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琴和婆婆吵起來了
李琴和婆婆吵起來了
“顧家沒有人信你,那是她們沒眼光,不必為那些人煩惱。”
此時熟悉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李琴和三丫同時轉過頭去,看到施秉義現在屋子門口,風塵仆仆的樣子。
“施大哥?你怎麽進來的?”
“大門沒關,我就進來了。”
三丫了然,感情那顧如意門都沒帶上,素質感人。
“施大哥,你怎麽過來了?”
這個時間點過來找自己,想來施秉義也聽說了她們兩個人的謠言已經在鄰居周圍傳開。
“嗯,我都知道了,我擔心你會因為這件事受到影響,便先過來看看。”
李琴點了點頭:“謝謝施大哥,我沒事,只不過,顧家那邊,我需要跟他們解釋。”
“好,如果需要的話,我和你一起去。”
“謝謝施大哥,不過你若是跟着我回了顧家,怕是更解釋不清了。”
李琴故作玩笑的說着,施秉義點了點頭:“嗯,我欠考慮了,這件事情我也有很大的責任,這件事情交給我,顧家那邊,可能我幫不上了。”
待施秉義離開之後,李琴心情差到了極點,其實和施秉義的謠言她不在乎,讓她傷心的是顧如意的态度。
她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第一個交心的人,卻如此不相信自己。
但是讓她如顧家再去解釋,她可能辦不到,如果施秉義解決了謠言的問題,那她決定不回顧家了。
那個家她遲早是要離開的,和顧如璋離婚的事情,在經過這件事情,怕是不會再需要申請什麽了吧,會想盡辦法和自己離婚吧。
雖然她想要離婚,但是并不想以這樣的方式離開顧家,李琴心裏有些委屈和不甘。
“三丫,明天你正常出攤,我先去一趟顧家。”
三丫點了點頭,她幫不上李琴什麽忙,所以,盡力做好安排給自己的工作也算讓李琴安心去處理自己的事情了。
第二天,李琴出現在了顧家院子裏,顧如意看到她的時候,直接掃了一眼就走了,連個正眼都沒有。
“你還知道回來顧家?還以為你貴人多忘事,把這個家給忘了。”
“您說的這是什麽話,在沒離婚之前,顧家永遠都是我的家。”
尹雪梅輕聲哼了一聲,和顧如意如出一轍的表情看着她:“哼!知道自己做了虧心事,這是回來做什麽,求人原諒?。”
“我回來是跟您解釋謠言的事情,況且,我的名聲不好,對你們顧家不也不好嗎,您兒子也丢臉不是。”
“牙尖嘴利,看來你結婚的時候那老實模樣都是裝的,費盡心思嫁進來我們顧家,現在又有了新目标了是嗎?”
尹雪梅氣的夠嗆,這幾天總是聽到關于李琴的各種謠言,也很氣憤,甚至好幾次和人當場罵街。
現在看到李琴回來了,她也想聽聽到底要怎麽解釋,她希望那些謠言都是假的,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那些謠言都是假的,昨晚如意去找我,想必我跟她的說的,您也知道。”
尹雪梅沉默,昨晚女兒回來确實把事情都和自己說了一遍,只是沒有親耳聽到李琴澄清,心裏總有一個疙瘩。
“我是知道,可是無風不起浪,如果你不是跟那個人走的太近,怎麽可能會傳你們的謠言。”
又是同樣的說辭,李琴懶得再解釋:“我個人覺得并沒有很近,他幫我也只是為了感謝我的幫忙。僅此而已況且,我也并沒有和他有單獨相處,三丫也在。”
話都說到這兒了,其實尹雪梅還是寧願相信李琴的話,也不會相信那些謠言,可是,畢竟這也屬于家醜,閑時成了鄰裏鄰居的談資,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又不能阻止別人議論,一張傳統的尹雪梅有些接受不了,總感覺每天出門會有好幾雙眼睛在盯着她看笑話。
“我姑且信你,但是謠言的問題,你必須解決,還有,以後搬回家來住,你可以繼續賣你的買賣,但是晚上必須回來。”
她要讓李琴每晚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然總感覺不安生,況且,今天她看到的李琴變化太大了,和剛進門那個時候的李琴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兒子在外工作,夫妻倆異地,李琴又早有離婚的念頭,她擔心李琴真的會找人。
李琴搖搖頭,不願意接受尹雪梅的提議:“這恐怕做不到,三丫一個人住,我不放心,但是我可以答應您一周回來住三天。”
尹雪梅深吸了一口氣,想了想:“好,那就這麽決定了,希望你說到做到,先前搬走的時候說好每隔幾天會回來住幾天,結果呢,就回來了一次。
和別的男人謠言都傳遍了,這件事情我不會讓如意跟她哥說的,你盡快解決。”
“顧如璋知道也沒關系,在離婚之前,我不會有什麽逾矩行為,相對的,我希望顧如璋也是如此,即使有青梅竹馬,也必須等我離開顧家,不然,誰都不好看。”
“你這話什麽意思,倒打一耙?如果不是小璋爺爺臨終遺言,你覺得你會進我們顧家的大門?小璋也不會錯失了良緣。”
尹雪梅氣狠了,這件事情梗在心裏一直釋懷不了,她的兒子雖然什麽都不說,她卻替他難過。
如今李琴竟然倒打一耙,瞬間心中的委屈,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完全沒有考慮李琴的感受。
“您這些話在我剛進顧家門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一次了,您放心,我的記性很好,即使錯失良緣,那請您如催一催您兒子,讓他盡快解決離婚的事情,我也很為難,畢竟,女人最好的年華也就這幾年。
追我的男人一大把,我總不可能一直拒絕。”
尹雪梅的話聽着實在很厭煩,她想不明白,每天糾結這些破事還不如盡快解決,看不上她還一直在這兒耗着,她才不信顧如璋離婚申請組織不給批準,肯定是有別的什麽想法。
可是如今顧如璋遠在省城,兩個人根本見不到面,離婚的事情溝通起來實在太難了。
“哼!你記住你今天說的話,不會有什麽逾矩行為,不然,我讓你們李家付出代價。”
尹雪梅氣的放了狠話,沒在給李琴一個好臉,她也不是非要在顧家呆着,與其看那張臭臉,不如想想怎麽多掙點錢。
“怎麽樣,顧家有沒有為難你?”李琴一進院子就被三丫拉着詢問。
看着三丫緊張自己的樣子,真的很暖心:“沒有,事情已經解決了,我沒事,這些事情就別想了,還是賣瓜子最主要了。”
“我有一個想法,炒瓜子我們繼續出攤,我想再賣一些飾品卡子頭繩之類的。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注重形象,飾品行業也慢慢起來了,如果我自己做一些好看的卡子和頭繩賣,說不定會有一份額外的收入,這樣,距離買鋪面就更進一步了。”
三丫聽着雲裏霧裏的,雖然她知道頭繩和卡子,但是這種東西也就是很簡單的東西,能賣出什麽樣的花來。
“頭繩和卡子不都是一個樣嗎?供銷社不都有賣嗎?能有什麽花樣?”
“是啊,但是我做的和供銷社賣的不一樣,別看是小小的頭繩和卡子,可以做出很多種花樣來。”
八零年代左右頭飾流行最廣的是頭绫子,大人的可以綁一個蝴蝶結做頭飾,小孩的是皮筋一圈繞着頭绫子做的,很好看。
當天,兩人在集市上出攤的時候,李琴便去買了一些皮筋和卡子,只是她想要的飾品這個年代根本沒有。
在看到有新娘子戴的那種紅色手工絹花配着紅色塑料的小珠子,頓時兩眼放光,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回到攤位前,三丫看着她買的東西直接傻眼了。
“李琴,你買結婚用的絹花做什麽?”
“三丫,你不覺得這個絹花很漂亮嗎?還有這種小珠子,如果有其他的顏色就好了。”
“你可以去買絹布啊,很多種顏色都有,我倒是會做一點兒絹花,如果你有想要的花型和顏色,可以告訴我。”
三丫的一番話讓李琴再次燃起了希望,原本她以為賣飾品這條路走不通,看來還是可以試試。
當天李琴在縣城找賣絹布的地方,可惜,只有結婚常用的紅色一種,其他顏色的沒有人買,所以也沒有賣的地方。
這讓李琴感覺有些無力,暫時放棄了做頭飾的想法,連續幾日,她和往常希望賣瓜子送瓜子。
這天她核算了一下自己利潤,足足有一千多塊。
手裏有錢的感覺很好,但是剛萌發的想法被現實打敗讓李琴很難受。
這天,接近半個多月沒有見到的施秉義再次出現在了李琴家門口。
在看到來人的時候,李琴還有一瞬間的恍惚。
“施大哥,好久不見。”
施秉義将水果遞給她:“好久不見。”
兩人再次見面都有些尴尬,招呼着施秉義進門,李琴給他遞了杯水。
他們沒有了先前那樣自然相處的氛圍,施秉義喝了一口水,便開口道:“我來是想和你說,謠言的事情解決了,希望這段時間沒有給你造成困擾,另外還有,今天我是來和你們辭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