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二更

第30章 二更

相較于第一個故事偏向正經種田流, 第二個故事原始社會種田記,其實會更偏向于基建流,因為在這個小世界裏, 長老是來建設部落的。

開篇是主角所在部落因為水源問題進行遷徙,中途卻因為被野獸襲擊而喪失了大半部落戰士, 等最後成功找到合适地方安定下來, 部落由兩百人的大部落變成了不到一百人的小部落, 而且還是青壯勞動力少的。

最慘的是部落酋長和巫都死在遷徙途中,新的酋長由還活着的部落戰士擔任,而主角, 則穿成了巫的弟子,那個沒死在遷徙途中,卻在新領地發高燒翹辮子的弟子。

大難不死的主角由于是巫三個弟子中唯一還活着的,就這樣成為了部落的巫,一個可以淩駕于酋長頭上的人。

當然, 郁格桑設置的這個原始社會并不是要玩權鬥的,她沒有設置部落人有異能, 就是普遍力氣大一點, 然後智商還不到玩權謀的時候,部落是公有制集體制,每個人都在為活下去而努力。

這樣的設定看似是艱苦奮鬥流, 開篇的時候部落的氣氛也是一片低沉,因為他們雖然成功到達新的領地, 但是部落情況卻不容樂觀, 戰士太少, 就意味着打不回獵物,甚至會被獵物反當肉食, 只能很小心謹慎地尋一些小獵物下手。

而這新領地雖然是前任逝世的巫推斷而走來的,可部落裏力氣體能沒有大到能做戰士的,只負責采集的婦女老幼卻對周圍不熟悉,能辨認出來的食物也有限,每日找回來能吃的果實種子并不多。

在主角從原身身體醒來之前,整個部落都快陷入斷糧的絕境。

可郁格桑想寫的是輕松流種田,所以部落自打主角醒來,日子就開始往好裏過。

首先,主角是木系修士,善于與草木打交道,周圍的草木哪些可以吃哪些用他都知曉。

其次,他在人類社會生活過,如何找鹽如何提煉,如何建房子如何做鍋碗瓢盆,他都有經驗。

最後,便是木靈的修複能力,哪怕只是很低微的很基礎的,也對傷口有治愈效果,加上他還善用草藥,一些能要原始人性命的傷和小病,主角都能治療。

總之,主角在原始社會裏就是全能百科,把一個還沒溫飽的部落,逐漸建設為繁榮富庶的古城市。

從一個部落的巫,成為古城士的巫神。

由于這個小世界要發展養殖業,建築業,手工業,畜牧業等等,郁格桑一不小心寫爽了,從預計三十萬字寫到了四十五萬堪堪連載完。

Advertisement

也就是從十二月一號開始連載,每日連載九千字,到次年中旬末,第二個故事才算結束。

這一下子,《修仙長老他靠種田歷劫》,就突破了五十萬字長篇大章,已達到七十五萬字,不僅讓衆多讀者看得爽極了滿足極了,也讓衆多作者紛紛驚恐于她的碼字能力。

截止目前為止,最長的小說是八十萬字,那是一位大神級別的代表作,足足寫了六年。

而郁格桑,卻即将超過這個字數,因為按照前兩個故事的字數來看,接下去的故事也不會太短。

最戳這些作者心肝的是,人家寫這麽長還沒有寫崩,而且兩個故事的元素不算新穎,也有人在小說裏寫過類似的情節片段,卻沒有人像她那樣把一個元素一個梗當成一個故事來寫,卻寫得那麽精彩那麽成功!

作者頓時有種錯億的感覺,若他們也能把一個梗拿來當題材那樣寫,會不會也一樣火了呢?

然後有些作者就發現,很悲催的是即使自己只真的把某個元素某個梗拿來當題材寫,卻完全沒有郁格桑那種會編故事的能力,直白點就是腦洞沒那麽大世界觀也形不成,很難寫出長篇來。

而原始社會這個世界,已經完全脫離某個元素,能成為一個正式的新題材了。

不少作者都期待原始社會能開放授權,讓他們也來參活一腳。

說實話,把一個部落建設成古城市,真的是太燃太爽了,比英雄類別的小說還要爽,熱衷大英雄救世主這類的作者都快要控制不住內心洪荒之力了。

不分男女,他們真的很好這口全知全能的救世主般的基建流。

而其他書社則對三花書社嫉妒得要眼紅了,一連出了兩個能開創新題材的作者,他們咋不上天呢!

然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郁格桑目前卻沒有時間去整理這個題材,因為她沒有時間和心思去做。

第二個世界裏連載的時候郁杏甜處在初四大考備考期,她對自己要求比較高,并不想像大姐那樣考不上書院就不念書回家嫁人,她想要繼續念書,最起碼要像大哥那樣考一個縣裏公辦的書院。

但是縣裏公辦的書院也沒那麽好考,因為大哥郁從書念的那個梅清書院是竹閑省排名較高的縣級公辦書院,書院如今的院長在教育界是有點名氣的人,這便導致梅清書院招生要求嚴格了起來,以青竹鎮的教學水平,得是書院裏頂尖的人才才有機會。

大哥郁從書能考上,除了他成績能過得去外,他還考上了童生。

花昭國的童生是全國統一大考,考試難度其實蠻大的,而且考上之後還要繼續考,考到秀才,才有機會參與國家單位招聘。而要是想當官,那就跟以往那樣還得往上考個舉人。

反正,沒有比以前考舉人容易多少。

不過比起以前有一點好是女性也可以考,但是郁杏甜沒考上,她沒大哥那麽目标堅定又吃苦,十二月份初四考童生試時就知道自己被刷了下來,只有寄希望于大考。

初四大考,其實跟後世中考高考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卷子不是全國卷,而是地方卷,地方卷對應某個地區的考生和公辦學院,然後其他地區在錄取學生的時候,會預留一些名額給非本地的。

由于這樣的區域性,大部分本地人只考本地學校,因為外地學校錄取難度會更大。

之所以說這麽多,是因為這事給了郁格桑帶來了影響。

郁杏甜童生考失敗,壓力驟然變大,家裏人因她是準考生,對她多有退讓。

結果沒曾想郁杏甜蹬鼻子上臉,要郁格桑代她寫小說還讓她拿去增添履歷,加大被錄取機會,因為小說寫得好,學院錄取會酌情考慮加分。

換句話說,就是要郁格桑做郁杏甜的槍手。

郁格桑是不清楚郁杏甜哪來的臉叫她做槍手的,不提會不會被人發現存在暴露風險,而是郁格桑憑什麽為了郁杏甜這樣做?

就因為她是郁杏甜的親妹妹?

很顯然郁杏甜是這麽想的,就是蔣大丫他們也幾乎被郁杏甜說服

“我看到你每天都有在寫,現在肯定有稿子對不對?你就寫幾篇拿給我,等我被書院錄取了,我會感謝你的。”

“格桑,這是事關我一生的大事,算我求你可以嗎?就幫我這一次,只是幾篇文章而已,對你不會有影響的!”

“郁格桑,你要是不答應我就恨你一輩子,我......我就去死,是你害死我的!”

郁杏甜到最後不知道是真的壓力大還是走火入魔了,都拿起性命要挾。

家裏其他人都被郁杏甜說要去死那瘋狂模樣搞怕了,就來勸郁格桑,把文章挑幾篇給郁杏甜就行。

就是一直站在郁格桑身後的郁有文,雖然大罵了郁杏甜一回,但是當蔣大丫真來勸說她的時候,他卻是保持了沉默。

郁格桑只感覺到可笑,理智上她覺得郁有文蔣大丫他們行為可以理解,因為郁杏甜是他們親生孩子,也是付出了諸多心血疼愛養大的,而郁格桑也是他們孩子,哪怕寫出了暢銷全國的文,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為了讓一個孩子好一點,從另一個孩子那裏拿一些東西給這個孩子,那不是皆大歡喜嗎?

但郁格桑同樣是理智甚至到了冷酷的人,她不喜歡被逼迫被要挾,道德也綁架不了她,她只清楚人是獨立的個體,她可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但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東西給兄弟姐妹。

現實點說,她的東西是她自己的,哪怕再多,哪怕她确實可以寫出很多短篇,她不想給,別人就別想要從她這裏拿到。

刨除掉一切公平公正因素,但就這件事來講,她跟郁杏甜不親密,也并不欠郁杏甜,哪怕她大考壓力再大,說句自私的話,又關她什麽事?

她一沒打擾郁杏甜備考,二沒做對不起她的事,她的人生是她的人生,憑什麽要求她郁格桑一個別人來給她人生加磚加瓦?

要是郁杏甜真的去死了,郁格桑也不會覺得是自己問題。

郁格桑骨子裏的冷漠在此體現無疑,而郁有文他們卻沒看出來,直到蔣大丫偷溜進去她房間拿了一些稿子給郁杏甜,卻被郁格桑當場抓獲,全家人都以為郁格桑頂多會吵會鬧,卻真不會做出什麽事情時。

郁格桑語氣冷靜問,“這幾篇稿子,換把我戶籍遷出來如何?”

蔣大丫他們沒有明白郁格桑話裏是什麽意思,郁有文卻瞬間驚了心。

“郁格桑!”他脫口而出就是警告的語氣。

卻發現自家的小閨女眼神冷漠,沒有怒火沒有暴躁沒有傷心,只有猜不出情緒的冷。

她對這個家沒有感情了!

郁有文心驚膽顫,有一種奇怪又強烈的恐慌襲擊了他,讓他想說些什麽做些什麽來抵抗這恐慌,然而郁格桑卻臉色平靜轉身回了房間,稿子也沒搶回來。

穿越不是萬能的,她比別人多一輩子也無法猜透人心。

曾經她以為她通過寫稿在這家裏獲得關注和地位後就能順應自己心意,但是她忘了這依舊是古代,對父母而言,孩子再厲害都是他們的,有時候為了所謂家庭和睦,可以偶爾犧牲掉孩子部分利益。

他們天生對原主傾注關心過少,不是她能賺錢有出息就會偏疼她到不愛其他孩子。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郁杏甜現在就是最會哭的孩子,而郁格桑在他們心目中,只是個寫過暢銷書的性子溫軟孩子,拿了她的糖給郁杏甜,郁杏甜會止住哭泣,而郁格桑,頂多眼含淚包,卻不會嚎啕大哭鬧得所有人都不安穩。

所以蔣大丫拿她的稿子沒有負罪感,她只是在想,只是幾篇稿子,郁格桑以後還可以再寫,不會對她有影響;

而郁杏甜不像郁格桑有寫作能力,也沒有考上童生,她身子還弱,以後要過得好還得靠這次大考考個好書院,這樣以後不管是工作教書還是嫁人都能有個好出路。

郁格桑內心感到失望和厭倦,也不想去鬧,就只想離開這個家。

不過話一出口看郁有文那樣子就知道不可能,郁格桑也不勉強,她想到另外法子脫離郁家戶口,那就是去考別省的書院。

考上了,戶口可以跟着轉過去,畢業後只要找到接收單位,或者用別的辦法,直接就能落戶。

所以,郁格桑也不想和郁有文扯皮,也不想再在青竹鎮待一年,她得找找,如何讓其他書院對她破格錄取。

而這,也就讓郁格桑沒有時間去關注外界對第二個故事的評價和整理原始社會題材并開放授權。

甚至,她連手頭上第三個故事沒寫完都沒再去動筆。

她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以光明正大的理由離開郁家。

而很快,齊清逸的來信為她提供了機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