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饑荒時被抛棄的老頭6

第28章 饑荒時被抛棄的老頭6

幾個月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 轉眼間就到了這年的冬天,寒冬臘月。

尹亨漸漸習慣了這個有些落後的古代世界的日常生活。

先前,通過陳家的路子, 收獲的部分土豆被上貢給京城皇家,進獻到陛下的面前, 經過一番考證之後,土豆的高産量和獨特的耐旱性能終于得到了天子的賞識, 沒過多久, 土豆這種新品種便逐漸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第一步, 便是在京城及京郊開始種植, 作為這第一塊試驗田。

當時,随着土豆一同送到天子面前的, 還有尹亨先前“以工代赈”的手段。

這一次事關土豆的推廣, “以工代赈”這種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好處的手段也同樣被天子、被朝廷所采納, 征集逃難到當地的衆多災民,讓這些人手用自身勞作換取可以維持基本生命的糧食。

這樣下來, 災民能夠順利活下去,同時, 土豆也能快速并且大量地收獲。

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京城這第一塊試驗田的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京城地界本就不是受災地區, 未曾經歷這一次的南方旱災,故而這次土豆的收獲, 比之之前尹亨這邊的産量還要高得多,雖然不及現代世界的平均産量,但是放在這落後的古代,也着實是驚人!

平均下來,是以往小麥産量的将近四倍!

也就是說, 這足足可以供養以往百姓數目的四倍之多!

陛下高興之餘,對土豆這新物種再無多餘的顧慮,當即下令将這次收獲的所有土豆當做種子送往全國各地,在全國範圍之內推廣,依舊采納以工代赈的赈災方式,救治盡可能多的災民,挽救人口數量。

上行下效,在旱災和饑荒的壓力之下,這次朝廷的效率非常之快,沒過多久,田地選好,災民征集好,土豆也分發種植下去,就等着一個多月後再次收獲。

土豆本身就耐旱,因此,除開旱災災情最為嚴重的那幾個省份之外,其他地區本次土豆的收獲都異常好。

很快,糧食終于可以讓大多數百姓活下去了,甚至就連那幾個受災最為嚴重的省份,最後都由鄰省支援赈災,讓那些還活着的災民們能夠維持基本生活。

Advertisement

不久後,進入深秋,持續多月的旱災可算是到了盡頭,南方各地漸漸下了幾場雨,逐漸恢複以往的氣候,不再幹旱缺水,以往那些常見作物也能種植成長到收獲的季節。

導致饑荒的這個源頭徹底解決,再加上災民們也存活下來,甚至漸漸陸陸續續返回原來的家鄉,國家內部不再動亂。

古代的百姓們向來都是極其容易知足的,只要讓他們看見繼續生活下去的希望,他們不至于非要揭竿而起、對抗朝廷。

與此同時,國家內部問題解決之後,本來還借着這次饑荒對安朝蠢蠢欲動的外敵也漸漸冷靜下來,雖說還是野心勃勃,但也沒有那個膽量立即對上人數依舊衆多的安朝,沒有立即爆發大規模戰争,依舊與往年一般無二,只是多了小股騷擾,邊境将士還能應對。

內憂外患相繼解決之後,安朝可算是逐漸安寧下來。

度過這段最為艱難的時期,國家一安定,陛下一高興,一下子就想起了當初上貢土豆這種幫了大忙的高産新作物的陳家以及尹亨來。

陳家受到的獎賞暫且不提,光是尹亨一人,便受封了男爵的爵位,賞賜黃金百兩,每年都有朝廷分發的固定俸祿,只要不是大手大腳之人,一輩子吃喝不愁,在這個小縣城裏完全就是可以橫着走的存在,縣令見到他,都得彎腰行禮,努力拉近關系。

尹亨如今住着的這青磚大院,如今也早已挂上了男爵府的牌匾。

旱災和饑荒度過,尹亨自身以及原主都想要達到的目的一完成,他的日子也終于平靜下來,有了閑餘功夫。

原主本身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出身,時間一多,尹亨幹脆就開始鑽研起農業相關的知識,利用自身攜帶的金手指,吸取許多來自現代乃至于未來世界的農業知識和科技,試圖幫助這個落後的農業社會更進一步。

日子一進入冬天,古代社會的劣勢立即在一日三餐上就顯露出來。

尹亨如今可是陛下親封的男爵,又有對方賞賜的黃金百兩,再加上朝廷的俸祿,吃喝上自然是不愁的,因而在衆多百姓的餐桌上難得一見的肉類,尹亨每天都能吃到,甚至還不少。

但是,肉是多了,但就愣是沒見到多少綠色啊!

尹亨向來喜歡營養均衡,雖說喜歡吃肉,但也不代表不喜歡吃綠色蔬菜,何況是這般全是大魚大肉卻沒有多少蔬菜的搭配呢?

不僅是尹亨如此,在這古代社會,甚至就連萬人之上的陛下,以及他身邊的妃子、皇子、公主,同樣在這冬天的餐桌上也根本見不到多少的蔬菜。

這是冬季的特點造成的,畢竟,天氣寒冷,溫度下降,大多數蔬菜都無法在這種極端的氣候下成活,偶爾下一次霜,田裏的菜就能焉巴,甚至直接爛在地裏。

這要是換成現代,有了大棚的存在,人類完全可以控制大棚裏頭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照,完全不用發愁冬天的蔬菜水果,各種反季節的常見植物都能培育出來。

吃了幾天的全肉宴之後,即便是能夠在私下無人時通過面板購置新鮮的瓜果,尹亨也終于是受不了了,設法專門在府裏弄了個暖房,把各類易成活的菜種子種在盆栽裏頭,讓專人日夜控制暖房裏頭的溫度和光照、濕度,一切盡量按照現代大棚蔬菜的種植方法,守着這間特殊的房間。

基于尹亨自身的重視,暖房裏蔬菜的種植進行得還算順利,最終順利收獲了大半的植物,不多,但也足夠只有尹亨這一位主子的男爵府的三餐供應。

如今臨近年關,身為陳家嫡系一派的陳公子過兩日也要踏上回京的路途,好歹對方也是尹亨在這個古代世界結交到的第一位朋友,雖然年齡上的差距有些大,但也稱得上一聲忘年交,尹亨這日便乘着家裏的馬車往縣城裏的陳家趕去,順便還帶上了一筐剛剛采摘下來的新鮮蔬菜,甚至就連這冬季蔬菜種植的方子都寫在紙上,整理成冊,準備送給陳家。

尹亨現在雖然是個男爵,但要是放在京城那地界,随便碰上一個人可能爵位官職都比他大,背景比他深,這冬季種植蔬菜的方子要是利用得好,明顯能夠掙大錢,只握在尹亨一人的手上,要不就自家種種,不讓外界知曉,但若是想要通過這個方子做買賣,甚至是做大,那可就不夠安穩了,多的是人想要拿到手。

但是在京城的陳家卻不同,一個根深葉茂的大世家,先前又因為進貢土豆獲得了皇爺的另眼相待,這方子要是握在陳家人的手上,那才能不怕他人觊觎。

剛好尹亨自身這輩子早就掙夠了錢,皇帝賞賜了黃金百兩,之前賣給陳家的那兩顆珍珠又是一大筆銀錢,足夠他幾輩子的花銷,所以這方子,還不如就送給與他交好的陳公子,也算是物盡其用。

馬車行駛在縣城的主幹道上,冬季寒風一刮過,車廂的簾子時不時被掀起,顯露出尹亨這位男爵的部分面容。

“爹,你這是怎麽了,怎麽突然就停下了?”

父子倆走着走着,見尹大根突然停下腳步,整個人都楞在原地,雙手都提着東西的尹貴趕忙叫了男人一聲。

聽見自家兒子的呼喊,尹大根這才動了動,但依舊還是神情呆滞,一臉的難以置信。

他剛才,這是見到了老頭子?

沒理會前頭不遠的尹貴,尹大根突然看向身旁正在大聲叫喊着賣頭花頭繩的貨郎,上前問了一聲,“小哥,”他往快要駛遠的剛才那輛馬車努了努嘴,“你知道那輛馬車裏頭的人是哪位大人嗎?”

如今馬車這種金貴交通工具也就只有有錢商人或者官員才能擁有,放在這縣城裏,範圍更是縮小了。

偏偏尹大根剛才因為簾子被寒風吹起,看到了車廂裏頭的大人的部分面容,與記憶中老頭子的樣貌極為相似……

老頭子一個普通的貧民百姓,按照常理來說基本與剛才見到的那位貴人扯不上絲毫聯系,再加上當日還是尹大根帶着兒子親自把老頭子扔進山洞,對方還中了迷藥昏迷不醒……

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但是為了求得心中的那一份安定,尹大根還是把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尹大根一個大男人突然擋在攤位前,也根本不是過來給家裏的女人買頭花的,貨郎有些不滿,但還是把他知道的消息說了出來。

“不是吧,這位大哥,這你都不知道?看剛才那輛馬車的标志,明顯就是咱們縣城的尹爵爺啊!難不成尹爵爺的事情你還不知道?”

看到尹大根臉上的茫然,貨郎繼續解釋,“土豆這你不可能還不知道吧!”

“據說啊,土豆這好東西,就是咱們這尹爵爺從海外洋人手裏弄來的,剛巧碰上了咱們安朝鬧起了旱災,四處都在逃難,他不忍百姓艱苦,就把這稀罕物件上貢給了皇爺。”貨郎朝天拱了拱手,一臉敬畏。

“土豆是個好東西,皇爺自然也知道,畢竟這可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最後論功行賞,直接就封了尹爵爺男爵的封號,直接從平民百姓成了縣裏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就連縣令老人見了他,都得先行禮呢!”

貨郎說到這裏,面上帶笑,滿臉對這位尹爵爺的敬重。

“等等,你說這位爵爺姓什麽?”尹大根終于抓住了這個重點。

“尹爵爺,尹爵爺,自然是姓尹了!”貨郎答完,終于來了一位客人,忽略了一旁的尹大根,趕忙招呼這一位客人。

獲得了更加明确的答案,尹大根整個人更加茫然了,豆大的汗珠在這寒冬臘月的天氣下,順着額角落下。

姓尹?

不會真是他猜想到的那個最不可能的結果吧?但是這又怎麽可能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