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戀愛

第81章 戀愛

此時的知識青年下鄉活動, 還是以自願為準的。

能報名而來的,都是抱着一顆紅心向祖國。

當然,也免不了真正到了農村後産生後悔情緒的, 畢竟都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宣傳時候腦門一熱, 事後到了實地, 發現與自己想象中差太遠, 落差感一來,就想回去了。

這時候知青回城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最起碼也要做滿一年才能活動回去, 不然這來一次就算白來,還會給人留下不好印象,覺得吃不了苦。

塘邊村的知青是在去年雙搶時候來的,到現在還沒滿一年呢。

這一年,這兩個知青的日子也不算特別好過, 不是有人刁難他們,老實說, 村裏人對這兩個城裏來的知青還是很友好照顧的, 就是一開始他們來的時間不夠湊巧,正是雙搶的時候,那不是一般的忙, 從沒幹過農活的兩個城裏娃,第一個就給曬中暑了。

後來好不容易熬過雙搶吧, 他們又發現自己在村裏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那時候公社已經建了小學, 村裏的孩子都是到公社小學去念書,教孩子的事輪不到他們。

給大人們掃盲吧, 剛開始還捧場呢,都去了,可去了之後也得認真聽講啊,講話的講話,手上幹活的幹活,沒幾個是認真聽的。

後來更是好了,晚上再上課就沒人來了。

知青們抱着一腔熱血與抱負而來,卻發現自己壓根無法用目前所學知識為農村做什麽改變,可不得沮喪嗎?

而且他們還不是吃白食的,盡管每個月知青辦都有支援口糧,但還是要上工的,總不能啥也不幹,幹等着吃飯吧,那點糧食也只是補貼,根本不夠呀。

農活的勞累,老鄉的不配合,還有住在老鄉家裏有摩擦,這些都消磨掉知青當初的鬥志,現在他倆啥也不想了,就等熬完一年,回城算了。

不過,郁格桑找到打聽養兔子的方法時,他們倒是沒有搪塞敷衍,不為啥,對郁格桑印象好呗。

不誇張的說,十裏八鄉的隊員都有聽過郁格桑的名聲,小小年紀就能賺錢還上報紙了。

“我記得我有個遠房親戚好像有養過,這樣吧,我給寫一封信問一下。”

Advertisement

“我是沒有聽說過,不過我可以問一下我的老師找找看有沒有相關的書籍。”

兩位知青還挺熱心,都不用郁格桑多說什麽,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郁格桑謝過兩位知青的好意,又道,“我是聽說兔子一窩可以生四五只小兔子,生完後沒多久又可以生小兔子,這樣的話我很快就能擁有一大群兔子了,到時候可以拿去供銷社換錢給我娘,還可以殺兔子吃肉。我娘舍不得殺雞,說雞要下蛋,但兔子不下蛋,她肯定願意殺了吃肉的。哦!兔子皮還可以給我娘做護膝,膝蓋就凍不到了。

哥哥姐姐,你們要是幫我找到養兔子的辦法,到時候我還送你們兔子,那你們也可以養大一群了。”

男知青聽了倒是誇郁格桑孝順又聰明,反而是女知青,琢磨了一下,忽然覺得這養兔子還真是好處多多,如果真的像郁格桑說的那樣,一窩接一窩下,那還不是發了?

到時候肯定有隊員見了眼熱要養,要是能把這推廣下去,給農民多口肉吃不說,還能給農民創收。

而這,不也是幫助農村搞建設的一部分了嗎?

女知青磨掉的激情又跟突然回來了似的,立馬就對郁格桑道,“小桑,要是這事這能成,到時候姐姐才要謝你呢!”說完也不解釋,馬上就跑回去準備寫信。

不,寫信還是太慢了,她得打個電話才行,早一天養兔子早一天出成果!

這位女知青不是為了在農村混日子的,要是沒希望就算了,但凡見到了一條出路,她就能重新恢複鬥志。

男知青後面知道女知青的想法後,也是眼前一亮,當初可是雄赳赳氣昂昂而來,老師同學家長都歡送他們,他們胸口還戴着大紅花呢,要是真的沒做出成績就灰溜溜回去,丢人不說,沒準還影響以後前程。

而要是能做出一番事業……

男知青的鬥志也燃燒起來,決定不止要詢問老師,還要發動能發動的親朋好友一起幫忙,看看怎麽樣能把這兔子養好!

兩人還有商有量,共同行動了。

要說這時代的人一心為國的确實多,那些接到信件或電報或電話的,知道這兩孩子是為了讓農民多吃一口肉,讓農民多一條創收的道路之後,都第一時間就去幫忙查幫忙找。

一下子,天南地北的信件和包裹就飄向了塘邊村這邊。

兩人收到後也不獨,都互相分享互相商量。

他們雖然不是同個地方來的,但相處這麽大半年也有知青情誼了,更何況兩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養好兔子,找到一條能為農民創收的路。

加上他們都還年輕,不圓滑,沒有思考那麽多以後搶功勞的事,眼下兩人都把勁兒往一處地方使,分享信息,整理資料,讨論如何合理養兔子。

然後,就帶着這些經驗,開始往郁格桑家的兔窩裏跑了。

他們對郁格桑說,這兔子就讓他倆幫忙養,不要錢也不要回報,要是養死了,兩人還給賠償,唯一的要求的從頭到尾都讓他們親自養,飼料他們也會弄。

可以說是上趕着給人幹白工了。

郁格桑當然是沒意見了,郁蘭香白天要上工,夜裏才回來。她和虎子白天也要上學,也沒空照顧兔子,這些天她都提着心,怕有人繞到後院來偷兔子呢。

兩位知青能夠幫忙,那确實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郁格桑也不是那麽黑心的人,告訴知青養死了也不怪他們,不用他們賠償,本來養動物就是有風險的。

她也有一個要求,就說他們做的觀察筆記和記錄,以及那些別人寄來的養兔子辦法,要借給她看,這樣子等到兩位知青不養了,她還能知道怎麽養。

知青們聽了倒是笑,“行啊,我們小作家到時候還可以寫幾篇養兔子心得,也許又能賺個營養液呢。”

郁格桑賺營養液的時候隊裏都知道,兩個知青還看了那報紙的報道呢,男知青後來也試着寫過,但是沒得到獎勵,女知青不擅長弄筆杆子,沒試過。

郁蘭香知道隊裏的知青要幫忙養兔子,一開始還覺得麻煩人家,也就是郁格桑跟她解釋,知青養兔子是為了系統掌握養兔子的辦法,到時候能推廣到全村裏,大家都能養兔子,都可以多一筆收入,是為了觀察實驗,郁蘭香這才沒阻止。

同時,覺得郁格桑養兔子不靠譜的想法也稍微淡了一點點,但也只是一點點,在知青養了沒幾天,有只本來就蔫蔫的兔子死掉後,就又堅定了。

養兔子要真那麽簡單,那大家不早養了?

算了,就當知青陪郁格桑在過家家吧,這兔子也不是瘟病死的,更像是水土不服不适應,郁格桑可惜了一會,也就算了。

最後這只兔子成了餐桌的美食,安慰了郁格桑和兩個知青的心。

嗯,兔子肉還是很好吃的嘛——來到這年代就沒咋吃過肉的郁格桑感概,同時覺得自己又可以了,兔子還是得養!

她還想着要不要給兩位知青鼓鼓勁,免得他們士氣低落,結果這兩位吃過兔子肉後,壓根不需要人鼓勁,自己就是滿身鬥志了。

成功路上總有失敗,總結失敗教訓,不要再同個地方跌倒就行。

看他們這樣,郁格桑就放心了。

她還怕他們半途而廢呢,雖然半途而廢對她影響也不算特別大,有了其他人的養兔經驗,結合她前世查過,現在還記得的養兔知識,她也是可以把兔子養起來的。

但就是會為他們可惜,太容易放棄了,後面是很難有什麽成就的,性格決定命運。

好在,他們都沒敗在這起點。

養兔子的事稍稍放一放,郁格桑的重心還是放在虎子的學習上。

雖然擺脫了吳思紅的教學是挺爽的,但是一下子跳到五年級,郁格桑還是蠻為虎子擔心的,虎子這些天也比平常學習更刻苦了些,本來就在抽條長個,現在看着好像更瘦,身上肋骨都分明了。

“哥哥,你不去和他們打球嗎?我們可以慢點學,要勞逸結合。”

“沒事,哥哥心裏有數。”虎子頭也不擡地在計算,頓一下,又擡頭摸了摸郁格桑的腦袋,“貓兒想去玩嗎?要不要去跳繩,哥哥找徐大春給你站樁,你來跳要不要?貓兒還小,慢點學沒關系。”

郁格桑:我不是這個意思呀。

不過郁格桑最後還是跑去跳繩了,不是想玩,而是多運動确實對身體好,跳繩沒準能讓她長高點,她有點擔心自己的身高,聽說小時候營養不夠以後容易長不高。

更何況這是來自‘哥哥的期待’呀。

她可是貼心好妹妹!

好妹妹郁格桑玩着玩着,就差點沉迷了,上課鈴聲都響了,她還有些戀戀不舍呢。

等回過神,郁格桑就把這歸為思維受身體影響了,她一個曾經的成年人,又怎麽會和小姑娘玩跳繩子,還比誰跳得更厲害呢~

而看着郁格桑跳得臉蛋紅撲撲地回來,都不像平時那樣注意着抿嘴,而是無意識地笑,露出缺牙的樣子後,虎子覺得果然自己的妹妹還是小孩子,盡管她已經上了五年級。

但五年級的學生比她大太多了,反而沒有同齡人,這回要不是三年級的徐大春,聽說虎子兄妹在課堂勇敢和老師正面剛事件而主動親近想做虎子的跟班(這裏要特別說明下徐大春本來想選同為女孩子的郁格桑的,但看了真人的身高後果斷放棄,覺得還是跟虎子混比較有面子),虎子覺得郁格桑沒個女孩子玩,默許了徐大春的示好,讓徐大春帶郁格桑玩,他都沒意識到妹妹也是需要女孩子玩伴的。

故而虎子覺得,可以讓徐大春多帶帶郁格桑,作為回報,他會給徐大春買糖,有人欺負她也會幫忙。

徐大春有點憨,拿到糖後特別高興,拍胸脯表示下個課間操她還來找郁格桑玩。

一來二去的,徐大春也就跟郁格桑兄妹熟悉了,連帶着和虎子以及他的好兄弟熟悉了,有時候他們打球的時候,坐在旁邊看的除了郁格桑,還多了一個徐大春。

性格大咧咧不像這個時代女孩子的徐大春,漸漸還跟他們混成了哥們。

但沒多久,郁格桑就被小姑娘偷偷問。

“格桑同學,你哥哥是和徐大春在處對象嗎?”

郁格桑:

就,很突然又很茫然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