,背什麽貸款就你那小心眼兒,有貸款背着,晚上還睡不睡覺了”
“新區那邊的房子不算太貴,媽給你們選的那個小區叫學府苑,一平一萬二左右,媽想給你們兄弟倆都買個一百三十平的,就這個面積,咱家也能負擔得起。”柳母道。
柳旭‘嗯’一聲, “那我空閑的時候給您轉一筆錢,我這邊還有點事,得先去忙了。”
挂斷電話之後,柳旭查了一下天府新區學府苑的房價,确實是一萬二左右,最大的面積是一百八十平的,他在心裏算了算,決定等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就給柳母的工資卡上轉七百萬過去。
等他忙了一天回到住的地方,已經是十二點了,他洗了個澡,坐在床上把七百萬給柳母轉過去,還給柳母發了一條微信:
“媽,買三套,都要最大面積的,裝修的事情您別操心,等交房後,我和昶兒,菁子去找裝修公司和設計公司,您別給我們裝成小碎花的東方田園風,現在的年輕人沒幾個喜歡那種的。”
柳母的心眼有點小,稍微遇到點什麽事情,都會裝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盤算,既然柳母說要把那老房子留給柳菁,等柳菁出嫁的時候,老兩口肯定就在那房子裏住不踏實了,柳旭擔心柳父柳母再憋出一個‘把房子讓給柳菁,自個兒夫妻倆搬出去租房住’的騷操作,索性從根源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您老兩口買的房子自己住着吧,我都替弟弟和妹妹打算好了。
柳旭能夠将兩千七百多個億送出去而不皺一下眉,給自家弟弟和妹妹花幾百萬,他會心疼他對于錢根本沒什麽明确的概念,只知道自己不缺錢花,當然,他也沒什麽奢侈的野心。
第二天早晨,柳母睜開眼之後,沒看手機,第一時間先去給貓喂了貓糧和水,然後就去做早飯,等做好早飯,夫妻倆都坐在餐桌上的時候,她才拿出手機來扒拉新消息,然後……她就看到了銀行發來的短信與柳旭發來的微信。
柳母一遍又一遍地揉眼睛,又一遍一遍地數銀行發來的轉賬通知短信,連着數了好幾遍之後,突然尖叫一聲,險些把柳父手裏的筷子都給吓掉了。
“你一大早上咋咋呼呼幹啥呢吃個飯都不讓人安生點。”柳父訓斥道。
柳母氣道: “我怎麽就咋咋呼呼了,你看旭兒給我轉了多少錢!你看完要是不咋咋呼呼,我跟你姓!”
柳母把手機怼到了柳父的眼跟前,柳父看了一眼,強裝淡定的低頭夾菜,還同柳母說, “不就是七十萬嗎有什麽好驚訝的”他嘴上說的輕松,拿着筷子的手卻已經開始抖了。
“七十萬個屁,是七百萬!他發微信說,要讓我們買最大的那種戶型,還讓一下子買三套!”
柳父不僅掉了手裏的筷子,還險些被飯給噎到,他抻着脖子抻了好久才把噎住嗓子眼兒的東西給咽下去。
“你說七,七,七百萬”
柳母把手機放到柳父面前, “你自己數,肯定比七十萬多!要是我數錯的話,那就是七千萬。但七千萬是說賺就能賺得來的旭兒是有本事,但也沒那麽大的本事啊……”
柳母剛說完這句,門就被人咣咣咣地敲響了。
“這誰啊,一大早就這麽敲門,還敲這麽大聲,就和上門催命似的……”柳母一邊抱怨,一邊解了圍裙往門口走。
門一打開,樓下的李大媽和謝大媽領着一堆記者就進了門來。
柳母被這麽大的陣仗給吓到了,趕緊問, “李姐,謝姐,你們這是幹啥”
那李大媽說, “哎呀,你和老謝真是有福氣,生了一個那麽能耐的孩子!你還不知道呢你們家旭兒出名了!”
柳母納悶, “出啥名了”
謝大媽終于插上了嘴, “你們家旭兒賺了兩千七百多個億,直接給捐了,現在人家一堆記者都想采訪你呢!”
柳母: “!!!”她感覺自己的血壓有點飄, “謝姐,你說明白點,旭兒賺了多少錢”
那謝大媽樂呵呵地說, “兩千七百多個億,哎呀,我說不清,讓記者和你說吧。我和老李正在樓下鍛煉呢,見記者過來,聽說是要找你,就直接把人給你領上門來了。”
在李大媽和謝大媽同柳母說話的這陣子裏,記者已經對着家裏的陳設咔咔一通猛拍,這會兒逮到機會,便同柳母講了一通柳旭的事情。
柳母聽過後,感覺自己要被氣出心絞痛來了!
兩千七百個億啊,你說捐就捐了這敗家玩意兒你不知道你爸你媽還因為幾百萬的事愁的一宿一宿睡不着呢
就算你要捐,那好歹也給自己留個零頭啊!咱捐兩千億,留七百億行不
這可是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啊!
但有外人在,柳母的臉面絕對不允許自己說出實話,她恍恍惚惚的出了一會兒神,然後才一臉堅定地對着攝像頭說, “我們以旭兒為榮!”
“錢這個東西嘛,本來就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旭兒平時也比較節儉,沒養成什麽鋪張浪費的習慣,要那麽多錢也沒用,不如把錢資助給用得着的那些人!”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年婦女,對兩千七百個億也沒什麽概念,但我支持我們家旭兒做的決定!旭兒的思想覺悟高,我們全家都以旭兒為榮!”
這錢都已經捐了,就算這會兒又哭又鬧又上吊,那錢也追不回來,還反而會鬧笑話,倒不如表現得大方些,端莊些,體面些,哪怕心裏難過,也得關上門再難過。
柳母想通這些,對着鏡頭就是一通猛扯。
“我和旭兒他爸一直就教育旭兒,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真的很高興,旭兒把我和他爸的話都聽進去了。國家政策好,我和旭兒他爸都是雙職工,退休金就足夠吃飽穿暖了,不會給旭兒拖後腿,再加上旭兒遇到的導師好,是命裏的貴人,一直都幫襯旭兒,旭兒也不缺機會,他自個兒學習啊工作啊,都挺努力的,家裏人以他為豪。”
“旭兒有這麽高的覺悟,我和他爸是真的為他驕傲!感謝國家和政府的培養,我希望旭兒能夠再接再厲,争取做更多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情!”
像柳父和柳母這種退休職工,每天都有學習強國的要求,就算柳母平時看的時候不認真,那腦子裏也記了不少東西,這會兒說出來的話相當有水平,一套一套又一套的,聽得那些媒體記者都愣怔住了。
“阿姨,我記得當初咱們抗擊重林市狂化病毒疫情的時候,您全家都上陣去了,是吧我能采訪一下您,是什麽驅使您上的前線嗎”
柳母一拍大腿, “是責任感與使命感啊!你看看上前線的那些人都是些什麽人都是年輕的娃娃,都是孩子!這些人才是社會的棟梁,是國家的希望啊!未來得靠這些人撐住。”
“像我們老兩口這種老骨頭,從二十來歲參加工作到退休,一輩子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雖然沒做出什麽成績來,但一直都還算勤懇,到老了之後,不上班還拿着退休金和國家給的養老金,心裏不得勁兒啊!”
“我們花的錢,不都是從年輕孩子身上抽的血未來還需要年輕人去建設,像我們這種年紀的老骨頭,就只能拖社會的後腿了。”
“我當時就和旭兒他爸商量過,一定得上前線,能替下一兩個年輕人來就替下來,我們倆這年紀,就算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也就剩下了二三十年的光景,年輕人的未來還長得很!當然了,我們家三個孩子都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上,如果三個孩子都沒了,那我們老兩口活着還有什麽意思不如一家人都整整齊齊地報效國家了!”
柳母在那兒使勁兒的吹,聽得李大媽和謝大媽都愣住了,當了這麽多年的鄰居,他們還是頭一次發現自己和柳母有這麽大的思想覺悟差距!
這真是他們認識的那個咋咋呼呼的婆娘嗎
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媒體記者聽柳母說了這一番感人肺腑的話,眼眶都已經紅了,她又問, “我還想采訪您一下,柳旭醫生這次出國去全球各地支援抗疫,您知道嗎”
“知道啊……他學了醫,那就是他的使命!旭兒是一個有心的孩子,他既然穿上了白大褂,就應該有救死扶傷的覺悟!只要別人尊重他的工作,尊重他的勞動成果,尊重他這個人,那他去哪兒,甭管是去抗疫第一線還是去戰場當一個戰地醫生,我們都支持他!哪怕當爸媽的覺得有危險,心裏頭不想讓他去,但我們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要是攔着不讓他去,他心裏得受多麽大的煎熬啊……”
柳父在餐桌上聽着自家婆娘嘴叭叭地吹,他都有點出神,自家枕邊人是被鬼魂兒附身了怎麽突然就和變了個人似的
那記者感慨道: “您一家都是好人啊,阿姨,我注意到一個事兒,柳旭醫生目前還是單身,想像您打聽一個私事兒,您對未來的兒媳婦,有什麽要求嗎行為上,習慣上,思想上,學歷上……您能不能大致講一講”
這句話直接戳中了柳母的死穴。
兒媳婦這種生物,她會有嗎大概是會有的,雖然大兒子彎了,二兒子還不知道呢!哪怕她心裏有強烈的預感,覺得這個二兒子應該也是半直不彎的,那心裏也還揣着希望,萬一二兒子直的呢
可自家兒子是彎的這件事,不能随便往外說啊!
柳母想了想,認真斟酌了一番措辭,一改之前吹牛皮時架勢,謹慎回答道: “對于未來的兒媳婦有什麽要求,其實我和旭兒他爸都比較開明,也相信旭兒的眼光。只要旭兒看得上的,是他喜歡的,我們都會接受。”
這話說的相當開明,相當體面,聽得那記者心裏直接泛起了酸水,她怎麽就沒有一個這麽開明的父母
記者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阿姨,我們還想了解一下,柳醫生小時候有什麽比較有趣的事情嗎您能不能同我們分享一下”
柳母吹牛皮的那股子勁頭再次上來,道: “旭兒打小就愛學習,很懂事,學習成績從來都不用我和他爸操心,還能幫着帶下面的兩個孩子,特別讓人省心。要說什麽有趣的事情,我這個當媽的看來,什麽都有趣,但說出來可能你們就覺得沒什麽意思了。我只知道,旭兒一直都很敬愛周總理,他也一直都将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成座右銘。大概是他讀小學的時候吧,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他們老師給念了《少年中國說》,他回家來就要讓我抄了給他背,很多字他不認識,都是标注的拼音呢!”
柳父: “”還要這回事兒是他失憶了嗎
送走了記者,柳母把涼掉的飯放到微波爐裏熱了熱,重新坐回了飯桌前,氣得心口疼, “這倒黴孩子,能掙那麽多錢,怎麽不說捐給他親媽一點兒,兩千七百個億啊,我幹幾百輩子都賺不回來的錢,他說捐就捐了”
柳父擡眼, “我覺得捐了挺好的,咱都是本分人家,要是有那麽多錢,指不定得被綁架勒索多少次,現在直接把錢都給捐了,別人也盯不上咱,咱還安全些。”
“這倒也是,給我那麽多錢,我也不知道怎麽花呢……對了,我問你個事兒,咱家旭兒啥時候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成座右銘了,你啥時候給旭兒抄過《少年中國說》我咋一點印象都沒有”
柳母翻了個白眼, “我這不是想着給旭兒豎一個好名聲嗎對着媒體,你不得好好說說,美化美化事實”
————————
又是日萬的一天,手腕隐隐作痛
今天的單向歷好sq,我發給先生了,他沒回我,可能生氣了叭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