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朱的野心

第三十九章 老朱的野心

【發現佛朗機炮/紅衣大炮制作圖紙,是否收錄?】

“嗯?”

聽到腦海中傳來的這個聲音,老朱稍微怔了一下。

片刻之後,他才在模拟器的提示之下,弄明白這個所謂的收錄是什麽意思。

簡而言之,就是把這些圖紙和制作工藝給幫他收起來。

等他回頭如果有需要的時候,模拟器就會再次展示出上次具現歷史書的那種虛空造物的手段,将這些圖紙給具現成紙張。

這功能相當貼心,老朱在收錄了這些圖紙之後,默默的在心中誇獎了模拟器一句,然後讓王承恩把這些圖紙收好,等他回乾清宮的時候再背一遍。

畢竟,模拟器收錄那是模拟器的,他自己記在腦子裏的那是自己的。

這麽重要的東西,老朱不可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

如此一來,就算到時候模拟器出現什麽問題,有老朱記憶裏的這些東西,也足夠了。

不過,模拟器收錄也不是一點用沒有。

因為老朱原本是打算把所有的先進工藝都記在腦子裏的,比如鳥铳,三眼铳什麽的,這些都值得一記。

但現在,有了模拟器收錄,他只要記住這倆大炮的工藝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交給模拟器收錄就可以了。

只是在将所有的工藝全都收錄完畢之後,老朱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由得怔在了原地。

“這模拟器,為何可以收錄火器的制作工藝?”

Advertisement

老朱倒不是覺得這種火器工藝有什麽大不了的,值得模拟器觊觎。

他想的是,火器制作工藝,有什麽特殊的,居然可以讓模拟器收錄。

老朱雖然不太清楚模拟器這東西怎麽來的,但模拟器在他心中的逼格卻一直很高,而此時逼格這麽高的模拟器居然收錄火器的制作工藝。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火器的制作工藝必有什麽特殊之處,不然也不值得讓模拟器收錄啊。

“火器……科技……這兩者之間,有什麽關聯嗎?”

老朱想起他曾問模拟器是怎麽來的,模拟器給他信息中提到過,模拟器是科技的造物。

當時老朱一直都沒能弄懂科技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可現在他大概有一點頭緒了。

“技應該是指技術,但科指的是什麽?”

老朱本就是一代雄主,再加上在史書中幾乎是第一人稱的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歷史,因此他的思維高度,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普通人。

所以此刻雖然只是一點靈光閃現,但在他的腦海中卻掀起了一陣風暴。

“科……難道是科學?”

老朱猛然想起一個人,那就是他在史書中的曾看到的宋應星。

當時在史書中的記載,此人是明朝着名的科學家,曾編纂出巨着《天工開物》。

只是老朱當時沒多想,覺得這人只不過是一個書生,沒什麽值得在意的,所以關于宋應星的歷史他就瞄了一眼,并沒有仔細去看。

而此時,老朱再次回想起宋應星的時候,才猛然察覺出了很大的不對勁。

史書留名那是什麽概念,泱泱華夏幾千年了,除去王侯将相之外,能夠在史書上留名一共才有多少人。

宋應星官職不高,出名的事跡也幾乎沒有,但憑着一本天工開物,就直接把他擡進了史書中,而且還是在史書中位置比較重的那種。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天工開物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啊!!!

想到這裏,老朱身上猛地出了一身冷汗,險些錯過了大才。

說實話,模拟器給的那本史書,其實老朱覺得問題很大。

倒不是說這史書不準确什麽的,而是在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記載中,這本史書會加上一些評價。

比如宋應星,在史書中的介紹就是明朝科學家,一生致力于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産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這一段話,說實話就算老朱在史書中縱觀了兩百年的歷史,他也沒能看太懂。

什麽封建主義,什麽傳統學術,這是在說他們的這個時代嗎?

還有,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是不是意味着,後世人就是順着諸如宋應星創作出來的這一類東西,逐漸發生了巨大轉變的,從而弄出來模拟器這種東西的?

老朱雖然無法猜到未來會有什麽樣的變化,也無法猜到未來會是怎樣的情景,但心智超人,思維高度卓絕的他,只是從這些只言片語中,就推敲出了許多重要的線索。

雖然因為線索太少,他無法歸納出什麽東西,但當了皇帝之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怕走錯路,不知道往哪裏發展。

現在有了這些線索,他最起碼知道了王朝應該向哪個方向去努力了,等他回到明初之後,他可以嘗試性的讓大明往這方面稍微側重一些。

這對于他,對于大明,都很重要。

而且模拟器這東西給了他很多的可能性,比如說長久的壽命,以及特殊的寶物,這也就讓大明多了更多可能。

至于明末的劫難,真正讓他覺得有些麻煩的,也就只是已經爛到根上的貪腐,和前所未有的大災。

像什麽李自成啦,張獻忠啦,建奴啦,在老朱看來從來都只是土雞瓦狗而已,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他也不知道模拟器的難度是怎麽判定的,還什麽難度過高,坐擁半壁江山,打這些反賊和流寇,算什麽難度過高,平定天下那還不是有手就行?

若不是現在的江山是大明的,治下的百姓也都是他大明的百姓,他得顧忌他大明的百姓。

就那些建奴,他随便用幾個狠點的手段,一年就能奪回遼東,三年就能平了建奴。

若是這種情況都能算是難度過高,那他在元末從讨飯打下一個江山那算什麽?

再加上模拟器直接給他了一本史書,這讓原本就不難的事情,變得更簡單了。

畢竟,當皇帝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手底下的大臣哪個能用,哪個有能力,現在有史書在,自然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為如此,老朱才會一直都沒有着急去收拾大明的河山,因為他謀的不是一時,而是一世,謀的不是大明,而是史書中隐晦提到的整個世界。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有了這本史書,別說是他老朱了,就算是崇祯……

呃……算了,還是想想宋應星吧。

他寫的那本天工開物,是什麽內容來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