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姑父
第22章 姑父
“吃好趕緊睡去吧。”李慶香麻利收拾着桌子。
家裏套間就兩個房間,她和孩子爸爸住一間,孩子爺爺奶奶一間。張小芳的床就擺在客廳挨着牆的一角。其實家家戶戶現在條件都差不太多,要麽憑本事分房,要麽就擠一擠。
洗完了碗筷,回了房間。
張小芳父親擡頭看了一眼妻子:“吃完呢?”
“嗯,這孩子……胃口可好。”李慶香想起女兒狼吞虎咽的架勢,抿嘴樂。
能吃是福,那生病的人你就是讓他多吃還吃不進去呢。
“我聽你和小芳說李妍了?”當姑父的問了一嘴。
“嗯,說是她要去廣州。”李慶香說到這裏,強忍着不悅:“想一出一出!就她去廣州能幹啥?不是我小瞧她,你說一個毛孩子從未出過門,也沒多少社會經驗,就是錢撒在地上她都不知道怎麽撿。”
去廣州要飯嗎?
姑父皺眉:“你嫂子這一碗水端得平不平你也不知道,都是晚輩沒必要這樣數嘴。”
他不喜歡妻子這樣。
就算那孩子真的犯了什麽錯,也沒必要一棍子打死。
就是犯人還得給改正的機會呢。
再說……
“我倒是覺得如果能走出去,或許是一次機會。”
他也聽說廣州那邊發達得不得了,遍地是錢,就看你會不會撿。
像是他們這一代人,沒有出過遠門也沒有這個雄心壯志,這輩子也就一眼到頭了,可年輕的小孩不同,年輕就是資本,萬一出去真的賺點錢回來呢。
老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別瞧扁任何人。
李慶香搖頭:“我嫂子沒說之前,我都不知道這孩子這樣!嘴裏沒句實話,還惦記我爸媽手裏的那點閑錢!她就沒有良心。”說到激動處,李慶香拔高了音調,聽到隔壁房間公公咳嗽,她又壓低聲音,道:“她從小被她爺爺奶奶帶大不說感激吧,也得有基本的良心吧?明明都不念書了,還從我爸媽手裏拿走了五百塊錢。”
這事兒她是怎麽知道的呢?前陣子遇上了老家一個村兒的人。
那一個村兒住着的人大多數都是沾親帶故,誰家有點什麽老底兒彼此都很清楚。對方對李慶香說,聽見李慶香留在村裏的大嫂抱怨,說是老爺子老太太給李妍拿了五百塊錢呢。
這裏距離老家太遠,平時聯絡要麽回去要麽就是老家來人捎個口信。
寫信什麽的倒也是可以,但她爸媽都是半文盲,能認得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寫啥信呀。
姑父精明問道:“那是看到錢親自給了李妍?”
“說是給李妍讀書花的,小芳說前陣子李妍也回過老家……”李慶香唉聲嘆氣。
娘家出來個這樣的白眼狼,真是家門不幸。
她爹媽也是,放着那麽多好的孩子不管,管什麽李妍!
張小芳父親想了一想,覺得妻子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
老張家能從農村走出來,并且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紮穩腳跟,這證明這家的人,腦子還是夠用。腦子夠用就說明還是比旁邊的普通人會聰明一點點。
所謂抓賊抓髒,抓都沒抓到,就聽人随意一說就把屎盆子扣到孩子頭上?
“你也別什麽事都聽你嫂子一面之詞,我看她對老二不是太好。”
李慶香鋪好被子,忍不住替維護張蘭:“就事論事,她是有點摳也是有點重男輕女,但她對李妍不差!”
“行了,睡吧。”
第二天一早,張彥平叫住女兒。
“爸送你回去,準備準備。”
給人當保姆就是這麽回事兒,一大四點多就得往回趕。
這一路騎車送過去,也得一個鐘頭左右,到家之後正好給人做飯。
張小芳皺皺鼻子,嘟囔:“我坐電車就回去了。”
騎自行車冷不說還慢,她不願意坐!
也不是小孩兒,誰願意大冬天起早的吹冷風。
張彥平笑:“我騎車的都不說累,你還不願意?”
小芳一臉喪氣,道:“天氣預報說今天也有零下4°呢,爸,我冷。”
“別廢話,趕緊的。”
張彥平徑直開門下了樓,等開了自行車的鎖就見女兒慢吞吞走了出來,張小芳一臉不情願坐到了自行車的後座,伸手抱住父親的腰。
“我聽你媽說,李妍想去廣州?”
“去不成!怎麽去啊,買不到票再說人生地不熟。”張小芳自動自覺替李妍打退堂鼓。
這其中的厲害,她媽已經幫她分析了一萬次,張小芳也覺得一個女孩子出門,不安全!
真的出事,那這輩子就完了!
還不如老老實實待在家裏。
“你要是想去,爸給你準備錢。”張彥平開口道。
其實,他是願意女兒出個遠門,去見識見識。
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什麽樣兒。
人人都說廣州好,那到底好在哪裏了?
不說機會多嗎,那就去找找。
張小芳一臉不在意,這事兒她也就是叨叨,沒真想去。
夢想嘛,挂在嘴邊很正常,她還說她想當富豪呢,當得了嗎?就是随便講講的話,怎麽她爸還當真。
“我就說說。”
張彥平暗自嘆氣。
“那李妍想去嗎?”
“她肯定也不去。”張小芳覺得李妍也肯定同自己想法一樣。
去哪兒啊,做上鞋了嗎。
“如果覺得受委屈了就回家告訴你媽,現在工作好找不是非得讓你在別人家做保姆。你爺爺奶奶這樣安排是考慮畢竟沾親帶故,如果能抓住機會,或許對你未來有點幫助,別總覺得做保姆低人一等,知不知道?”
前方就是通往市中心的虹橋,火車站就在虹橋下頭,這地兒就是兩區的集中處,最為熱鬧。
虹橋是個圓形拱橋,騎車上去肯定需要點力氣,這不旁邊騎行車的人很多都下來推着車走,張彥平是個男人有把子的好力氣,鉚足了勁蹬腳蹬子。
一家就這麽一個孩子,肯定得多為孩子着想。
誰願意把年紀輕輕的孩子送到被人家當小保姆,不是為了長遠考慮,肯定不會做這個打算。
“我知道了。”
“遇上事和李妍有商有量,你是姐姐就得有點樣兒,讓着點妹妹。”張彥平交代女兒。
那孩子也是不易,都是親戚,能幫一把就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