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姜茗和楊孝擡頭看看天色,見天色已晚,二人也沒什麽要緊的事,用不着急着趕路,就讓秦城帶着兩人去找一間幹淨的屋子,秦城帶着二人來到當初他自殺的那間書房,當日案發後,皇帝就封了這裏,原是為了案情,不想這裏卻成了整個羅府唯一沒招到破壞的地方,後來的宵小沒等到這裏要麽被羅英吸食了,要麽直接就被秦城引出去了。
兩人進去後,看到滿屋子書,幾乎可以和地球時楊老書房一比了,姜茗掐了一個清潔術,屋子瞬間幹淨了,冷眼一看,很多書籍因長時間沒人看護,已有損壞,直接用手摸,怕是要風化或掉業,就連着書架一起傳到空間裏,剛要帶着秦城一起進空間不想原來靠牆那裏的書架一挪開竟然露出一暗道,姜茗拿出一顆拳頭大的夜明珠,屋子霎時明亮起來。
三人向暗道走去,好在二人修仙,秦城也是鬼修,對空氣要求不大,不然就這三個二愣子,這常年封閉的地道就這麽進去,非的窒息不可,即便是如此,進去後迎面襲來的廢氣也讓二人一陣憋悶,急忙打了一個隔離訣才好一點,倒是秦城沒啥感覺。
洞很黑,只容一人寬,臺階大小不一,應該是人手工鏟出來的,并且做的很急,顯得很毛糙,沿着樓梯向下走了大約十米左右,來到一間地下室,30多平,兩米多高,靠裏幾口缸,想來曾經都裝滿了水,但早已蒸發,缸內還有一些水漬,缸邊有一堆臘肉,此時也跟化石一般堅硬還散發這腐臭,缸上面懸挂着幾個籃子,裏面是早就發黴的不知什麽做的幹糧。
水缸對面是兩雙疊好的被子,挨着臘肉堆是一個不大的包,楊孝好奇的抓起來,不想包布早就腐爛,掉出幾件粗布衣服,一看就是農家的衣服,但肯定沒上過身,随着衣服掉出的是幾張紙,仔細辨認應該是銀票,但現在肯定是沒用了。
秦城說那上面的錢莊是前朝的,他也只是記得,那錢莊是前朝某王爺開的,後來穆家起義成功後,錢莊沒收了,改成現在的通兌錢莊,歸皇家所有,這些銀票早過了更換時間了,二人可惜的看着,合起來将近30萬輛的銀子啊。
不過,二人此時也猜到了,這個暗道應該是羅書臣給他妻子臨時挖的逃生避難的地方,二人一看實在沒啥好看的,倒也不失望,畢竟意外之財,得之我幸,沒有也沒啥可惜的,這個地洞就讓它保持原狀封存吧,三人原路返回,楊孝在洞口一揮手,移來外面沙土,将這個洞口封死了。
二人一鬼進入空間,姜茗先将羅福源寄存的安神木放入水晶山靠山下一靈泉泉眼旁邊,水生木,對羅福源很有好處,楊孝交代秦城,以後莊家外面那些傀儡就歸你指揮,收好莊稼果子就分類裝進儲物戒指內,一會姑姑會給你準備這些的,幾座晶石山上的産物你不要動。
那些幾乎都有守護獸,它們除了姑姑,其他的誰也不行,就是我們四個想摘點靈果都難,你要去了,估計就回不來了,不過,你可以沒事時來看看你兒子,姑姑把他放在山腳下就是為了你們父子容易相聚,但一定要控制好時間,不要影響了他。秦城趕緊答應,心裏感激不盡。
兩人一鬼瞬移回別墅出,看這時那些書都已經過靈氣養護,恢複了一些柔韌,就想看看這些書了,正好三位師兄感應到二人在空間就都進來了,看到秦城都是一愣,姜茗就趕緊将事情都和三位師兄講了一下,三位師兄一聽已經和楊孝簽了靈魂契約也就放心了,再一想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也是唏噓不已,言道也是一可憐人,就不在過問了。
畢竟姜茗辦事歷來是有分寸的,幾人都對這些書感興趣,畢竟這些書太難得了,不說那個小縣城,就是後來大師兄路過的地方,進去那麽多書局,也沒見過多少書,一般都是一些簡單的啓蒙書或才子佳人話本,很少的有那麽幾本介紹風土人情的。
但這麽多書籍還是頭一次見到,畢竟現在知識幾乎都掌握在各個權貴手中,再說,就是權貴也很少有這麽多書的,因為啓明國歷來民風開放,也就使得人們更加尚武,權貴們很多都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穆氏皇族有心鼓勵耕讀,但收效甚微。
一來書籍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裏,而書籍也太貴了,讀書不是普通農家子弟能負擔得起的,二來士大夫階層也不許過多的人觸碰他們的領域,從而分走利益,就是皇帝也得考慮衆臣民的想法,不能輕易改革,三來,讀書人清高,對泥腿子有着與生俱來的輕視,卻不想,他有可能也是從泥腿子過來的。
基于以上幾點,在這個社會,讀書真的難,這也是為什麽當日幾人交村裏的孩子讀書,村長村民都激動得不行,甚至最吝啬的人家都放下手裏掙錢的活計,來主動幫助蓋學院,甚至,直到今日,村民們仍然自發的輪流給學院免費砍柴挑水。
現在學院的學生已經不只是村裏的孩子了,孩子們都異常的珍惜讀書機會,甚至最開始學習的孩子在字跡成型開始,就每天到二師兄三師兄那裏要宣紙,幫助抄寫書籍,一來練字,順便溫習功課,二來也能讓新來的師弟學習時有書籍,現在孩子太多了,師兄妹幾人無奈煉了一些傀儡,輸入記憶後,在各個院子裏教剛來沒有基礎的孩子啓蒙書籍。
姜茗還煉制了兩個女傀儡,在書院旁邊加蓋一個小院落,專門教女孩子學習,不光教認字,也教一些女紅廚藝和簡單的藥理藥性之類的,希望她們日後能生活的好一些,當初想學醫的兩個女孩也進到這裏了。
Advertisement
如今這些書,真是太難得了,幾人決定要抄寫出來,然後傳播出去,這也是給羅家積陰德,讓羅家人在地府少受些罪,日後也能投個好人家,也算是不埋沒了這些書,要說也多虧了羅家世代書香傳家,不然真不可能有這些書。
要說羅家祖先最高的曾經官拜右相,後因站錯隊而被要求告老還鄉,又因是難得清官,也就沒受到別的懲罰,之後的子孫一直詩書傳家,一代代攢下來的書籍,這才有了這些堆滿書房的書籍,這些可能就是羅家最值錢的寶貝了。
三個月後,五人一鬼終于每樣書籍都抄完了兩邊,站起來伸個懶腰,只聽骨節嘎嘣直響,幾人看着書海,簡直淚流滿面啊,終于完成了,二師兄和三師兄還好,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才來抄寫,剩下的幾人抄書都快吐了。
尤其是大師兄,簡直要迎風45度憂傷流淚了,泥媽,自己咋就想不開,為了躲開那女人騷擾,借故離開,自己往死路上趕啊,早知道,自己還不如應付那花癡女那!~幾人收拾了一下,原書籍跟空間原主留下的放一起,抄好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也存在空間,另一部分準備和大師兄去一趟他扔下的生意處。
估計傀儡們已經準備好了,到時一起往回走,也好給書籍來源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妹妹和兒子沿途收集了書籍,哥哥去接妹妹和兒子,要回鄉裏完善學院,好教孩子們多一些知識,多積些福德,也許能感動仙人,治好妹妹的臉。
姜茗和大師兄還有楊孝一起出了空間,秦城留在空間內,二師兄和三師兄繼續回去教書帶徒弟,姜茗三人出了空間後,原想收集一下有沒有好東西,剩下的就直接燒掉吧,畢竟這裏已經是遠近聞名的鬼宅了。
可是,又一想,這裏好歹算是保存完好的古宅子,現在也收拾幹淨了,不存在鬼物什麽的了,等若幹年後,老一輩的人沒了,誰還記得這裏的曾經,也許這裏還能給後世考古人留下一些有用的價值,也不枉這羅宅建成一回。
姜茗想了想,來到羅英閨房,用秦城語氣将事情大概寫了下來,只是略過秦城種蠱和羅英變厲鬼的事,還有皇上最後的旨意給改為皇帝感念羅府一族忠良,最後封了宅子,結尾改為秦城臨死時得知真相,帶着對羅英的愧對和對兒子的歉意自盡了。
離開羅宅,三人直奔大師兄在這裏買的商鋪處,兩處離得非常近,半日後就到了,大師兄置辦的商鋪并不在鬧市繁華區,離城門不遠,靠近貧民區,店鋪倒是不小,走占地将近兩畝地大小,店內經營類似雜貨店。
一半用來賣貨,南來北往什麽樣的貨物多少都有點,一半用來收貨,一般當地特産,不稀奇的東西,也會用比較公道的價格收取,但一般不會在店裏出售,而是整理好裝車,運到外地出售,因價格公道,态度良好,能不好嗎,都是傀儡,哪有什麽脾氣啊,附近百姓和拉貨商都願意到這裏出售。
大師兄給店鋪起名地球雜貨鋪,據說整個啓明國已經開了二十家了,附近國家也有,每個店鋪都有四五個傀儡,然後雇傭一些當地百姓,大師兄現在可是真正的日進鬥金,也有眼紅想鬧事砸店的,又怎麽敵得過傀儡們的武力值?
想暗中下手,卻總能被巡視的傀儡逮住,傀儡是不用休息的,大師兄還改進了傀儡,只要定期更換晶石就不用總是煉制淘汰了,所以每個傀儡手上都有一個空間戒指,裝着一些晶石,順便把一些不好保存或新鮮的貨物都裝在戒指內,然後随着押解貨物時傳遞各處,保持了貨物的最佳狀态。那些想收買掌櫃的就更不用說了。
店鋪後院停着幾輛裝貨物的車,上面都附着輕浮陣法和疾風陣法,看着裝滿貨物,其實一個人就能輕松推動,後院還有一排平房,一間是大師兄休息的地方,兩間房子收拾的跟到師兄那間幾乎一樣,是為了幾人來時好有地方住,據說大師兄設立的所有商鋪都是這樣設計的,還有三間是給夥計們住的房子,打成通鋪,剩下的就是用作倉庫了。
姜茗和楊孝一人選了一間,用傀儡打的水洗漱一番,換上新的衣服就出來和大師兄彙合,剛一出來,就看到院裏跟大師兄吵架的人迎面就打過來一鞭子,姜茗氣的不得了,任誰被無緣無故打了一鞭子,也不會心平氣和不是?
不等姜茗動作,大師兄已經一掌拍在了來人左肩,将她拍飛向右側,倒也算間接救了她一命,因為姜茗後邊的楊孝已經向她心髒踢來一腳,她飛出去,正好躲過這死劫,但還是被踢到左肩,只聽咔嚓和啊的一聲慘叫,這女人倒地吐了一口血,暈到地上,整個左肩粉碎,左側鎖骨塌陷,女人的護衛們聽到聲音不對,趕過來,看到自己主子如此慘狀,不知如何是好。
一侍衛頭領悲憤的看向大師兄:“姜先生,這是為何?我家主子對你癡心一片,你一小小商人,你怎麽敢?”這時外面買賣貨物的人也都圍攏過來。
大師兄對周圍人一拱手,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我姜某人自問做事一直對得起良心,雖是一商人,但從未做過打壓欺瞞之事,對國家稅收更是大力支持,掙得血汗錢也大半用來做善事,可從遇到這吳姓女子開始,各位應該也知道,吳姓女子不顧廉恥,無視女子貞潔一直癡纏與我,我曾多次告訴她,姜某無意于此□□,更是家有嬌妻,就是兒子都已成人,這些鄰裏們有幾人不知?如此不守三從四德的浪□□子,姜某避之不及,如與她有所瓜葛,只會令祖先蒙羞,可是這□□癡纏不算,今日更是拿鞭子打向家妹,姜某怎能容她?”
侍衛頭領氣的說不出來話,畢竟這些都是真的,只好招呼其餘侍衛小心擡主子回去,臨走說道:“好你個姓姜的,你等着,我主子再怎麽說也是一女子,你卻下此毒手。”邊上百姓也覺得确實下手狠了。
楊孝一旁說道:“你家主子就是一不知廉恥的□□,別糟踐女子一詞行不?你們大夥誰願意娶進家裏這麽一個東西?不說攪得家宅不和,就是日後頭上什麽顏色估計都不好說!”剛剛還有點同情吳姓女子的人,這時也對她指指點點,頭領氣的直哆嗦,帶着人灰溜溜的走了,只是臨走時留下陰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