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看着童養媳了

第十七章 看着童養媳了

沈家得到消息的時候,全村的鄉親們全都已經把村長家給砸完了。

“這姓錢的王八蛋,把全村救命的糧食都帶走了,還在這個節骨眼,簡直是喪盡天良啊!”關二嫂子的罵聲離得老遠就聽得清清楚楚的。

沈小魚看了看鄉親們,一個個都是愁眉苦臉的,現在各家收來的糧食,全都沒影了,大過年的指望能吃上白面餃子,也是沒有什麽希望了。

“鳳蘭妹子,你來了啊。”關二嫂子看着崔鳳蘭,就打了個招呼。

沈老爹看村長家都給砸的房子都漏了天,就說:“現在鄉親們咋辦?各家的餘糧都不多,想要熬到開春都難了。”

關二嫂子嘆氣:“沒有辦法了,村裏實在是沒有了活路,我們家剛才還商量,不行就南下,走遠點去投親算了。”

沈小魚看着這個樣子,想起當日那個錢村長來她家收糧的時候還提什麽父老鄉親,如今這姓錢的自己跑了!

“真是不要臉!”沈小魚憋着氣也踹了一腳,她家給的糧食都可惜了,竟然喂了這麽個王八蛋!

村長一家雖然跑了,但是也不是讓人特別絕望,畢竟村長收上來的糧食也沒多少,應急用的。鄉親們罵夠了砸夠了也就先回家去了,沈家也回了家。

天色越來越晚,村裏傳來一聲哀嚎,嗷的一聲,把沈小魚也給吓得一個激靈。

“這大過年的,誰家孩子嚎什麽呢?”沈老爹嘀咕了一句,剛才他也給吓一跳。

崔鳳蘭仔細聽着哭嚎的聲音,說道:“聽着這方向像不像是二牛他們家啊?”

沈小魚湊到門口那也仔細聽了聽,就說:“好像真是二牛那個傻子的賴叽動靜!”

崔鳳蘭嘆氣:“二牛他們家怕是又要死人了,他們家人多,村長又跑了,連救濟的路子都沒有了,這年,他們家哪裏能過得好?”

沈小魚想着二牛家的那個潑婦孫翠,還有那天二牛和他的兩個兄弟搶她的魚,就撇了撇嘴。

Advertisement

大年三十,崔鳳蘭一大早就把之前炸好的油梭子拿出來,剁的碎碎的,大蔥白菜也都拾掇好剁成餡兒,之後就去揉面。

“姨,還這麽早呢!”沈小魚說道,年夜飯也還早着。

崔鳳蘭笑着說:“慢慢包就行了。”

沈老爹過來看一眼,就說:“多和點面吧,多弄出點,給二牛他們家送去些。”

沈小魚聽了,雖然心疼餃子,但是最後也沒有出聲。日子太苦,總得讓人有點希望才行。

下午的時候,沈小魚就抱着大碗去了二牛家,大碗裏三層外三層的包着,就怕別家看到碗裏的東西。

到了二牛家,大牛和二牛都在院子站着,其他的幾個兄弟姐妹眼睛都紅紅的,一看就是剛嚎過的。

二牛看沈小魚來了,就說:“你來幹啥?”他剛挨了罵,心裏還不痛快。

沈小魚扁了扁嘴,就說:“你爹娘呢?”

大牛擡手指了指屋裏,也沒有說話,沈小魚就先進了屋。

孫翠正哭着,孫翠的男人姓梁,平日裏老實巴交的,很聽孫翠的話,村裏的人都叫他梁老實。

“翠嬸兒,梁叔,過年好。”沈小魚進屋先拜了年。

孫翠看是沈小魚來了,擡手把臉擦了擦,就說:“小魚來了,過年好!”

沈小魚把懷裏抱着的大碗先放下,然後一點一點的打開了外面抱着的布,之後一大碗白花花的餃子就出現在幾人眼前。

孫翠一愣,看了看梁老實,然後問沈小魚:“小魚,你這是……”

門口大牛二牛三虎他們幾個全都堵在門口,看着桌子上的餃子,眼睛都是亮的。

“我爹說讓咱家先把年過了,家裏的餃子多包一些,油梭子餡兒的,可香了。”沈小魚說道,這次這一大碗都得有二斤多重,也夠他們一家子分了。

孫翠驚訝,然後問沈小魚:“你爹讓送的?”

沈小魚點頭:“嗯,我姨說給咱家拜早年了。”放下餃子,沈小魚就先走了。

沈小魚一走,門外的孩子就沖進來了,孫翠反應過來了,趕緊把孩子先攔住,孩子太多,亂搶可不行。

梁老實看着桌上的餃子,就說:“這沈家也真是仁義的人家。”

孫翠想了一下,就對幾個孩子訓話:“以後你們誰都不能欺負小魚,知道嗎!”沈家的糧食怎麽來的全村人都知道,今兒能送他們家一碗餃子,這餃子的重量不用說也知道了,縱使是平時霸道慣了的孫翠這時候也不得不服氣的。

沈小魚一路小跑回了家,到家拍了拍涼氣,然後說:“我回來了,餃子送去了,咱家也吃吧!”

一個年過的雖然不是有魚有肉,但是沈家吃的也算是好點了,大年初一,沈老爹這邊也沒有什麽親戚可走,三人就在家貓着。等到了初二,崔鳳蘭得回門了,沈家就一家都去崔老秀才那邊去,沈老爹還帶着只雞當禮,總不能空手去。

崔老秀才知道沈老爹有個女兒,也聽崔鳳蘭說這孩子是個好孩子。

“來了就坐吧,家裏也沒有什麽可招待的。”崔老秀才說道,家裏現在就他一個老光杆兒,過年和平時也沒啥區別。

沈小魚看着崔老秀才屋裏挂着的字畫,上頭的字自己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就念了幾個認識的。

“這閨女識字?”崔老秀才看了看沈小魚,說道:“模樣也是靈巧。”

崔鳳蘭說道:“我教了幾天,孩子聰明着呢!”

崔老秀才點點頭:“女子就該知書達理。”

沈老爹一看閨女也是識幾個字的,崔老秀才和崔鳳蘭更是不用說,這麽一看,這裏頭好像就自己是個白目,有點不好意思。

沈小魚笑嘻嘻的看着字畫,說道:“這畫得真好,雖然看不太懂,但是看着就覺得心裏舒坦。”

崔老秀才笑出來:“是個機靈的娃子,你平時也多教導。”雖然對沈老爹不怎麽看得上,但是這小姑娘他倒是喜歡的。

崔鳳蘭高興,能讓她爹誇兩句實在不容易。

一家人吃了頓飯,沈家人也就走了,回了家,沈老爹就對崔鳳蘭說:“老爺子年歲大了,一個人住也實在是不放心啊。”而且崔家的老屋也年久失修,看着像是危房,屋裏的字畫再好,屋子也太破了。

崔鳳蘭說道:“我娘去的早,家裏就我一個,我爹他……”

沈老爹一聽,就說:“要不就老爺子也接過來吧,等天暖了,在旁邊再蓋間土房,也不費什麽事。”

崔鳳蘭驚訝:“讓我爹上這頭?不大可能,我爹老頑固,嫁出去的女兒改嫁他都不樂意,要是再住到女婿家,我爹怕是……”

沈小魚倒是不覺得有啥不好,就說:“一個女婿還半個兒呢,住過來有啥的。”她是挺喜歡崔老秀才的,總覺得讀書人都自帶着“仙氣兒”,就算是在村裏住着,也比普通的莊稼漢有那麽一股子心氣兒在。

沈老爹笑:“小魚都說了,也就過來吧,咱們家人丁少,住一塊也熱鬧。”

崔鳳蘭看沈老爹都這樣說了,就說:“那就等天暖一點,我去和我爹說吧。”

正月初十,沈家的小攤子就繼續擺了,城裏的店有的初六就開始營業了,初十集市也就恢複了正常了。

趕上過年,崔鳳蘭繡的這些繡品賣的也好了,紅色的帕子喜慶,賣得也快一些,沈老爹這邊的筐也行情不錯,過年家家也都換新工具,不光筐賣得好,做的一些竹耙子也都賣了,家裏有花園的人家都用得上。

沈小魚看着生意這樣好,一臉的興奮,金魚荷包越來越鼓,眼看着就要裝不下了。

忙活了一上午,集市也要散了,沈小魚把金魚荷包給了崔鳳蘭。

“咋了小魚,咋自己不拿着?”崔鳳蘭詫異。

沈小魚一臉難色:“我以前沒拿過這麽多的錢,我……怕丢!”還是給大人好一點。

崔鳳蘭哈哈笑着,沈老爹這時候就說:“你就拿着吧,孩子信你。”他心裏也是信得着崔鳳蘭的,一起生活這麽些日子,崔鳳蘭是啥樣人他也知道,哪裏還能信不過?

崔鳳蘭搖頭,把錢還是拿給沈小魚,說道:“小魚就收着,以後咱家的錢肯定越來越多,你都得好好的管着才行。”

沈家三口人收拾好了攤子,準備出城回家。路邊有馬車緩緩的走,一陣風吹過,馬車的車簾子被吹來,馬車裏的人眼睛一亮。

秦懷瑾今天難得出門,還是因為要串門才有機會出來,就剛才那一下,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定下的那個“童養媳”了!

秦懷瑾把車簾子又掀起來,果然是那個小丫頭。

“懷瑾,外面風冷。”錢月梅看兒子掀開了簾子,怕兒子着涼。

秦懷瑾看着外面的沈小魚懷裏抱着個小布包一臉的笑意,他看着也跟着笑了,之後才放下了車簾。

錢月梅看兒子臉上有笑意,就問:“這是看着什麽了?”作勢也向外看看。

“沒什麽,外面熱鬧,我看什麽都覺得好。”秦懷瑾說道。

錢月梅嘆氣:“要不是因為王秀煙母子倆,你也不用裝病,哪裏的熱鬧也都能看了!”

秦懷瑾笑笑沒有說話,他爹要娶小老婆,她娘老又覺得小老婆老要害自己,這秦家的日子,實在是烏煙瘴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