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人永隔

第23章 天人永隔

乾隆接着說:“朕聞聽此言,忙伏地叩首道:兒臣恭聽皇阿瑪聖谕。那童子道:圓明主人因西行倉促,有些話未及說與你,心中惦念。文殊菩薩知他心事,特命我來引你前去與他相見。”

“既是皇阿瑪旨意,自當奉诏,只是朕乃肉體凡身,如何去得西方?那童子上前執住朕的手臂,道:不難,你只須閉眼,切莫睜開,随我來就是。”

“朕閉上眼,便覺得身子騰空而起,如騰雲駕霧般,只聽耳畔風聲作響。不知過了多久才落地,風聲也停了。童子道:人主可睜眼了。”

“朕睜眼時,只見祥雲鋪地,紫氣氤氲,仙光彌漫。童子引我進入一間淨室,有一年長童子迎上來說:你且稍候,我去接圓明主人法駕。”

“不多時,年長童子回來,身後跟着一人,可不正是皇阿瑪。朕見了淚流不止,忙趨前叩拜。皇阿瑪慈言悅色,将朕拉起,到椅上坐了。”

“朕觀皇阿瑪氣色,竟比大行前好了不知多少,音容笑貌,一如往常。”

弘晝聽到雍正出來,又觸到傷心處,忙離座伏地,連連叩頭,已是涕淚交流。

乾隆接着道:“皇阿瑪握着朕的手說:你阿瑪撒手人寰,來這裏享了清靜。千斤重擔,要你來受累了。”

“朕只是流淚無語,皇阿瑪又道:行時匆忙,有些話未及囑咐你,心裏終覺不安,這是第一宗事。這些話至關緊要,你且莫哭,細聽阿瑪說。”

“朕忙拭了淚,皇阿瑪道:阿瑪自聖祖爺手裏接過了這大清江山,唯恐辜負了聖祖爺殷殷厚望,有愧于列祖列宗。”

“所以終日朝亁夕惕,宵衣旰食。在位十三年,每日只睡兩個時辰,每年只在壽誕時歇息一日。阿瑪勤政若此,自問俯仰無愧,我大清現時府庫充盈,人口日繁,輕徭薄賦,國泰民安,似已現盛世之象。”

“但西來之後,方知盛世之下,隐憂已伏。如不警醒,則亡國絕祀之日不遠矣!這是要和你說的第二宗事。”

弘晝聽了這話,驚問道:“皇阿瑪何出此言?”

乾隆說:“老五起來吧,坐下說話。”

弘晝起來,揉了揉跪得發疼的膝蓋,坐在了櫈子上。

Advertisement

“我也是同你一樣問皇阿瑪。”乾隆接着說:“皇阿瑪卻道,此是天機,不可洩露,這第二宗事,阿瑪只能言盡于此。”

“你天資聰穎,十二歲時,你皇瑪法第一次見你就心生喜愛,幾日後便下旨命将你送入宮中撫養。皇瑪法親授你書課,并命你随駕巡幸熱河,朝夕教誨,你陪着皇瑪法走過了人生最後的時日。”

“聖祖爺曾在你的生辰八字上批語: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經邦,為人聰秀,作事能為。運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洩制為奇,俱以為美,字裏行間無不寄你以殷殷厚望。”

“阿瑪相信你定能悟得出來,扶大廈之将傾,挽狂瀾于既倒,拯我大清危亡,以保宗廟社稷,切切!”

“皇阿瑪接着說道:再說這第一宗事。聖祖遺诏說,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着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聖祖诏命煌煌,卻偏有那別有用心之人傳言你阿瑪得位不正,将傳位十四子篡改成傳位于四子。滿漢合璧诏書,又如何能作此改動?黃口小兒也明此理。”

“又說你阿瑪勾連大臣,僞制聖祖遺诏,此說更顯荒唐無稽。聖祖大行之時,你八叔九叔十叔結黨謀位,人多勢大。你十四叔為大将軍王,在外統兵十數萬。”

“唯獨你阿瑪勢單力孤,無朋無黨。在藩邸時,只知一心辦差,從不與大臣結交。衆兄弟中,只與你十三叔情意最好。而你十三叔因性情率直,失寵于聖祖,而被圈禁。後又患腿疾,十餘年未痊愈,以致行走都有所不便。”

“試問哪個大臣會愚蠢至此,與你阿瑪勾連,行此亡身滅族之事?”

“你阿瑪也想兄弟友愛,和氣一堂。但阿瑪欲致大清于極盛之世,對上不負列祖列宗,對下造福億兆黎民。”

“可樹欲靜,風不止。那些心有不甘之人謠言惑衆,事事掣肘,懷觊觎之心,行不臣之事。阿瑪若不痛加整治,消弭禍患,如何能乾綱獨斷,銳意圖新?”

“你的情形與阿瑪不同。與聖祖爺比,阿瑪膝下荒涼。你們兄弟中現在世的,只有你與老五弘晝,老六弘瞻三人。”

“弘瞻只有三歲,還不懂事。弘晝小你三個月,你們兄弟幼時就交好,情意甚篤,他斷不會有你八叔他們那樣的心思。”

“你切切要疼愛你的兩個兄弟,多加照拂。以你阿瑪與衆叔伯為戒,莫要讓阿瑪傷痛憂心!”

這話又說到了弘晝動情之處,他用手捂臉,不敢放聲哭出來,只是不住的抽泣,雙肩也微微顫動。

乾隆停頓了片刻,接着又說道:“朕聞聽皇阿瑪所言,重又伏地叩拜道:兒臣定遵皇阿瑪教誨,萬不讓皇阿瑪憂心!”

“皇阿瑪又拉起朕,一只手緊握住朕的手,一只在朕的手背上撫摸。眼中含淚,一直盯住朕看,仿佛看不夠一樣。”

“看了半晌,悲戚的說:時辰到了,你得回了。從此你我父子天人永隔,相見只在夢中……”

“相見只在夢中……”他喃喃的重複着最後一句話,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想起了媽,想起了芷蘭,他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捂住臉放聲痛哭起來,淚水順着指縫不住的流下。

弘晝見他如此,也放了聲,哭得更厲害了。

兄弟倆哭了好一陣,漸漸止住了。乾隆擦幹了眼淚,張着紅腫發脹的眼睛望着弘晝,聲音有些沙啞的說道:“此時那年長童子進來,對朕說,你且稍坐,待那小童來,送你回去。”

“說罷,送皇阿瑪出去了。朕送皇阿瑪至門前,皇阿瑪又回頭望朕良久,最後才依依不舍,轉身離去。”

“朕長跪于地,流着淚目送皇阿瑪遠去,直到望不見了,才又進屋來坐下。久等那小童不來,朕枯坐無味,見淨室內有書架,便起身來瞧。”

“那書架很大,擺滿了書,都是佛經一類。只是最底層架子上的書,都用黃绫子蓋了,朕一時好奇,便掀起了黃绫子一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