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赴宴

第014章 赴宴

順帝是說到做到的人,第二日便送了兩個嬷嬷兩個和陳瑾年齡相仿的宮女到昭陽宮。

送人的自然就是耿固。

“貴妃娘娘,陛下說:公主上次遇險都是身邊無人看護,特命奴才送幾個人過來給公主差遣。”耿固早就得了順帝的吩咐,說起話來也是底氣十足。

朱貴妃雖然奇怪,但一想滿宮上下的皇子、公主,也就只有陳瑾能得到順帝親自派人來看護,這是恩寵。立刻眉開眼笑的福身,“謝陛下恩賜。”

耿固是奉旨而來,也代順帝受下了朱貴妃的禮數。

“往後你們伺候在公主的身邊,公主但有吩咐你們不得違背,否則陛下饒不得你們。”耿固和朱貴妃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忘跟身後的嬷嬷和宮女叮囑一聲,神情透着狠戾,配合剛才說的話,讓一群人不由自主打了一個冷顫。

“是。”其實這些人基本都是耿固調.教出來的人,最是清楚他的手段。聽到他的話,誰又敢不忠心。

“見過公主。”耿固辦事絕對不會半途而廢,朝一旁的陳瑾伸手,示意四人見禮。

“公主殿下。”四人規矩學得極好,禮數周到的和陳瑾見禮。陳瑾瞧着擡手道:“平身。”

雖然上上輩子一直沒有得到過這樣的待遇,有了上輩子的經歷,從一開始的不适應到後來的習以為常,陳瑾度過了最難的時候。雖然大部分時陳瑾都不希望身邊的人太過多禮,面對剛來到她身邊的人,陳瑾也得擺擺架子,莫讓對方以為她是個好糊弄的公主。

“公主,人既然已經送到,奴才這就回去複命。”耿固差事辦完也不想久留,和陳瑾道一聲別,不忘和朱貴妃作一揖,這便起身離開。

“辛苦耿總管。”陳瑾高興的和耿固道謝,不忘朝他揮揮手。

這樣的動作耿固早已熟悉,從一開始不明白這一個舉動的意義,到後來陳瑾解釋之後,耿固習慣每回陳瑾揮別的方式。

等耿固一走,朱貴妃掃過陳瑾問:“陛下昨日沒有告訴你?”

“說了,父皇有說過要送我幾個人用用,我還以為父皇是開玩笑的,沒想到竟是真的。”陳瑾似乎也被順帝的舉動吓着的樣兒。人生皆是一場戲,為了避免太多的麻煩,也就只好說幾個善意的謊言。

Advertisement

朱貴妃仔細的打量了陳瑾的神情,終究無果,“既然是你父皇親自賜給你的,往後不管上哪都記得把人帶上。別再像之前那樣被人推入水中。我們可經不住你一而再再而三的驚吓。”

雖然感覺陳瑾的身邊有了順帝的人,往後朱貴妃說話做事也得避着點,但一想賜人的事陳瑾可是獨一份,朱貴妃也就放下了。

“長樂同你下帖子,讓你今日去府上賞花,你可記得?”陳瑾好不容易病好了,朱貴妃提醒陳瑾這回事。

陳瑾其實确實把這樁事忘得一幹二淨了,畢竟隔了兩輩子,要不是朱貴妃提醒,今日她就只能失約了。

“果然忘了。”朱貴妃一看陳瑾的神情,馬上知道,陳瑾果然把這樁事忘得一幹二淨。

讨好地沖着朱貴妃一笑,陳瑾撒嬌地道:“母親就別揪着此事不放了。”

“從小到大都是如此,你就那麽不喜歡參加宴會?”朱貴妃也納了悶了,陳瑾貴為公主,從小備受寵愛,到哪去都是衆人簇擁的對象,偏偏陳瑾卻不喜歡各府的宴會,一度讓朱貴妃想不明白。

“宴會又不好玩,一群人在一塊讨論衣裳首飾,好似這天下太平的他們無所事事。”陳瑾的确不喜歡一群人在一塊兒讨論胭脂水粉首飾這類的事情。

皇族和世族都在粉飾太平,可這天下根本沒有京城表面看起來的太平安樂。

朱貴妃很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你是一個女孩,憂國憂民的事輪不到你。”

“母親此言差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貴為公主,難道王朝敗落,天下不寧就能幸免?只怕首當其沖的就是我。”陳瑾也不算是憂國憂民,只是凡是關乎切身的利益,誰又能不在意,不慎重。

“你言重了。”朱貴妃搖了搖頭,并不認可陳瑾的一番話,反而覺得陳瑾是在吓唬自己。

陳瑾也沒辦法再跟朱貴妃解釋,朱貴妃所知所聞的都是旁人有意傳到她耳中的,真正的天下是何模樣,長在世家又嫁入宮中的朱貴妃絕對沒有見到的機會。

“母親,我這就回去收拾收拾,去赴長樂的約。”陳瑾無意在跟朱貴妃讨論此事,站了起來福福身,回去收拾收拾出門去。

“去吧。你當姑姑的人,雖然年紀比長樂小,不好讓長樂一直等着。”朱貴妃難得見到陳瑾願意出宮應酬,豈有不同意的道理。

去了宴會就能碰見自家的人,相處的多了,感情自然而然也就來了。

陳瑾權當作看不見朱貴妃隐含深意的笑意,領着她的人速度的離開。

“你們叫什麽名字?”回到自己的房間,陳瑾詢問剛被耿固送過來的人。

兩個年長的嬷嬷,兩個年紀和陳瑾相當的宮女。

四方臉的嬷嬷福福身道:“奴婢容未。”

另一個圓臉笑眯眯看起來十分和氣的嬷嬷道:“奴婢全玉。”

看起來軟弱可欺的小姑娘小聲地道:“奴婢東黎。”

剩下的一個笑得像太陽一樣燦爛的小宮女也開口道:“奴婢莫憂。”

陳瑾只是要問問她們的名字,具體這些人都有什麽本事,想必将來有需要的時候會知道的。

“今日出宮,容姑姑和莫憂、回雪随我出去。你們留下。”陳瑾出門從來不喜歡帶太多的人,伺候多年的人早就習慣。

只是順帝剛送過來的人陳瑾還不清楚底細就帶出去,雖然出宮去的地方看起來不會有甚問題,也總讓人心裏有些拿不準。

“更衣。”陳瑾做下決定的事可沒有要跟人商量的意思。吩咐一聲,回雪馬上領人給陳瑾準備一應用物。

陳瑾這一回出宮參加賞花宴,舉辦宴會的人是兩個月前出嫁的侄女長樂郡主。

這是陳瑾一母同胞的兄長陳衍的長女,得封長樂郡主,嫁的是世族齊氏。

要說這大齊,一流世族的正是司徒氏和朱氏,天下世族唯兩族馬首是瞻;次之的世族為:東海馬氏;丹陽曹氏;陳郡齊氏;吳興李氏。

這幾個士族人才輩出,為天下氏族所景仰,卻不可超越。

眼下作為大齊諸位王子中,最有可能争得太子之位的陳衍,那是拼盡全力拉攏各世族。

陳衍之妻出自馬氏,長女嫁的是齊氏,他為朱氏之後,因而無形之中他已經得到了三個世族的支持。

陳瑾是想到了後來自家兄長做下的事情,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了大齊引發一連串的危機。越想腦袋越是疼,直到馬車停下,外頭傳來一陣叫喚,“姑姑,姑姑你可來了。”

可見外面的人已經等待陳瑾多時,陳瑾就算腦門再痛,聽到這樣一聲聲的叫喚,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打開了馬車的門,踏着馬凳一步一步的走下。只見一個穿着一身紅衣,笑容滿面卻梳着婦人頭飾的少女朝陳瑾飛撲過來。

“姑姑我可等到你了。我以為你身體沒好,今日未必會出來。”少女正是年長陳瑾一歲的侄女長樂。長樂的容貌雖然不及陳瑾,卻也算一等一的美人。

此時眉開眼笑的抱着陳瑾,也引得來往的賓客打量。

很快同一旁的人那裏打聽到,原來能讓長樂郡主親自相迎的竟然是大齊的康樂公主。

都知道康樂公主生帶祥瑞,為大齊帶來了安寧。這些年,康樂公主相貌出衆,知書達理也為世族公子所稱贊。

只是康樂公主一向不喜歡參加宴會,能有機會見到康樂公主并不容易。

一時間不少的公子都踮起腳顧盼,無非是想看清楚傳說中的康樂公主是不是當真傾國傾城。

陳瑾想,回來能夠見到這些熟悉的人,逝去的人都在,何嘗不是令她歡喜的事。

“這是你出嫁後辦的第一場賞花宴,就算我病了也得來。”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女撐場,再說這一回來此,她更想如上輩子一般結識那位肆意張揚,巾帼不讓須眉的女子。

“姑姑快請。”長樂這一場宴會幾乎宴請的金城內數一數二的權貴。她是皇子之女,嫁的又是世族,不會有人不給她面子。因而這賓客如雲,你來我往,目不暇接。

長樂親自拉着陳瑾的手進屋,齊氏的主母雖然不曾出門親迎陳瑾,也在門內與陳瑾見禮。

“齊夫人不必多禮。長樂初為人婦,有許多不懂的地方,望你們多加指點,若是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只管告訴我們這些當長輩的,你不方便出面教訓,我們來。”陳瑾雙手交握于胸前,面帶笑容地說了這一番話。長樂在一旁掩口而笑。

乍然一聽還以為陳瑾是讓人管教長樂,實則後面那一句才是關鍵。

長樂若做錯事,告訴他們這些當長輩的,該教訓也由他們教訓,旁的人最好別亂來。

自然有人聽出這話的意思,不陰不陽的一句話道:“既嫁為人婦,當然也得守齊家的規矩。”

同類推薦