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

是宮裏的人, 阿滢一臉茫然手足無措将人給迎了進來。

她不明白,商濯叫人來給她校正什麽陋習,她本身就很好, 沒有什麽陋習要校正。

教引的姑姑年過五十,不茍言笑, 成日裏板着一張臉,手裏拿着黑乎乎的戒尺, 教阿滢學規矩。

阿滢問她學什麽規矩,她不想學規矩,教引姑姑告訴她是商濯的意思, 換句話, 便是拿商濯來壓她了, 阿滢再不情願, 也不得不照做。

她簡直懷疑, 這句話是商濯教給教引姑姑說的, 故意壓她, 知道她害怕。

禮部的姑姑去了蔓華苑,皇後就是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睛也不能夠了。

她讓宮女等候在東宮,商濯一出來便将他請去了椒房殿。

“母後今日身子好多了, 不知尋兒臣有何事?”商濯給皇後請了安。

“真不知道嗎?”

皇後臉色不好, 前幾日因為感染了風寒, 将将痊愈,眼下又因為商濯的事情鬧了些不愉,沒叫他坐下。

“兒臣不知。”商濯臉色淡淡。

早些年商濯與她還很親近,就為了皇後之位, 為了借得沈家的勢力,她逼着商濯與沈家定下姻緣, 母子二人因此生了嫌隙。

看得出來商濯不喜,但他好歹沒有反抗,眼下為了能夠打消皇帝的疑心,在他才返京的日子裏,她又要逼着商濯娶沈家女。

自從他應了娶沈家女,比之往昔,更少到椒房殿來了,即便是來了,也說不上幾句話。略坐坐就離開。

皇後知道他的性子,瞧了商濯一陣,最後還是叫他坐下了,“你和沈家的婚事就快要成了,如今怎麽會在外頭鬧出這些事情?”

Advertisement

先前不久皇後聽說商濯帶了太醫去蔓華苑,蔓華苑是商濯的私宅,她知道。

不過商濯這些年身邊幹淨,沒什麽問題,他自個真要是身子不适找太醫上皇子府醫治就是了,何必要将太醫帶蔓華苑?

皇後詢問之時,太醫說什麽都不肯講,皇後也只能斟酌着話,觀察他的臉色,姑且得知一二。

商濯在外面養了一個女人,召太醫前去,正是為了給她治病,至于治的什麽病,是個什麽樣的女人,皇後一概不知。

她想召商濯前來細問,又覺得此舉不妥,商濯近些年不近女色,終于有了個把人在外頭,這在一定面上,算是好事。

如此緊要的關頭,不好冒出尖,真要讓沈家知道了,像什麽話?

太醫去蔓華苑的事情被皇後壓了下來,沒過幾日,又聽說商濯在禮部找了個教引姑姑過去蔓華苑,宮中人多口雜,保不齊傳到沈家耳朵裏。

“母後所說,兒子聽不明白。”

“商濯。”皇後臉色沉下來,直接稱呼其名,“你是個明白人,這裏沒有外人,就不要跟母後揣着明白裝糊塗。”

他終于擡了點眼睛,“……”依然不曾開口。

皇後的聲音軟了些,“母後知道,你一向是個孝順的孩子,不會做出格的事。”男兒家初沾春色,難免會失去分寸,皇後諒解。

“凡事要掌着度,不要壞了事。”

“沈家姑娘忽而抱病,才耽誤了你和她的婚事。”皇後嘆息。

原本欽天監選定的日子已經快要到了,誰知道尚宮局把喜服送去沈家的那一天,得知沈家姑娘身染惡疾,渾身長滿了疹子,一時之間不好見客,喜服還留在沈家,婚事就這麽拖了下來。

皇後前些日還出宮探望了,沈意綿當真是染了時疾,渾身包裹得嚴嚴實實,戴着面紗,只露出一雙眼睛,又怕傳給皇後,包裹嚴實不算,隔着屏風說話,聽着她的聲音綿軟無力,才講了三兩句就忍不住咳嗽。

皇後不方便逗留太久,跟沈夫人說了幾句寬慰話便回宮了,當真是秋日裏天氣漸涼,回來沒多久,皇後染了風寒。

“你們的親事只待她身體好轉,便可舉行了。”皇後一再囑咐,“這關口,不要叫外面的人拿住了把柄。”

宮內誰敢置喙皇宮秘事,皇後口中外面的人,說得不正是四殿下商央和她的生母錦妃,錦妃年老色衰,她當真是豁得出去,為了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借着進補充盈的名義,将她的姨妹送進宮內,現而今已經爬到了貴人的位分上了。

皇後見過錦妃的姨妹,生得的确貌美,若非如此,皇帝也不會日日留宿昭陽殿,瞧着這勁頭恐怕過些時日便會有動靜。

她心中煩悶,位居皇後,度量需得大,平日裏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商珠單純,沒有心眼,皇後從不與她講,今兒個全将苦水倒向商濯。

“我朝歷來立賢不立長,先皇後故去,那時你年歲還小,陛下為了安撫皇後,早早立了儲君,而今太子病弱撐不了多久,其餘皇子虎視眈眈,你應該明白眼下處境。”

若是與魏人一戰,商濯若沒有戰敗,太子去後,他便是名正言順的儲君人選,眼下他丢了馬嵬西越,留下一堆爛攤子讓皇帝收拾,儲君的人選懸了。

他出師沒多久,便将馬嵬西越一舉拿下,眼看着就要大破魏人的關隘,竟然在西越地界被人算計了,葬送了大軍,史無前例的慘敗,引起朝中争論不休。

“母後身子才痊愈,外頭的事情還是少操些心思。”

皇後苦口婆心說了不少,商濯神色寡淡,不知聽沒聽進去。

“母後知道,你不喜歡母後啰嗦,可是你就不着急嗎?”

商濯終于看皇後,他淡笑,笑得漫不經心。

“兒子急又有什麽用?沈家姑娘的身體不是還沒好全嗎?”

“正因為如此,你不應當與蔓華苑中的女子太過親密,你日日去探她,又是太醫又是教引姑姑,我還聽說你常常請風翠戲院的人去給她唱戲。”

前不久皇後病中煩悶,讓內侍拿令牌召風翠戲院的人進宮,卻得知風翠戲院至年底的單都被人要了,不打聽還好,一問,問到了商濯的身上。

商濯哪裏愛聽戲,一般多是女子點戲。

“這些事情若是傳出去,外面的人如何看你?沈家……”

“母親就這般想要沈家的姻緣嗎?”商濯打斷她。

“不如在沈家下功夫,多請太醫去看看,沈家姑娘的身子好全了,婚事便能進行了。”

皇後被他噎了,瞧着他風輕雲淡的樣子,一時半會不知道說些什麽好。

她正要應好,讓商濯帶了太醫前去沈家看看,恰在這時,宮門外傳來聲響,商珠從外提着裙擺跑進來,“母後,我聽宮女說二哥在您這裏!”

皇後看着她毛毛躁躁的樣子,“出了何事?”語氣重了些,看到商珠撅着嘴巴,随嘆了一口氣,幫她把額發捋順,又用帕子擦去她鬓邊的汗珠,“你整日四處瘋玩,若叫你父皇知道又該責罵你了。”

商珠鼓着腮幫子,“…父皇近來忙,才沒時辰訓斥女兒。”

商濯側眸看着商珠跑得氣喘籲籲的樣子,側臉腮白,依稀可見絨毛,不由想到蔓華苑中的蠻女。

她在塞北時常常瘋跑,滿頭的烏發飛揚,額上細汗冒了密密麻麻,她卻不覺得累,整張小臉笑得可愛,眉眼彎彎,眸子亮晶晶,仿佛盛滿了細碎的星星。

那段時日為了讨得她的歡心,觀察塞北地勢,他會陪她飯後消食,往黃沙當中走。

她總是不厭其煩跟他說塞北的星空漂亮,是別處沒有的美景,商濯順着她指去的方向看,漫天星點,處處閃烨,無邊無際,是汴安沒見過的盛景,的确漂亮。

不過,他回望遲滢之時,漫天的星點倒映在她的水眸當中,她的瞳仁圓潤,星點綴透。

那時,他覺得遲滢的眼睛要勝過塞北的繁星。

“二哥哥,珠兒可算是找到你了!”商珠挪坐到他旁邊,拽着商濯的臂膀,将他的思緒打斷。

“二哥哥想什麽呢,你好像在走神?”

商濯并未回答,皇後瞧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珠兒找我有何事?”

商珠扭扭捏捏,“是有點事……”

皇後戳她的腦袋瓜,“什麽事?當着母後的面還不好說了。”

商珠撇撇嘴,“哎呀!母後,女兒有私事要找二哥哥,便先出去了。”

說罷,她拉着商濯往外走。

皇後見兄妹要走,連忙朝商濯道,“沈家姑娘身子一直不好,你明日得空帶了太醫前去看看。”

“兒子明日有事。”他沒說什麽事,徑直拒絕了皇後。

商珠看着兩人僵持,擋在中間替商濯說話,“母後,成親前夕男女雙方是不方便見面的,二哥哥這段時間幫父皇處理內閣之事抽不開身,女兒整日閑着,過些時日讓女兒帶了太醫去沈家探望意綿姐姐罷?”

“如此也好。”

皇後松口,她看着商濯,用眼神告知他,要注意分寸。

從椒房殿出來,到了禦花園坐下。

商濯問她什麽事?

“二哥哥,珠兒聽說,你是這次秋闱的主考官?”

商濯倒了一杯茶喝了些,才慢吞吞嗯。

父皇收走了他的兵權,又查證了塞北之事他的話語屬實,許他入內閣,主秋闱之事,吩咐翰林院與禮部協理。

“你打聽這些事做什麽?”

商珠笑得腼腆,“沒、沒什麽。”

“只是聽了一嘴,先來問問二哥哥是否屬實?”

“是嗎?珠兒什麽時候對朝堂的事情感興趣了?”她歷來不喜歡女紅,也不愛習字,專喜歡一些蹴鞠,雙陸,葉子牌,還特別愛跟人打馬球。

“我……我就是好奇。”

商濯摩挲着茶沿的手收回,“既是好奇,又從我這裏得了明白,便回去罷。”

“人家的話還沒有說完。”商珠嘟着嘴巴,把起身欲走的商濯拉下來。

“有話直說。”商濯沒坐。

神色平靜看着禦花園中盛開的花朵,各種顏色,互争芬芳,其中秋海棠開得最好,尤其奪目。

“二哥哥今日心情不好?”商珠問道,她進去之前便察覺到了,“是因為意綿姐姐生病,無法按欽天監選定的日子與二哥哥成親的事嗎?”

“珠兒,沈家的事情你不應該摻和進來。”

商珠懵懂眨着眼睛,“……”不大明白商濯的意思。

“沒事,明日你帶太醫早去早回。”

商珠撇撇嘴,眼珠子一轉,“我已經替二哥哥辦了事,二哥哥可否幫我做件事?”

商濯瞧着她的反應,好整以暇,“說罷。”

商珠抿唇,“……秋闱當中有位考生名喚燕郡,二哥哥可否為我留意一番?”

“你瞧上他了?”商珠面含羞澀,說話時頭低着。

“沒有!”商濯一問,她立馬大聲說話,瘋狂搖頭。

“既然沒有,作何打聽人家。”

“我……哎呀!二哥哥幫不幫?”

商濯懶得細問,“你要二哥如何幫你?”

“留意一番他的考卷,能不能提前将他的成績告知珠兒?”

“秋闱雖比不上春闱緊要,到底是國事,他的成績到放榜之日便能知曉,如何能提前告知于你?此事不可再談。”

商珠,看着商濯離開遠去的背影深深嘆氣,“……”就知道二哥哥不近人情。

想到那日出宮遇到的人,她的心中又免不了一陣失落,若是他不能通過秋闱,此生恐怕不能再見了。

阿滢這頭說不上來的苦不堪言,宮內的教引姑姑兇得要命,她說一遍,讓阿滢示範一遍,只許她出一次錯,若是犯一次,便拿戒尺打她。

那戒尺是用黃木做的,這種木頭尤其實,打在身上不出響聲,特別疼!

她教阿滢握木筷用膳該捏木筷的哪截,用哪幾根手指,坐姿該如何,夾菜該如何,就連她咀嚼的次數也要管,往日裏用膳時,阿滢最是開心,幾次三番下來,只要一看到教引姑姑的臉,她用膳的心思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走路時,釵镮不能大幅度晃動,邁開的步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手該如何放,眼睛該往什麽地方看,比她去弄雜耍頂十只碗還要累。

阿滢也反抗過,她被打得眼淚汪汪,捂着通紅的手心朝教引姑姑控訴,問她為什麽要學這些?說她再也不學了。

教引姑姑義正嚴辭,“姑娘若有不滿可由奴婢轉于二殿下。”

“殿下說了,若他來時,姑娘的陋習還未校正過來,便讓姑娘自己看着辦。”

阿滢,“……”最後就是一個死。

算了,還是忍忍吧。

她再也不想再體驗一次被商濯那個漂亮瘋子掐脖子,早早去跟爹娘團聚。

要不說嚴師出高徒,實在怕教引姑姑手裏的戒尺落到她的身上,她說的每一句話,阿滢都十分用心去記,力求做到最好,幾天下來,走路用膳,倒有幾分汴安貴女的樣子了。

而後她又教阿滢說話,如何輕聲細語,如何掌控情緒,不可引聲高昂,也不可撒潑胡鬧,笑不能露齒。

阿滢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只提線木偶,任由教引姑姑擺弄,她的臉都酸了。

好不容易挨過了教引姑姑的規矩一關,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完了,誰知道教引姑姑消失了一天,第二日登門,帶了一位女紅師傅,說是尚衣局出身的。

她看到針線時,眉心忍不住蹙了蹙。

成衣鋪子的衣衫太貴,阿滢平日裏的衣群都是買了布料自家做的,因此,她的針線功夫不算太差,可是放到汴安,根本入不了尚衣局師傅的眼睛。

她糾正了阿滢握針的手法,又教了她不少針法,很多繡法特別難,阿滢時常戳到手指頭,每次她下意識把手指頭含到嘴裏,剛嘗到腥甜,後背就遭了教引姑姑的一戒尺,疼得她渾身發顫,立馬端正坐姿,再也不敢含指頭了。

針線活,阿滢做得很認真,她的女紅在尚衣局師傅的教導下穩步上升。

渙月夜裏給她擦藥,奇怪她這次怎麽沒哭着鬧着說不學了,難不成是被打怕了嗎?

前不久阿滢被教引姑姑折磨,哭得傷心,背地裏打濕了枕頭,為了寬慰她的心思,渙月常說好聽的話哄她,漸漸的,也不似從前那般生份了。

“有那麽些怕被打的緣由在裏面,主要是我想學。”

女紅工夫做得好,也算是一門技藝,有朝一日能夠離開蔓華苑,脫離商濯的身邊,她可以繡些帕子,或者去繡坊做活,能賺些銀錢回汴安,否則以她身上的銀錢壓根就回不去。

渙月聽了她的話很不理解,“二殿下對姑娘頗為看重,您為何還想着離開?”多少人想成為二殿下的侍妾,可惜沒有機會。

阿滢近水樓臺卻不懂得珍惜,渙月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我才不與旁人共侍一夫,別說做妾做姨娘做外室。”她嬌哼一聲。

渙月試圖開解,“二殿下潔身自好,近些年從未有過女人相伴,姑娘可是第一位呢。”

“殿下有婚約在身,自然不敢招惹旁人。”

至于她,不過是個蠻女,無依無靠,故而他專門撿着她一個軟柿子捏,看她好欺負。

“姑娘言重了,旁的殿下也有婚約在身,早在成婚之前皆有侍妾常伴身側,但二殿下不同,他連曉事的宮女都不曾收過。”

阿滢知道曉事是什麽意思,這些話放在之前她聽了倒覺得心裏甜蜜,而今興致缺缺。

這些時日商濯不知道在忙什麽,他一次都沒來過,讓阿滢自在不少。

女紅學得有模有樣,阿滢的課業又多了一樣,習字寫字。

她不過認識一些字,一本書冊看下來,多數不認識,此外她寫的字着實醜得沒眼看,阿滢寫字時被人看着,心中忍不住浮起卑怯。

好在教引姑姑帶來的文墨師傅,很有耐心,她悉心教導阿滢,掃清了不少阿滢心中的卑怯,讓她有了不少信心。

沈府上,下人正在庭院灑掃澆花,商珠在正廳吃了一盞茶,領着太醫跟着沈夫人去往沈意綿所在的閣樓。

“公主莫怪,這些時日身子不好,意綿她總是不願見人。”沈夫人嘆氣,“勞煩皇後娘娘和公主惦記,還特地派了太醫過來。”

商珠擺擺手,“沈夫人客氣了,疹子長在臉上,意綿姐姐不想見人也在情理之中。”到底是姑娘家,誰樂意叫人瞧見了醜樣子,傳出去不像話。

太醫隔着屏風為沈意綿懸絲診脈。

商珠在旁邊看着,半響之後太醫收了脈枕,“沈姑娘的時疾已好,藥方删減幾味,重新抓藥來吃,至于疹子也不礙事了,常悶在屋裏不好,可以多出去曬曬太陽,走走,只是不要吹風。”

“多謝太醫了。”沈夫人接了新藥方讓丫鬟拿出去抓藥。

說話的功夫,商珠已經走到了屏風後面,“呀!”沈意綿連忙背過身,用輕紗覆面。

丫鬟上前阻攔,“公主當心,我們小姐的病還沒好全,切勿傳給了公主。”

人來人往誰都沒注意一個蒙着面的小丫鬟跟在送太醫出去的沈夫人後面悄然離開。

商珠偏頭,毫不在意,“我瞧着意綿姐姐的臉不是無礙了嗎?”

沈意綿的貼身丫鬟道,“病去如抽絲,姑娘身子還未好全。”

商珠沒深想,“适才太醫說了,意綿姐姐應當出去走走,今日天晴好,不如跟我出去曬曬太陽罷?”

沈意綿已經戴好面紗轉了過來,“好、好啊。”

她的丫鬟猶猶豫豫,想要阻止她,“小姐……”

沈意綿搖頭,“無礙。”

随後披了鬥篷,跟着商珠一道出門在庭院裏慢慢散步。

商珠與她說起這些時日汴安發生的趣事,便說是張家姑娘辦了一個賞花會,給她遞了帖子,宴會無趣,她待了沒有多久,便回來了,還說起前些日節度使的兒子看上了風翠戲院的一個戲人,險些得手,可惜沒成,反而被林家老婦人捆在家祠抽了幾大鞭子。

商珠說得哈哈哈大笑,“我就看不慣林礫那個纨绔子弟,抽得好。”

聽到風翠戲院和林礫,沈意綿一頓,她的腳步緩緩停下來。

商珠後知後覺,“意綿姐姐怎麽不走了?可是累了?”

沈意綿搖頭,沉默半響。

她問商珠,“公主可知二殿下在蔓華苑養了一個女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