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排
第46章 安排
離開清河府之前,方雲笙沒有再單獨找秦放鶴說話。
臨行前,秦放鶴特意往衙門口去了趟,也沒讓人通報,只在門口行了一禮,然後就和齊振業上了馬車,踏上返程。
馬車剛離開不久,一人便自門內探出頭來,望了幾眼,轉身去向方雲笙禀報。
若秦放鶴在場,必然就能認出此人便是院試結束後的宴會上,他“走錯路”遇到的幕僚。
方雲笙正在書房內寫信,聽了那幕僚禀告,筆下微微一頓,“知道了,去吧。”
那幕僚不敢多問,順勢退了出去,關門的時候還在不解,大人素來看重那秦解元,如今怎得反倒生疏起來?
書房內又只剩下方雲笙一人,他看着筆尖停頓洇開的墨跡,皺眉,重新拿了一份來寫。
可惜了,都可惜了。
那小子倒是不忘本,也罷。
之前忙碌尚且不覺得,如今稍一清閑,便覺歸心似箭。
秦放鶴和齊振業一行人日夜兼程,于五日後返回章縣,正值夕陽西下,城門都快關了。
城外薄暮冥冥,似有無數暗夜巨獸尾随;城內華燈初上,人潮洶湧,撲面而來的煙火氣瞬間将那些可怖隔絕在厚重的城門之外,分割為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路邊漸次亮起彩燈,那些燈籠逐漸組成瑰麗長龍,蜿蜒着向遠處的夜色伸展而去,一眼望不到頭。
恰是飯點,路邊食肆內湧動着繁複的香氣,熱情的夥計站在門口招呼客人,挑剔的食客迫不及待想要填飽肚皮……
看到熟悉的街景,齊振業雙眼都放了光,一疊聲地催促車夫,“快快快,回家吃飯,吃飯!”
Advertisement
再沒什麽比疲憊過後,家人端上來的一碗熱飯更能撫慰人心的了。
“噠噠、噠噠”,馬蹄和車輪滾動聲驟然急促,穿過幾條街道後,便來到齊家所在的宅院。
齊振業搶先跳下車去,一眼便見大門敞開着,妞妞正在奶娘和兩個丫頭的看顧下玩藤球,翠苗則在兩步開外的過堂內做針線,安靜而美好。
“哎呀,達的好妞妞,想死達咧!”齊振業沖過去,一把将小姑娘拎起來舉高。
妞妞發出快樂的尖叫,摟着他的脖子撒嬌,“達,你咋才回麽!”
丫頭婆子們抿嘴兒笑,行了禮,又沖裏頭禀報,“太太,老爺回來了!”
翠苗早聽見動靜,聞聲也站起來,恰好看見遲一步下車的秦放鶴,也是歡喜,忙帶人上前迎接,“可算回來了,哎喲喲,見過舉人老爺。”
衆仆從便都跟着行禮問好,面上皆是掩飾不住的驚喜。
月初他們就聽到府裏傳回來的捷報了,雖說自家老爺沒中,但親如兄弟的小秦相公中了,也是大喜事。
秦放鶴笑着上前,虛虛扶起翠苗,“嫂子折煞我了,一家人,不必多禮。”
“一碼歸一碼,”翠苗卻正色道,“如今你是正經舉人老爺,哪裏是好怠慢的,知道的呢,說咱們是一家親熱,不知道的,若回頭傳出去,該說餓們不曉得禮數哩!”
又招呼妞妞問好。
妞妞還在齊振業懷裏呢,聞言捏着手指茫然道:“舉人是啥咧?”
衆人大笑。
是了,她還小,哪裏知道大人們的事?
翠苗跟着笑了一回,立刻吩咐人去燒水,又叫了管家來說:“兩位老爺都順順利利家來了,上上大喜,你快去庫房取幾挂紅鞭放了。”
盼了這些天,可把人盼回來啦。
管家喜滋滋去了。
不多時,門外果然噼裏啪啦震天響,引來左鄰右舍觀看、打聽。
自有家下人帶着秦山、秦猛安置行李不提,裏頭秦放鶴和齊振業都各自沐浴過,又換了新衣裳,重新梳了頭,頓覺神清氣爽。
因是自家,不必拘禮,秦放鶴只穿一身淡青色家常袍子,也不束巾,僅以木簪束發,煞是潇灑。
才收拾好,前頭就叫開飯,秦放鶴應了,順勢竭力伸展,就聽得身體各處關節發出爆豆子般的聲響。
北方秋日多大風,風中多沙塵,也懶得騎馬,這幾日老窩在車裏,感覺筋骨都鏽啦。
依舊是那張熟悉的飯桌,牆角銅蓮花燭臺上幾只牛油大蠟燒得正旺,将屋子照得亮堂堂。
齊振業正帶着妞妞玩府城帶回來的玉髓雕的九連環,一只只玉環、玉棍相互碰撞,清脆極了。
見他進來,妞妞立刻扭着胖乎乎的小身子大聲告狀:“小秦叔,餓達不會咧!”
齊振業聞言撓頭,兀自不服氣,“餓啥不會?那是給你機會,叫你自己玩……”
他打小就不擅長這些,分明回來時學過了的,可誰知一路颠簸,好似把那點技巧都颠了出來,落在路上了。
這小丫頭,咋說話麽!
秦放鶴失笑,“餓也不會咧。”
他可不好摧毀一位父親在女兒面前的完美形象。
“咦~”妞妞詫異道,“你也有不會的?”
秦放鶴過去刮刮小姑娘的鼻子,認真點頭,“是呢,是人就有不會的,不過這也沒什麽要緊,學會了就是。等妞妞會了,教教小秦叔吧?”
妞妞捂着鼻子咯咯大笑,聞言用力點頭,“嗯!”
“哎呀,別玩了,”翠苗親自去廚房驗了菜,這會兒帶人進來,見兩大一小嘻嘻哈哈鬧作一團,又好氣又好笑,“妞妞,帶你達和你叔去洗手,別笑咧,回頭肚子裏進去氣難受。”
妞妞脆生生應了,果然放下總解不開的九連環,也不要人抱,自己手腳屁股并用,一點點蠕動到炕沿,然後嘿咻嘿咻背過身去,小短腿兒撲騰着,順着往下滑。
“估摸着你們就快回了,餓天天叫廚房預備着呢!”翠苗的臉龐被燭火映得紅撲撲,聲音輕快道,“雖入了秋,白日還是燥熱,你們趕了好幾天路,身子正是弱的時候,不好大葷大肉的吃,今晚先将就用些清粥小菜,緩緩腸胃,明兒咱們再殺羊!”
她親自端了個盤子上來,對秦放鶴笑眯眯道:“之前聽餓當家的說,你愛吃這個,今兒就預備着了!”
秦放鶴看時,竟是一盤用麻油、香醋等涼拌的羊雜,因去了浮油,故而雖是葷菜,卻半點不膩。
這種被人記挂的感覺很好,秦放鶴謝過,果然就着小米粥吃了幾大筷子。
“還得是嫂子,比我自己弄的味兒好多了。”
翠苗聽了,越加得意。
自家人吃飯,也不講究什麽食不言,寝不語,席間齊振業主動說起要跟秦放鶴赴京游學的事,“快麽,也得小半年,慢麽,一年上下也就回來了。”
話雖如此,他還是有些忐忑,擔心翠苗心裏不舒坦。
哎呀,她一個女人,帶着娃娃,在這異鄉……
怎料翠苗只是初時怔了怔,然後竟越過齊振業,徑直向秦放鶴問道: “啥時候走?餓叫人收拾行李。”
齊振業:“……”
咋聽着還迫不及待!
這夫妻倆的相處模式每次都讓秦放鶴忍俊不禁,“倒也沒那麽快,十月下旬吧,明日我們先去衙門辦路引,之後說不得還要往縣學去一趟……”
他還要回白雲村處理一點事,快不了。
齊振業別扭,這婆姨,咋一點兒不知道心疼自家男人!就不會挽留一哈?
他是這麽想的,也就這麽說了。
翠苗毫不留情翻白眼,“餓還不知道你?那狗脾氣,哎呀,沒人管着得上天!就是個累贅麽!人家願意拉扯,那是你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別不知道好歹。”
又對秦放鶴說:“他這個人啊,瓜得很,出門在外的,你多擔待,有什麽不對的,只管捶他……”
齊振業急了,“你,你就不想餓?”
“想有屁用!不當吃不當穿。”翠苗麻利地掰了一小碗馍,舀了一勺雪白羊湯泡了,又挖幾勺羊雜,一并遞給妞妞,順手把她掉下來的兩縷小黃毛紮上去,頭也不擡道:“往日在縣學不也才一個月回來一次?”
雖說都在一座城裏,平時她也懶得去看,要照顧娃娃哩!
男人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上窩着沒出息,她達說過,就得趁着年輕多出去闖蕩。她家也就是看中了齊振業的爹娘那一點,覺得不錯,估計有其父必有其子,齊振業想來也有闖勁兒,這才舍得把閨女嫁過去。
如今翠苗有孩子作伴,有錢,又有下人伺候,還意外攀上了舉人老爺,一點兒都不覺得苦,反而覺得自家娘兒們待着的時候挺自在。
甚年紀做甚事,要想看,等以後都老了,折騰不動了,窩在家裏看個夠!不差這一年半載的。
齊振業:“……”
餓就多餘問!
次日一早,秦猛該去縣衙複命,秦放鶴和齊振業也去辦路引。
有舉人身份在,一應手續俱都精簡,前後不過兩刻鐘,新鮮的路引就得了,那管事的官吏還祝他一路順風雲雲。
知道秦放鶴還想與周縣令敘舊,齊振業很識趣地說:“餓就不去了,估計他老人家也不待見,餓先回,看拾掇些冬日的衣裳鋪蓋,路上好用。”
十月出發就挺冷了,等到京城,寒意更甚,衣裳鋪蓋自不必說,車篷也得換成冬日的皮毛厚實的,不然出門就凍透了。
至于去了京城的住處麽,秦兄若想去尋他師門,便去;若不想,齊家也有開在那裏販賣羊肉、皮毛的鋪面,自然少不了自家人住的屋子。
最近幾個月,秦放鶴也算縣衙的名人了,那門子一看他,臉上登時笑出花來,親自下階相迎,上半截身子都用力彎下去,“原來是秦解元,您老來,怎麽也不提前說一聲,小的好去接。”
您老……
雖曉得是敬稱,可看着對方那滿面褶子,秦放鶴還是不大适應,“事情有些多,不及安排,對了,周大人可在?”
“在呢在呢!”那門子先打發人去報信兒,自己則徑直越過門房,親自引秦放鶴往二院而去。
這便是身份不同的好處了。
若在以前,哪怕衙門上下的人皆知縣太爺看重小秦相公,可終究只是小小秀才,來了也需先在門房內等候。
如今他是舉人老爺,乃是半副官身,自然可以入內等候。
還沒到外書房,便從裏面走出來一個內裏伺候的來,“大人說了,請秦相公直接進去呢。”
昔日是“叫”,如今是“請”,各中微妙之處,實在有趣。
才進去,就見周縣令拿着熱手巾擦手,估計方才正在寫東西,随意且親昵地示意他随便坐。
“才回來,也不好好歇幾天,怎麽這會兒就過來了?”
昨兒翠苗那邊一放鞭,恨不得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秦解元回來了,他自然也不例外。
秦放鶴說了自己即将外出游學的事,“雖未曾在外說,然大人對晚生照拂提攜之恩,永世難忘,終究要親自來拜會一番,方能解晚生憂思不舍。”
意思是,不用擔心我來日身份變化,你我之間的交情不會變,一直以來您對我的照顧,我也記在心上。
所以就很舍不得,哪怕昨天剛到,累得要死,也還是第一時間跑來拜您啦!
連孔家都沒去哦!
相較老謀深算的方雲笙,其實秦放鶴更喜歡跟周縣令打交道,因為此人行事更簡單直白一點,或者說城府沒有方雲笙深——不然也不至于這麽多年還在縣令的位置上縮着。
況且現官不如現管,方雲笙品級雖高,卻不在章縣地界上,倘或白雲村或縣學有難,一時怕也顧不上。
怕自己看中的人過得不好,更怕他過得太好,此乃人之常情……
看着依舊年少的秦放鶴,周縣令要說心中不別扭,那是假的。
這才多久?他竟就成了解元!我這麽大的時候幹嘛來着?
又是汪扶風的弟子,來日前途不可限量。
反觀自己,年紀幾乎是對方的三四倍,雖接到聖旨說年底進京述職,可到底有沒有缺,什麽時候能謀到?一個月,一年,還是五年十年?都是未知。
縱然方雲笙有過承諾,究竟沒落在紙面上,況且二人之前并無瓜葛,既非姻親,也無師承,終究不可全信。
原本二人身份一天一地,可如今卻有一人振翅直飛,此去京城,未必沒有新機遇……
機遇啊……
天下得機遇者良多,為何不能再多我一個?
“……此去路途遙遠,到底叫人懸心,我記得你們村一個叫秦猛的,很是可靠,之前不就陪你鄉試?想必也練出來了,不如仍叫他跟着你,我也好安心。”不用秦放鶴提,周縣令自己就安排得妥妥當當,“他走了,那個吏的缺只管留着,也不值甚麽。回頭再有合适的人選,叫他只管來續上。”
秦放鶴原本也是這麽打算的,只如此小事,底下管事就辦了,沒想過驚動周縣令。
不過如今他主動提出來,也是一番好意,秦放鶴自然不會往外推。
周縣令有意結個善緣,便同秦放鶴說了好些知心話,又将所知不多的京城新聞和注意事項講給他聽。
順利接收到對方的善意,秦放鶴也給予積極回應,氣氛一度融洽至極。
眼見日頭漸高,秦放鶴順勢起身告辭。
周縣令也随着站起來,笑着挽留,“難得回來趟,不如留下用個便飯再走。”
秦放鶴笑着謝過,“長者賜飯,本不該辭,奈何一早說好要去縣學……”意思到了就行了,過猶不及,反倒束手束腳。
周縣令也不勉強,親自送他,又在門口說了一會兒話,這才目送他遠去,心中百感交集,一聲長嘆。
有幕僚來送文書,見狀問他有何心事,周縣令想了一會兒,笑着搖頭。
官場考場皆無定
數,一時風雲變化,可能笨鳥先飛也不管用,又有後發先至者,皆是世事無常。
今時今日,他尚且能夠憑借資格履歷占據一點微薄的優勢,給予對方關心和幫助,可誰又敢說來日對方不會登高望遠,輪到自己恭恭敬敬口稱上官,要仰對方鼻息過活。
他不比方知府背景深厚,除非必要,從不肯輕易與人結怨,反而要廣結善緣,為來日打算。
如今看來,那秦放鶴年少老成,哪怕為了周全名聲,也頗重情重義。
一個商戶和小小村落都不輕易放棄,自己對他多少有些提攜知遇之恩,只要關将這段關系維持下去,來日未必不能獲益。
周縣令倒背着手,慢慢踱着步往回走,走到一半,突然停下來。
機遇……
或許,這正是自己的機遇也未可知。
稍後秦放鶴去縣學拜別山長及諸位先生,又收拾行李。
如無意外,這裏他以後就不會再來了,一時倒有些感慨。
齊振業也掐點過來,親自向山長請假,衆人聽說他也要跟秦放鶴遠去,一個個饞得眼珠子都綠了。
多我一個不多,不如一起帶着啊!
自從鄉試铩羽而歸,高程一反常态,不必人督促,竟也開始專注起本業來。
他是個聰明人,之前只是偏執,如今心裏存了一股勁兒,外人也就不用再多說什麽。
故而秦放鶴只講了一句,京城見,轉頭高程就跟吞了五石散一般亢奮起來。
次日又去孔府,老爺子親自見了秦放鶴,一老一少關在書房內談了許久,誰也不知究竟聊了什麽,只是瞧着十分賓主盡歡模樣。
十月初五,縣城的事處理完畢,齊振業繼續留在家中與妻女團圓,秦放鶴則帶着秦山、秦猛返回白雲村。
尚未到村口,老遠便看見那一座高大華美的舉人牌坊,秦山興奮道:“乖乖,活了這麽大,我還是頭一回見這個!”
還是自家的!
真好看啊!
石料還是外地運來的,白中透青,日光照耀下閃着細碎的寶石般的光芒,美而不俗、華而不奢,煞是好看。
自此之後,舉人之下的人經過此地,皆要下馬下轎以示尊重。
這是朝廷給讀書人的體面。
秦放鶴也忍不住下車,過去将手放上去,輕輕撫摸着。
日頭正好,連原本冰涼的石材也被曬出一點溫度,合着微微粗粝的手感,很舒服。
秦放鶴緩緩吐了口氣,一時竟也說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激動?
歡喜?
驕傲?
都有吧。
“十一郎回來啦!”正有沒事做的半大孩童滿村亂跑,眼尖地發現了他們一行人,當即扯着嗓子大喊起來。
很快,秦放鶴便被熱情的鄉親們包圍了。
一番熱鬧不必細說,還是秦山秦猛開路,外加後面趕來的老村長震懾,這才順利到家。
因他如今身份不同,雖還是看着長大的孩子模樣,衆人多少有些拘束。
不過這份拘束很快就在秦山和秦猛分派下禮物來之後,迅速消失。
果然,十一郎還是原來那個十一郎!
他沒變!
待人群散去,老村長才得空與秦放鶴說起村子的變化,“知縣大人也親自來過,外頭哪個村子不羨慕咱們?這都是沾了你的光啊……”
村裏出一個舉人,得到的好處遠非羨慕那麽簡單,便是本地父母官都會格外看顧,等閑潑皮、官吏也不敢輕易滋擾。
當初秦放鶴中秀才,依律便可免除兩人徭役,中舉之後,可免名額更多,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甚至就連農民種地澆水,這一帶的所有村落也都會默許白雲村先澆……
老村長這幾年年歲越來越大,可氣色卻越來越好,此時說起話來,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哪裏像快要入土的人?
“梅梅那丫頭真不愧是你看中的,年紀雖小,腦子卻極好使,前些日子有貨郎來賣貨,一盤子爛賬算不開,還是梅梅那丫頭跳出來算了,又核對幾個月的欠條,果然清楚明白……
這幾個月村裏辦了足足三場喜事,都是外村嫁過來的閨女,可惜十一郎你不在,怪熱鬧的……對了,還有幾戶想從外頭遷過來,我沒一口應下,專等着你回來商議。”
如今白雲村日益興旺,附近幾個村鎮的人也有不少動了心思,有閨女的嫁閨女,沒閨女的,就琢磨着能不能直接把戶籍遷過來。
只要過來,就能得到庇護,若走運……免除徭役那不敢奢望,可沒準兒還能如白雲村村民那般部分田地免稅呢!
免了稅,每年就能多剩幾石糧食,一家人就不用餓肚子了。
秦放鶴點頭,“這是好事。我平時少在村中,對這些着實不大懂,還得您老把關,只一條,選賢不選親,有劣跡者不要,人品有失者不要,愛生是非者不要……”
白雲村自身規模太小,要想盡快發展起來,單靠現有人口斷然不成,必須外部引入。
人口就是資源,人才就是一切。
得了這句準話,老村長心裏就踏實了,當即拍着胸脯表示,“放心,只管交與我,活了半輩子了,別的本事沒有,看人還是準的!”
前兒還有人來拐彎抹角打聽,說自家親戚如何如何,想走個捷徑遷過來。
老村長托人問了,卻發現那家人簡直除了碎嘴子一無是處,又愛占小便宜,如何肯應?
況且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你也有親戚,他也有親戚,都相互攀比起來,那還了得?
鶴哥兒走到這一步,不容易,他小小的一個人,費心費力給鄉親們謀事,縱然大家夥兒幫不上什麽忙,卻也不能拖後腿!
秦放鶴又說起秦猛也要跟自己走的事,“周縣令同我說了,他的缺,盡可以從本村再選人補上,此事也交與您老去辦。不用最機靈,但務必心眼正直,為人厚道。”
有的時候,有的事,太機靈了反而不好。
縣衙底層每日接觸的多三教九流蠅營狗茍,又容易滋生腐敗,若送了那等有小聰明的去,天長地久,難免自以為是,做出許多不好的事來。
衙門裏終究要有自己的人,哪怕平時幫不上忙,至少能保證不被欺負,大事小情能通個氣兒。老村長也知道厲害,當即應了,用心記下。
好啊,這樣好啊,有猛子他們的例子擺在前頭,村裏的後生都知道有奔頭,也就不會胡來了。
光這些消息就夠好的了,誰知竟還沒完,老村長又聽秦放鶴說,已問過縣學的山長,選了縣城裏一位秀才來村裏教學。
光靠種地,頂了天也不過餓不死,想要實現質的飛躍,非讀書不可。
“我這一去,也不知什麽時候回來,秦松尚未學成,不好一味叫他代勞,少不得正經請個先生來為村中孩子們開蒙,如此廣撒網,或許再有靈光也未可知。”
秦放鶴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奈何之前他只是秀才,身份與衆人平齊,着實開不了口。縱然開口,也大多被拒。
但如今不同了。
縣試一年一次,每次都有秀才十幾二十個,可三年一次的鄉試才能考走多少?日積月累,整個章縣的閑置秀才數量也頗為驚人。
他們也是人,是人就要混飯吃,而教書便是最體面的營生。
“我同山長說好了的,每年與他幾兩銀子做束脩,額外幾套四季衣裳,旁的倒也罷了,只還要将村裏空着屋子掃出來一套,各處收拾齊整,裂了的牆糊一糊,破了的窗換一換,好與那先生的家小居住。鄉親們若想表心意,也不必送禮,每日三餐做好了,往那頭送幾碗也就是了。
頭一年先只教咱們村的,次年若有外村的想來,也可讓先生自己試了資質,略收幾個。”
各種細節,秦放鶴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讀書麽,本就是水磨的功夫,時間長了,日子久了,規矩定下了,風氣自然也就養成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便是如此。
以後但凡是白雲村的人,不拘男女,都要讀書。
原本秦放鶴手裏就攥着二百賞銀,汪扶風返京前,私下裏又與了一百兩做盤纏,額外還有各級各處送的許多細棉布并绫羅綢緞、筆墨紙硯,都可以換錢使,也不覺得教書先生一年幾兩束脩頭沉了。
這是給村子找的出路哇!
老村長聽罷,激動得老淚縱橫,傍晚又去祠堂拜過。
接下來幾天,秦放鶴也不外出應酬,只在家中将秦松、梅梅提了來,親自考教指點,又看着村民們收拾未來村學先生的屋子,也算忙裏偷閑。
十月十二,山長找的那位秀才便帶着家小,坐着牛車來了。
秦放鶴親自帶人到村口迎接,倒把對方吓得夠嗆,連連彎下老腰,口稱不敢。
他雖已近不惑之年,卻連個廪生都不是,如何敢叫解元如此看待?
秦放鶴少不得安撫一回,又與他論了幾日學問,那秀才便覺受益匪淺,喜得無可無不可,恨不得當場拜師。
轉眼到了十月二十,秦放鶴早與齊振業約好縣城碰頭,便要啓程。
考慮到京城遙遠,中途不知會發生什麽事,人手少了恐不夠使的,這幾日便又從村中選了一個擅長相看牲口,會治一點牲口病症的漢子跟着。
那家人本沒想到還能有此造化,歡喜得快要瘋了,當即去收拾行囊。
十月二十三,大吉,宜遠行。
縣學衆人并孫先生、翠苗等都送到城外,周縣令雖未親至,卻也打發了人送來酒肉,秦放鶴和齊振業一行人的馬車上插滿柳枝。
待聽得城中卯時的梆子響,二人朝衆人拱手示意,“吉時已到,該起程了。”
直到此刻,妞妞才意識到父親将要遠行,一時将過去幾天的歡喜都抛諸腦後,伸出小手哭起來,“達,別走!”
齊振業平時何等灑脫人物,此時聽了,登時眼圈通紅,險些淚灑當場。
他忙扭頭抹眼,背對着翠苗擺手,“回吧,回吧,啊!”
秦放鶴拍了拍他的肩膀,什麽都沒說,率先登上馬車。
在昔日好友的祝福,親人的追逐送別下,馬車披着淡金色的霞光,吱吱呀呀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