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廷議(下)
第十二章 廷議(下)
如今遼寧敗局已定,剛打下松江的皇太極,在大臣們看來,短時間應該無力輕啓戰端,所以朝臣們商議了一陣,敲定了善後之事,便将這個話題跳了過去。
對于如今的朝廷來說,建奴雖然是心腹大患,可更加迫在眉睫的是李自成。
眼下李自成已經打到了開封,若是開封城破,李自成的大軍完全可以一路直接打到北京來。
所以對于這些大臣來說,怎麽解決李自成,才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
“如今闖賊肆虐,圍困開封,你們可有破敵良策?”
雖然老朱心中已經有了腹稿,但他還是主動開口問了一句,畢竟這朝堂上有這麽多大臣,總不能讓他唱獨角戲吧。
“回陛下,侯恂用兵有度,能力出衆,若是有他在,可解開封之圍。”
周延儒向前一步,開口說道:“臣欲舉薦侯荀,還望陛下恩準。”
侯恂在崇祯九年的時候,被閣臣薛國觀、溫體仁等人聯合彈劾靡饷誤國,被削職入獄,如今已有六年。
此人為官清廉,頗通兵事,算得上是大明少有的能臣了。
而除了這些,最重要的則是擁有最多兵力的左良玉日益驕橫,而侯荀則是他的老上司,完全可以震懾左良玉。
所以此時把他調出來,無疑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在周延儒舉薦之後,其餘衆臣也紛紛附和。
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在附和之後,也開口說道:“陛下,孫傳庭曾大敗闖軍,生擒前闖王高迎祥,臣欲舉薦孫傳庭,總督陝西三邊,剿滅闖賊。”
崇祯九年,孫傳庭任陝西巡撫的時候,直接打的闖軍大敗,不但消滅了起義軍,将闖王高迎祥都給活捉了,更是将李自成打的就剩十幾騎落荒而逃,差點就将闖軍徹底趕盡殺絕。
Advertisement
只是後來在作戰的時候,崇祯懷疑孫傳庭作戰不肯用心,再加上楊嗣昌等人進讒言,所以在崇祯十一年的時候,崇祯幹脆将孫傳庭給下獄了。
按照歷史進程,孫傳庭也是被崇祯給重用了,但崇祯疑心病太重,擔心孫傳庭像左良玉等人一樣擁兵自重,所以不但不給糧饷,反而是極力催促孫傳庭出關作戰。
最後導致孫傳庭大敗,其本人也戰死。
老朱在看模拟器給的那本史書時,曾看到一句對孫傳庭的評價,叫作傳庭死,大明亡,可見此人的能力。
而老朱原本就知道群臣必定會舉薦這兩人,而且也打算啓用兩人,所以自然不會反駁群臣的舉薦。
“傳旨,着侯荀官複兵部左侍郎,總督河北山東七鎮軍務。”
“着孫傳庭官複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陛下聖明。”
看到從善如流的老朱,衆位大臣也很欣慰,一時間君臣相宜,看上去頗為和諧。
但實際上,老朱壓根就沒怎麽指望過這些大臣,今天他來上朝,主要就是為了敲定這兩件大事。
“還有,禮部傳旨,召福建總兵鄭芝龍,入京朝見。”
老朱這個旨意一出,朝中的大臣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鄭芝龍他們倒是知道,原先的海盜頭子,在海上勢力很大,後來為了讓朝廷招安,經常騷擾福建,但卻很有分寸,只劫掠,不傷人,對于官員更是禮遇有加。
後來朝廷索性就将他給招安了,讓他管防務,給了他一個五虎游擊将軍的職位,後來因為他能力不錯,再加上走通了許多關系,所以在崇祯元年的時候,就已經升任福建總兵了。
這麽一個海盜頭子,崇祯見他做什麽,莫非是想走海路繞過去攻打建奴的老家?可朝廷現在也沒有可用之兵了啊。
這些大臣心中紛紛猜測崇祯的用意,但卻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們看來,一個毫無根基的福建總兵而已,根本威脅不到他們,根本不值得在意。
而老朱也沒有管這些大臣的反應,在他看來,鄭芝龍才是如今大明破局的關鍵之人,所以他對此事極為看重。
除了特意下旨讓禮部召見鄭芝龍之外,他還會讓自己的心腹太監帶着密旨一起随行而去,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鄭芝龍帶到京城來。
安排完這些事之後,老朱也沒跟他們啰嗦,直接宣布退朝。
但在散朝之後,有些比較敏銳的大臣,已經發現了“崇祯”今天的不同,幾個重臣在那裏相互試探,想要知道“崇祯”為什麽會發生這麽大的變化。
就在幾位老狐貍在互飙演技,來回套話的時候,王承恩邁着急促的步伐,出現在了這些大臣的身後。
“李大人,請留步。”
王承恩快速走到了左都禦史李邦華的身後,喊住了他,“李大人,萬歲爺有請。”
“陛下找我?”
李邦華怔了一下,開口問道:“王公公,陛下有說是什麽事嗎?”
“這個老奴可不知。”
王承恩輕輕搖了搖頭,開口說道:“不過應該不是什麽壞事,李大人去了便知。”
聽王承恩這麽說,李邦華剛想說些什麽,就被身後的周延儒給打斷了。
“王公公,今天的陛下,似乎有些反常啊。”
周延儒上前一步,旁敲側擊的開口問道:“是不是昨天宮裏出什麽事了?”
說實話,“崇祯”的變化,讓周延儒心中有些不安,若不是剛好看到了王承恩,等回去之後他也會去內廷問一下與他交好的那些內侍。
當然,此時的他并不知道,王德化和王承恩兩人,已經開始在宮裏清理那些亂伸手的內侍了,就算他去問,也肯定什麽都問不出來的。
“沒有什麽大事,就是昨夜太祖爺托夢,教導了陛下一些治國的國策而已。”
如今王承恩說起這話來已經是越來越熟練了,說完之後,他臉上還露出了一份自豪,“有太祖爺庇佑,我大明必定昌盛萬年!”
“太祖爺托夢?”
周延儒等人一臉懵圈,子不語亂力怪神,對于他們這些讀書人來說,什麽鬼神,托夢,他們一個字都不會信的。
可是看着王承恩篤定的神情,他們也不敢反駁什麽,只能幹笑着附和道:“王公公說的對,我大明必定昌盛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