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默契相伴
第二十七章 默契相伴
燕西昭沒想到,耿九塵帶着楚逸出城轉了一圈,才不過兩三天的功夫,帶回來三個小孩不說,還把“楚逸”給帶了回來。
不再是那個裝癡扮傻的楚十一,而是那個才氣滿京華,卓然絕塵世的天才楚公子。
燕西昭跟他一起重生了不知多少回,從一開始的敵對到後來徹底認慫追随,也不過是兩個輪回的功夫,就已經認清了自家主君偏執瘋狂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本性,這次居然會轉了性子,還真是奇怪。
不過這話他可不敢提,更不敢問,上次就試探了一下,犯到楚逸逆鱗,就差點把他給剝皮拆骨了,要不是他機智地及時抱住了耿九塵這條大腿,現在怕是墳頭草都長出來了。
他都不用開口問,楚逸一個眼神過來,他就知道,哦,老大回歸了,得,老實當個開國元勳吧,什麽亂七八糟的小心思都趕緊撇幹淨了,省得再犯到老大手裏。
“既然接收了府衙的事務,那城外的村子,也都去清理一遍吧!”耿九塵說道: “該救濟的救濟,該清理的清理,總歸是青州府的人,不能眼看着一個個餓死。”
楚逸點點頭: “這事可以交給燕六乙,他平時負責給燕西昭處理文書的,膽大心細,應該不會出什麽岔子。”
“好好好!我這就讓人去叫六乙來。”
燕西昭忙不疊地點頭,他手下的親衛,甲字號是武藝高強負責保護他沖鋒陷陣的,乙字號都是跑腿打雜的,楚逸要個六乙去,一丁點也不費事,總歸以前就是他用過的人,沒人比他更了解這些人。
楚逸瞥了他一眼,接着說道: “既然要赈災,那除了粥棚外,撫孤院和安養堂也得建起來,否則那些孩子和老人不能自保,遇到危難時會被最早舍棄,我們不出手,就沒人能救他們。”
“好!”燕西昭到門口讓人去找燕六乙過來,一回頭聽到這句,再看看楚逸現在也不過十六歲的稚嫩面孔,只是配上那一頭銀白色的長發和深沉暗黑的眼眸,青澀與成熟的混合體,更有種驚心動魄的美,容易讓人沉醉,亦容易讓人失去防備。
若不是耿九塵這次出現,他會不會再次發瘋發狂了呢
燕西昭不敢說,老老實實地按照他的吩咐傳話下去,平南侯府的人起初有些不解為何自家小侯爺對這兩人如此恭敬,甚至覺得他們雀占鸠巢,反客為主,私下裏向燕西昭抱怨了幾句,反被他教訓了一頓之後,就沒人再敢提什麽異議了。
畢竟,連正主兒都不以為忤,上趕着替人跑腿做事,他們這些随從下人,還有什麽資格質疑找茬呢
他們的所有言行舉動,都落在了耿九塵眼中,這回他不敢再掉以輕心,放開自己的感知,主要他想關注的地方,平南侯府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逃不過他的耳目去。
Advertisement
吃一塹長一智,這個世界并非一成不變,所有人都會因為他的重新出現而改變。
哪怕楚逸是這個世界的氣運之子,卻因為他的逆天而行,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幾乎要斷了自己的生機,若不是他先前平定亂世拯救蒼生立下的大功勞,哪裏還有現在重生的機會。
他犯的錯,現在就得由自己去替他彌補和糾正,欠下的功德,也得由他來償還。
耿九塵倍感壓力,好在終于把他掰了回來,讓他面對現實,可以跟自己并肩而行。看看他氣定神閑地給平南侯府的人安排工作的模樣,耿九塵甚至有點小得意。
畢竟,這曾經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弟弟,看着他成長方才安心離開。
現在看來,他原來不在的時候,楚逸成長得高度,只怕連他想都未曾想過。
“九哥”楚逸一回頭,就對上他凝視自己的眼神,那種帶着慈祥的老父親般欣慰而贊賞的眼神,讓他心裏咯噔一下,好像又回到那一世,他在離開前,曾經說過, “十一長大了,可以自己獨立了”,當時他以為那是贊譽,可一轉頭耿九塵就“遇刺”身亡,走得幹脆利索,根本不給他任何挽留的餘地。
他下意識地伸手拉住耿九塵的衣袖,低聲說道: “九哥,你答應過我,不會離開我的……”
所以我才會這麽努力,争取幫你早點解決這些人這些事,多一點陪我的時間。可這後面的話,恢複了清醒和記憶的他不敢說,也說不出口,想想還真不如做個傻子時來得簡單快樂,随心所欲,想說什麽說什麽,想做什麽做什麽,無憂無慮地可以全心全意賴在九哥身上。
“別怕,我不會走的。”
耿九塵摸摸鼻子,似乎自己當初真的做得有點過分讓孩子吓成這樣
“等會一起去看看你小外甥,他是你現在唯一的親人,以後就帶在身邊養着,跟你學文,跟我學武,如何”
楚逸扁扁嘴,有點不情不願,可最後還是點了點頭,順便糾正他的說法, “他不是唯一,我還有九哥。九哥也是我的親人,最親的。”
“好吧!”耿九塵一樂,忍不住上手揉揉他的頭發,別人家的白發幹燥粗糙,他家十一的頭發白雖然白了,卻一如既往的順滑如絲,手感極好,真是得天獨厚,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原本清逸俊美的超高顏值。
“還有張家的一帆一鳴,都一起教着吧!反正一只羊也是放,三只羊也是趕,到時候看看哪個更有出息。”
兩人三言兩語間,就定下了青州近期的工作,順帶養崽教學也安排上了,曾經的默契重新出現,楚逸一點不再裝癡扮傻後,工作效率嗖嗖地提高,趕着原本府衙和平南侯府的人幾乎都得一路小跑着幹活傳訊,才能跟上他的速度。
而耿九塵則開始考慮,前方的路,該如何走。
眼下河東道六個州郡都已經爆發了大小不等的叛亂,有些是被征去勞役的民夫揭竿而起,有些則是地方勢力趁機騎兵,還有些則是遇到災荒的流民鬧事,哄搶商鋪糧倉,越是災荒時期,戰亂不斷,就越是多發各種動亂,然後因這些動亂而起的人口爆減和生産停滞,反過來又造成更大的饑荒,産生更多的流民……
如今的大燕,和當年的大安一樣,都陷入了這種惡性循環之中,若沒有什麽強有力的勢力擦破這個循環,原本的膏腴之地,就會變成千裏荒野。
青州正處于南北運河中斷,雖然有黃河連年泛濫,卻仍然是河東道最重要的城池,易守難攻不說,城外還有良田萬頃,百萬嗷嗷待哺的百姓,若是能經營好了,就會得到十分豐厚的回饋。
當初他起兵後就占了青州城開始招兵買馬,短短半年就有數萬人來投,一度手下的人曾多達十幾萬。
可這樣的路,他還要再走一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