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烏龍事件

第八十一章 烏龍事件

鄭芝龍趕了近兩個月的路,風塵仆仆的來到京城,但卻只在京城待了七天便直接回轉。

這七天裏,他幾乎每日都要去皇宮面聖,一呆就是大半天,至于商議了什麽,沒人知道。

旁人只知道,鄭芝龍來的時候只帶了幾十個仆從護衛,而走的時候卻是由駱養性帶領兩千錦衣衛精銳護送回福建的。

這些錦衣衛護送的除了鄭芝龍之外,還有整整十幾大箱的東西,至于裏面是什麽,沒人知道,也沒人能打探的出來。

只是因為皇宮現在已經完全掌控在了老朱手裏,沒有人敢對外透漏什麽消息,所以這事知道的人并不多。

鄭芝龍低調的來,低調的走,除了一部分有心人之外,根本就沒有人把這事放在心上。

沒有人能知道,鄭芝龍這一走,将會給閩粵兩地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更沒有人知道,未來無敵于天下的大明水軍,從這一刻起,已經悄然的揭開了序幕。

就在鄭芝龍離開京城的那一刻,身在皇宮之內的老朱也收到了一個提示音。

【恭喜宿主成功使得鄭芝龍歸心,小幅度改變大明歷史,發放1萬模拟幣獎勵。】

“一萬模拟幣?”

老朱聽到這個獎勵的聲音之後,眼睛不由得微微眯起。

模拟器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此刻既然模拟器發出提示了,那就說明鄭芝龍之前确實是真心歸附。

而且這個提示還讓老朱得以肯定,自己的選擇并沒有錯,海外确實是大明日後擴張的必行之路。

只是這一萬模拟幣怎麽用,讓老朱有些費解。

因為這個模拟器除了上次說天工開物可以買之外,其餘好像也沒有什麽地方可以使用這個模拟幣。

Advertisement

老朱在腦海中試探了幾次,發現這個模拟器能買的書籍很多,包括已經失傳的六韬、連山、太平要術和青囊書等等……

而且這些書籍的價格,也不是很高,都是統一一百模拟幣,似乎在模拟器看來,所有的書籍價值都是相等的。

只是老朱并沒有選擇換這些大名鼎鼎的書籍,因為這東西對他現在的幫助已經不是很大了,所以他準備留着這些模拟器,等到回歸明初之後,看看能不能用這些模拟幣買些別的東西。

如果到最後實在沒什麽可買的,再考慮買這些失傳的書籍也不遲。

而就在老朱在試驗的不亦樂乎的時候,皇宮裏突然來了一個讓老朱意想不到的人。

老朱看着前來禀報的王承恩,有些發愣,“你說孫傳庭把吳又可送來了?”

吳又可,本名吳有性,字又可。

根據老朱在歷史中的了解,在明末之時,瘟疫橫行,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甚至連北京、南京、浙江等地都沒能幸免。

這場瘟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個縣的感染者,十戶九死,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幸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幸存者。

在瘟疫肆虐最嚴重的廬州府,死者占總人口的九成,民有絕戶,繁華大街如靜夜,無人行走。

不過北京的瘟疫暫時還沒有開始爆發,按照時間來算,京城瘟疫是崇祯十六年二月,也就是明年二月才開始爆發。

據文獻記載,京城內沿街小戶,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間的兒女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二十餘萬也。

至于拱衛京城的京營,由于人口聚集的比較密集,更是死亡無數。

若非是有這場崇祯十六年的大疫,李自成怎麽可能這麽簡單打下北京城。

畢竟,之前建奴大軍來京城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沒能奈何的了京城。

而李自成的實力又不比建奴強,甚至比建奴還不如,他怎麽可能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打下京城。

無非就是因為京城大疫,士卒百姓死于疫情不計其數,讓李自成撿了個大便宜而已。

說實話,老朱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勐烈地疫情,甚至連聽都沒怎麽聽說過。

所以在看到這些歷史的時候,老朱除了對這疫情生出了恐懼之外,更多的則是在感慨,大明真是有種氣數已盡的感覺。

至于崇祯嘛,則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倒黴蛋,這事都能讓他趕上。

說實話,老朱之前想過用狠招直接滅了建奴,就曾打過這場瘟疫的主意。

只要把一些瘟疫感染過的東西,投到關外建奴的老家,以這種瘟疫的烈度,只要有人感染上,建奴必然會元氣大傷。

只不過後來老朱考慮了一下,就又算了,因為事情沒到那一步。

而且這個方法太缺德了,再加上這種瘟疫太勐烈了,老朱擔心若是他可以推動,到時候萬一控制不住,再反噬了大明那就完蛋了。

因此這念頭就只是在老朱腦子裏過了一下就算了,畢竟他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建奴對于他來說也不是什麽大難題,所以沒必要用這麽兇險的手段。

而吳又可此人,則是明末的醫師,他根據對瘟疫的研究,寫出了《瘟疫論》一書,并在一定程度上,對瘟疫起到了一些遏制作用。

在老朱看的史書中,有一部分記載了吳又可此人幫孫傳庭止住了大軍中的瘟疫,而且話裏話外對于吳又可的瘟疫論極為推崇。

也正是因為如此,老朱才會留意這個人,甚至特意叮囑孫傳庭,讓孫傳庭留他在軍中解決瘟疫,等解決了之後再把人送到京城來。

可現在才兩個月,就算真有士卒染上了瘟疫,吳又可也不可能治的這麽快啊。

所以在聽到吳又可被孫傳庭的人給送過來的時候,他是稍微有些疑惑的。

“是,萬歲爺。”

王承恩躬身說道:“孫督師說大軍并沒有感染瘟疫,他擔心陛下用吳又可有大用,便直接派人将他送了回來。”

“這個孫傳庭……”

老朱無奈的搖了搖頭,孫傳庭這顯然是沒有把瘟疫放在心上,所以才會這麽随意的把吳又可給送過來。

不過算了,送來就送來吧,等回頭讓禦醫找吳又可學一下怎麽阻止瘟疫,然後再派幾個禦醫給孫傳庭好了。

“宣他進來吧。”

“是。”

王承恩點了點頭,出去之後沒過多久就帶了一個穿着儒袍,文文弱弱的中年人走了過來。

“草民吳又可,見過陛下。”

吳又可當年在宮裏當過禦醫,只不過太醫院争權奪利現象太嚴重了,吳又可不喜歡那種氛圍,索性直接辭官回鄉當一個游醫。

因此對于宮裏的禮儀,他還是十分熟悉的,只不過他不明白的是,皇帝為啥大老遠的把他從陝西召回來呢,他沒犯啥事啊。

“平身吧。”

對于吳又可這種普通的醫師,老朱絲毫沒有擺皇帝的架子,顯得格外平易近人,“咱找你來,是因為大明現在的瘟疫。”

“這場瘟疫,死的人太多了,咱聽人說你寫了本瘟疫論,可以遏制瘟疫,所以咱想讓你來治這場瘟疫。”

“瘟疫論?”

吳又可聽到這個詞,瞬間就懵了,他是收集了不少關于瘟疫的資料不假,甚至還做了許多的研究。

可他并沒有研究出結果呢,更別說編書了。

所以他不知所措的看着老朱好一會,方才有些緊張的說道:“陛下,草民研究瘟疫,還……還沒有研究出結果啊。”

“至于瘟疫論,草民也從未聽說過,更別說編書了。”

“您的消息是不是……”

吳又可說到這裏便不敢再說下去,有些擔心的低下了頭,不敢說老朱消息有誤的話。

“嗯?沒有聽說過?”

老朱聽到這話瞬間瞪大了眼睛看着吳又可,也有些懵逼。

這什麽情況,不是說瘟疫論是吳又可編寫的嗎?怎麽他沒有聽說過呢?史書記錯了?

老朱愣了好一會,方才想起來,似乎……史書上沒寫吳又可的瘟疫論是什麽時候寫出來的啊。

莫非,現在這個時間點,吳又可還沒寫出瘟疫論?

想到這個可能,老朱頓時有些牙疼,把人叫來早了,這事鬧得。

不過老朱沒時間等了,如今瘟疫這麽嚴重,随時可能傳到京城,就算他能等,瘟疫也不可能等他的。

所以老朱想了一會,直接咬牙花一百五十模拟點,買了一本批注版的瘟疫論。

在購買了之後,瘟疫論同那本史書一般,直接出現在了老朱的桌桉上,老朱拿起這本瘟疫論過去遞給了吳又可,開口說道:

“你先看看這個。”

“瘟疫論?”

吳又可打開這本印刷精美的瘟疫論,下意識打開翻了一會,結果發現這裏面的內容,跟他觀點不謀而合,甚至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引用的他的數據,而且在書的上面,署名也是他,看上去就跟他寫的一樣。

而唯一讓他不解的是,在這本瘟疫論裏面,還有許多批注,指出了他的一些錯誤和一些更好的處理方法。

“這……這瘟疫論?”

吳又可看了一會之後,想起皇帝還在等着自己呢,連忙擡頭,有些震驚的開口說道:“陛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像是臣寫的,可臣真的從來沒有寫過這東西啊。”

“這就是你寫的,不過可能是你未來寫的。”

老朱也沒有奪取吳又可功勞的意思,直接開口說道:“這是太祖爺顯靈給在咱書籍,說就是你寫的,所以你不用擔心,就看看東西,你能不能用就是了。”

老朱現在發現自己顯靈的這個借口真是太好用了,所以一旦有啥事不好解釋,直接就推到自己顯靈上面去。

誰要是敢不服,那就直接讓他們跟光時亨一樣,把他們弄死在皇陵,讓他們去地府問問自己到底是不是真顯靈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