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家
第96章 新家
虎子這次不是一個人回來的, 身邊還跟着一個陌生人。
他介紹這是研究所那邊的同事,但郁格桑看他的氣質,卻覺得不像是科研人員。
等到虎子說這次回來, 是想要跟她們商量搬家的事宜,郁格桑臉色就變了。
“哥, 是出什麽事了嗎?”
第一輩子描述的那場運動, 不少科研人員也被牽扯其中, 郁格桑萬分擔心虎子也會被牽扯到,那他口裏所謂的同事,怕也是來監視的。
“別緊張, 是好事。”虎子笑,簡單地跟郁格桑說了自己是即将參與某個大實驗,這個實驗參與的人員出行都會受保護,同時也算是監督,但只要行得正坐得端, 就不會有任何事情。
只是,“這一去恐怕就是好多年, 那地方離這裏也遠, 一時半會不能回來,也很難通信,本來我是不想讓你們跟我走的, 但是留你們在這我也不放心,最近的形勢有點複雜, 我擔心會牽扯到你們身上。”
盡管是在實驗室, 但虎子的耳朵也并不是封閉起來的, 他的老師也勸他最好舉家搬走,未來形勢變換, 誰也不知道怎麽樣。
雖然放下現在經營一切很可惜,但是無論何時,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聞言,郁格桑心裏也有一些糾結,她現在的工作幹得很好,學校那片試驗地也管理得井井有條,一時要離開,真有些不舍得。
可連在實驗室的虎子都說了形勢複雜的話,郁格桑再想自欺欺人也沒用,那場運動,是真的會發生,或者已經在發生了,只是她不夠敏銳,才這般遲鈍。
如果真是那樣,郁格桑還真的得走,不然到時候學校亂起來,她就是有‘免死金牌’,怕也不能落得太好。
故而沒想多久,郁格桑就下定決心,“哥,最晚什麽時候出發?”她要趁這些時間趕忙通知老師和一些學生做好準備。
實驗室那邊給了虎子三天的時間。
很急,郁格桑也不敢耽擱,連夜就去拜訪了自己的老師。
Advertisement
她也不敢跟老師說得太仔細,只能暗示,最終如何選擇,也要看老師自己。
然後又跟學校提出了離職,學校一開始不太肯放人,因為郁格桑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在研究營養液與作物關系這方面算是走在前列的,農業大學賣出去的一些改良/變異作物都有一些是出自她的手。
把這樣的好苗子放走,學校不是很舍得。
最後還是虎子那邊出面,還有老師們的幫助,郁格桑是成功地在出發前辦好了離職手續。
臨走的時候塘邊村大隊長的閨女有來送她,她對郁格桑的離去很是不舍得。
郁格桑拍拍她的手,也沒有跟她說很多。
她的家世很清白,怎麽樣,這場運動是不會波及到她的。
唯一擔心的是,她沒有辦法畢業。
郁格桑不清楚停止高考是否會影響她的結業,只能對她說好好學習,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忘記學習,若有一天還有機會,能在校園再相見。
至于宋念紅,雖然是表姐妹,但是關系也不夠親厚,郁格桑臨走時有給宋家去信簡單說明要搬家,若有機會再聯絡吧。
就這樣,郁格桑踏上了離家的旅程—不,不能說是離家,郁蘭香和虎子都在,有他們在的地方,才是家。
出行坐的是火車,火車上,虎子還有心情感慨當年他離開家,一個人搭火車的時候就想,他一定要盡快把母親和妹妹從村裏帶出來,一起坐火車,沒曾想等到郁格桑自己帶着母親離家上學,他都沒機會和她們坐火車。
眼下過去那麽多年,母子三人才算是真的有一次坐上了火車。
和第一次出行坐火車,去找蔣衛國尋親時的忐忑不安不一樣,這一次,雖然對前途多少有些不确定,但是她和虎子都長大了,真正的長大了,有能力了,不是那個需要郁蘭香緊緊拽着跑走丢的小孩子。
現在,她和虎子都有能力照顧郁蘭香,哪怕是到了新地方,母子三人肯定也能安頓好。
不用再像第一次坐火車去尋親那樣,尋一個渺茫的未來。
路程總共花了半個月,包括中途的換乘和等待。
随着路程的前進,周邊的綠意也逐漸遞減。
待到郁蘭香和郁格桑在最後一站下車的時候,看看茫茫大地,若隐若現的淺淡綠意,郁格桑裹着棉襖,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麽。
她們這是到哪個嘎達角落來了?
沒有過多的解釋,把她們和其他人的家屬在這放下,換上部隊的軍車,虎子和其他的研究人員還要繼續坐車,這一回,她們這些家屬不能再跟随,也不能打聽他們要去的是什麽地方,她們能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他們安定下來,等待他們可以給她們寄信。
郁格桑心裏有所猜測,感到驕傲的同時,卻又是不舍不忍。
上次回家她笑話虎子胡子紮拉變老了,現在,在那種實驗室一待,下次再見,怕是要早生華發。
郁格桑沒忍住夜裏偷偷哭了好幾次。
郁蘭香發現,也只當她是不舍得而已。
郁格桑沒敢把自己的猜測告訴郁蘭香,一方面這是秘密,一切只是她的猜測;另一方面她也擔心郁蘭香知道後生了心病。
她做的,也只是痛哭以後,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新增了抗輻射這方面。
後世宣傳紫菜海帶等具有防輻射效果,但這裏是戈壁灘,別說海,用水都不是特別方便,尋不到那些東西。
但郁格桑也沒有很氣餒,沒有這些還可以用別的培養,主要是保證能達到自己想要的功效。
或許到最後培養出來還是沒有用處,可是如果任何事情都不做,郁格桑會覺得更加難受。
護送的人員把郁格桑這些人是放到兵團裏,這裏的兵團既當兵又當農,墾荒戍邊,任務是很重的。
但是對郁格桑等人的到來也是持友好态度,而且比郁格桑這類型的家屬早來的也有一些人,他們不是第一批。
這些早兩批來的人當天就拜訪了郁格桑他們,給他們講了這裏的生活情況。
首先住,肯定是有的住的,而且不像剛來的兵團人員,還要住地窩子,可是要想像城市裏那樣住樓房,也是不可能的。
這裏住的是石頭和土坯混合的房子,一家一戶,帶個前院,院子圍牆是半個人高。
住在研究人員家屬這一片的,普遍素質比較高些,畢竟要是學識不夠,都搞不了研究;而能讀書搞研究的,家庭條件也不會太差,娶得大多也是門當戶對的。
不過這這邊的人不多,十戶人家不到,平時他們除了上班,也就是跟着種地,日子過得是很簡樸的。
早些時候虎子也問過郁格桑要不要在附近的城裏找個地方上班,以她的學歷和成績,要在城裏上班并不難。
但是郁格桑拒絕了,動亂時候,哪裏都沒有部隊這邊安全。
而且這邊還這麽偏,都是兵團和研究院的家屬,也搞不起其他的東西,這就足夠讓郁格桑安心了。
更何況兵團這邊也不是不能找工作,這裏醫院供銷社廠子學校都有。
研究所這邊的家屬院基本都有工作,當醫生的當護士當售貨員當老師甚至修車的都有。
郁格桑要找工作也不難,以她的學歷和工作經歷,随随便便都可以在學校任職。
但是郁格桑沒有去學校當老師,兵團這邊覺得讓郁格桑當個初中老師太浪費(這邊學校也只有小學和初中,高中要到外面念),直接給她搞了個什麽兵團農業種植專家,給她劃了一大塊地搞研究去了。
研究什麽呢?蔬菜水果藥材都可以!
可以說,郁格桑的工作經歷和她的研究成果讓他們拜服,尤其是耐旱的紅薯,速生小青菜,在這邊都能種的活。
這些人是相信郁格桑的實力,所以才那麽大方地劃了一大塊地給她研究給她折騰,還給她配備人手,想搞啥都有人幫忙。
郁格桑來的時候是沒想到能有這個待遇,更是沒想過還能大大方方搞這些研究,當下也是很滿意。
她讓郁蘭香來和她一塊搞。
這邊沒有圖書館可以讓郁蘭香再當管理員,去廚房幫忙也沒那麽好搞,還累人,郁格桑舍不得郁蘭香再吃這個苦的。
但是沒想到郁蘭香拒絕了。
她想去福利院工作。
兵團這邊雖然是墾荒為主,但并不代表沒有危險,還是會有人犧牲。而犧牲後,有些嫂子會帶孩子一起走,有些直接不要了孩子,還有些本來就是沒娘的,再沒了爹,就成了孤兒。
于是部隊這邊也是建了福利院,專門派人照顧這些小孩。
一開始小孩只是兵團的人,後來附近一些部隊烈士的孩子,也被送到這邊來。
所以福利院目前有了二十來個孩子,還不全都是身體健全的。
郁蘭香和研究家屬院這邊的一位嫂子一起去過福利院後,就想要在福利院工作了。
“那些孩子太可憐了,有的是戰亂裏轉移出來的,腿都沒了;有的聽不見,有的心髒還不好……他們的父親都是為保衛國家犧牲的,是英雄,我也做不了什麽,只能盡一點力氣照顧照顧他們。而且你和你哥都沒對象,也不用我照顧啥了,等你們生了娃,我再回去幫你們帶娃。“
到了這邊,郁蘭香反而歇了給他們找對象的心。
郁格桑不知道她這轉變哪來的,可也随她去。
她就是擔心郁蘭香會辛苦而已。
但看郁蘭香自己願意,也想做點事,也就随她去了。
其實郁蘭香哪裏是歇了給他們找對象的心呢,只是這邊人生地不熟,不敢輕易行動,怕給孩子介紹不好的對象而已。
加上她确實是蠻心疼福利院的那些孩子,一時之間轉移了注意力罷了。
這廂,見郁蘭香也找到自己的事業,還自得其樂,家裏也算安定下來之後,郁格桑便開始把心力都放在新的試驗田裏。
她打算先研究适應這邊氣候的作物,先搞出點成績來,好教兵團那邊徹底信任她,然後在做其他打算。
不過郁格桑沒想到,她還沒正式研究呢,就先從綠江系統的寶箱裏開出一個特別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