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章

第 37 章

尴尬的氛圍在整個客棧蔓延開。

賴文憋笑憋得整個臉都是紅的,他本就是樂子人,現在看熱鬧看的不亦樂乎。

趙拓擔心地掐了賴文大腿一下,讓他不要笑的那麽明顯。

三桌子的大漢現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地站在那裏,他們也沒想到自己居然真的遇到了這麽實誠的店鋪。

趙拓大聲地為他們解圍道:“我看看你們的十個燭臺有沒有可以和我換的,我這邊也有重複的。”

大叔馬上就坡下驢道:“好的,我拿過來我們一起看一看。”

趙拓友好地把大叔拉到自己身邊道:“我看你有一款燭臺是重複款,我有點想用我這邊的一個燭臺和你換。”

三桌人也順勢坐下,開始吃飯。

衆人一片祥和,其樂融融。

劉蔚就是在這一片祥和之中來到客棧的,他穿着常服,笑着踏進了客棧。這次他過來是為了給畫工培訓找老師。

畫工的培訓他其實已經差不多規劃好了,現在就看有哪些人願意留下來做老師了。

現在景德鎮的産值已經把之前那些皇親國戚的訂單基本快做完了,現在他想開辟新的市場來擴大昌南陶瓷的影響力。

他已經安排将自己窯口的瓷器的品質分級,按照不同的級別賣給不同的受衆。

之前全部都是賣給那些貴族的瓷器,他們花錢本質買的是觀賞性和自己的特殊性。

平民百姓則不太一樣,不需要那麽多的觀賞性和特殊性。賣給他們可能要更兼顧和重視實用性。

Advertisement

劉蔚現在急需打出名聲,讓大漢各個地區都知道昌南陶瓷的名氣。

他并不擔心做不到這個事情,這裏可是“瓷都”昌南。

他現在只擔心自己的人手不夠,還想從外地吸收比較好的陶瓷手藝人。

從元朝燒制青花瓷開始,在上個世界歷史中景德鎮逐漸形成了“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盛大景況。

趙拓他們幾人看到劉蔚進入客棧,馬上起身招呼道:“劉兄,我們在這邊!”

劉蔚朝着這邊的桌子走來,邊走邊道:“趙兄及各位,幾天不見了!”

大漢還在和趙拓他們一桌坐着,看到衆人都起身,也随着衆人站起來。

劉蔚說道:“昌南這邊你們應該吃得還習慣吧?都是江西地界,飯菜其實都差不多。”

趙拓連忙道:“劉兄,我們吃得挺好的。這次我們來的人有點多,可能有些麻煩劉兄了。”

此次趙拓等人住宿的客棧錢是劉蔚出的,送他們過來的車隊錢也是劉蔚出的。

趙拓等人哪裏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他們接下來要面臨三個月水深火熱的畫工教學生活。

劉蔚笑着說道:“哪裏,這都是諸位兄臺肯給劉某人面子。”

大叔聽着這話不對勁,小聲問旁邊的人道:“這位是誰啊?”

旁邊人也小聲回答道:“昌南縣令,劉蔚。”

大叔吓了一跳,馬上站直站好道:“你們昌南縣令這麽沒有官架子嗎?”

劉蔚聽到大叔的問話,還以為大叔是和趙拓他們一起來的畫師,笑着道:“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大叔不自然地拱手回答道:“我姓程,名義。”

劉蔚也拱手回道:“程兄,不才姓劉,名蔚。”

劉蔚并沒有再過多寒暄,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現在遇到的問題:“此次邀衆人過來,也是有事情相求。

如果這請求,諸位兄臺感覺為難,也不必必須答應。這個請求本就是劉蔚突兀了。”

賴文聽到這話,問道:“劉兄到底遇到了什麽問題?我們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如果幫不上忙,也請劉兄見諒。”

趙拓也接着說道:“賴兄說的極是,能幫的我們肯定幫忙。”

劉蔚聽到這些人這麽說,大概知道自己應該不缺畫工培訓老師了。

“那劉某直言了,現在我們縣打算研究在陶瓷上繪畫的産品,需要培訓一批畫工。不知道諸位方不方便?”

劉蔚誠懇地說道,他知道這種教學行為在現在的背景中算是一種自降身份的行為。

他馬上說道:“培訓是有薪金的,每天一兩白銀。每十天發一次薪金。

這段時間裏的吃住全部由我負責,諸位兄臺看一下行不行?”

在劉蔚剛說出要培訓畫工的時候,衆人都打算拒絕了,但是聽到一天一兩白銀的價格,他們又可恥的心動了。

一天一兩白銀,而且包吃住,何況還可以跟其他畫師在晚上一起交流畫技,這樣一想居然還不錯。

氣氛一時陷入了沉默,劉蔚自然是要給衆人思考的時間,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衆人認真思考的時候,大叔也沒閑着,他問劉蔚道:“劉縣令,我是個浙江跑商。

我想問一下昌南瓷器現在主要賣去了哪些地方?可還有其他售賣打算?”

劉蔚如實回答道:“現在主要是供給本地民衆和長安那邊的皇親貴胄。”

程義其實本來只是路過昌南,打算在這邊暫時休息。

但是當他知道昌南這邊低價陶瓷如此多後,他馬上就動了進貨的心思。

“之前可有大規模商隊來進陶瓷嗎?我是浙商幫會的成員,想問一下你們現在最大可以産出多少陶瓷?

如果合适,我可以跟浙商幫會會長說一下,一起從你這邊拿貨。”

劉蔚說道:“昌南自然是歡迎各商會商隊的,程兄借一步說話。

之前有些商隊進過一些陶瓷,但都是幾十件一兩百件的拿貨,不算太大規模。”

程義聽到這句話,心裏暗自有了打算道:“劉兄現在能拿出多少貓咪燭臺的木盒子?”

劉蔚謹慎地問道:“程兄什麽時候要?”

程義本打算後天出發,但是看到這麽合适售賣的商品,他感覺沒有必要因小失大。

“一個月時間你們能拿出多少貨?”程義問道,“我們浙商有船隊,我們可以走水路運輸。”

劉蔚謹慎地說道:“一萬件。”

程義聽了這個數字不是很滿意,這樣的數字只能讓小船來裝,但是小船的穩定性不如大船。

程義思索片刻,接着問道:“假如是一個半月呢?”

劉蔚也思忖一下,道:“兩萬件。”

程義感覺這已經是劉蔚能拿出的極限了,道:“劉兄,這兩萬件貨物您能讓我們多少錢拿走呢?”

劉蔚沉吟片刻說道:“每一件最低二十文,但是你在外地賣多少錢我們不過問。”

程義本來聽到前面二十文的時候感覺有點多,但是聽到後面那句之後他感覺其實也沒太大必要再講價了。

這樣的瓷器在外面可以買幾兩銀子,沒必要再去将劉蔚他們的利潤拉到太低。

畢竟以後要長期合作,可以适當的進行讓利,而且劉蔚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陶瓷在外面能賣出什麽價格。

二十文作為幾兩銀子商品的進貨價已經很便宜了,沒必要再講價了。

這邊程義跟劉蔚達成了口頭協議,那邊畫師們也都小聲商量完了自己接下來的打算。

基本上全員都打算留在昌南當培訓老師了。沒辦法,趙拓最開始說留下來,賴文也說要留下來,李新明也要留。

這三個在圈子裏很有實力的人都留下來了,其他人就算為了跟他們三人請教也要留下來了。

而且現在也是一個他們內部交流的好時機,他們也可以在這次教學中互相學習互相補充。

就算有一兩個有點想走的人在聽到大家都留下來,也會從衆的決定留下來。

這時劉蔚聽到了久違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一個月內賣出動物陶瓷一萬件,任務獎勵絞胎瓷燒制配方*1已發放。”

劉蔚終于有得到了一張新的配方。

絞胎瓷為在唐朝的時候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在宋朝之後失傳。

絞胎瓷需要将多種不同顏色的瓷土混合制作瓷胚。

這些瓷器外表看上去有很多好看的花紋,但是和釉下彩繪畫不一樣。

如果将絞胎瓷摔碎,就可以看到瓷器裏面的紋路和瓷器外面透出的紋路一致。

因為這個特征,北方也将絞胎瓷成為“透花瓷”。

據他所知,在上個世界裏現代的絞胎技術傳到日本後,也感染了很多外國的藝術家一起進行絞胎瓷的創作。

劉蔚開始思考要如何将這些絞胎瓷運用起來,他打算用一些鮮豔的顏色制作絞胎瓷。

他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有人用白絲瓷土和粉色瓷土制作梅瓶,梅瓶看上去如同雪裏的梅花一般好看。

他打算做出混雜一些現代審美的陶瓷來試一試市場,其實很多老祖宗的審美和現代審美是相通的。

而且誰會不喜歡如同雪裏飄落幾片粉色梅花一樣的梅瓶呢!

“主線任務:一個月賣出一萬件絞胎瓷。

任務獎勵:青花瓷制作方法*1”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